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
6245900000007

第7章 赤胆忠心扶社稷,肝脑涂地报君恩——重臣篇(2)

不过,魏惠王并未把商鞅放在眼里,默不作声。公叔痤知道魏王不肯重用商鞅,便又对魏惠王说:“如果大王不肯重用商鞅,就务必要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效力,不然的话,将后患无穷。”魏惠王点头答应了。

魏惠王一走,公叔痤就马命人上把商鞅找来,对他说:“刚才我向大王举荐了你,不过,大王对你并不看好。于是,我便建议让大王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你必须马上离开魏国,否则你将有性命之忧。”谁知,商鞅却不以为然,反驳说:“既然大王没有听信您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把我杀掉呢?”于是,商鞅照样留在魏国。

果如商鞅所料,魏惠王在离开公叔痤的府上之后,对左右说:“公叔痤已病入膏肓!连脑子都糊涂了,一会儿让我重用商鞅,一会儿又让我把他杀掉。真是荒唐透顶!”

不久,秦国的秦孝公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被动状态,便征召天下有志之士。这时公叔痤已经去世,商鞅知道,自己在魏国更加无望,便来到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的介绍,商鞅前后与秦孝公深谈了3次。

第一次,商鞅向秦孝公大讲尧、舜、禹的仁义,要求秦孝公效法他们,行帝王之道,秦孝公听得直打瞌睡。第二次,商鞅依然把第一次的话重复了一遍,秦孝公颇为生气,对商鞅说:“你这么死脑筋,要寡人如何才能重用你?”到第三次时,商鞅已经摸清了秦孝公急于称雄的思想,便大谈富国强兵之道:“国家想富有,必须注重农业;要强大,必须奖励将士;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赏罚分明。重赏能使百姓拼命,重罚能让百姓自律。赏罚分明,朝廷才有威信,才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这次秦孝公听得入了迷,竟一连和商鞅谈了好几天,并决定重用商鞅,走变法图强之路。

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的消息传开后,遭到了秦国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严重地侵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秦孝公便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进行讨论。商鞅说:“有超前意识的人,其做法往往会受到世俗者的讥讽和反对,愚笨的人大多目光短浅,而聪明的人总能做出正确的预见。作为智者是不能和一般人去商量革新和创造的,只能让他们享受成果。所以,只要能国富民强,就不必拘泥传统制度。”

秦孝公虽然觉得商鞅讲得非常有道理。可贵族甘龙却竭力反对说:“据我所知,圣贤之人,是不用改变民众的习俗来推行教化的,明智的人也不会改变原来的制度来治理国家。如果不按祖宗规矩办事,而随意改变,就会引起天下的混乱。”

商鞅立刻反驳说:“只有书呆子才会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让这两种人做官,只能照本宣科,一事无成。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就足以证明是成功的先例。”

随后,又有几位贵族站起来联合反对商鞅,但均被商鞅的滔滔雄辩驳得哑口无言。就这样,以杜挚、甘龙为代表的守旧派在这场舌战中被商鞅逐一击败,此事也进一步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了在秦国的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为:(1)编制户口,定“连坐”之法。(2)推行小家庭政策。(3)重农抑商。(4)奖励军功,严惩私斗。(5)制定十二级爵。

新法制定好后,在公布之前,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了一根3丈高的木头,声称谁若能把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百姓都觉得奇怪,却没人愿做。商鞅见状,立即宣布追加赏金至五十。重赏之下,终于有一人将此木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场兑现,并借机宣布国家将颁布新法,且强调令出必行,绝不欺骗。就这样,第一次变法在人们的疑虑中大张旗鼓地启动了。

新法实施一年后,秦国百姓并不十分认可。恰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遭遇阻力,正是因为上层人士触犯后享受特权的缘故。”于是,商鞅便决定拿太子开刀。但太子是国君继承人,是不能施以刑罚的,于是商鞅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自此再也无人敢抵触新法,结果新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见商鞅能力过人,秦王任命他为大良造,率领军队围攻魏国安邑,迫使他们屈服投降。随着秦国国力的大增,又在咸阳建筑宫廷城阙,并把国都从雍地迁到咸阳。

在一连串的成绩面前,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开始了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是:(1)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2)以县为进方行政单位。(3)废井田,开阡陌。(4)统一度量衡。特别是井田制的改革,标志着是由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从而大大加速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日益富强起来。值得一提的县政改革,彻底颠覆了过去的承袭制度,其官职由国君直接任免,确保了中央集权,使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的道路。

新法推行了10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而不再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安定。当初批评新法的百姓现在又纷纷称赞法令方便。

就这样,这场在商鞅主宰下轰轰烈烈的变法,从土地到官制,从法律到行政,都得到了改观。彻底打破了过去老世族奴隶主们对秦国的控制,将治国大权交到了有思想、有学识、开化进步的新兴地主阶层手里。这些新执掌国政的人,不但思想进步,而且文武兼备,不论出身都得凭军功得爵。换句话说,就是所有在秦国享受高位的人,不论是世族还是客卿,都必须拥有战功。

因此,整个秦国就变成了一个高效的战争机器,成了随时可以动员、随时能够作战的国家。但这个国家并不封闭,而是大开国门,欢迎任何愿意为秦国效力的人,给秦国带来了多元思想和文化,带来了富国强兵的方略和体制。

由此可见,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商鞅变法,应当说是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是把中国的奴隶制度和封国制度彻底铲除的光荣之战,但这场变革也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并最终在秦孝王去世后,商鞅遭到了疯狂的反扑。

悲情史

商鞅大刀阔斧的新法变革,虽然帮助秦孝公实现了富国强兵、威震诸侯的梦想,但这一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新法的实施,却损害了许多宗室贵戚的利益,尤其是商鞅为推行新法而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血腥的暴力镇压手段,更是招致各种旧势力的强烈不满,但只是碍于新法的严酷和孝公的支持敢怒而不敢言。这种现状,为他的悲情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商鞅变法10年后,有个名叫赵良的人,胆子非常大,代表贵族集团去见商鞅。一开始,赵良就劝说商鞅最好能主动让位,后来又劝商鞅取消残酷的刑罚,到了最后竟然发出威胁,并说商鞅不遵守旧制,一意孤行,迟早会招致失败,甚至还凶狠地对商鞅说:“别看你现在风光八面,一旦孝公死后,你的苦日子就来了,秦国想收拾你的人太多了!别心里没数,其实你的末日也快到了!希望你好自为之!”

此时,商鞅已然大权在握,从来没有人敢用这种口气对他说话。如果在往常,商鞅一定会立刻命人将其处死,但这次商鞅却意外地放了赵良一马,但对赵良的辞职和免除酷刑的建议并未采纳。事实上,商鞅也知道,在这场变革中,他同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代表人物积怨甚多。对于这种处境,商鞅本人也有些害怕,因此每次出门时,都要安排武装卫士保驾。

半年之后,秦孝公病重,出于国家最高利益考虑,秦孝公也曾打算把王位让给商鞅,但商鞅没有接受。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死,太子驷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惠文王。因秦惠文王在新法实施时,曾违犯新法而被商鞅定过罪,所以他一直耿耿于怀。

商鞅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凶多吉少。而秦惠文王也正在计划报一箭之仇,因而就和那些反对商鞅的旧势力联合起来,捏造罪名,栽赃陷害,硬说商鞅有阴谋篡位之心,并四处派兵捉拿商鞅。商鞅获此消息,连夜出逃。

商鞅在逃亡途中要求住店,却因没有任何凭证而遭店主拒绝,店主对商鞅说:“根据商君的法令规定,旅店留宿人员需要出示相关证件,而没有证件的人就必须判刑。你现在没有证件,我怎么敢让你在此住宿啊?”

商鞅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看来,是天不容我,没想到我自己订的法令竟害到自己头上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作茧自缚”的由来。

商鞅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逃到临近的魏国。可是他曾率秦军打败过魏国,因此魏国对他早已是恨之入骨,更不肯收留他,甚至还有人说:“商鞅是秦国追捕的罪犯。秦国如此强大,若知道他们追捕的罪犯逃到了魏国,且魏国还包庇他,那么秦国就一定会发兵攻打我们!还不如把商鞅抓起来送到秦国,这样秦国就欠我们一份人情,而我们也躲过了包庇的罪名!”

就这样,魏国人就把曾经权倾朝野的商鞅捆绑后押送到了秦国境内。但商鞅被送回秦国后,靠其嘴巴的优势,竟然说服了一些人,不但被松了绑,还在那里组织了一些人马,准备抵抗秦军,但终寡不敌众,最后还是被强大的秦军捉住,然后处以极刑。

商鞅死后,秦惠文王觉着难解心头之恨,就命人把商鞅的四肢和脑袋用绳子拴在了5匹马身上,当众五马分尸。他还告诫众人说:“谁敢反叛国家,就是商鞅这个下场!”接着,他又下令把商鞅满门抄斩。可怜的改革英雄,最后竟然落得个如此凄惨的下场。

事实上,秦惠文王及公子虔等人杀死商鞅,是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并非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

因此,商鞅死后,商鞅所倡导的改革并未终止,封建制度仍得以继续发展,并不断得到巩固加强。商鞅也许在九泉之下有了一丝安慰。

评说台

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当时的背景来讲,改革旧的制度,包括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旧的上层建筑,是顺应社会潮流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敢于蔑视传统势力和旧习俗,积极投身这场封建制改革运动,并使封建制度在秦国取得巨大成功,可谓功不可没。

毫不夸张地说,假如没有商鞅的变法,秦国就根本不足以抵抗强大的六国;同样,假如没有商鞅的变法,也就没有后来张仪的捭阖纵横;就更不可能会有白起与赵国在长平对峙3年而胜之的辉煌壮举。

然而,历史在这里却出现了拐点,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式的改革人物,却最终被污蔑成变法谋反,不但自己被五马分尸,甚至还祸及族群,成为痛心撕肺的历史大冤案。

应当说,商鞅的改革遇到了“有道明君”,否则其改革也只能胎死腹中。当秦孝王和商鞅在“富国强兵”的愿景目标上高度吻合时,二人才一拍即合,并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戏。秦孝公以完全信赖、充分授权的支持态度,促使了商鞅得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强制推进,而且商鞅还相信自己是在为一个国家的成功而作出努力和贡献。

可是,商鞅的改革触动的是秦国富豪权贵的利益,且是以极端的高压方式横扫人心,推行的是威权政治,其执法力度凶险残酷,甚至为达目的不择不手段。或许,这是商鞅帮助秦国进步和发达而不得不采取的强硬态度和非常手段。

但是由于对个人权威无限量地高估,把民众玩弄于股掌之中,使得秦国后来的发展虽登峰造极而又迅速崩溃,也正是受到从商鞅到李斯都笃信厉行苛政的影响。

韩信——胯下爬出来的一方诸侯

人物志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阴人,年少时就钻研兵法、苦学谋略,怀有安邦定国之志。韩信起步时曾投靠项羽,因未受重用而改投汉王刘邦,在萧何的竭力举荐下登坛拜为大将。韩信为汉军平定三秦、打败项羽、辅助刘邦建立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先后出任齐王、楚王、上大将军,后贬为淮阴侯。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因韩信功高震主,吕后和萧何就设计诱骗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将其杀死。一代名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了汉室江山的一份祭品,成为千古遗憾。

风云榜

韩信,自幼饱读兵书,早已立下了“纵横四海扬威名”的梦想。

秦末农民起义,他当然不愿错过这个绝好的时机,投奔项梁的军营,做了一个级别很低的小官。项梁阵亡后,项羽就接管了项梁的所有兵马,这样,韩信理所当然又成了项羽的部下。

本以为将遇良才的韩信,却没有想到,这样的变故对他来说并不是一次机遇。

韩信自幼熟谙兵法,对军事颇有妙招。然而他多次向项羽出谋划策,可这位西楚霸王项羽却从来没有重视过他,不问青红皂白便统统予以否决。

这种环境让韩信倍感郁闷,觉得在项羽军中难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在刘邦入蜀时,悄悄地投到了刘邦的部队。

但是,刘邦对他也不重视,只让他当个治粟都尉。韩信对刘邦也感到很失望,怀才不遇的痛苦,让他萌发了离去之意。恰在这时,刘邦的高级谋士萧何出现了。

刘邦的大军在西行途中,韩信和萧何偶然交谈了几次,萧何惊奇地发现韩信是个罕见的军事人才,便极力向刘邦推荐,但萧何的推荐依然没有引起刘邦的足够重视,后来韩信便趁着夜色匆忙出逃,萧何知道了之后,未来得及向刘邦请示,便去追赶韩信,这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萧何返回之后,对刘邦说:“诸将易得,但像韩信这样的将才,国士无双。如果大王想仅仅在汉中称王,那韩信确实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如果大王想夺取天下,就不能没有韩信。愿大王三思。”这一次,刘邦才意识到了韩信的分量,采纳了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

“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件事情,成就了韩信,成就了刘邦,更成就了大汉王朝。不出萧何所料,韩信很快发挥了巨大能量。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经过韩信训练后的汉军面貌大有起色,刘邦决意挥师东进。张良便献计汉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为了对韩信一探虚实,故意问韩信有无良策,没想到韩信的计划竟与张良不谋而合,刘邦喜出望外,连声赞叹:“英雄所见略同!”

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悄悄地离开南郑,计划先拿下汉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当时,项羽正被东方战乱所牵制,根本无暇西顾。

于是,韩信就命樊哙、周勃、夏侯婴等将军率领少数人马先去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以麻痹敌军。而韩信则亲率主力部队循古时小路向西北故道挺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渭水,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陈仓,迅速夺取了关中地区,为刘邦建立了一个兴汉灭楚的根据地。

随后,韩信又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军事战略,除陈仓外,又先后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成为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并为后世留下不少传颂千古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