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哈佛逻辑课
6463100000026

第26章 应用篇(11)

融资,可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内部融资,顾名思义就是在企业内部募集资金的行为。企业做生意,若有足够的利润,就会把这些钱拿去付员工的薪资和还债,倘若还有剩余的话,不是深锁在公司的保险箱里,就是放在银行的保险柜内,为了将来的需要事前储备起来。像这样,企业把自己赚来的钱储备起来作为投资资金,就叫内部融资。

相对应的,外部融资就是企业自己的钱不够用,进而向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公司股票、债券等,向所有可能的人募集资金。

比如说,汤姆开了一家小超市,如果超市经营得很不错,挣来的利润足够他扩大超市的规模,他就不需要进行外部融资。但是,汤姆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觉得用自己的钱还不能够把超市扩展到希望的规模,就打起了身边人的主意。他对几个朋友说:“你们投资进我的超市吧,我给你们股份,超市算我们几个人的,我们按照投进去的份额分红。”

几个朋友想了想,觉得这是一项很不错的投资,比储蓄、股票、基金的利润都高,于是很积极地把钱投进了汤姆的超市。

现在就出现了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汤姆一诺千金,超市顺利地扩大了规模,挣了钱,跟大家分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汤姆私心作祟,并没有把朋友的钱用来做生意,而是挪做私用,甚至骗大家说超市经营不善,钱全赔进去了。

这后面一种情况,就是在投资界经常提到的“庞氏骗局”。“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人,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他尝试过各种卑微的职业,包括不起眼的油漆工,但他内心从没放弃过发大财的美梦。为了发财,他不择手段,曾经多次因伪造、走私和贩卖人口等罪行坐过牢。庞齐并没有在狱中反省人生,而是谋划了另一个赚钱的方法——金融。于是,他出狱后,便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大众兜售。

这个投资计划很简单,就是利用高额回报吸引资金。但是,庞齐故意把这个计划说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感觉十分深奥。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一片混乱,庞齐趁机散布消息称,将欧洲的某种邮票贩卖给美国,便可以很容易从中获利。普通人根本不懂国际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因此在庞齐的巨大利益诱惑下,很多人都跃跃欲试。人们都关注着庞齐宣称的“45天之内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约定时间内拿到了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大约4万名波士顿市民疯狂地加入了庞齐的赚钱计划。他们中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总数却超过了1500万美元。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甚至将庞齐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齐名的最伟大的意大利人之一,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马尔孔尼发明了无线电,而庞齐“发现了钱”。

庞齐筹集到的钱,本可以用于购买几亿张欧洲邮票,但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绝大多数的钱都被他用在了奢侈的生活上。他住着豪华别墅,穿着昂贵的西装和定制的皮鞋,拄着镶嵌了黄金和宝石的拐杖,而他给情人购买的昂贵首饰更是数不胜数。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齐的投资骗术时,庞齐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齐破产了,他因诈骗罪被判处5年监禁。出狱后,他又重操旧业,因而被判处了更长时间的监禁。1934年,他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但没能得逞。1949年,庞齐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里去世,去世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此后,“庞氏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自庞齐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这类骗术每次出现,即使最后被拆穿,也会造成“投资者”的部分损失,“投资者”想挽回全部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庞氏骗局”并不高明,受骗的人大都是社会底层民众,所以涉及的范围会比较大。

纳斯达克的前主席伯纳德·莫道夫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将古老的骗术用现代金融手段再包装后,使其重新焕发生机。虽然莫道夫已被FBI逮捕,但是,这种事情并不会绝迹,在美国抑或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如此。所谓防范,只能靠人们自己的警惕,其关键在于,不要贪心,不要以为天上会掉馅饼,不要相信那些轻易就能赚大钱的鬼话。

现代社会在金钱欲望的引导下,越是违背常理的赚钱大话,越是容易使人相信,这也常常使人无奈。对于某些人来说,不会吃一堑长一智,前车之鉴也没有任何作用。在“庞氏骗局”的原始正宗版里,也只有少数“投资者”挽回了一部分损失。所以只能奉劝投资者们,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以免被那些“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的“庞氏骗局”骗走了血汗钱。

LESSON 12

博弈逻辑:智者与傻瓜的相对论

哈佛大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博弈论这门研究理性的行动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正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其影响之大、研究范围之广,甚至重塑了最新的经济学国际关系理论,更有哈佛学者声称“要用博弈论来改写经济学”。的确,有人的地方就有博弈,有博弈的地方就需要博弈论。博弈的逻辑是从日常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尽量多掌握博弈的一些方法,会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思路更加开阔,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我们成功的机会。

买的不如卖的精

有一个古董商到乡下收古董,在一个农民的庭院里,他一眼便看出一个被用作猫食碗的茶碟其实是个价值不菲的古董。他想,不能让农民知道那个东西很值钱,因此他假装对那只猫十分喜爱,欲向农民把猫买下。怎奈农民不卖,这个古董商费了好大劲、出了很高的价钱才使得农民勉强同意卖猫。古董商抱着猫要走的时候,假装不经意地对农民说:“这个碟子是这只猫用惯了的,就送给我吧。”谁知农民说:“那怎么行!你知道我用这个碟子卖出多少只猫了吗?”

古董商和农民都知道“这个茶碟是古董”这一信息,但是古董商却以为农民不知道,而实际上农民不但知道,还利用古董商“认为他不知道”的信息大赚了一笔。我们来看这个博弈,可以发现两人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古董商掌握的是不完全的信息,而农民则掌握了完全的信息。

常有人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卖方说这个商品进价是多少多少,而实际上到底是多少买方无从得知;卖方说这双鞋是上等牛皮做的,然而可能实际上是人造革做的;卖方说这个商品是名牌,然而可能实际上是“山寨版”的名牌。卖方掌握了更多的商品信息,而买家不可能对每一商品都了如指掌,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家就很有可能吃亏上当。比如你到市场上买东西,尽管你知道商贩的要价虚高,但是你不知道到底虚高多少,虽然你可能是个“砍价高手”,但即便你的心理素质再好,谈判技巧再高,也终究难以玩过掌握商品真实信息的卖家。

现实生活中,“砍价高手”们通常用的砍价方法是尽可能报出最低的价格,然后一点一点往上涨,直到接近商家所能接受的底线,同时不过多超出自己能接受的最高价。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可能面临谈判失败的风险。还有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货比三家”,通过对几家店的比较来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这个商品的真实信息,但是如果这几家店在同一市场中,你会发现商贩们似乎有一个“价格同盟”,从而使得你的比较失去了作用。而如果你换个市场去比较,那势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实际上还是增加了交易成本。

如果大多数商贩都采取报价虚高的策略,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市场是缺乏诚信的,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似乎是对商贩有利的,然而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经过研究发现,从双方的长期利益来考察,这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双方都受损。

阿克洛夫在其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举了一个二手车市场的案例。在美国的俚语中,“柠檬”是“次品”或者“不中用产品”的意思。这篇研究次品市场的论文曾先后被《美国经济评论》和《经济研究评论》两个杂志退稿,理由是过于浅显、数学味太少。几经周折,这篇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先河的论文才得以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而阿克洛夫本人也因此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这篇文章中,阿克洛夫指出在二手车市场,卖家显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者说得天花乱坠。买者唯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但买者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使得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

经济学中的著名定律“劣币驱逐良币”是“柠檬市场”的一个重要应用。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归纳: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重量和成色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由此可以推导出,当市场内部劣行昭彰,机制不完善,优不胜、劣不汰,良行无以立身时,人们维护市场稳定的积极性就会变得消退。

在市场经济中,“柠檬市场”理论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正如阿克洛夫教授发表在哈佛大学《经济学季刊》上的文章所说:“只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就会形成次品市场,从而使得次品驱逐优品,次品充斥整个市场。”正因如此,很多国家才会通过立法以图消解这种信息不对称,如我国《证券法》中规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知情权等。

公共草地为什么长不好?

在马萨诸塞州阿美土德小镇的中心,有块很漂亮的草坪,镇上所有的大型户外活动如庙会、图书节、周末免费的流行音乐会等都在这里举办。平日里,人们在草坪上散步、玩飞盘、打排球、追逐嬉戏,玩得格外开心。

草坪周围早已被停车场、商店、餐厅和住宅占据,因此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草坪竟然能长期保存下来。原来这块看似普通的草坪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公共绿地”,几乎家喻户晓的典故“公共草地的悲剧”就起源于此。

多年之前,这块草坪并没有这么漂亮。因为这里是公共土地,所以很多人在上面养鸡养鸭,还有人在这儿放羊。因此,这里的草总是长不好,也没有人在意。直到1968年,有个叫哈丁的人碰巧经过这片公共草地,他站在草地上看了半天,居然发现了大问题。经过归纳总结,他写了篇《公共草地的悲剧》的文章,发表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在这篇文章中,哈丁将自己的理解和评论融入到草地的故事中,他这样写道:

“一片公共草地可以用来放牧羊群。只要羊群的数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可以使羊吃得膘肥肉嫩,也不至于使草地再没有草可以吃。也就是说,随着羊群数量的增加,草地在羊身上创造出来的价值是逐渐减少的。假设这块草地共养2只羊时,每只羊可以带来收益200元;养3只羊时,每只羊可以带来收益150元;养4只羊时,每只羊可以带来收益80元。假设牧民甲和牧民乙都在这块草地上养羊,每个牧民可以自己决定是养1只还是养2只,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牧民甲和牧民乙各养1只,则双方的收益都是200元;如果牧民甲养1只,牧民乙养2只,则牧民甲的收益是150元,牧民乙的收益是300元;如果牧民甲养2只,牧民乙养1只,则牧民甲的收益是300元,牧民乙的收益是150元;如果双方均养2只,则双方的收益都是160元。

很显然,这块草地最有效率的放羊方式应该是两个牧民各养一只羊,他们各自得到200元的收益。但如果两个牧民是‘理性经济人’,他们无一例外会选择各养2只羊,因为他们会陷入‘囚徒困境’:如果对方养1只,则我养2只可以占到便宜;如果对方养2只,则我养1只就吃了亏。所以,无论对方是养1只还是养2只,我最好的选择总是养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