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学而》,原文是,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用尊敬贤人的心,来代替爱好美色的心,照顾父母,能够尽心竭力,服侍君主能不能不遗余力地奉献心智,和朋友交往,能说话可靠,讲信用,这样的人,纵使他谦虚没有读过书,我也认为他很有学问。一个信字值千金。信,是儒家五德之一。哪五德呢?儒家认为,信与仁、义、礼、智是传统道德所强调的“五常”,是人人应该遵循的五中基本道德规范。儒家代表人物几乎都认为:信这一道德要求是言语内在的精神实质,是德行言语观的基石。孔子不信守承诺看成是耻辱,“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孔子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现在在商业界经常被引用,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帮,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言而有信是人在社会上能够通达无阻的必要条件。后儒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曰:“言语必信”(《孟子·尽心上》)。
朱熹则说:“语言,物也;而信,乃则也。”(《朱子语类·论语三》)朱熹明确地肯定了“信”是言语的德行原则,不能含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言而有信,是理想人格的标志之一,在孔子看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这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言而无信,人就不成其为人,是小人;而在长期处于穷困中仍能信守平生的诺言,就是君子,是达成了“成人”这一最高理想境界的表现。因此,儒家主张在说话之前就要怀有诚实守信的态度,“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二章》),把信当做是言语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老板,博取员工的信赖是第一位的。《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如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如斯二者何先?”曰:“去食。”什么都可以丢弃,信不能丢弃。北京人在骂人的时候,有一句口头禅:“瞧你这德行。”德行一词,勉强用今天的话来解释,意思大概相当于道德性情、道德准则,也就是理想人格。
“言而有信”的“德行”就是“言而有信”,就是言行一致,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不是人,甚至连小人都算不上。儒家认为,“言必行,行必果”《子路篇》)意思是,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做到了言行一致,也就是在言行关系上贯彻了“信”的德行原则。在《礼记·缁衣》里也有这样的话:“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行,以成其信”“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所谓君子一定是“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按照《中庸》的说法:“唯天下至圣……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即德配天地的圣人也是具有这一品德的人。所以,在孔子看来,“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论语·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言而有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如果不守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规范。战国时,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想: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我变法是真的呢?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扛。
重商之下,必有勇夫。于是商鞅把赏金一直加到五十两,果然不出所料,有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纷纷议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变法成功,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历史有一个“卓恕千里赴约”的故事。卓恕是三国时东吴名士,史书中称赞他“为人笃信,言不宿信”。就是承诺的事情,他一定会兑现。有一天,他从建业(今南京)回老家会稽(今浙江绍兴),向好友诸葛恪辞行。好友问他何时回来,他说了归期。转眼已到卓恕的归来之日,诸葛恪宴请了很多宾客,为卓恕接风洗尘。开席前朋友们都很惊讶地说:“会稽与建业相隔迢迢千里,卓恕信口说说,岂能如期到达?”话音未落,卓恕便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宾客们都很吃惊。“曾子杀猪”的故事,在历史上很有名。曾子的老婆一大早去赶集,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闹着要跟着去。
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妻就哄儿子说:“乖儿子,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妈妈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儿子一听,不哭了,安心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曾妻从集市回来时,发现丈夫曾子正准备杀猪呢。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为儿子做了酱汁烧的蹄子。无论对谁,都应该言而有信。
曾子那个时候已经懂得了诚信建设要从娃娃抓起了,要让诚信成为人人自觉的道德品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特别有意思。狐假虎威的故事来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以为畏狐也。”后人就用“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吓唬人,欺压人。这故事一听就是寓言,无非说明狐的聪明、狡猾。这则寓言的关键词在于“假”。什么可以“假”?又该如何“假”?学问大了去了。电影《功夫熊猫》中龟仙人反复强调“世间无巧合”。刘禹锡的“陋室”都要变“豪宅”了,这种和文化与智商不搭界的狐假虎威,居然被人玩得其乐无穷。别以为这是闹剧,再看看“深圳盐田投资9亿建老子文化园”,后来被澄清是企业炒作的“大忽悠”。
和狐假虎威比邻而居的,除了指鹿为马,还有弄巧成拙。为什么狐假虎威的事件会有如此之多?要么是有人已经从中得到了好处而毫发未损,要么就是非“虎”则无威。希腊的神谕说,“人啊,认识你自己”,即便放在老虎身上那也是相当管用。在这个“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已是公开秘密的时代,也许道德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没有道德则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糕。所以,茅于轼先生颇有感悟地说:如果道德与一切人的利益恒相对立,我怀疑这种道德原则能否坚持下去。它和苦行僧哲学有多大差别?它是不是人类理智的产物?现实社会中有的所谓饱学之士不是假“官威”就是“洋威”。这是因为,狐假虎威之所以能成为各方都接受且喜闻乐见的处世原则,皆因为和与虎谋皮的残酷现实比起来,“假”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成功的可能。老子曾说过:“轻诺必寡信。”许多人标榜“大丈夫不必拘小节”,其实不过是给失信于他人寻找借口罢了。生活是由许许多多小细节组成,细微处失信,与大事能守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