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天下潮商:“东方犹太人”财富传奇
6087900000066

第66章 连瀛洲——不折不挠的金融巨擘

1906年,连瀛洲出生在广东省潮阳县大布村。祖父是村中长老,父亲是一个布商,母亲出自名门。作为家中长子,连瀛洲被寄予了厚望,五岁那年就开始学习毛笔字。到了七岁,他开始到家对面的庙堂里上学。放学后,就帮助父亲做生意,年关时向客户收帐。

连瀛洲的童年生活是短暂的,也充满了不幸。九岁那年,母亲病逝。第二年,父亲被一场可怕的瘟疫卷走。为了求生存,他不得不到一位亲戚家帮种田,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不过,连瀛洲不喜欢务农,于是他投靠到离家五里外开西果店的表兄郑河生那里,并在那里结识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郑璋如。

后来,他说服表兄帮他在香港找到了一份差事,去表兄未婚妻的父亲开的杂货店当学徒。在那里,他每天早晨劈柴,然后背上几十斤重的柴禾、大米给三楼的顾客送货收账。

老板只供食供住,不给分文工资,顶多在过年时发个红包钱。对于这些,连瀛洲都忍了下来,他要的是留在香港寻找机会。

1919年,年仅14岁的连瀛洲乘小轮船离开香港,到新加坡寻找郑璋如。

在好郑璋如的帮助下,连瀛洲到一家船务杂货店工作,由于工作勤奋,吃苦耐劳,刻苦学习船务供应的一切知识,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器重,受到提拔和重用。还没到五年,他就从一名小工升为助理经理,月薪从10元调高至1927年他离开建泰号时的240元。

连瀛洲天生是一个商人,因此21岁那年他就开始创业了。不过,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竞争激烈、异常残酷的商场,—开始便给他当头一棒,让他败北。

连瀛洲创业的时候是1927年,正赶上世界经济走向萧条。那时候,生意难做,他的商店只维持了半年,就支撑不下去了。

创业失败了,他只好暂时到公司工作。不过,他似乎不走运,连去了两家公司,结果它们也因市场不景气,先后关门大吉。连瀛洲连连受挫,一时间有点六神无主了。不过,他并没有认输,而是酝酿着如何重新创业。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烽火硝烟中,别说发展经济,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但是,连瀛洲没有因战争而气馁,他参加新加坡抗日救济总会,对这个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不久,新加坡沦陷了,他返回祖国。在国民党控制的重庆,他联合一批华侨创立了银行,取得了不俗的业绩。1945年初,连瀛洲被蒋介石委任为中国政府驻伦敦特派员,负责讨论中国战后重建问题。

1945年8月14日,当他得悉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立即准备返回新加坡。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地方,他率先复业,致力于发展经济。那时候,他是战后返新加坡的商界要人中的第一个,其魄力和勇气都让人佩服。

1945年10月3日,连瀛洲乘船回新加坡。他身兼两职,在中国总领事未到之前,他是“第一位中国使节”,又重任中华总商会会长;其后,又被委为英军行政咨询委员会首席委员、重建委员会委员以及市政局委员。

同年10月,华联银行在新加坡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新币,实收200万元。但就是这区区200万资本,也一波三折,直至1949年2月5日正式营业前夕才凑齐。连瀛洲任华联银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首任经理是连瀛洲的老搭档欧阳奇。

1957年,华联银行在新加坡开设分行,1958年又在马六甲抢先设立分行。此后,又陆续在东京、伦敦等世界主要城市开设分行,走向了国际。从1983年开始,华联银行加大了收购的步伐,新加坡国际银行、亚洲商业银行等都成为它的盘中餐。就这样,华联银行在连瀛洲的带领下,成为新加坡四大银行集团之一、世界知名的华人金融集团之一。

善于吸收人才和用人,是连瀛洲的成功之道的诀窍。连瀛洲的好友、新加坡前副总理吴庆瑞说:“他观察人和金融市场,判断力极为敏锐。”

1974年,李喜盛出任华联银行的董事和首席总经理,掌管日益趋于专业化的高级执行人员的工作。1988年,李喜盛升任集团的副主席及董事部执行委员会主席。1995年4月30日,连瀛洲卸下集团主席和董事职位后,直接把权杖交到了李喜盛手里,显示了一位卓越领导人高瞻远瞩、用人不疑的做派。

知恩图报的人,会赢得信任、口碑和人缘,这对他们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连瀛洲发达以后,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他投身公益事业,奉贤自己的力量,反过来也促进了他在内地的投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