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6年10月,武媚娘参加了泰山封禅,随后还提议高宗给大臣赐爵加位。通过这些举动,武则天扩大了政治影响力,收买了人心。
公元674年,武媚娘的权力更大了。因此,她将唐高宗的皇帝称号改为“天皇”,自己则称“天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此后,她开始扶植外戚,为改朝换代做准备。同时武则天针对当时情况向唐高宗提了12条建议,史称“建言十二事”,这是武则天第一次独立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公元683年,高宗终于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太后。
成为皇太后的武媚娘,地位更加稳固。公元684年,她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武后临朝称制,从此武则天开始了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同年九月,徐敬业(李■的孙子)在扬州会聚了10万人马,发动了一场针对武则天的叛乱,武则天派遣30万大军迅速平定了叛乱;与此同时,武则天诛杀了顾命大臣裴炎等人,基本清除了朝中的反对派;她还设计逼反李唐宗室,借机大开杀戒;扫除称帝的障碍。为了打击潜在的对武则天不满的人,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起,武则天开始奖励告密,任用酷吏。
对异己的沉重打击,是武媚娘称帝扫清障碍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她还造祥瑞,建明堂,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人称帝的依据,为自己称帝大造舆论。
公元688年5月18日,武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向称帝试探性地迈出了一步。见无人反对,她在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武则天以67岁的高龄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成为皇帝后的武则天,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她以知人善任著称,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同时,她也平定边患,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这都是她一生荣耀的政绩。
公元705年,大周爆发“神龙政变”,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
一个漂亮的女人,从一个普通的才人,最终走上皇帝的宝座,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悲情史
中国古代讲究“男尊女卑”,因此,看到一个女人成为皇帝,自然会引来很多麻烦。
武则天不是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在通往皇帝宝座的路上,她必须采用心狠手辣的手段排除异己。
武则天第一次采取强制手段,竟然是对自己的儿子。当时,高宗已经体弱多病,虽然她已独揽大权,但是她明白,自己能如此呼风唤雨,是因为可以打着高宗的旗号稳坐龙廷。但高宗死后,自己还能发号施令、一呼百应吗?因此,要想永远把持大权,就得把太子控制在自己手里。
正是她的那种强势,让长子弘闷闷不乐,最后郁闷而死。他死后,武则天的次子贤被武后立为太子。太子贤亦非百依百顺的人,而武后决不允许自己的意志和权威受到任何冒犯。结果,太子贤又很快失欢于母后,被废为庶人。
于是,第三子显被立为太子。公元683年12月4日,56岁的高宗李治驾崩于东都贞观殿,遗诏太子柩前即位。高宗明白,武则天已经大权在握,于是对太子显说:“军国大事有不决的,都兼取天后意见。”
太子显即位,名号唐中宗,尊天后为皇太后。中宗性情柔顺,也深知母后对朝政有很大的控制力,因此很惧怕自己的母亲,一切政事均归太后裁决。但即便如此,他能没有讨得武则天的欢心。
公元685年2月5日,武则天又以中宗与韦氏密谋反叛为由废中宗,立李旦为皇帝,是为睿宗。实际上,睿宗他不过得了个皇帝名号,毫无实权。李旦被安置于别殿,不许干预国家大事,大权完全控制在武则天手中。
就这样,通过对几个儿子“下狠手”,武则天终于在61岁时掌握了大唐的最高权力。但是,她并没有停止巩固地位的脚步。
公元684年,武则天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报祥瑞的奏章,但在这“吉祥”的颂扬声中,竟有人胆大妄为地反叛她,那就是徐敬业在扬州的叛乱。对于叛乱军,武则天自然不会轻易饶恕,派大军进行镇压。与此同时,剪除肘腋之患的斗争也在进行着。由于徐敬业的叛乱,宰相裴炎受到牵连,被斩于洛阳都亭。
武则天的一系列举动,使大臣们无不满头是汗,不由自主地俯伏在地,深深地认识到这个女强人的威严和不可冒犯。他们没有想到,一个美丽动人的女人,竟会有如此冷酷的一面!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改国号周。为了巩固政权,她另创官制,另制朝服,立武氏宗庙,甚至命庐陵王李显改姓武,李唐王朝全面演变为周王朝,并且她还放手任用酷吏,酷吏们在审讯犯人之前,都先把刑具摆在地下。
犯人们等不到酷刑加身,已是魂飞魄散,于是随口诬供,以逃避重刑之苦。每有赦令,来俊臣等都先派狱卒尽杀重囚,然后才宣示赦令。
这种审案方式,自然树立起了武则天强硬的形象,很少有人敢对她提出反对。因此,武则天很满意酷吏们的做法,多次给予赏赐,官吏们争相效仿,酷吏越来越多。李唐宗室是酷吏们打击的主要对象,他们不甘心先帝的事业落在异族女性手里,极端仇视武则天,反抗越烈,打击越重。
除了打击李唐宗室,那些元老大臣也不会被武则天放过。这些人每每以唐家老臣自居,以匡救社稷为己任,对武则天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因此,武则天对他们防范甚严,只要稍露形迹,甚至只凭诬告,就对他们下手。
当时,有一个酷吏名叫周兴,他工于心计且非常残忍,自垂拱以来,被他陷害的多达数千人。但正是因为如此,他得到了武则天的宠信,因此地位也越升越高。
残害无辜,恶贯满盈,这种统治方法引得朝野上下一阵不满,当时甚至有官员说:“我恨不能吃周兴的肉,喝他的血!”公元691年,御史中丞李嗣真向女皇上了一道奏疏,历数酷吏之罪,请求制止滥刑。
没过多久,有人告发周兴与丘神绩通谋,武则天令来俊臣审理此案,来俊臣用“请君入瓮”的方式让周兴认罪。按法律,周兴当判死罪。武则天宽宥了他,改处流刑。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二月,周兴被解送流放地岭南。刚到半路,就被仇人拦住杀死了。
冷酷对待儿子,残忍杀害异己,这是武则天不能回避的“凶残一面”。也许她这么做,只是因为身不由己,因为对于男性占主导的封建社会,自己越是懦弱,下场就会越是悲惨。所以,与其被男人摆弄,倒不如先下手为强,即使是自己的儿子,只要威胁到自己的权力,那么也必须痛下狠手!这,就是武则天的悲哀。
评说台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皇,因此,后世对武则天的评价也非常多。而纵观这些评价,绝大多数是以赞扬为主。因为,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她的一系列行为,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武则天非常重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她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同时,武则天也很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她独掌政权的21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
武则天的这些措施,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对于手工业,武则天也很重视,这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贸易的发达。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
除了促进经济发展之外,武则天阶段的社会还是比较开明的。
武则天的开明之处,着重体现在用人方面。在她统治的时期,她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
例如,大家熟知的狄仁杰、姚崇、宋■,这都是武则天时期的名臣,后来都成为了开元时期的贤相。因此,唐中期的宰相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不可否认的是,在武则天掌权的过程内,她也出现了不少过失。例如,武则天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
虽然这种方式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一些作用,但是,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她放手选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
总的来说,武则天虽有过错,但仍不失为杰出的女政治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
孝庄皇太后——辅立三帝,后宫智者第一人
人物志
孝庄皇太后,(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
孝庄皇太后一生饱经沧桑,波澜壮阔,历经三朝,辅立三帝,运筹后宫而不临朝擅权,劝降洪承畴、协助孙子擒鳌拜、平三藩、击溃布尔尼叛乱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有她的参与,为拯救大清作出贡献的杰出女子。
风云榜
孝庄姓博尔济吉特氏,生于1613年三月二十八日,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科尔沁蒙古在努尔哈赤时代即已归附后金,并与后金贵族相互联姻,以巩固政治上的联盟关系。
1625年2月,年仅l2岁的孝庄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尽管这次婚姻仅仅是因为政治目的,但这让孝庄有了进入政界的机会。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称帝于盛京(沈阳),同时建立后宫制度,在其众多的妻妾中分封了有名位的五宫后妃。孝庄被封为庄妃,居次西宫——永福宫。
成为皇妃的孝庄,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能力。1641年,皇太极派将领率军围困明关外重镇锦州,明朝急派洪承畴率军迎战。洪承畴与清军初战,势不能挡,锦州之围眼看可解。皇太极亲率大军从盛京(今沈阳)增援。
他利用明军分散之际,抓住战机,消灭明军5万余人。将洪承畴残部数万人围困在松山堡(今辽宁锦县西南)中。第二年三月,洪承畴被俘。皇太极对洪承畴十分器重,派谋士范文程等人多次劝降,但洪毫无降意。皇太极甚至许下诺言:有谁能劝降洪承畴,可得重赏或高官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