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对该成语的解释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亲。这个故事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说:“君子就是不忧愁,不害怕。”司马牛不懂这话的意思,接着问道:“不忧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司马牛告辞孔子后,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他忧愁他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牛之忧”。司马牛是宋国人,本来生在富贵之家,他的哥哥桓魋(tuí)是宋国的权臣,手握兵权,心生一计,谋叛宋景公,想做一番大事,无奈人算不如天算,最终失败,只好出亡。家族因此受连累,几个兄弟也都流亡国外。司马牛本人辗转到了鲁国。
遭遇这一劫难,富贵安稳的日子成为过去,他内心的抑郁,可想而知。所以,司马牛心情很不好地叹息说,看到别人都有兄弟,家庭和谐美好,我却一个人流亡在外,没有兄弟,我这心里头堵啊。子夏开导司马牛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许这就是命,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该来的躲不掉,这都是老天安排的,无法强求。再说了,所谓富贵,就像一场梦,如过眼云烟,不足萦怀。大丈夫何必计较得失,不患得患失,自然没有忧愁了。所以说,顺任天命,修己恭敬,无须以失去兄弟为忧。子夏情深意挚,以友辅仁,还阐述了广义的兄弟之谊,来宽慰患难中的好友司马牛。君子除了顺受天命之外,若能积极地以敬持身,积极地修善道,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的态度又恭谨,待人恭敬,合于礼节,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于和他相处,把他看成兄弟了。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2008年中国发生很多大事,其中一件大事就是奥运会在北京召开。
《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30期“奥运专刊之二”,在封面的大标题,用的就是孔子的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奥林匹克盛典的中国宣言。其中一张开幕式图片的下面的说明文字是这样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8月8日晚,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临近北京时间二00八年八月八日晚八时,巨大的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里,焰火突然腾空而起,场地里二00八面缶(中国古代乐器)构成了矩阵,其中的部分光芒四射闪烁倒数。八时整,当“0”一出现,二00八名演员立即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表演拉开了大幕。上篇表演悠远深长,以艺术的语言讴歌了中华文明对世界进步的贡献。首先,在古琴声中,关于书法的舞蹈演出展开。演员的形体仿佛水墨,在一幅舒展的画卷上舞动,留下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符号。随后,文字的艺术演绎十分生动,演员模拟活字印刷术的字模,上下起舞。在“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古人箴言的吟诵中,一个醒目的“和”字凸显出来。
四海之内皆兄弟,孔老圣人的弟子子夏提出来的这句话可以说妇孺皆知。耐人寻味的是,它后来却成了许多草莽人物的人生信条。他们一见之下,义气相投,便结拜为兄弟。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水浒里的梁山泊,都可以听到这句话,说完“四海之内皆兄弟”,再来说句“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令人顿生豪侠之气。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她的英译本《水浒传》于一九三三年出版时,即把书名改为《皆兄弟也》。在《水浒传》的第二回中,盘踞少华山的跳涧虎陈达带人马要攻打华阴县,来史家庄借路,陈达见到史进,开口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烦借一条路。
”可当时史进还并没有和他“皆兄弟也”的兴趣,反而出马交手捉住了他,不过最终倒是不打不相识,他们还真是成了兄弟;又如第四十四回,石秀对萍水相逢便“赐酒相待”的戴宗、杨林表示感谢时,杨林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还有第四回中,鲁达对热情款待的赵员外表示“员外错爱,洒家如何报答”时,赵员外说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结交结拜、称兄道弟成了家常便饭。有人甚至说,水浒世界是在鼓吹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人平等的理想,把这当做水浒世界的一条重大精神。这种靠结拜而成的兄弟,在好汉自由地闯荡江湖时,他们往往会因一见如故、意气相投便“皆兄弟也”。
但是一旦都上了山,组织成一个类似帮会的集团,等级便必然要建立,权力的分配也就开始,一旦涉及分配权力排座次,问题就来了。那初始的人人平等的梦幻悄悄地瓦解了,当初“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誓言,不过是个美好而不可能全然实现的梦。这种豪侠之气,其实已经背离了子夏的原意,孔老圣人的弟子子夏说的是君子之道,是他的老师孔子讲过的。孔子曾说过,行为合于仁义礼节,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就是两对门坐也不相往来。(《说苑·杂言》)曾子也正说,君子立志行仁,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此是你的亲兄弟也不亲啊!(《大戴礼记·曾子制言》)倒是唐朝王维的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此作了最好的阐释。有德有仁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愁没有知己、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