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这个故事出自《论语·泰伯》,原文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曾子勉励士人要以仁为己任,终身努力以赴。意思是:士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所谓士人,就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士“这个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一“,意思是能将事情的规律总结、归纳,化十为一的人,就叫做士。”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的弘,意思是宽广,指宽大的心胸;毅,坚忍,指坚强的意志。”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以为己任,意思是把行仁当做是自己的责任。
为了强调”仁“,所以把仁放在前面,这是先秦常见的句法。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他有理想。最大的理想是在行仁,因此知识分子是”仁以为己任“的。这样的理想非常重大,而这样的理想,又是终身行之,死而后已的。所以,知识分子应该具备宽宏坚忍的性格。对诸葛亮的评价,从来就意见不一,批评者说他是伪君子,赞扬者则说他是君子,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刘备死后,又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子曾经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士人应该有高远的志向,不能只留恋安居。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一个知识分子,为了义,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何况是利呢!汉朝末年,刘备当面批评许汜只知”求田问舍“,不懂得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也不出来为国家为民族效力,计较的只是个人的区区小利,道德的价值何在?国家危难,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许汜却在那里”士而怀居“,不要说见危致命了,就连品德学问都让人瞧不起了。见危致命有一定的前提,不是见到任何危险都要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来,其前提当然就是义。周公说:”不骄不吝,时乃无敌。“(待人不骄傲,对财货不悭吝,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周书·寤儆》)根据《韩诗外传》所载,周公代成王摄政七年,制礼作乐,功劳很大,后来,成王以鲁国封其子伯禽,周公深深以骄吝诫子伯禽,要他谨守恭俭谦卑之德。可见做领袖的人,并不是以钱财、权力来服人的,而是以谦德,使人信服。周公是孔子的偶像,他如此的多才多艺,尚能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求贤才,因他能虚怀若谷。所以,孔子劝诫知识分子不要恃才而骄矜鄙吝,王阳明先生教诲学生,亦切戒骄傲。曾子则身体力行,每日三省吾身,来自勉,守住义理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