书城历史历史与传奇
60136600000006

第6章 李世民:推了魏征碑,又给立起来了

魏征逝世后,李世民曾一度发脾气,推倒过自己为这位大贤臣所立的碑。

对于习惯李世民与魏征传奇的诸位,初听这个故事,自然大为吃惊,大概会有种“小时候听的王子公主童话都是假的”之感:“不是史书都歌颂魏征进谏、李世民纳谏吗?怎么还会推碑呢?”

还好,后来,李世民又重立了魏征碑。

这一推一立,比“魏征直言,李世民纳谏”的君臣相得,更为有趣。

话说在玄武门之变前,魏征本是太子建成手下。清朝学者王夫之先生在《读通鉴论》里非议过魏征,认为他先是观望,等太子一死,就去向李世民请见投效,可知是个功名之士。当然李世民不在乎,他在玄武门之变后重用魏征,是因为他的才华,也显然是要向天下昭示:我用人不疑,不念旧恶。

此后,他君臣二人从最初的彼此心怀芥蒂,到一个敢言,一个纳谏,磨合出了不错的君臣关系。虽然私下里李世民还会骂骂咧咧,但君臣对外的姿态,很是好看,真是欢喜冤家。直到魏征死,李世民四十五岁。他对魏征,是从本来忌惮,再成为君臣,虽然许多次冲动起来,也要念叨“杀此田舍翁”,终于还是没动手。年纪大了,他对魏征也有感情了,于是痛哭流涕,一套“以人为镜”之类的言论,之后又是亲写墓碑,又是看画像,又是赋诗:大概李世民真把魏征当镜子了,“魏征魏征告诉我,千古贤君是不是我……”

这是我们知道的历史,或者说,被历朝歌颂的历史:主贤而臣直,君臣商量着共治天下。

话说魏征死在公元643年,是贞观朝多事的一年。那年李世民的太子承乾谋变事发,牵涉到大将侯君集,一并被处理了。此后,李世民连有谋夺太子位意图的儿子李泰也一并踢开,立了后来将成为唐高宗的李治为太子。

人一死,茶就凉。先前魏征死后,就有人提醒李世民:魏征的许多进谏,是有底稿的,他私下里还编纂进谏语录,打算把好名声传之后世呢!

李世民听了难免不爽:敢情,这进谏是秀姿态来了!拿我当配角使唤!

等太子承乾事件出了,又有人提醒李世民了:魏征跟杜正伦、侯君集有染!

——这下不得了了。

进谏语录的事,打击了李世民对魏征的信任:敢情,这老头拿我作秀呢!杜正伦与侯君集之事,那则复杂得多:

杜正伦先前辅佐太子承乾。李世民私下里跟杜正伦说,我儿子似乎不亲近好人。杜正伦去劝谏太子时,把这话说了,太子于是很气父亲:你这么说我?李世民也生杜正伦的气:我跟你吐槽自己儿子,你怎么传小话呢?于是贬黜了杜正伦。

侯君集则是李世民凌烟阁功臣之一,与太子承乾策划兵变,因此被处决。

我们不妨做个不算出格的猜测:

李世民一生至险之事,是玄武门之变。从此兄弟反目,海舟逼宫。这是他内心最深的秘密。故此涉及权力交接时,李世民很容易失去理智。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他一度怀疑近臣如房玄龄等有观望倾向,甚至都动过杀心——当然后来得了天下,房玄龄和杜如晦组成了房谋杜断的王牌组合,大家和气生财,这事揭过去不提了。

大体上,李世民是个豪迈的明君;但会不会涉及夺权问题,李世民就很容易暴躁了?“魏征跟杜正伦与侯君集有染?后两个人伙同我儿子一起谋反我?魏征会不会也在其中?”一旦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李世民自然反应激烈——于是,推碑去了。

到这事稍微冷一冷之后,李世民颇有姿态:重新立碑,怀念魏征。《新唐书·魏征传》所谓: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风头过了,恩遇又回来了。

却说公元644年,李世民去打了高句丽。

贞观朝先前几次对外战争,多是李靖为大将。而644年,李靖年过古稀,去不了。李世民必须御驾亲征。前一年太子与魏王争太子位出事,侯君集被处置了。这一年李大亮身体不大对,留驻长安,不久过世。秦琼秦叔宝已于六年前去世。尉迟恭已经去研究道术了。王君廓已被处死。李世民手下一班旧将都老了,能跟着去的,也就是李世勣和李道宗。

李世民自己,四十六岁了。阵容上、年纪上,所带的都不是开国那批名将了。

如是,李世民事隔二十年亲征,诸将或老或死,劳师远征,兵力不太够,前一年还经历了两个儿子闹事、流泪处理了侯君集,以这种糟糕状态,打得也不算顺。大概回来路上,真觉得自己老了,心情平静一点儿了,也想起魏征了?于是,有过能改,重新给魏征立了碑。这不,明君贤臣的形象,又立起来了。

李世民是个极重形象的皇帝,一辈子都想当千古明君。说他许多行为举止毫无作秀成分,那不可能。骨子里,李世民也并不是宽仁慈爱、笑脸盈盈的好好先生,更不是个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君王。他武将出身,冲动热血——乍一听,有几分像年少时的隋炀帝?

但李世民比隋炀帝好的是,冲动过后,他往往能自责,能把做错的事情挽回来——征辽之役虽然不顺,他却没有像隋炀帝似的,一打再打三打,打得劳民伤财。回朝之后,李世民能亢龙有悔地感叹:“有魏征在,不会去打呀!”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说过个看法:唐朝并没有制度来保持权力的“互相制衡”(checks?and?balances),而是完全靠儒家纪律与君王的个人自觉,来约束如李世民这些帝王们的作为。

换言之,各类意见的取舍,全看李世民自己的品德:他高尚一点儿就知错能改,他暴虐一点儿就有错不改。即,贞观朝的开明,不只在当时的三省六部制,还在于恰好赶上李世民有知错能改的脾气,拥有名垂千古的开明,以及对自我形象的重视啊——千古圣君也会犯错,也有一触即跳的逆鳞;能改回来,就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