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用他半生的经历教会我一件事:选择。关于“选择”他曾告诉过我三点:一、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选择的;二、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三、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于这些,我坚信不疑。于是在高二那年,我选择写小说,选择退学。关于我退学这件事,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们或惋惜,或嘲讽,或不解,或责备。每个人都给我讲一大堆的道理,试图说服我。我微笑着摇头。见我无动于衷,他们把矛头转向父亲:你怎么能由着一个毛头小子做决定?他将来会怨你的!父亲并没有阻止我。他说,你选择好没有?选择好了,就去做。
其实,别人并不了解当时的情况。那一段日子,我每天三点起床写小说,然后六点去上学。因为马上要升入高三,学习压力很大。可是,我再也没有办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我满心都是小说,每天沉浸在小说的氛围当中,并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写小说而懊恼。一年时间在挣扎与茫然中匆匆流过,小说已写到高潮部分,可每天并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区区三个小时,一晃而过。我彷徨无措,身心疲惫,若干个夜晚无法入睡,眼睁睁等到凌晨三点的铃声响起。
要么写小说,要么上大学。
如果上大学,那么整个高三我就无法写作,我的小说将夭折。我很清楚,在特定的时间内,那种特定的感觉只会出现一次,它就像青春,一旦消逝,无法再次拥有。
我实在受不了这份煎熬和折磨,我选择退学。这个选择很艰难,它意味着我将失去很多机会。如果成为不了作家,以后连生存都成问题。但我想,不成功便成仁。可我宁愿贫困潦倒,也不愿追悔一生。我说,我要截断身后所有的退路,不回头,不转身,不倒退。
2006年6月29号的下午,我把退学申请递了上去。记得那天,阳光灿烂。
我的退学申请,是这样写的: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我爱上了读书和写作,并且明白时间在飞快地流逝,没有任何人知道自己会不会活到下一秒,我在跟死神赛跑。这并非钻牛角尖,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潜心读书,来思考这些问题,但是在学校我始终静不下心来。从去年6月开始,我每天早晨三点起床练笔,到六点去上学,而这远远不够,仅仅三个小时满足不了我的需要。更可怕的是在学校我已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力不允许。所以在学校的近十几个小时里,我几乎浪费了大半时间。一个人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行,我奉行这个原则,我要对自己负责。这也是我选择退学的原因之一。
人生无非几十年,而精华的时间,能出成绩的时间也不过十几年,少一天是一天,我要集中精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事,再不能苟且地活着,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尊重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包括我自己。
当然我深知上大学的重要性,但现在的我,已经不能放下读书和写作。我选择了另一条小路,也许我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但我尊重自己,我会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绝不是一个荒唐的决定,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现在看来,只有在那个轻狂的年龄,才能写出这样轻狂的文字。
奇怪的是,退学后,我竟然无法写出一个字。那一段时间,我失魂落魄,如幽灵般游离于人群之外,感觉世界一下子离我好远。所有的声音消失了,所有的喧哗离我而去。我不再每日奔波于学校和家之间,不再琢磨抛物线和坐标的关系,不再幻想进入大学后会过怎样的生活。
我每天坐在电脑前,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在日记中,我这样写道:退学后,一种莫名的空虚猛然袭击了我。我仿佛被抽去了脊椎,茫然中找不到自己,就连梦都昏沉得如泥石流。我整天游离于半睡半醒之间,头重脚轻地熬着时间……那是一段可怕的日子,我终于知道“寂寞猛于虎”,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关房的墙上挂着“耐得寂寞真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几个月后,我恢复正常,开始平心静气地写作,再次沉浸在小说中,并且每天疯癫地狂呼自己是天才。
其实,我很留恋曾经的校园生活,很向往自己不会再拥有的大学生活。我不止一次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学校,在操场上和同学打闹,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那种渴望,在梦中都能清晰地感觉到,甚至刻骨铭心。这些我从来没有对别人讲过,包括我的父母,我倔强地走着自己选择的路,决不回头。
后来,很多人问我,放弃上大学你后悔吗?
我或许遗憾,但不后悔。因为,这是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