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什么位置上,就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越俎代庖。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你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不是自己岗位的事情,就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否则就是分散精力,互相干扰,互相掣肘,这样的工作效率一定是最高的。一个企业有不同的岗位,不同岗位的人如果能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完成自己的职责,企业自然能够健康发展。反之,注定是做不好的。曾子也曾经说:“君子思不出其位。”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思考自己不该思考的事情。这和孔子的话是一个道理。这个故事出自《论语·泰伯》,原文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零教授在《丧家狗》一书中说,中国读书人有官瘾、政治癖,从政、干政、议政,热情特别高,一门心思全在政治,读书一定要当官,当不了官,或当官退下来,也不能忘情于政治,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意淫政治,“偷着不如偷不着”。
孔子是政治迷,但他懂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名言。孔子说,“谋政”的前提是要有位子。没有位子,就不要进入操作状态,做各种可行性研究。比如我不是校长,校长的事,我管不了。我要关心,只能从普通教员的角度关心一下。没有“位”,就不从“位”的角度考虑,也不受“位”的约束。说到这里,我们该明白了,为什么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道理很简单,圣人不是“素王”,不是柏拉图的“哲人王”,不是“唯我独尊”的佛陀,不是“万王之王”的耶稣。圣人一定要有位子,没有位子,当不了圣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但是处于不同位置的人获得信息和要处理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应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书生爱议论朝政,自古皆然。大学教授在英语系的课堂上大谈市政建设,反对政府的某项规划,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当然,你如果真是这方面的专家,完全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你自己的专业,又何苦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大谈市政建设呢?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某协会召开的小说研讨会上,一位心理学教授站起来发言,“这本小说我虽然没有看过,但我也来说两句……”尤其是,在开会这样的场合,公司的小科长什么的,总之是个部门的小头目吧,这样的人最爱指挥别人你应该如何如何去办,这样的小头头最爱发言,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唯恐别人小瞧他。参与是好事,但请别做别人探索的绊脚石,有空自己更新一下博客,阐述一番,不会有人反对,就不必在大会小会去评论他人的是非了。如果你是个专家,也就你那个领域里专,没必要装全才,谦虚点儿多好!在自己的位置上谋自己的政,多好!为什么不在其位可以不谋其政呢?因为有在其位而谋其政者。
不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各种各样的角色都有人去扮演,不具备这种角色的人不需要去操那份心,不需要去考虑别人的事。孔子让我们不用去操心别人的事,不用去越轨式地扮演自己以外的角色,是因为该角色的扮演者能把这个角色扮演好,而且确实扮演好了。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说法。夫子的意思是,不在其位者偏偏想“谋其政”,这么做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没摆正位置,要么是居心叵测,当然,也可以兼而有之。前者是缺乏意识,于形势,于情理,于自己的角色,都不太合适;后者是精明人才干得出来的事情,但绝不是聪明人会去干的事情。聪明人知势,知理,知己,他能干出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事情的时候,大概也就是因为他聪明到自负的地步了,反倒出问题了。孔子明明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是深受孔子儒家经典熏陶的读书人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不在其位,偏谋其政。各个读书人谈起国家大事来都慷慨激昂,俨然万事通的样子,而一旦给他们机会往往一事无成。所以《围城》里面的那个方鸿渐最后叹息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为什么读书人喜欢“谋其政”、爱议论朝政呢?因为在书生看来,朝政有了问题,在其位者尸位素餐,说得难听一点叫占着茅坑不拉屎。所以书生们着急,忍不住才要表达的。这是书生的可爱,也是书生不讨人喜欢的地方。清谈误国、书生无用,这些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读书读多了,反而约束多了,没有创造力了,呆了,成了人们嘲笑的书呆子。南朝梁元帝读书就读呆了,敌兵临境,还要文武诸臣戎服听他讲书,最后终于亡了国。他投降时,放了一把火,把收藏的十四万卷书全部烧了,边烧边哭说,“文武之道,今夜尽矣。”有人问他为什么烧了书,他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原来读书也害人,读呆了读傻了,那不是真成了呆子吗?所以孟子才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说,文人无行,意思是说,真正纯粹的文人,道德品质都不大好,文和人不符,轻视同行,看不起同行,此所谓“文人相轻”,文章是自己的好,看别人的文章总是不舒服,看不上。还有自以为是,眼高手低,爱评论人,吊儿郎当,恃才傲物,清高。
文人的好多观点其实都是拾人牙慧,说了也白说,成不了什么事,真正办事,粗人、没有读过几天书的人,反而雷厉风行,能成大事。正因为书生们有着上面所说的这样那样的毛病,所以无法拥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这个词现在居然成了人生的境界了。本来,大家都是平常人,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偏偏有太多人不安分,总有一颗不平常的心,想赚钱,想升官,想拥有大房子,想出名,想去国外旅游等,于是很多人迷失了平常心。看来,平常心这个词也有再解释一下的必要了。所谓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困了睡觉,而不是相反。
平常心就是很轻松很淡然地看待自己眼见或耳闻的事情,所谓“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平常心就是“知足常乐”,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得到了什么就是什么,抓住自己该抓住和能抓住的就满足了,不要想得太多,更不要去“僭越”。平常心是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关键。但其基础并不在此,在哪里呢?在知势,知理,知己。知势在于知晓自己身处的环境的社会心态,不管是世风日下还是民风淳朴,都要有一个大致清晰的印象。知理,在于洞悉人与事之逻辑,何人何为,何事何理,需要有一个了解和预期,不可茫然。知己,知己所能与所不能,知己该为与不该为,这就是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