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孟子
66205400000003

第3章 学而第一

论语

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1]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2],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处赶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我却不怨恨,不正是个君子吗?”

【原文】

有子[3]曰:“其为人也孝弟[4],而好犯上者,鲜[5]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叛乱,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和悌就是仁的根本吧!”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原文】

曾子[7]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8]乎?”

【译文】

曾子说:“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不够尽心吗?与朋友交往不够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温习吗?”

【原文】

子曰:“道[9]千乘之国[10],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1]。”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坚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百姓,调用民役要不违农时。”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对待友人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友爱,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对众人有广泛的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

子夏[13]曰:“贤贤易色[14];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15]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尊重贤者而轻视相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性命;交结朋友,说话守信。这样的人,虽说没经过学习,我一定说他是学过的了。”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他即使学习了,所学的也不能在行动中得到巩固。与人交往要以讲忠诚和信任为主,不要与不同于自己的人交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曾子曰:“慎终[16]追远[17],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慎重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这样,老百姓的道德风尚自然就趋于淳厚。”

【原文】

子禽[18]问于子贡[19]曰:“夫子[20]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21]?”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22]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要了解那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自己要求了解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凭着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得知国家政事的。夫子获闻各国政事的方式,与别人是不同的吧?”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活着时,要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考察儿子的行为;如果他能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行为原则,就可以说是孝顺了。”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23]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24]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25]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谐为可贵。先王的治国之道,以此为可贵,无论大事小事,都以此来遵循。假如有行不通的地方,知道要和谐,就去求和谐,而不以礼去加以制约,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有子曰:“信近[26]于义,言可复[27]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28]也。”

【译文】

有子说:“所定的信约合于道义,诺言是可以实现的。恭敬的姿态合于礼节,能够避免耻辱。亲近的人中不曾漏掉自己的亲族,那也是可尊崇的。”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29]有道而正[30]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做事勤敏,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纠正自己的过错,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不错了,但比不上贫穷还过得开心,富有却能爱好礼仪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我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点,你就可以进一步领会,举一反三了。”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

[1]说(yue):同“悦”。

[2]愠(yun):怒的意思。

[3]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4]孝弟(ti):孝,子女孝顺父母的道德准则。弟,同“悌”,弟弟尊重兄长的道德准则。

[5]鲜(xian):少的意思。

[6]与(yu):古汉语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吧”。

[7]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字子舆。

[8]习:温习,复习。

[9]道:治理的意思。

[10]千乘(shèng)之国: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指有千辆兵车的大国。

[11]时:农时。

[12]仁:仁人。

[13]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14]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是动词,敬重、尊崇的意思。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能的人。易,轻视。色,相貌,容貌。

[15]致:献身。

[16]慎终:慎,谨慎。终,指父母寿终。

[17]追远:追,追念。远,指祖先。

[18]子禽:孔子的学生,姓陈,名亢,字子禽。

[19]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20]夫子:古时对学者或老师的称呼。这里指孔子。

[21]与(yǔ)之与(yu):前一“与”字,作动词用,是“告与”之意。后一“与”字,同“欤”,古汉语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吧”。

[22]诸:语中助词,无实义。

[23]和:和谐。

[24]小大由:小大,小事和大事。由,遵循。

[25]节:节制,制约。

[26]信近:信,诚实。近,接近。

[27]言可复:言,诺言。复,告,回答。言可复,诺言可以回答,意思是诺言可以实现。

[28]宗:尊崇,崇敬。

[29]就:靠近,接近。

[30]正:纠正,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