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传播与欧洲的殖民史密不可分。欧洲人眼中的异教徒--中东的穆斯林,花了好几个世纪,也不过把他们的酒精代用品--咖啡,传播到伊朗、土耳其一带。是威尼斯商人,在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随着远洋航海技术的突破,欧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咖啡也随着掌握了咖啡种植与烘培技术的殖民先锋,扩散全球。1699年,荷兰的殖民者把咖啡带到了印尼爪哇的巴达维亚,使之成为欧洲当时的主要咖啡供应地。到1720年左右,荷兰人又率先将咖啡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至于大名鼎鼎的牙买加咖啡,包括蓝山咖啡,则是法国殖民者的杰作。时至今日,在茶、咖啡、可可,三大植物饮料之中,以消耗量计,无论欧美,咖啡算是牢牢占着首位,只有英国例外。英国大概是欧美唯一茶消耗量大于咖啡的国家。也许英国成为世界茶叶消费大国的原因是,在介于北纬25度到南纬30度的所谓“咖啡的生产地带(俗称为咖啡带)”里,英国有“英国王冠上的明珠”--它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偏偏这印度又是产茶的好地方。掌握了资源,又出了个绝顶聪明的不列颠天才汤姆斯·立顿。这家伙搞出来的“立顿茶(Lipton)”,百年来席卷全球。
20世纪末,这“立顿茶”在国人引以为豪的龙井茶老巢杭州,逼得龙井茶一度只能充做食客的洗手水,狠狠地伤了中国茶迷的心。就连那我们耳熟能详的“下午茶”(Afternoon Tea),知识产权居然属于英夷。令中国茶商和茶农耿耿于怀的是,英夷不产茶叶,却是世界最大的茶品牌拥有者;他们的茶叶来源,主要采购自印度、斯里兰卡,基本没我们的份。一位大教授,香港太平绅士,推荐我和几位德国朋友试试香港Peninsula酒店那个“著名的维多利亚式的下午茶”。很难想象,在这个代表了香港殖民地时代服务业最高成就的酒店,竟是如此地狭小和拥挤。也很难想象,居然有那么多衣冠楚楚的洋人,大概尽是些英夷,或殖民时代的遗老遗少,耐心地肃立在大堂,排队等着“喝”这大名鼎鼎的“下午茶”。
这维多利亚式的下午茶,其实是一些摆设和造型都十分精美,却使人发腻的西点,加上英式奶茶而已。那些点心,实在叫我没胃口。在座的一位德国人评论道:英夷者,坏天气、糟糕的食物、叫人提不起精神的女人(故戴安娜王妃除外,愿主安慰她的灵魂)。故而英夷离家出走,四处殖民、猎非洲大象、射孟加拉老虎、杀印第安红番、卖鸦片给“满大人”……有点损。不过,英德现在虽然友好,毕竟打过两次世界大战。心中有些疙瘩,在所难免。这超级昂贵酒店Peninsula的食品,大多平平,唯有一种加了RAM酒的咖啡非常精彩。在以不列颠为荣的酒店,这美酒咖啡,名字当然不叫“爱尔兰咖啡”了。想那不列颠人,什么时候看得起土里土气的爱尔兰人?英夷的自豪感,自有他的理由。
毕竟曾是“日不落帝国”啊!如今英国成了自己昔日殖民地随意使唤的小兄弟,心中固然酸楚,但是,能产生莎士比亚和罗素的国家,总有堂而皇之的自慰方式。比如香港回归,女皇陛下不便屈尊到场,只好委屈那个低能的儿子,那个不爱美人,偏要娶个年纪大自己一截、模样一个活生生老巫婆、嫁完人再离婚的老太太的儿子,到香港行“告别礼”。事毕后,这位长着一对兜风耳,面色如七成熟牛排的王储,凄凄惨惨地对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说,他们(指英夷曾经拥有的930万平方公里、3亿人口的殖民地)长大了,总是要离家的……至于那个彭定康,因为为时已晚地想在殖民时代结束前,把香港突击办成为一个“现代民主社会”,让我们的鲁主任冠以“千古罪人”的头衔。不料他老人家,回欧洲之后,居然以欧盟对外事务委员会专员之尊,努力推动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世事难料,看来真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但愿有永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