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客商中,有3位是最具实力的,他们其中两个是米商,一个来自江南,运到大米6万石;一个来自四川,驳来大米5000船。而另一个是匈奴马贩,赶来好马10万匹。得知巨商临门,杨修焦虑如焚的心情好比甘霖浇透,他先是大喜,急唤“快快有请”;但转念一想,止住童儿:“不见,一概不见。”
童儿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也不敢多问,于是跑到门外,说:“主簿老爷酒醉,今儿不见客。”
听到这里,那些商人们立刻气得大发雷霆。他们本以为,许昌通货膨胀、货架空虚,他们来了保准被视若上宾,好生款待,不料竟是这个结果。几个人顿时急了,在门外吵吵嚷嚷,非要见主簿不可。
听到外面的吵闹声,杨修这才打着哈欠,从屋里懒洋洋地走出来。他对商人们说:“啊呀,你们来迟了!半年前我已购足粮马,如今仓廪全满、资金用罄,实在对不起了啊!”接着,他摆圆架子给他们上了场商业启蒙速成课——做生意要眼明手快,买卖不成仁义在。最后,他说:“我留你们小酌三杯,然后散了。”
商人听完,意识到之前发财的美梦彻底化为了泡影,心中不免忿忿然。于是,他们开始痛骂孔文岱做事不诚信,涉嫌商业欺诈,要找他算账。
这个时候,杨修劝道:“大家不要错怪孔文岱。其实呢,半年前情况确实如此,谁让你们来得太晚。”接着话锋一转,非常大度地说:“这样吧,看在孔老弟的份上,我再筹措些钱买下你们的货物就是。只是这价钱嘛……”
商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听到有机会,于是转怒为喜,说:“价钱好商量,好商量!”杨修见时机已到,亮出底牌:“一石米半两银子,一匹马两钱金子!”
客商听完,顿时感到自己被戏弄了,扭头便走:“你也太狠了!这生意做不得,不卖了!”望着他们的背影,童儿对杨修的话感到不理解。但是,杨修却不慌不忙地对童儿笑道:“他们还要回来的。你通知下去,让人清扫粮仓和马厩,准备接收。”
果然,事情真如杨修预料的一般。不多时,客商折返,为的是让杨修把价钱往上抬那么一抬。杨修咬紧牙关,坚决不松口。
当谈判再次濒临破裂、商人决定回程时,杨修拍案而起,声色俱厉地说:“你们想把货物运回东吴、西蜀,就不怕落个资助敌邦的罪名?要是让曹丞相得知,你们的命是要还是不要?”
杨修的话,让客商顿时心惊胆寒,如凉水浇头。为了保命,只得答应,乖乖地将所有货物都廉价卖给了杨修。曹操闻知此事又惊又喜,对杨修这种讲求实干、不图虚名的作风感佩不已,更对他的过人才智无比钦佩。
还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曹操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却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奋。临走时,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曹操大喜,问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杨主簿赐教!”虽然曹操心中有一定的不快,但他还是无比佩服杨修的聪慧。
从这些事情上,我们都能看到杨修的确才智过人、料事如神,如果能合理利用,那么他一定会在政界大展拳脚。的确,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他的能力不在郭嘉之下,迟早会一飞冲天。但是,也许正是因为总能让曹操佩服得五体投地,杨修逐渐有些恃才傲物,甚至有时还会嘲讽曹操,这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悲情史
为什么杨修最后被曹操斩杀?《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作出了回答:“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曹操“忌”的是什么呢?曹操“忌”的是杨修不给他面子。关于面子,杨修多次不给他的主子曹操面子,让曹操忌恨他,这是做奴才的一大忌讳。奴才是帮主人咬人的“狗”,怎么能反过来咬主人,不给主人面子呢?
下面的这几件小事,同样表现出了杨修的机智。但也正是这份“小聪明”,让他激怒了曹操。
有一年,塞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曹操尝了一口,突然灵机一动,想考考周围文臣武将的才智,就在酥盒上竖写了“一合酥”3个字,让使臣送给文武大臣。
大臣们面对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杨修求教。杨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餐具给大家分吃了。大家问他:“我们怎么敢吃魏王的东西?”杨修说:“是魏王让我们一人一口酥嘛!”在场的文臣武将都为杨修的聪敏而拍案叫绝。
后来,曹操也询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从容不迫地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怎么敢违抗丞相的命令呢?”曹操听完,虽然大笑,但心里却产生了一丝反感。在他看来,杨修过于卖弄自己的才智,自己的面子上已经有些挂不住。
曹操这个人本来就生性多疑,所以,他总是担心有人会谋害自己,于是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盖。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复上床睡。睡了半天起来的时候,假装做梦,吃惊地问:“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
其他将士听闻此事,都以为曹操真的是梦中杀人。但是,杨修却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此言一出,曹操对他的反感更加加深。他不愿意看到身边有一个人总能把自己揭穿,让自己在将士面前毫无面子。
终于,在出兵汉中的事情上,曹操无法忍耐杨修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给自己留面子,下狠心将其斩杀。当时,曹操被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
夏侯惇回营,不解曹操的用意,于是就对其他将领说起此事。杨修听罢,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听闻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道:“公为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国。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现在,进兵不能胜利,退兵恐被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过些天魏王必然班师还朝。所以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夏侯惇说:“您真是明白魏王的心事啊!”说完,也收拾行装。于是,军寨中的诸位将领没有不准备回去的事物的。
这件事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他急忙召见杨修,问其中的缘由。当听完杨修解释“鸡肋”后,立刻勃然大怒,“你怎么敢造谣生事,扰乱军心!”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将他的头颅挂于辕门之外。就这样,杨修结束了自己44年的人生旅途。
很多人认为,杨修就是因为太聪明、太有能力,又喜欢炫耀,才会被曹操所忌,借口将他杀害。这当然有部分的道理,但曹操其实是个“爱才”之人,连对刘备这种潜在的敌人,他都能煮酒共话:“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而对关羽的勇猛和忠义,他也是欣赏与敬佩有加;杨修让曹操真正嫉恨的地方其实是他的文采和慧黠。曹操对自己的文采颇为自负,也很喜欢玩文字游戏,卖弄聪明,但杨修却偏偏喜欢在这方面和他竞赛,而且一再将他比下去,这才是让曹操真正忍无可忍之处。
如果杨修知道这个道理,能够收敛一点,将锋芒适当藏匿,那么他一定不会落个“刀下鬼”的悲情结局。
当然,在斩杀了杨修后,曹操也有一定的后悔。斩杀杨修第二天,曹操率兵从斜谷地界的路口出来,有一支军队在前面,为首的大将是魏延。曹操对魏延招降,魏延大骂曹操。曹操命令庞德出战。魏延和庞德正打得激烈的时候,曹操营寨内突然有大火出现。
有士兵来报说是马超偷袭了中寨和后寨。曹操拔剑在手上说:“各位将士有后退的斩首!”众多将军奋力向前冲杀,魏延假装战败逃走。曹操于是指挥军队回头攻打马超,曹操自己骑马站在高处,看着两军对战。忽然又一支军队冲到曹操的面前,大喊:“魏延在这里!”说完拿起弓箭,射中了曹操。曹操从马上翻身落下。后经庞德奋力拼杀,曹操这才逃出包围。
带着伤,曹操逃回了营寨,发现自己被魏延射中人中,掉了两颗门牙。这时候,他又想起了杨修的话,心中不由非常后悔,急忙把杨修的尸身收回厚葬。
然而,覆水难收,纵使曹操如何忏悔,杨修也再不可能睁开双眼了。
评说台
作为一位谋士幕僚,杨修可谓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若对其客观评价,他的才华学识是出众超群的,在揣摩、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掉了脑袋,反误了卿卿性命。杨修能怪的只有自己,他糊涂一时,只看曹操爱才,而不揣摩主公之性,太过由着自己的性子。“生于智而死于智,不得志而卖弄”,这句诗,正是对杨修一生的真实写照。
除了机智过人之外,杨修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在当时备受瞩目。他一生著作颇丰,结集成册的两文稿已佚,今仅存作品数篇,其中有《答临淄侯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等。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让他透出了一派超越凡俗的道家风骨。
正是因为杨修身上的悲情,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多以同情为主。《后汉书?杨震列传》说:“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赐亦无讳,彪诚匪忒。修虽才子,渝我淳则。”《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祢衡也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能够在乱世三国时期留下自己的一段历史,从这一点来看,杨修无疑是成功的。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才会用这样一首诗来赞美他:“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绵帛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