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阴谋
6089000000012

第12章 无权无势

巴菲特的投资一向是购买私人企业(PrivateEnterprise)也就是非上市公司的股票,照旧例,他并非出手购买《华盛顿邮报》公开发行的流通股。

1972年,美国发生了著名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

现在一有什么负面新闻,都称之为某某门(gate),如兽兽门、拉链门,即来源于此。

1972年6月17日,为了窃取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情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W.McCord,Jr.)等五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准备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结果被当场逮捕。

6月18日,《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

刚开始,尼克松总统还否认自己与这件事的关系,结果纸包不住火,最终在强大的民众舆论与司法干预下不得不于1974年8月9日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从1972年6月17日开始到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辞职,《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Bernstein)对整个事件坚持了长达两年多的跟踪调查报道,将真相公之于大众,终于迫使总统辞职,近40个高官锒铛入狱。

当然,报纸斗垮政府的成功与凯瑟琳·格雷厄姆家族深厚的社会背景与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密不可分,否则《华盛顿邮报》早被美国政府勒令停业整顿了。

最终,《华盛顿邮报》在水门事件中获益颇丰,一跃成为仅次于《纽约时报》的美国第二大全国性报纸。

1973年2月份,巴菲特投入50.22万美元第一次在公开市场上试探性地购买股票,即《华盛顿邮报》的1.8万股股票。

1973年5月,巴菲特继续买进4万股。

到了9月份,《华盛顿邮报》的股价跌到了20.75美元每股。

1973年10月23日,巴菲特再大笔吃进了18.1万股。

整个1973年,巴菲特共投资了1000多万美元,拥有了《华盛顿邮报》12%的流通股,占所有股票份额的10%。

1973年的晚春,巴菲特持有的《华盛顿邮报》股份已超过5%。

凯瑟琳此时非常担心巴菲特会将她家族的公司控制权夺走。

老奸巨猾的巴菲特给凯瑟琳写了一封私人信件,信中说他永远不会夺走她的公司,还谈了凯瑟琳感兴趣的话题。

很明显,对于凯瑟琳这种美国上流社会核心圈子中的人物,巴菲特早有图谋,已将她的性格摸得一清二楚。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华盛顿邮报》的一个记者这样评价这件事:“她会被江湖骗子的伎俩所欺骗,尤其是如果他们十分擅长愚弄和奉承时……(凯瑟琳是一个)非常势利的人……很容易被别人的大话打动。

”凯瑟琳家族一位成员华尔街金融家安德烈·迈耶也警告凯瑟琳巴菲特对她不怀好意。

但是在几乎所有的巴菲特传记中,巴菲特的御用写手们都将安德烈·迈耶丑化为一个具有强烈支配欲的独裁者,却将巴菲特描绘成凯瑟琳的救世主。

但事实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门大卫·洛克菲勒曾将安德烈·迈耶赞誉为“当代投资银行领域最富创造性的金融天才”,他还深得肯尼迪总统的赞赏,担任过美国总统经济顾问。

当时巴菲特毕竟只是地方世家子弟,所耍的伎俩在安德烈·迈耶这样的人物眼中,不过尔尔。

在巴菲特的精心策划之下,凯瑟琳逐渐开始对他产生了信任感,并任命他为《华盛顿邮报》总裁的业务指导。

但巴菲特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华盛顿邮报》,第一步就要进入董事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巴菲特抓住凯瑟琳渴望家庭温暖的需要,于1974年7月邀请凯瑟琳来海滨的翡翠湾别墅做客。

巴菲特向自己的妻子苏珊反复强调,要竭尽全力让凯瑟琳满意。

做惯贵太太的苏珊亲自下厨为凯瑟琳做菜,巴菲特则整天围着凯瑟琳转,跟她谈论新闻媒体和政治,找到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暗示她邀请自己加入董事会。

为了获取凯瑟琳的欢心,巴菲特甚至跳进海水中游泳,这一举动连他的妻儿看到都感到极为奇怪,可想其是在多么卖力地表演。

巴菲特事后自己也承认“一切都是为了凯瑟琳,都是为了她”,其实不是为了凯瑟琳,而是为了《华盛顿邮报》和凯瑟琳背后庞大的关系网。

第二天,凯瑟琳受不了这种溜须拍马,终于答应同意巴菲特加入公司董事会。

1974年9月,巴菲特终于如愿以偿地正式成为董事会成员并担任了公司金融委员会主席,他从一个投资经理人摇身一变成为世界顶级媒体的正式顾问。

此外,除了经济上的回报,凯瑟琳还成功将巴菲特拉入美国顶级富豪阶层与政治家族的圈子中。

通过凯瑟琳,巴菲特认识了一大群达官显贵,如伊朗国王巴拉维,美国政商两栖的布什家族芭芭拉·布什即老布什总统夫人小布什总统之母,肯尼迪家族特德·肯尼迪(TedKennedy)即肯尼迪总统之弟等,还有在尼克松时期任美国驻英大使的传媒大亨犹太人沃尔特·安伦伯格(WalterAnnenberg)等。

面对有利用价值的人,巴菲特不择手段讨好之。

而对无权无势者,巴菲特却换了一副面孔。

1975年10月初,《华盛顿邮报》印刷工人大罢工,凯瑟琳模仿其祖故伎重演,找了几百个警察与打手对工人软硬兼施。

但在工人的不懈努力下,罢工一直持续到1976年春天。

巴菲特在这段时间内找到了无数机会给凯瑟琳送温暖,他可以出现在邮件收发室亲自动手和凯瑟琳一同包装报纸,他也可以在背后出谋划策孤立罢工工人,重新雇用员工。

这一切都是为了进一步地获取凯瑟琳的信任与好感。

后来,巴菲特的努力终于有了效果,尽管他不是第一大股东,但却让凯瑟琳对他言听计从,使他完全掌管了《华盛顿邮报》的一切事务,公司股份也达到了17%。

也许有人会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许是凯瑟琳确实和巴菲特绿豆看芝麻,就是对味。

巴菲特在1978年认识了他的情妇,小他16岁的阿斯特丽德·门克斯。

早在一年前,巴菲特就与妻子苏珊感情破裂,分居两地了,苏珊搬到了旧金山。

巴菲特与他的情妇同居了28年,在苏珊死后才正式结婚。

阿斯特丽德出身蓝领阶层,原本是奥马哈一家法国咖啡店的女招待,由于出身原因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尤其爱用旧货。

当时已经是亿万富翁的巴菲特能和这样的下层妇女结合,那才是真正的性情相投。

因此,巴菲特对凯瑟琳的恭维不过是为了巧取豪夺《华盛顿邮报》的控制权,为跻身顶级富豪阶层作铺垫而已。

当然巴菲特能够从犹太豪门家族夺取企业控制权,也可能是犹太大资本集团有意放纵的结果。

金融巨子约翰·摩根也曾说过,竞争是浪费时间,联合与合作才是繁荣稳定之道。

对犹太人来说,赚钱最理想的方式是消灭一切竞争对手,彻底垄断市场。

巴菲特亦然。

1973年8月,以《波士顿环球报》为主体的联合出版公司上市。

联合出版公司被两个犹太家族——约旦家族(Jordan)和马什家族(Marsh)所控制。

1972年,《波士顿环球报》击垮了它的唯一对手《旅行者先驱报》,垄断了波士顿90%以上的印刷广告收入。

波士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美国第七大城市,并被认为是一个全球性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深得犹太赚钱精髓的巴菲特说过:“不论质量好坏,垄断的报纸总能盈利的。

”他看中了《波士顿环球报》的垄断性,在联合出版公司上市之后,巴菲特第二次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流通股,持有了联合出版公司流通股的最大份额。

1977年春天,巴菲特和芒格合作从犹太人巴特勒家族(巴特勒姓氏来自《圣经旧约》)以355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布法罗晚报》。

布法罗就是著名的水牛城,是仅次于纽约市的纽约州第二大城市,在1950年时曾是美国第十五大城市,但后来经济衰落,人口下降,成为美国第三十六大城市。

布法罗与克利夫兰、底特律、匹兹堡、扬斯敦并称美国五大湖老工业基地,市民主要以工人为主。

由于工人一般只有下班之后才有时间看报纸,因此《布法罗晚报》基本垄断了布法罗报业市场,销量是当地竞争对手《信使快报》的两倍,而《信使快报》则因风格严谨、未过分商业化而只能依靠周末版勉强经营。

《信使快报》由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创办,该报所有者康纳家族和《布法罗晚报》巴特勒家族有一个延续了几十年的私下约定:《布法罗晚报》不在周末版市场上和《信使快报》竞争。

这种约定对于一心赚钱的犹太人巴菲特来说毫无约束力。

他成为《布法罗晚报》董事会主席后,让主编莫里·莱特成立周末版筹办委员会扩展《布法罗晚报》周末版,要将《信使快报》彻底击垮,垄断当地报业市场。

1977年年末,《布法罗晚报》周末版发行前的两周,《信使快报》愤愤不平地起诉《布法罗晚报》违反了反托拉斯法,因为《布法罗晚报》周末版准备免费发放五周并在之后以折扣价出售很长时间。

现在看来,这确实比美国超级301条款对中国产品的裁决要合理得多,巴菲特是明显的低价倾销,意图非法垄断。

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第301条款的简称,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

在美国打官司,谁的钱多势大谁就会赢,法庭最终裁决《布法罗晚报》无罪。

当时的巴菲特已权势熏天,一个小小的布法罗当地的康纳家族已经无法与他抗衡,这样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1980年,巴菲特吝啬得如同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笔下的犹太富商欧也妮·葛朗台,《布法罗晚报》的送报司机连续3年被巴菲特残酷压榨,忍无可忍,只有罢工。

巴菲特此时已经跻身美国顶级富豪阶层,上可通天,他非常强硬地宣称如果公司不能正常运转就不发工资并解雇所有员工。

势单力薄的工人们最终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