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6323100000002

第2章 自序 (2)

一个人如果没有根,就像一棵树没有根一样,悬在半空中,过不了多久,就会打蔫,就会被晒成干柴,不可能枝繁叶茂,也不可能惠及子孙后代。国家为什么要把清明节、端午节设为法定节假日,这是让每个中国人记住,你的祖先是谁?你的根、文化上的根在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都可以在孔子那里得到解答。一说孔子,有人马上想到那是圣人,高不可攀。很严肃的,老是教训人。曾经,孔子被视为一个千古完人,教师的始祖,社会道德的根源。他被册封为大成至圣先师,世袭衍圣。他的话,被奉为治世处世经典,他的智慧,为众人传习千年。这样一个人,可谓千古一圣,几乎可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因此,对他的不敬,就如同在黄帝陵撒野,简直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其实,这是歪曲,是误解。孔子不过是两千年前一个有见地有理想的学者,一个最平凡却又却最有理想的老人。孔子不仅不严肃,还很和蔼可亲。举个例子,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去见了南子这个美女,还在屋内聊了很久。子路怀疑老师的作风问题,怕这样影响不好,很不高兴,指责老师。

孔子马上辩解说,我如果说谎,让老天讨厌我,讨厌我!这样的老师哪里严厉?简直可爱极了嘛,还很天真。孔子19岁结婚,20岁生了儿子孔鲤。儿子为什么叫孔鲤呢?那是因为孔子得儿子时,鲁昭公送鲤鱼祝贺,所以孔子就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在《论语·为政第二》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呢?这里的“立”是立于礼。礼仪是人的行为规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的时候要有一种浩然之气,坐的时候正襟危坐,看起来端庄典雅。当然古人的坐是席地,所以次序有首席、副席、主席,我们现在说的“主席”就是从这里来的。主席团上的座位也很讲究。比如说,如果有领导来你们公司,那么黄总还有黄总的助手要陪同。那么这个礼,是很讲究的。吃饭的时候,视察的时候,座谈的时候,等等。领导在中间,大家要围绕在领导周围。然后按照昨大右小的顺序排列。喝酒的时候,要左手端,右转弯,面带笑容一口干。这些都是礼,也叫规矩。一个想在社会上站得稳,就要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这些礼节,孔子30岁就“立”了。你们看看现在,很多人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更不用说“礼”了。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只有堂堂正正地立在天地之间,懂得了礼,才算成了人。40而不惑。孔子在20岁的到40岁这个阶段,在鲁国当过几任管理仓库、管理牛羊的小官,都不受重用。40岁以后,孔子在一棵杏树下面讲学,所以我们听孔子的话,有时候会感觉酸酸的。杏本来就有酸味嘛。孔子之前,中国的教育是在官府里面进行的,孔子之后才有了民间私家讲学之风。孔子是第一个在民间私人讲学的老师,是第一个平民教育家。所以孔子的封号叫“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圣人”,“大成”是说孔子的学问,“至圣”说他的为人和功劳,“先师”就是第一位私立学校的老师,“文宣王”,是说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宣导者。当时各地、各个国家的留学生都来求学,孔子怎么收学费的呢?任何人只要拿上10根腊肉,都可以来上学。在《论语·述而第七》里面有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我们知道,孔门弟子3000,贤者72人。他们散布在各个诸侯国,成为各国的精英,也有成为“集团公司老总”的,比如说子贡。孔子在当时不仅仅学问最大,而且也是精英们的精神领袖。

51岁后在鲁国做了大司寇,54岁开始周游列国,向各个诸侯王宣讲他的思想,但都未见用。就这样,整整奔波了14年,一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开始著书立说,编订六经。也许,修习中华传统文化,学习《论语》等经典著作,并不能马上用来找工作或者升职,甚至不能用来对付某些陷害你的小人,但是,可以养气,可以养德,可以让人变得温和,安静,从容,可以补上体验性的思维修养。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数是实证性、可证明、可量化的知识。缺乏的是不自我体验性的修养,比如说快乐的体验、人生的境界等,就缺乏。中华文化里面的智慧就有这样一种作用,能帮助我们体验一种境界,让很多事情豁然开朗。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宋词来表述人生的三种境界,对我们来说很有启发。

他说,古今以来成大事业者、做大学问者,莫不经过三种境界: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很寂寞,但是是做大事业、成大学问必须的开端;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很困难,但是要坚持,而且无悔;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要寻找的人,突然在灯火阑珊处出现了,那种胜利的喜悦无法言表。这种境界不能马上给我们带来效益,但是但可以让我们心胸开阔,可以让我们豁然开朗,可以给我们带来心灵深处的愉悦。融入这种体验,精神上会更加充实和不可战胜,从而助我们成功。这就是孔子和他的儒家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吧。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四书五经是儒家文化的经典,而《论语》又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孔子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呢?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呢?听完本人的讲解,相信您会找到答案的。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代序)李零这是我和大家讨论的问题,大家身边非常热闹的问题。前一阵儿有件事大家都知道,就是“红心鸭蛋”事件。鸭蛋为什么这样红?事情比较简单,质监局一查就查出来了,鸭蛋里面放了苏丹红。但我们要谈的事可不一样,后面的背景很复杂。台湾有家报纸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它是学我们的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雷振邦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孔子为什么这样红?这是个敏感问题。不了解前因后果,就不能理解它。比如,于丹为什么这样红?知识分子的眼睛为什么这样红?不管是高兴的红,生气的红,嫉妒的红--电视广告词:酸不溜丢的山里红。现在,《论语》走进千家万户,民工发,监狱学,领导高兴,群众欢喜,知识分子不能太孤立,自绝于领导和群众。有人说,孔子死了。2500年才出了个于丹,太可爱,太可爱;就她把孔子讲透了,讲活了,了不起,了不起!这是捧。

有人说,此人活像一说书的,讲的全是心灵鸡汤,心得是她的心得,跟《论语》有什么关系?夫子之道,全让她糟蹋了,我们得保卫孔子,保卫他的道!这是骂。还有人,深得中庸之道,说人民群众读《论语》,传统文化被发扬,毕竟是好事,我支持你,但《论语》也分雅《论语》和俗《论语》,人民群众归你管,知识分子的地盘你休想进。我们知识分子讲《论语》,那是另一番天地,我才不带你玩儿。这三种反应,和我无关。不错,我是知识分子,但最不乐意戴这顶帽子。儒这个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填表,我是群众(群众是集合概念,其实应叫群众分子,和知识分子一样)。群众有什么了不起?人多势众,未必真理在握。我还是群众一分子呢。一分子就是一分子,他们代表不了我,我也代表不了他们。一本书,一人读,想不到闹出这么大动静。我读《论语》,就是我读《论语》,自己写点读书笔记,讲点个人想法,谁也不代表,犯不着绑上一堆人说事。现在,举国若狂,复古一边倒,不正常。我的声音太小,但我要大声说给你们听,请大家认真想一想,传统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