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6323100000010

第10章 温故知新

来自《论语》中的成语很多,其中不少都讲到关于学习的态度问题。比如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比如说“发愤忘食”、“知之为知之”、“不耻下问”,再比如说“温故知新”,等等。这些都说讲孔子好学的故事。朱熹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十三)孔子所谓的学问,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好实践品格,他关注世事人生,强调躬行践履,孔子主张学问要与生活结合起来,与世事人生结合起来,反对空谈、清谈,反对玄远、不着边际的学风,孔子不是很不高兴地说过“巧言乱德”(《卫灵公》)、“巧言令色鲜矣仁”吗?(《学而》)“是故恶夫佞人者”(《先进》)。所以什么是“好学”?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温故而知新,就是学习的方法之一。孔子教育学生是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的时候,他说,如果能从温习的旧知识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你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如果单单从字面上理解,那太容易了,简直就是今天的大白话。学习要注意温习过去的知识、知道现在新的知识,如此就可以当人家的老师了。我们知道,儒家理想中的人是辱荣不惊、旷达弘毅、人不知而不愠的人,理想中的社会是诗书礼仪之邦,是民有民风、官有官德的社会,理想的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孔子重教化之道,“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只是在讲学习知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理解古人的话要放在当时的环境中理解。我们知道,《论语》的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论语》的第二篇《为政》讲的就是做学问的外用。对于“为政”之人,什么叫“故”?什么叫“新”呢?这个“师”又该怎么理解呢?这里的“故”指的是过去的、传统的文化,就是历史,认识过去,才能知道未来。光知道过去,不了解如今国内国际的形式,不了解最新的知识,也不行,知识在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是必须的。既要知道自己民族的历史,又要知道社会的新知识、新学问,这样才能师法过去,判断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为政者。既要“温故”又要“知新”,两者不可偏废。

《礼记·学记》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斯可谓大成。”孔子实非仅博学多识而已,乃博而有要,知类通达,广而条贯,金声玉振,是谓“大成”。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这话,很好地体现了孔子的好学精神。意思是说,每日每月学所不知的新东西,又每日每月习已学过的东西,学而时习,温故知新,这就是好学。最近看到一则报道:2008年8月10日上午,河南郑州市文庙,从全国各地聚集一起的6名弟子在老师国学专家闫合作的带领下,奔着重走孔子“周游列国”的目标,计划乘坐依维柯14天跑完孔子走了14年的周游列国路。重走周游列国路充其量是是东施效颦罢了,这种“温故”只是在走形式,没有多大意义。正如于立生在一篇文章中说,孔子,是“周游列国”去的;现在,只有“列县”--“此次行走路线跨越了河南山东两省,行程约2000公里。郑州-濮阳-长垣-山东曲阜-邹城-河南商丘-夏邑-鹿邑-淮阳-上蔡-新郑。”孔子“周游列国”,一走,就是14年;闫合作们“周游列国”,只是14天。

孔子周游列国,随带的是自己的弟子,孔子周游列国,并不需要临时招募;国学专家闫合作的弟子们--徒弟六人,则是“网络招募”临时纠集而来的。闫合作们终于起行了,我还以为会穿上戏服,驾起马车的呢;他们坐的是“依维柯”。孔子“周游列国”,是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去的;闫合作们周游“列县”,却是称:“体验孔子当年游学历程,学习、感受孔子教学法的精髓。”--风马牛不相及?孔子“周游列国”,是因为政治失意,而周游列国了,依然是失意;闫合作们,又将从失意中学到什么?古人云,“英雄传事,圣人传言”;孔子是“圣人”,流传千古的,精髓尽在言论中;世易时移,走马观花中,又能收获到什么?想起两个成语:“邯郸学步”、“叶公好龙”,解释分别是:“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孔子,不过是一张“拉大旗做虎皮”的幌子!有朋友说,《论语》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搞学问、拿学位的,这一点,我十分赞成。儒家的思想未必如何高深玄妙,它的好处倒在于适用于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它讲的是为人处事,说的是人心人道。但一生一世,真正能懂得做人,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