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个想法找个活法
6096800000007

第7章 正视挫折,你一定可以打败困难

不怕失败,用热情去挑战竞争

热情是生命的原动力,热情使得事业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用热情去点燃生命之火,收获的永远比付出的多。没有激情的人,很容易就会被生活磨去锋芒,一蹶不振;而拥有激情的人,在岁月的磨炼中会绽放出更多的光华。所以只要不放弃激情,人生就会有无数种可能。

一个中专生给某杂志编辑部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个中专生,一没文凭,二没经验,谁会用我……往日的美好设想,变成了对现实的无奈,变成了每日的哀叹。我在大街上游荡,感觉像被社会抛弃的人……”

是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正如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一样,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当心中的美好憧憬与愿望同现实的无情与残酷发生猛烈的撞击时,身心就变得那么的无力,那么的无奈,那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昔日的理想如同昨日黄花,往日的激情恍若消逝流水,一去不返了。于是,就逐渐颓唐、悲观、怨天尤人,或者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再或是被生活与岁月磨得棱角全无,看惯了平庸,习惯了世俗。总之,那曾经拥有的热情与梦想、昂扬和纯真都变得无影无踪,再没有了对生活的激情,人就是在这已逝去和即将逝去的日子里迷失了激情,人就是在这已经逝去和即将逝去的日子里迷失了自己的希望和方向。所以,这样的人,即使是作为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平常人,他只是在活着,而不是在生活。美好的生活需要有追求来支撑,真正的人生需要有激情作伴。

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中,有这样一段话:“做人如果没有理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初听起来,似乎只是在搞笑,仔细想一想,难道不是吗?没有理想的人,不就是跟咸鱼一样,趴在砧板上任命运宰割吗?

麦特·毕昂迪是美国知名的游泳选手,1988年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被认为极有希望继1972年马克·史必兹之后再夺7项金牌。但毕昂迪在第一项200米自由泳竟落居第3,第二项100米蝶泳原本领先,到最后1米硬是被第2名超了过去。

许多人都以为,两度失金将影响毕昂迪后续的表现,没想到他在后5项竟连连夺冠。对此,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沙里曼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在同一年的早些时候,曾为毕昂迪做过乐观影响的实验。

实验方式是在一次游泳表演后,毕昂迪表现得很不错,但教练故意告诉他得分很差,让毕昂迪稍作休息再试一次,结果他完成得更加出色。参与同一实验的其他队友却因此影响了成绩。

毕昂迪之所以可以在受到重创之后连连夺冠是因为他的乐观、热情。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

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把失意改写成冷峻。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著,你就可以从一时的失意中发出一生的激情。

热情是事业的源泉,是人际的堡垒。

汪国真曾说过:“伟大的业绩总是产生于满怀热情的追求和不懈地努力。”热情是对生活、对理想的执著与追求。失去了热情,一切都会变得了无意义。失去热情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般,对工作没干劲,懒于思考,懒于行动,即使是最美好的婚姻也会让其搞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没有热情的人往往是没自信的人,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小小挫折都如临大敌,并滔滔不绝地对别人诉苦,他们把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抹得一干二净,却将不完美的部分细细地体会着、斟酌着,并扩散成生活的悲剧。

具有热情的人却不如此,他们会把好的部分继续发扬,把不好的尽量做到最好。那些残留在心里的阴影他们会一笔抹去,或者是作为动力奋发向上。对工作他们全力一赴;对生活勇于承担责任;对朋友他们会尽仁尽义。他们会把生活扮得多姿多彩,将生命活得有滋有味。

人生的光荣在于屡败屡战

拿破仑有句名言:“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是的,只有屡仆屡起、永不认输的人,才有资格走上人生的领奖台。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永不认输的人,你可以消灭他,却没法打败他。只要有机会,他总有一天会翻身而起。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无论谁都会经历磕磕绊绊,大大小小的挫折、失败不计其数。

历史上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一些杰出人物等到丧失了一切的境地,才激发出勇气来寻找生命的出路,或是等遇到了极大不幸与灾祸,甚至到了绝望而进退两难的境地,才会竭尽全力来打开新的出路。时代造就英雄。伟大人物是由需要创造出来的,这些人为了战胜一切困难,为了克服种种艰苦,才发挥出他们极大的力量,成了名垂史册的人物。

下面是一个经常失败者的简历:

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

22岁的时候,经商失败;

23岁的时候,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24岁的时候,向朋友借钱经商,1年后,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25岁的时候,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26岁的时候,订婚后即将完婚时,未婚妻死了;

27岁的时候,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29岁的时候,争取成为州议会议长没有成功;

34岁的时候,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37岁的时候,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在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39岁的时候,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0岁的时候,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45岁的时候,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47岁的时候,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51岁的时候,当选美国总统。

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的亚伯拉罕·林肯。林肯一生都在面对挫败,他曾绝望至极,但从未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屡败屡战,最终成为“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屡败屡战、经历数次失败的我们,最惨也不过再次回到零点,从头再来,但再次起跑的我们已经不是原来起跑线上的我们了,至少我们经历过失败,接受过挫折,前面的失败已经为再次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不会为同样的问题犯第二次错误,不会再重蹈覆辙,这就是经验。

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败屡战。尼克松在总结他一生中6次失败时说:“我追求成功比失败多一次,这就足矣。”

日本有一位武士,成名之前屡遭败绩,比武经常被打败,做生意连连赔本,因为他的潜意识中一直隐藏着一片无法除去的阴影——手相说明他不但事业无成,穷困潦倒一生,而且短命。他就在这个咒语一样的阴影中生活了很久,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会不会有起色。

但是,就是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他仍然抱着一丝希望。他常常看着自己的手相很久,他怀疑这样一种天生的纹路就是命运之神为他书写下的冥冥之中诠释了他的一生的密码。

就算这是他生命的全部解释,那么如果密码发生改变,他的命运也应当会改变。他灵机一动,用匕首将手掌心的纹路统统做了一番手术。这样一来,按照手相的解释,他不但可以“赚大钱,成大事,甚至还可以称王”。

此后,他的心灯亮了,他不再被那个决定命运的阴影控制。尽管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挫折,但他并没有屈服,终于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之下,他开始收获成功,最后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成就了一番引以为傲的事业。

成功拼搏的路上,你不可能不遭受挫折,一个自信的、意志坚强的人,他可能做不到屡战屡胜,但他完全可以做到屡败屡战。无数次地拼搏,胜利总有一天属于他。

不要被厄运打倒

人生的路上,总是充满了荆棘。如果你陷入困境仍在犹犹豫豫,那只能越陷越深。勇敢者头脑中的道理很简单:无论争取成功还是摆脱逆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未知的也并不可怕,只要走下去,就是成功。生命借助挫折而不断强大,成功由压力制造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美国海军军官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双腿无法站立。为了挽救他的生命,舰长派一个海军下士驾小船将他送往战地医院。在黑暗中,小船漂流了4个多小时,不幸迷失了方向。掌舵的下士失去了信心,要开枪自杀。正在流血的军官却很镇定地劝说他:“你别开枪,我有一种神秘的预感,我们一定能够靠岸。千万不要放弃,绝望的时候更需要一点耐心!”那位下士被他的话所打动了,他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枪。

话音刚落,突然向敌机发射的高射炮火光冲天,他们发现小船离码头不远了。

与其说是高射炮的火光救了两人,还不如说是绝望之中对生命渴求的欲望救了他们。

当你遭受厄运的时候,坚强与懦弱是成败的分水岭。懦弱的人选择放弃,当然,放弃再容易不过了,只要不再挣扎、不再努力,随波逐流就可以。但是,坚强的人却不肯向厄运屈服,他们要坚持到底,尽管坚持要比放弃艰难1万倍。他们顶风而行,跌倒了再爬起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坚持到底的人总是很少,但正因为坚持着顶过了困难,他们的结局也非常辉煌。

坚持的前提是具有矢志不渝的信念,而信念则需要更持久、更顽强的耐心来维持。对于一个想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人来说同等重要,坚持、信念、耐心,缺一不可。

当一个人的意志变成了一块顽石时,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他,更没有什么可以吓倒他。无论陷入什么样的困境,他都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它向人们阐述了一个生命力的概念,其寓意远远超出了诗句表面的“诗情画意”。

一个名叫保罗的小伙子从祖父手中继承了一片森林庄园,可是,没过多久,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就将其化为灰烬。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但是年轻的他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无情地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但依然是一无所获。

所有可能的办法全都试过了,保罗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的心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为此,他闭门不出,茶饭不思,日渐消沉,他甚至后悔当初不该从爷爷手中继承这份遗产。

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得见希望呢?”

保罗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一个人走出庄园,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他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妇女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保罗雇用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优质的木炭,分装成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结果,木炭被一抢而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不久,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出现了。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又渐渐恢复了它原有的生态。

人很多时候是一种懒惰的动物。这种懒惰表现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当人们习惯了风平浪静、按部就班的日子之后,他们甚至不想去做一丁点儿改变,不愿去承担风险。当一个人觉得日子平安而满足,他便不会去想更多的新问题,对日渐逼近的危机也不太在意。

然而,一旦大难临头,事业全面崩溃,他便感受到了绝望。他不肯相信平淡的日子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所有的依赖、满足和美好的指望统统被删除了,他只有认输。

其实,换个角度想,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是最没有负担的,当你走投无路时,你没有选择,只能自己去找出一条可以走的路来。

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所以,厄运有时候是对你日渐形成的惰性的一个提醒、一个警示,让你的生命力重新复活,并在这种苏醒的生命力的召唤下,激发出体内的潜能,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每一个问题的后面都隐藏着一条出路,只不过你要首先破解问题这道关才会发现它。这需要超凡的勇气。潜能、勇气和才智是一种比较矜持的东西,只有在巨大的压力下,面临走投无路的紧要关头,它们才会姗姗来迟。

此路不通,你必须寻找它途。面对百丈悬崖峭壁,哀叹不是办法,你需要找到一条崭新的路。即使那是一条你以前从未走过,并且一直以为不可能走通的路,或者是一条以前你根本不相信它会存在的路,你也要让自己去努力寻找。

地球的原始面貌,有山有水有树木,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人们所说的路。路非自然形成的结果,而是人踩出来的,任何一条路都有一个伟大的开辟者。是他,勇敢地闯入高山森林,劈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路。

陷入逆境就类似一个人被高山密林阻挡住了前进方向,后退只能死亡,只有向前闯,靠勇气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才能够走出重围。生存的欲望乃生命力之源,只要这种欲望不灭,生命力就会顽强地存在下去,并发展和繁衍。富于挑战性的人,往往会将自己的超常设想置于危险的边缘。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的成功才是独一无二的,而只有独一无二的创新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财富。

能挺住就是胜利

人生注定要有所追求,无论哪种形式上的成功,都是生命的需要。只有如此,生命才会有意义,才不会因无所适从而枯萎。然而,成功总是与艰难并行,选择成功即等于选择了艰难。如果你认清了这个道理,那么,艰难险阻对你而言就成了家常便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你都要挺住,都不要放弃希望。

生活中渴望成功的人很多,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并不是没有机会,也并不是没有资本,他们缺乏的往往是成功最需要的意志力。他们对于一些人生必经之困难往往缺乏“挺住”精神,因此他们输掉了人生、输掉了世界。“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著名诗人里尔克也曾经说过:“有何胜利可言,挺住便是一切。”是的,“挺住”便能拥有一切——人生就好比一场拳击比赛,充满了躲闪与出拳,如果足够幸运,只需一次机会、一记重拳而已,但首要的条件是你必须得顽强地站着,这就是“挺住”精神。

许多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为了成功,我尝试了不下上百次,可就是不见成效。”真的是这样吗?别说他们没有试上100次,即便是试上10次都颇令人怀疑。或许有些人曾试过8次、9次乃至10次,但因为没有看到效果,就放弃了再试的念头。然而,谁又能说,下一次尝试就不能有收获呢?如果你真的具有敢去尝试的心态,坚持下去,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从某个角度来说,你的失败是因为你要获得成功的条件还有欠缺,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努力。这个道理可用来说明我们的问题。重要的是,你该把所有必要的部分加到整体上去。欧几里德就曾说过:“整体的东西等于所有各部分的总和,而大于任何一部分。”

戴高乐曾经说过:“挫折,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挫折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

1918年,刘美文从军队复员回家,他办起了一家电池公司。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产品依然打不开销路。有一天,刘美文离开厂房去吃午餐,回来只见大门上了锁,公司被查封了,刘美文甚至不能再进去取出他挂在衣架上的大衣。

1926年,刘美文又跟人合伙做起收音机生意来。当时,全美国估计有3000台收音机,预计两年后将扩大100倍。但这些收音机都是用电池做能源的。于是他们想发明一种灯丝电源整流器来代替电池。这个想法本来不错,但产品还是打不开销路。眼看着生意一天天走下坡路,他们似乎又要停业关门了。此时刘美文便通过邮购销售的办法招揽了大批客户。他手里一有了钱,就办起了专门制造整流器和交流电真空管收音机的公司。可是不出3年,刘美文又濒临破产了。

这时他已陷入绝境,只剩下最后一个挣扎的机会了。当时刘美文一心想把收音机装到汽车上,但有许多技术上的困难有待克服。到1930年年底,他的制造厂账面上已净亏374万美元。

刘美文在挫折面前没有气馁,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刘美文终于把他的收音机装在了汽车上,生意上大获成功。如今的刘美文早已腰缠万贯,他盖起的豪华住宅就是用他的第一部汽车收音机的牌子命名的。可见,那些跌倒了再站起来、掸掸身上尘土再上场一拼的人,才会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通向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失才有得,只要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去努力拼一拼,才不会被挫折打倒。其实,谁都有面临困难与逆境的时候,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面对。有些人在逆境中永远消极,做一个永远的失败者;而有些人却能够积极地面对逆境,冲出重围,走向成功。

一个农场主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丢失在谷仓里,他在那里边翻腾了大半天,结果还是没找到。于是他就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凡是找到金表的,奖赏100美元。

面对如此的诱惑,人们纷纷涌入谷仓竭尽全力四处查找,无奈谷仓内谷子堆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想在其中找回金表几乎是不可能的。

太阳落山了,金表还是渺无踪迹。大家费尽心机,一无所获,开始纷纷抱怨金表太小,谷仓太大,稻草太厚。天渐渐暗了下来,更是无法寻找了,寻找金表的人于是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

但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毫不气馁,在人们一个个离开之后,他继续在谷堆里寻找着。他已经整整一天没吃饭了,但是,为了帮助家里解决一点生活困难,他还是渴望能找到金表,让父母和兄弟姐妹吃上一顿饱饭。

夜已深了,男孩也累了,他躺在稻草堆里想要歇息一会儿。周围静了下来,突然,男孩听到了一个滴答滴答的细微的声音。男孩兴奋极了,他屏气敛息,仔细倾听着谷仓内的声音。终于,他循着声音找到了埋藏在稻草堆里的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的奖赏。

人生的希望常常不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出现,不能一下子便抓紧了你的眼球,吸引了你的主意,它有时就是那个若隐若现的声音,要耐心去寻找才能发现。只要你能够挺住,坚持到最后,必有所获。

逆境可能是成长的阶梯

《孙子兵法》上有句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说,当自己陷入绝境中,往往可以创造出奇迹。人们身处逆境时,并不代表必死无疑,相反,人在面临危险、绝望之际,往往会爆发一股无穷大的威力,因此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这时候,逆境不再是进步的绊脚石,反而是成长的阶梯。

打牌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摸到一副很差的牌,就会从心底失去赢的信心。其实,人生就好比打牌,不可能每次运气都那么好,把把摸到好牌。但即使是摸到一副坏牌,也要努力把它打好,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机会。

帕特·奥布瑞恩是美国著名的电影明星,成名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话剧演员。他银幕生涯的转折点源于一件小事。

1903年,帕特·奥布瑞恩在纽约参加一出名叫《向上,向上》的话剧演出。其中有一段是帕特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表演,他们一个是通过电话与他争吵,一个是在桌边和他争吵。

但这出话剧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观众的反应很冷淡。不得已,剧团只能将演出场地搬到一家很不显眼的小剧院。演员的薪水也因此大大削减,大家都觉得前途一片黯淡。帕特也觉得前途渺茫,每天晚上,他都在为自己的角色发愁。观众那么少,即使演得再努力、再精彩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次,他都想放弃,或者放低对自己的要求,随便表演算了。

但多年的素养,让帕特养成了“凡事尽力而为”的习惯,因此每一次演出,哪怕观众再少,他也绝不放低要求,而是全身心融入到角色中,以至于每次从场上下来,他总是满身大汗。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正当其他演员都心灰意冷的时候,帕特却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邀请他参加电影《扉页》的拍摄。这简直是喜从天降。原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扉页》的导演刘易斯·米尔斯顿看了《向上,向上》的演出,帕特的表演技巧,特别是他在桌边与人争吵的那一幕,给米尔斯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恰好《扉页》里有类似的一场戏,于是他立即想到了帕特。这个角色,也成为了帕特走向荧幕并被越来越多观众熟悉和喜爱的起点。

谁都不知道机会将在什么时候到来,要想不错过它,唯一的办法就是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今天所走的每一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为明天埋下了伏笔。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着每个人的明天。所以,哪怕摸到再坏的牌,也要用平常心对待,不抱怨、不气馁,而是要尽力将它打好,因为每一次出牌,都与结果息息相关。

禅宗中有这样一句话:“顺境逆境,都是增上缘。”也就是说,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好因缘。顺境能帮助人成长或许不难理解,但对于逆境也能成为成长的契机,很多人或许会心存疑虑。

其实,顺境和逆境并没有完全的界线,事事顺利但不懂得把握和珍惜,那么顺境之中可能隐藏着灾难,从而变成逆境。相反,逆境中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那么逆境也能成为顺境的开端。

有人问一位登山专家:“如果我们登山时,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那个人觉得很奇怪,不禁问道:“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的风雨不是更大吗?”

登山专家说:“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会更大,但它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爆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都面临着这样的处境,迎面是肆虐的风雨,我们本能的选择就是要逃离,但是,逃离往往会让我们走进更大的危险之中,只有迎上去,经历风雨,我们的人生才能够更加辉煌、更加美丽。

破甑尽可以弃之不顾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为错过繁星而黯然神伤。”已经错过的事情,就应该让它过去,一味地懊悔,只会让你错过更多。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没有多少生命可以被浪费在后悔和悲伤上。面对无法挽回的事实,我们要有决绝的勇气,继续前行,而不是独自哭泣。

任何人的成功之路都并非坦途,而是充满了挫折和困难,如果没有豪迈旷达的精神,没有放得开的心态,就很难获得最后的成功,因此一个成大事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拥有坚忍心态的人。

《后汉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曾经有位大儒背个甑去街上卖,一不小心给摔破了,结果他头也没回地走了。路人很奇怪,大叫:你的甑破了!他说:我知道。但甑已破,回头看又有何用?

在20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上,英国杰出女政治家“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是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她向世人展示了她独有的“铁”的心态。她用一种执著的精神,强硬的工作作风征服了整个英国政坛。

在英国现代政治史上,撒切尔夫人作为唯一一位女性首相,其影响和地位特别引人注意。“铁娘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女人,真的像铁一样冷酷无情吗?答案是否定的。

铁娘子“铁”在百折不挠的迷人个性上,她坚忍不屈、坚强刚毅不仅在英国政界,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如果人们对撒切尔夫人得名“铁娘子”的背景能够真正了解,那么便不难理解“铁娘子”的全部内涵,真正理解她“铁”一样坚强的心态特征。

撒切尔夫人原名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

玛格丽特是保守党内的活跃分子,1946年被推选为保守党俱乐部主席,后来正式加入保守党。她深受保守党的政治熏陶,钦佩丘吉尔首相,立志要做丘吉尔那样的人。但她也知道,在英国这样一个传统观念浓厚的国度里,一个女人要想跻身政界,获得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

1951年,玛格丽特同丹尼斯·撒切尔结婚,正式成为撒切尔夫人。但她却以自己坚忍不屈、永不言败的心态,获得了英国政坛的首相之位。

1975年,撒切尔夫人竞选保守党领袖成功,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下届首相的候选人。如果她竞选成功,她将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英国是个特殊的国家,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政权的实体在首相府。玛格丽特·撒切尔树立了必胜的信念。投身政界是她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撒切尔夫人对自己进行了相应的“外包装”。

在竞选演讲中,撒切尔夫人克服了自己平时讲话时语言的尖刻傲慢,为此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练习,讲话采用低调,并以一种让人感到亲切的声音表达自己的主张。

竞选的结果是保守党获胜,撒切尔夫人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英国历史上,前后共产生过6位女王,但上下两院、政府都是清一色的男人,女人当首相,而且还能博得“铁娘子”之誉,在英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完全是撒切尔夫人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结果。

在她连任首相后不久,爱尔兰共和军在保守党开会的旅馆放了炸弹,想炸死撒切尔夫人。炸弹爆炸时,撒切尔夫人离爆炸地点仅几步之遥,整座5层楼房被炸毁。但她毫无退缩之意,以顽强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

在她做首相进入第11个半年头时,她大选失利。面对失败的结局,她不可能不感到沮丧、悲伤,尤其是作为对政治情有独钟的职业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在得失面前表现了高度的自制力,人们对撒切尔夫人的辞职演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长时间吸引议院听众的一次演讲。面对无法挽回的结局,撒切尔夫人仍然以她那动人的声音抓住听众的心。也许撒切尔夫人无意制造最后的轰动,但她在十分痛苦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克制力、自制力,的确让人们真正地领略到了一个个性坚忍的女首相的风采。

面对无法挽回的损失,积极的心态能充分调动出心灵的巨大能量和智慧,使你能尽快调整过来;相反,消极的心态则阻碍了心灵能量和智慧的发挥,它会让你四处碰壁,会让你的人生变得黯淡无光。所以,请不要回头顾念已经破掉的甑,昂起头向前吧。

心不死就有希望

天助自助者。只要还相信有希望,就会有奋斗,就会有机会。最悲惨的就是万念俱灰。一些人在连续遭遇挫折后,失去了自信心,经历了多次众叛亲离,以致最终绝望。其实,人在低谷的时候,只要你抬脚走,就会走向高处,这就是否极泰来;如果你躺下不动了,这就是坟墓。

时运不济,人人都可能遇到,一辈子都没有受过挫折的人是很少的。

杜克·鲁德曼是一个年过60岁的老人。他自认为是一个遭受失败最多的人。他热衷于石油的开采,他说他一生中每打4口井,就有3口是枯井。可是他依然从逆境中走了出来,成了一个身价超过两亿美元的富翁。杜克·鲁德曼自己回忆说:“当年我被学校开除后,就跑到德克萨斯的油田找了一份工作。随着经验的逐渐丰富,我便想自己当一名独立的石油勘探者。那时候,每当我手里有钱了,我就自己租赁设备,进行石油勘探。在连续的两年里,我一共打了将近30口井,但全部是枯井。当时,我真的是失望极了。”杜克·鲁德曼的确陷入了困境,将近40岁了,依然一无所成。但是,他不但没有被逆境压倒,反而更加勤奋努力。他开始研读各种与石油开采有关的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等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充分的时候,他卷土重来,租好设备,找好地皮,进行又一次石油开采。这一次他没有遇到枯井,看到的是汩汩的石油。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都带着同样或较大有利的种子。最危险的时候,也就是你的爆破力发展到最大限度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多方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

小武虽然是个“天之骄子”,但许多时运不济的事还是让她碰上了。考大学那年,国家正好试行收费制,4年下来,她比早考上一年的人整整多花了8000元。4年后,她毕业了,谁知国家在分配上又实行双向选择。最后虽找到了工作,可是一年后,又赶上单位大裁员,她下岗了。她先后又干了几份工作,但都做不长久就被辞退了。

小武开始自我反省,如此失败也许是没有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她并没有沮丧,选择了从头再来。经过深思熟虑,她去了滨海的一个农场,利用所学的知识,专门种植荷兰的一种郁金香。后来,这种花在几个大城市供不应求。小武第一年的纯收入就超过了7万元。

小武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时运不济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怨天尤人,一是活得更起劲。只要你能审时度势,自强不息,总有一条很宽广的路是为你准备的。

失败不可怕,就怕心死。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开始了长达4年的征战,历史上称为汉楚相争。

当时,项羽手下一支最精锐,也最受他信赖的部队,是他和叔叔项梁在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组织的八千子弟兵。这些子弟兵中有许多是他们的好朋友,十分勇敢善战。项羽就是以这八千精兵为基础,将楚军逐渐发展成一支强大的队伍的。

根据当时形势来看,项羽的兵力强于刘邦,本来可以打败刘邦的,但他没有知人之明,刚愎自用,骄傲轻敌,结果在垓下中了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的埋伏,吃了一个大败仗。他手下的10万名楚兵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八千江东子弟兵守着他。

项羽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带着江东子弟兵突围,往南逃到了乌江。这时,前有浩瀚的乌江,后有韩信的追兵,而他的身边,只剩下28骑了。在这危急的情况下,乌江亭长撑着一只渡船靠岸,对他说:“江东虽小,但仍有千里之地,还可以在那里称王。现在只有我这里有船,你赶快过江,汉军就是追到,也是无法过江的。”

可是项羽不肯上船,他苦笑着说:“这是老天叫我死,我怎么能渡江而走呢?况且当初我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进,如今没有一个人活着回去。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宽恕我,我又有什么脸去见他们呢?”说完,他把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亭长,表示谢意。当汉军赶到,项羽又连杀数十人,才在乌江边自刎而死,年仅31岁。

后来,唐朝诗人杜牧有一次来到项羽自杀的乌江边,想起项羽和他的八千子弟兵的英勇和失败,十分为项羽惋惜,认为项羽当时如果渡江而去,也许还有机会卷土重来,于是在乌江亭上题了一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没有看到的是,项羽虽然还有雄霸一方的资本,但他的心已经死了。刘邦曾经屡次被项羽击败,落荒而逃,但他从不认输,每次都能卷土重来。相比之下,项羽可谓一蹶不振。这就告诉我们,成功,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斗志。只要心不死,只要你还在奋斗,那么,希望的灯火就不会熄灭。

面对挫折,逃避就是认输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挫折困苦的滋味虽然难受,但挫折中包含着胜利的元素。承认失败,忍过挫折困苦的冲击,才能东山再起。对于那些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挫折困苦是对意志的洗礼,是对经验的丰富,是对谬见的纠正,每一次挫折都代表着向胜利前进了一步。当你登上成功的顶峰时,回望之前经历的挫折困难,你会发现它们都是有意义的。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指出,因为下面这三个原因,失败往往能够转化为成功的基石。第一,失败可以打开新的机遇大门,迎来新的人生机会;第二,失败可以给骄傲的人注入一针清醒剂;第三,失败可以使人知道成功需要什么样的方法,而什么方法是错误的。

基于上面三个原因,我们应该知道,失败带来的逆境并非都是坏事。只要我们在逆境中找到动力,对我们获得成功是很有帮助的。

逃避是懦弱的表现,并且不可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因此,必须学会直面现实,勇敢地解决出现的问题。

A君是某公司经理,一次,他的一个助手出了一个纰漏,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六神无主的助手找到A君,表示要辞职。这时,A君给他讲了一个藏在心里已久的秘密:“8年前,我受雇于一家建筑公司当业务员,由于我的勤劳能干,大量欠款源源不断地收回,公司颓败的景象颇有改观。老板也很赏识我,几次邀我到他家吃饭。就在这时,他唯一的女儿悄悄地爱上了我,常常送一些精美的小玩意儿给我。我起初不敢接受,后来碍于情面只得收下。就这样过了两年,当有一天我告诉她我不能再给予她太多时,她一气之下寻了短见。

“她的3个哥哥咆哮不止,扬言非要我偿命不可。那时我手里已有了为数不少的积蓄,很多人劝我一走了之。我没有这样做,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事因既然在我,我必须回去面对这一切,是死是活,无关紧要。”

“当我走进她的家门,一群人向我扑来,可她的父亲——我的老板向其他人摆了摆手,走上来紧握着我的手,良久才缓缓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女人愿意为你献身,说明你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你敢来面对这一切,说明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A君的话给了他的助手很大触动,他决定留下来,接受董事会的裁决。结果,董事会认为他敢于面对问题,只是扣了他两个月奖金。

故事中A君明知老板家等着他的是一场暴风雨,却没有因此一走了之,而是勇敢地去面对,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生活中,当一些困难的事或令人痛苦的事发生时,很多人都习惯于逃避,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已经发生的不可能再改变。逃避、不敢面对其实就是在自我欺骗,这样只会使人变得更痛苦。而且一旦逃避成了习惯,人就会变得消沉,不再进取,到头来一事无成。

我们在一生中,也常常遇到失败,失败就是这样,你逃避它,它就拼命地追逐你,你面对它,它就会停步。所以说,失败并不可怕,不敢面对它才更可怕。

日本大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此理念阐述得最透彻,他说:“跌倒了就要站起来,而且更要往前走。跌倒了站起来只是半个人,站起来后再往前走才是完整的人。”

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面对挫折,汲取教训,再接再厉,挫折就是你进步的阶梯,而选择了逃避,就是彻底认输了。成功的道路,决不是遇上挫折就认输的人能走通的。

走投无路时,坚持助你柳暗花明

人生是一个不停遭遇困难并解决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时而短暂、时而漫长。而当你面对这些不利境况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挺过生命的低谷期,挺过走投无路的艰难期,唯有能挺住,才能让你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彩。

世界电器之王松下幸之助,将松下电器公司从一个只有3人的小作坊做成了一个拥有职工5万人的跨国大集团。虽然经历很多次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是它还是在世界电器行业稳稳地站住了脚跟,而很多同行的、非同行的企业却濒临倒闭。人们在惊叹松下幸之助传奇经历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惊叹他善于“挺”的能力呢?就如《松下幸之助创业之道》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坚持=成功”。

1898年,松下幸之助4岁,原本殷实的家境开始没落,经济变得非常拮据。面对生活带给自己的考验,松下幸之助没有退缩,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同年,松下幸之助的大哥、二哥和大姐先后因病逝去,松下幸之助被迫辍学,到大阪一家做火盆买卖的店里当学徒。他依然没有被生活的残酷所吓倒,而是勤学好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松下幸之助创办松下电器公司之初,所有的钱加在一起才只有100日元,支持他的总共有4个人:两位老同事森田延次郎、林伊三郎,加上他的妻子和内弟井植岁男。资金不足、人员不足是摆在面前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同样,松下幸之助没有退缩,他选择了接受现实:用100日元和5个工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后来,因为经营不善,两位老同事相继离去,只剩下松下幸之助夫妇和内弟3个人仍苦苦地支撑着,艰难地挺过一天又一天。

终于在坚持中,松下幸之助迎来了第一个订单——1000只电灯底座……随后的道路开始步入正轨。

现在回想那段时光,松下幸之助深有感慨地说:“那段时间真是异常艰难,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都成问题。”事实确实如此:从1917年4月13日起到1918年8月止,松下幸之助共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品送进当铺抵押借钱以维持自己企业的运转。

回想一下松下幸之助的创业之路,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坚持。否则,现在就没有了松下,世界上的人也不知道日本有个松下幸之助。

从松下幸之助的身上,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成功是“坚持”出来的。将这个道理放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中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有的人因为善于“坚持”,最终减肥成功了;有的人善于“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了……

虽然我们没有松下幸之助的传奇,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挺住,同样可以因为坚持而获得成功。那么如何做到呢?

首先,培养自己的兴趣。与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如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很多人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他的兴趣不在于此,这样就很容易产生“退堂鼓”心理。因此,要想让自己“挺住”,首先就要培养对这件事情的兴趣,加强对这件事情意义的理解。

其次,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奋斗就有了方向,就像是风雨茫茫的海上亮起了一座灯塔,指引着航船的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就能避免很多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第三,不断地鼓励自己。处在生命低谷的时候,自我鼓励是最有效的方法。千万别幻想依靠别人的鼓励来产生勇气和力量,因为往往在那个时候,你的朋友都不在你的身边。所以,不妨在墙上贴满励志标语,不断地告诉自己你是最厉害的;或者找个僻静的地方,痛快地流泪;或者拼命地去看成功人物的传记、用运动来强化意志,忘却沮丧……总之,要不断地鼓励自己,让自己挺过生命的低谷期。

最后,时刻给自己描绘美丽的前景。纵观很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能力,不是因为没有机遇,而仅仅是因为看不到前景而迷失了方向,轻言放弃。就像那些对现实生活绝望的人一样,因为看不到明天、看不到希望而选择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此,在你即将放弃的时候,不妨给自己描绘一下美丽的前景,让自己看到美丽的明天,用明天的美丽来唤起今天努力的激情。与其说这是在“诱惑”自己,不如说是在引导自己,引导自己坚持梦想,引导自己挺起胸膛迎接风雨之后的彩虹。

总之,人生一世,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难免会走入一段生命的低谷,如果这个时候你不坚强,不学会坚持,那么你的生命便毫无希望可言,你看到的永远都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望,而看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所以,在你即将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坚持一下,胜利就在前方!

永不畏惧,永不放弃

有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失败者走了99步,而成功者走了100步。失败者跌下去的次数比站起来的次数多一次,而成功者站起来的次数比跌下去的次数多一次。永不放弃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永不放弃;第二个原则是:当你想放弃时回头看第一个原则。

有句很有哲理的话:“行百里者半九十。”行程百里的人,走了90里,其实只相当于走了一半。因为剩下那1/10的路程,坚持着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很艰辛,而放弃却非常容易。再比如爬山,已经很累的时候还咬着牙坚持,那往上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汗水和泪水,而下山就容易得多。然而,你以前的付出也就随风而去了。

永不放弃是一种力量。在人生的旅程中,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对事业的追求,而且同样体现在对一种精神的追求上。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追求甚至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如果不坚持,到哪里都是放弃。如果不坚持,不管再到哪里,身后总有一步可退,可退一步不会海阔天空,只是躲进自己的世界而已,而那个世界也只会越来越小。

在追求成功与开创事业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失败。那么失败可怕吗?你害怕失败吗?

如果我们害怕失败,那么将一事无成。因为,失败的经历并非都是坏事,也许正如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柯鲁德·史密斯所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每个人都失败过。而且,都能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通常人们被困难击倒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自己认为无法抵挡困难,会被困难打败。这就像拳击手上台后发现对手比自己高大强壮就吓晕了一样——你不是被对手击倒的,而是自己把自己打败了!因此我们应该勇敢地向前冲,不去试,你怎么知道会失败?就算失败了又怎么样?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说:无论我尝试了多少次,无论我在选定的事业中多么坚忍不拔、表现出色,无论我将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挫折与失败还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如影随形。我们每个人,即使是最刚毅、最具英雄气概的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失败的恐惧中度过的。

玛格丽特·米契尔是世界著名作家,她的名著《乱世佳人》享誉世界。但是,这位写出旷世之作的女作家的创作生涯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平坦,相反,她的创作生涯可以说是坎坷曲折。玛格丽特·米契尔靠写作为生,没有其他任何收入,生活十分艰辛。最初,出版社根本不愿为她出版书稿,为此,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为了生活而操心忧虑。但是,玛格丽特·米契尔并没有退缩。她说:“尽管那个时期我很苦闷,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我时常对自己说:‘为什么他们不出版我的作品呢?一定是我的作品不好,所以我一定要写出更好的作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乱世佳人》问世了,玛格丽特·米契尔为此热泪盈眶。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出版《乱世佳人》之前,我曾收到各个出版社1000多封退稿信,但是,我并不气馁。退稿信的意义不在于说我的作品无法出版,而是说明我的作品还不够好,这是叫我提高能力的信号。所以,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努力,终于写出了《乱世佳人》。”

个人心理学先驱艾尔费烈德·艾德勒说:“你愈不把失败当做一回事,失败愈不能把你怎么样;只要能保持个人心态的平衡,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这是个很有力的建议:连失败都有正面的价值,说不定它还是上帝给予我们的奖赏呢。

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畅销书《没错,你做得到!》的作者亚特·林克勒特说:“我刚刚步入这个社会时所遭受的打击——在电台刚刚崭露头角时突然被解雇,正是我后来事业成功的基础。”他指出,失败可以毁灭一个人,但也能够成就一个人。对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说,失败恰好提供他最需要的意志,就是由于失败的刺激,才把他推向成功。

人的一生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马拉松赛。人生这场马拉松赛漫长、坎坷和艰难,需要忍耐、坚持和奋斗。要在漫漫人生路上取得成就,只能靠恒心去挺、去忍、去拼搏。无论做人、做事、做领导,都需要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巴尔扎克也说过:“困难对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才是万丈深渊。”逆境有两重性,既可毁人,又可炼人。它能使弱者消沉而自毁,亦能使强者升华而自强。对待挫折和困难,唯有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才能让自己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抓住最后一线希望

人生的品质贵在坚持,唯有坚持,才能等来转机。要记住,坚持对双方都是一件困难的事,在你筋疲力尽的时候,对方也是在勉强支持。当最后一线希望出现的时候,就是出现转机的时候。只有坚持,才能等来这一刻。

人在绝望之际,往往会发现最后一线希望,而且此刻的人,也往往会利用这最后一线希望,达成死里逃生、反败为胜的愿望。

其实,很多最后的一线希望早就存在,只是你平时并未在意。但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你对于希望的体会便细微起来,却往往能够把握住这生命里的最后一缕阳光。

最后一线希望常常是极其平凡的:一个朋友、一张纸条、一根木棍或一瓶水。

一位孤身旅游者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他口干舌燥,浑身无力,步履越来越艰难,几乎要倒在了如火的焦阳下。在他濒临彻底绝望之际,突然发现衣袋里还有一个梨。他惊喜地喊道:“太好了,我还有一个梨,它能救我的命!”

他把那个梨紧紧地握在手中,继续在大漠里行走。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海,他很多次对自己说:“吃一口吧!”可是转念一想:“还是留到最干渴的时候吧!”

于是他顶着炎炎烈日,继续艰难地跋涉。就这样,旅游者一直坚持了3天,终于走出了大漠。他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那个梨,它早已经干瘪了,可是他还是把它像个宝贝似地攥在手里。就是这一个梨给了他希望和勇气,他才能走出沙漠,挽救自己的生命。

死神喜欢暗无天日的心境,只要还有最后一缕阳光在照射着你,它就会望而却步;绝望的情绪只能在低洼处弥漫,它像晨雾,一旦遇到阳光和清风就会散去。

洪水泛滥之季,有一个人掉到河里去了,水流湍急,他被水冲向下游。他拼命地在水中抓,想要抓住什么东西来救自己一命,但是手里抓的除了水,什么都没有。

他心想:“这下完了,没救了!”正这样想着,他马上就没有力气了,停止了挣扎,慢慢地向水下沉去。

忽然,他看到在不远处的河岸边有一棵树,树枝一直伸到河水里面,如果他可以抱住那棵树,就还有生还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在他心中重新燃起,于是他使出最后的力气挣扎着游到那棵树那里。可是伸到河里的那一截树枝早已枯死了,他刚抓到树枝,就听到“喀嚓”一声,树枝断了。

就在这时,救援的人及时赶到,将他从河中救了上来。事后他说:“要不是心中想着那棵树,我根本等不到救援人员的到来!”他看着手中那截枯树枝,感慨地说,“是它给了我生存的力量!”

黑暗中的粒米之光,对一个深陷绝望之中的人而言,无异于一盏指路的神灯。

常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夜里捕捉目标的能力要比正常人强10倍以上;常在困境中跌打的人,没有一线生机能逃过他的眼睛。

当你把苦难视为苦难,并为此怨天尤人、叫苦不迭时,苦难的数目便会在你的报怨中翻番。

当你把苦难视为一种磨炼,认为它是在造就一个天才、一个强者时,你就会哼出开心的歌并驱淡苦难强加给你的疼痛。

希望之光就是饥渴之时的半瓶水,窘迫之际的1元钱,逆境中唯一的一个合作伙伴,绝望时刻仅存的一个梦想。

只要你能抓住那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未来仍属于你。

一个商人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里,山匪也追进了山洞里。

在洞的深处,黑暗中,商人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了一顿毒打,身上的所有钱物,包括一个准备为走夜路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掳去了。

幸好山匪并没有要他的命,劫去他的财物后,山匪就放了他。两个人各自寻找洞的出口。这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里,像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

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燃,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方便,他能看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他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火把,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世事就是这样匪夷所思,看似有着无限优势的山匪,却因为火把的照明丢掉了性命,而被黑暗包围的商人则抓住了求生的希望。一个在绝境之中始终不肯放弃努力的人,总会得到上帝的怜悯。

一个学者和一个普通人,他们一个喜爱怀疑,另一个讲究实际。他们两个人在一个很黑的夜晚,在森林里迷了路。这是个非常危险的森林,到处是野兽,树木非常茂密,漆黑一团。学者绝望了,他认定自己必死无疑,而那个普通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总会找到出路的。”

这时,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乌云里亮起了一道巨大的闪电,就在这一刹那,学者被闪电吓呆了。他大张着嘴巴,绝望地叫道:“完啦!”而普通人却借助闪电看见了走出困境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