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有位港台歌手,叫任贤齐,这名字取得好,有学问。“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是,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一般人看到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内涵、有修养的君子、贤人,就想像他那样谦虚谨慎,彬彬有礼,想像他那样有涵养,想达到他那样的境界,想跟他一样有学问,受人尊敬;如果看到不贤的人,没有修养、语言粗鲁的人,最好当成自己的反面教材,用来自我反省。内自省的意思是,内心自我省察,恐己亦有是恶。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勉励人们效法贤者,及时自我反省。一个人一生之中做人做事都百分之百圆满,人人都说他好,从来民意测验都是百分之百,没有一个反对票,这也不正常,事实上也不太可能。所以在孔门中并不希求人根本不犯错,而是要人从检点过失中学习。因此孔子在《论语》中屡屡勉人要勇于改过,如“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失而不悔改,这叫做真正的过失)(《卫灵公》)、“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学而》)。当然,人不一定非要犯些错误、走些弯路,才能成熟,才能成为有仁德的人。
人获取知识,除了直接经验,还有一个渠道:间接经验,从书本上或者他人的劝告中减少走弯路的机会。人除了可以深切反省自己的过失外,也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来进行反省,所以“见贤要思齐”,见不贤要“内自省”,以避免自己再犯他人早已犯过的错。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效法;他们的缺点就作为反省改正的借镜。)(《述而》)正是此意。本来改过迁善,也可借助朋友的规劝诱导,发觉自己的过错,但人总习惯于听好话,对于别人的指责,却多半听不进去。所以假借外力发觉自己的过失,不如靠自己。能“自讼”,“内自省”,这样便可像颜渊“不贰过”、像子路“闻过则喜”一样,走向良善的道路。克制自己本能的欲望,而能尽孝、尽忠、尽信,知识多少并不重要。当然孔门之学,并非轻视知识,而是德行为本,知识为末,以本贯末,以道德统知识,融学问于生命中,此一为学的本质并不同于一般的经验知识,这是需加以分辨清楚的。能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竭其力、事君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必是能时常反省、不断克己复礼的人。
孔门之学,既以成就德行为目的,所以能真正做到以上各点,其人虽未曾学,但其实其“学”已成矣。“见贤思齐”,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见先进就学,见到好人就模仿。今天的官样文章最喜欢说的是,先进典型具有示范和激励作用。战争年代的黄继光,60年代的雷锋,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树起的典型在群众中引起“见贤思齐”的共鸣和行动。在《论语》中很多话像极了我们过去贴在墙上的口号,就比如这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挂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学习、生活,一者显得有文化,二者也能够随时提醒大家,做学问应该有这样的态度。再比如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些话很有标语的感觉。榜样随处可见,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见贤思齐的古风,只是后来慢慢衰落了,少有人提起了,这是文化的不幸。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老百姓有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朋友在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看一个人的修养,通过看他交往什么样的朋友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
人性都是有弱点的,难免会有“恶”的念头,如何让“恶”念消灭在萌芽状态呢?单纯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类的口号显然还不够,这就需要从小就养成“善”的修养,抛弃“恶”的行为,在“见闲思齐”的道德提倡下“隐恶扬善”。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进行自我反省。一方面要“思齐”,另一方面要“自省”。唐太宗李世民有个著名的“三镜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与魏征君臣和谐的故事流传千古。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敬佩唐太宗的英明,依然佩服魏征的勇气,他们君臣相携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奇迹。拿历史上的李世民和隋炀帝相比来说,见不贤而内省的,帝王之中,李世民做得最好。而隋炀帝呢?这个腐败昏庸的君主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他一手葬送空前富强的隋帝国。
这个教训太深刻,所以贞观君臣,时时都“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唐太宗更是容忍不同意见,只要对他的统治有利,他都听,虚心地听,像这样的明君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在一本《贞观政要》,隋炀帝出场机会比谁都多。当然都是反面角色罢了。其实,隋炀帝也是很有“见贤思齐”的精神的。他的“贤”的示范是一代雄主--汉武帝。他要向汉武帝看齐,隋炀帝也想这么雄才大略地干一番,对外四处惹事,经略西域、出兵高句丽。这番折腾,没让他变成第二个汉武帝,倒是成了第二个秦二世,也算是一个历史的讽刺。有句话说,文人相轻,其实,文人相敬、见贤思齐的也不少。唐朝诗人白居易晚年赋闲归田,因为过分服膺于同朝诗人李商隐的文章,于是经常念叨:“我死了以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满足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以75岁之龄卒于洛阳。几年之后,已值中年的李商隐果然生了个儿子。出于对好友的怀念,李商隐便为自己的儿子取名叫“白老”。
因为白居易生前,比李商隐大四十有余,一个“老”字,包含着李商隐对白居易极大的尊敬。值得一提的是,李商隐的儿子“白老”成人之后,愚笨非常,丝毫沾染不上一点诗人的气质。于是,他父亲的好友温庭筠经常拿他开玩笑说:“让你做白居易的后身,不是辱没了白侍郎吗?”还有,宋代王安石对杜甫非常推崇,曾写诗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苏轼非常推崇白居易。苏轼号东坡,就是取自白居易的诗歌,如“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如何”,苏东坡用此种方式向白居易致敬来着。有趣的是,今日西湖上双堤,白堤、苏堤遥相呼应,也算是两位先贤以另外一种方式相遇了。还有陆游陆务观的名字,是因为他父亲仰慕才子秦观秦少游而照搬的,好在陆游算是很把这个名字发扬光大了一把。当然,文人相轻、相掐甚至相咬的例子多了去了。苏东坡就曾因一帮小人构陷的“乌台诗案”而险些丧命。他的弟弟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因为对方名气大,才华出众,不是见贤思齐,而是嫉贤妒能,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很多。韩非与李斯曾一同师事荀子,秦王读韩非著作后连连拍案叫绝,赞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这一来却触犯了大臣李斯和姚贾的私利,便设计挑拨秦王与韩非的关系,韩非便被囚入狱中被迫服毒自杀。也有人批判“见贤思齐”,说其目的是通过“贤”的示范,齐一人的行为,确立道德范式。寻求参照与选贤成为中国的一个传统惯例,离开这两个东西便无所措手足。道德可比乎?钱穆先生一语中的:道德是不可比的。既然不可比,“见贤思齐”的范式效应自然也就“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诚然,“道德是不可比的”,但是,道德却是可学的。无论是老子也好,孔子也好,他们都知道,不可能每个人最后都成为圣贤。老子说:具有最高智慧的人闻道而勤行之,中等的人半信半疑,下等的人大声嘲笑大道。孔子教弟子,分为中等智慧以上和中等智慧以下两种人,对七十二弟子讲“六经”,对三千弟子讲“诗书礼乐”,对其他人多少讲一点东西。
这就是所谓“因材施教”。“见贤思齐”是孔子为我们开出的一条接近或者成为圣贤的门路,他并不要求每个人最终都成为圣贤,却又是每个人都可以走的一条路。因此,孔子的这条路是敞开的,对所有人来说是绝对平等的。尤其是孔子并不是强求人们去走这条路,因此,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从庶人到天子都可以走的,只是有人不愿意走,有人走到一半,有人能走到最终。贤人,按今人理解,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其中紧要的是道德高尚。看看周围的人,我们不妨这样想一想,某人在某个方面是不是比我要突出一点呢?在某个方面是不是比我要做的好一点呢?既然人家在这个方面比我做得好,我就应该去向人家学习,以争取达到甚至超过他的水平。当然,在某方面我也有自己的长处,那就让我做他们的榜样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取长补短的话,我们的整体素质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那样的话,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乃至于一个国家,自然就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