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多变枭雄赵简子
赵鞅,赵成之子,赵武之孙,谥号赵简子。他在赵国的历史上都称得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伟大人物。他与他的儿子赵襄子(赵毋恤)奠定了整个赵国的基础,他们的功绩被合称为“简襄之迹”和“简襄之烈”,以至于后来的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扩张赵国国土的时候,声称自己是要继承“简襄之烈”。
赵鞅的父亲赵成是一位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人,前面我们就说过他对待子女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聘请最好的老师教导。我们可以想见,少年时期的赵鞅定然是饱读诗书,智慧过人,而且还继承了祖父和父亲温和谦恭的品格,是一个文雅的翩翩君子。
不过,这也只是赵鞅年少时的个性。
父亲赵成英年早逝,他在公元前525年去世,享年不过50多岁。父亲一死,赵氏宗主的重担便立刻落在了年轻的赵鞅身上。而此时的赵家正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境况之下。
危机是什么呢?
那便是晋国六卿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场空前规模的火并即将爆发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六卿的实力对比。
六卿中实力最强的士家,以晋国东南部重镇朝歌为大本营,掌握着晋国最为富饶的土地。封地的丰富物产,加上士家人的巧取豪夺,使得他们成为了晋国最富有家族。士家豢养了数万名私兵,配备有战车、铠甲,其战斗力可以与一个二等国力的诸侯国军队相提并论。士家还与当时实力排行第二的中行氏家族结成同盟,并且收纳了六卿中实力最弱的智氏作为附庸,在晋国拥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
不光在国内拥有强大的根基,士家还通过联姻、贿赂等各种手段,与外国的一些卿大夫家族结成联盟,作为外援。而与士家结盟的外国家族在自己本国的实力也是非同小可,当中便有鲁国三桓之首季孙氏、周王室大夫刘氏、宋国戴族和郑国的罕氏。一旦士家有需要,这些家族就会出钱出力。
刚刚当上赵氏宗主的赵鞅,他接手的赵家当时仅仅在六卿的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赵家以晋国南方的温邑作为大本营,封地零碎分散,而且大多在贫瘠的北方。财富和私兵的数量都远远不如士家。
位列第四的魏家以晋国西南方的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作为大本营,拥有晋国西南部的土地作为封地。魏家在平定栾氏叛乱上有功,又获得了晋国第二大城市曲沃为封邑,成为晋国新兴贵族中崛起最快的一支力量。
在实力排行第五的韩家封地较少,只拥有晋国南部大约七座城市,大本营设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附近)。而排名最末尾的智氏家族,封地大约只有五座城市,基本上集中在晋国的西部。所以,智氏不得不依附在士家的门下。
正是在这种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年轻稚嫩的赵鞅在父亲去世之后,跌跌撞撞地走进了晋国的六卿行列之中。
他还算幸运,当时的中军将韩起依旧对赵家人友善。韩起对年轻的赵鞅非常照顾,在赵成去世之后不久便把下军佐这个位置给了赵鞅。虽然是六卿的最末位,但赵鞅毕竟很年轻,没有资历,能和一帮晋国最有权势的老头子为伍,这个安排已是韩起对赵鞅最好的照顾了。赵鞅只能是老老实实地从最末位做起。
在韩起的照顾之下,赵鞅最初的几年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韩起是正卿,加上韩赵之间的关系,其他四个家族不敢过多地为难韩赵两家。而韩起也时常把一些机会交给赵鞅,让他在晋国和诸侯间好好地表现,为自己积攒一些声望。而他的第一次出马,便是协助平定周王室的一场叛乱。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了一场内乱。事情的起因是两位王子之间的夺位之争。
周景王姬贵因为太子早死,一直非常喜欢自己的庶子姬朝,一度想把他立为太子。但是姬贵碍于嫡庶之分,还是没有这样做,而立了另一位嫡子姬猛为太子。然而,姬朝却因父亲的宠爱起了野心,他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在朝中结党营私,培植势力。而姬猛也没有闲着,他为了自保,在朝中结交大夫,获得了大夫刘氏和单氏的支持。
姬猛在朝中勾结大夫结党,威胁到了姬朝的安全,这事让宠爱姬朝的周景王很是不满。他居然做出了一个相当荒唐的计划,那就是打算以外出打猎为名,召集姬猛和刘氏、单氏将他们处死,然后确立姬朝为太子。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周景王的计划还没有实行,他在打猎的途中就忽然发心脏病死了。临死之前,周景王交待身边一位叫宾起的大臣一定要立姬朝为王。可是宾起还没有把这个遗诏传出去,政变就发生了。
原来,姬猛一党的人早就料到周景王一死,姬朝定然会和自己争权。于是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周景王去世的当晚,由单氏家族带头,姬猛发动兵变攻打行宫,将宾起杀死。然后,他们假传遗诏,让姬猛以太子身份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王位。姬猛便是周悼王。
姬猛的抢先夺位激怒了姬朝,他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党羽,向姬猛发起了反攻。周王室因此分裂成了两派,一部分王子和大夫支持姬猛,另一部分则支持姬朝。双方的人马相互攻伐了五个月之久。内乱使八位王子死难,众多大夫被俘或者被杀。
在姬朝的猛攻之下,姬猛终于支持不住,与刘氏、单氏逃亡到了靠近晋国的边境,向晋国请求了援助。
晋国这一边,对于帮助姬朝还是姬猛,六卿们其实早就有了选择。姬猛是嫡子,姬朝毕竟是庶子,按照宗法制度,姬猛继任王位要比姬朝更符合规矩。所以,韩起收到姬猛的求援之后,立刻便决定派人干涉。
派谁去呢?韩起那个时候没有考虑年轻没经验的赵鞅,而选择了赵鞅的上司——下军将智跞(luò)。
智跞,我们这里要简略介绍一下他。他是当时智氏的宗主,也是智氏的中兴之主。正是在他的手中,智家从一个小家族发展成了一个强大的家族。
智跞刚刚当上宗主时,智氏因为力量相对弱小,一度要被晋平公剥夺爵位。幸亏中行氏念及同宗之情,对智氏加以庇护,才使智跞没有失去贵族身份。
智跞这个人平日里沉默寡言,低调内敛,很少参与到六卿的争斗之中。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一个中立分子。但实际上,智跞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人。他明白到自己家族的弱小,不适合与其他家族大张旗鼓地争斗,只能是在恰当的时机,比如其他的家族火并的时候获取渔翁之利,这才是明智的做法。明白了这一点,就好理解智跞后来的一些行为了。
公元前520年的农历十月,智跞奉命率领少量晋军人马南下,将姬猛保护起来并将其护送往成周。姬朝的党羽不敢与晋军对抗,纷纷退缩。智跞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便将姬猛顺利地送到了成周,然后他就撤退回国了。
智跞一撤退,姬朝就立刻发起了反扑。姬猛的人马再次战败,他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单氏和刘氏只得立姬猛的弟弟姬匄(gài)为新天子,是为周敬王。姬匄不敌姬朝的攻势,不得不放弃了成周而躲避到了别处。
得知消息的智跞再次出兵南下,将姬朝打败,帮助姬匄夺回了成周。然而,等智跞撤退之后,姬朝又是一阵反攻,把姬匄打得落花流水。就这样,姬匄在晋国的帮助下反反复复地与姬朝拉锯了三年。为了安全,姬匄放弃了成周,迁都到了东方的狄泉(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姬朝则堂而皇之地在成周自立为王,与姬匄分庭抗礼。一时间,小小的王畿之地,东边一个王,西边一个王。
这里,我们不免会有一个疑问。小小的一个姬朝,兵马又不多,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还灭不了他吗?为什么智跞为姬匄奔波了三年多的时间,姬匄不仅仍旧和姬朝混战不息,而且还占据不了上风呢?
这个问题就出在韩起和智跞身上了。
韩起,虽然对年轻的赵鞅非常好,但是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中军将。他对维护晋国的霸权,发展与诸侯间的关系没有太大的兴趣,而是一心想着如何利用正卿的权力积累财富。他主政晋国期间,大肆贪污受贿,向诸侯索取重赋。不过,韩起对财富的渴求也算“情有可原”。因为韩氏家族弱小,封地不多,存款自然要比其他家族少很多。韩起自己就曾经向自己好友抱怨,说自己简直是清贫度日,有正卿的名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和其他卿大夫打交道都觉得不好意思。
所以,韩起为了不让韩家在六卿争斗中落下风,整天绞尽脑汁地去敛财。对于外交事务,他则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对待。而智跞这个人,老油条一个。你韩起对王室的事务都不关心,那我还瞎操心个什么劲。于是,智跞也对王室内乱敷衍了事,仅仅把姬朝打跑就回国了。斩草不除根,使得姬朝不断地发起反扑。
或许是觉得王室的内乱一直拖下去不是个办法,韩起最终决定应该给这场三年多的战乱一个合适的结局了。但此时的晋国没有凝聚力,无心向外,全力支援姬匄不太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霸主的权威会盟诸侯,让诸侯们出钱出力去平叛,这样最划算。
智跞这个人是靠不住了,韩起便决定起用一下年轻的赵鞅,让他去主盟,也正好给他一次锻炼的机会。
赵鞅就此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露面了。
公元前517年夏季,鲁、宋、卫、郑、曹、邾、滕、薛七国在晋国的号召之下,聚集在黄父(今山西省沁水县西北)举行了一场会盟。这场会盟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参与的各国代表清一色是卿大夫,没有一位是国君。其中的原因便是当时中原诸侯的国君们权力日趋衰落,卿大夫已经开始把控国家的内政外交。
年轻的赵鞅便是这场会盟的晋国代表,同时还是盟主,而此时他的职位还仅仅是下军佐而已。但是,虽然职位低,年纪也不大,赵鞅却展现出了足够的素养和魄力,给会盟的各国代表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会盟一开始,赵鞅就直奔主题,以晋国霸主的名义要求与会的诸侯重视王室的这场内乱,有兵马的出兵马,没有兵马的出钱粮,支援姬匄镇压姬朝的叛乱。来年晋国将组织联军彻底击溃姬朝。
但赵鞅的话一出,并没能得到诸侯们的积极回应。换作以往,晋国霸主的命令就是圣旨,轮不到诸侯们说一个“不”。然而,时过境迁,晋国虽然顶着天下二分之一霸主的头衔,但它的威望早已所剩不多了。六卿们的内讧火并,正卿的贪婪腐败,国君的淫乱昏庸,早就让中原诸侯们对晋国好感度直线下降。诸侯们愿意来参加黄父会盟,不过是卖老霸主的面子而已。真要执行援助王室的命令,人家还得打一打算盘。
宋国人的性情比较死板,他们不希望做的事就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不会像其他诸侯一样敢怒不敢言。宋国代表就说:
“我们不去送粮食,我们宋国对于周王室来说只是宾客,王室的内乱我们不想参与进来!”
跟随赵鞅来的一位晋国大夫当场便斥责宋国代表说:
“一直以来,诸侯间的会盟宋国哪一次没有参加?以前盟辞上清楚写着‘匡扶王室’,你们怎么可以反悔,推脱这次责任?要是你让宋国背上了背信弃义的恶名,回去怎么向你的国君和人民交待?”
宋国代表被骂得哑口无言,只好在帮助王室的盟约上签了字。其他国家的代表在考虑了一番后,最终还是在盟约上签字了,表示愿意为平定王室的内乱出资。但是对于组织诸侯联军一事,诸侯们还是没能达成一致。
黄父之盟勉强成功了。
在会盟的这段时间,赵鞅也并不是始终对诸侯代表们板着脸,说话没有好语气。相反,因为自己是小辈,赵鞅对于大部分的诸侯代表还是比较尊重的。得知当时郑国的贤臣游吉参与了会盟时,赵鞅特地在空闲时间拜访了他,虚心向他请教什么叫做礼制,自己怎样才能做一个“守礼”的人。
礼制,在当时的环境显然是一套名存实亡的制度了。但它毕竟是过去维系和平时期的一套制度,所以人们多多少少对他有所怀念。而贵族们则喜欢将礼制作为谈资,来标榜自己的高尚和有文化,就好比现在的某些人见面,不管懂不懂都得聊一聊“国学”,聊一聊财经问题一样。
但是这个游吉,可不是一个只会空谈,不学无术的草包。他耐心地从礼制的来源开始,向赵鞅这个年轻后生解释起了自己心中对于守礼的理解。游吉的大致观点认为:守礼就是要克制自己,修养身心,行动要谨慎,说话要守信。赵鞅听了游吉的话连连点头,回答说:
“我赵鞅要一辈子记住这些话。”
而后来的事情证明,赵鞅确实做到了。
完成了黄父之盟,赵鞅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第二年讨伐姬朝的战斗。这一次,韩起仍旧起用智跞作为主帅,毕竟人家在军中的威望比赵鞅要高一些。而赵鞅则作为副手,协助智跞指挥战斗。
正卿韩起认真起来,智跞也就不敢随意敷衍了事了。第二年夏季,姬朝的人马再次进攻姬匄时,智跞和赵鞅立刻便挥师南下,将姬朝的攻势挫败。晋军继续进军,在数月之后在巩邑(今河南省巩义市西)之战中重创姬朝的叛军。姬朝见自己大势已去,便与自己的随从收拾了大量的财宝和典籍逃亡到了楚国。姬匄至此终于安全地回到了成周的王位之上,他在十一年之后趁吴军攻破楚国之际,派刺客将姬朝这个心腹之患给刺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