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0年秋季的一天,周敬王姬匄派来使者到了绛城,面见了魏舒。
周朝使者这次来晋国不为别的,就是来向晋国“讨钱”来了。原来,前些年王室内战,将王畿的基础设施破坏得一塌糊涂,而本来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王室更是被弄得一贫如洗。国库入不敷出,姬匄连修建一下成周城墙的钱都拿不出来。
没有办法,姬匄又想到了老霸主晋国,觉得晋国人有钱,也有义务来帮自己,便派人来向魏舒请求帮助修建成周城墙。
又来请晋国人帮忙?面对周天子的再次索取,魏舒的心里非常不痛快,本想找个理由拒绝。但士鞅却劝住他说:
“与其我们派兵帮助天子守城,每年耗费钱粮无数,不如我们多花点钱,把天子的城墙修好。这样我们就能一了百了,以后他们再发生内战,我们当做不知道就可以了。”
魏舒觉得有理,便听从士鞅的建议,让韩不信代替晋国答复周朝使者说:
“天子的旨意,我们怎敢不服从呢?我们一定召集诸侯来修城墙,整个工程由我们晋国负责便是了。”
这一年的冬天,魏舒带着韩不信在狄泉举办了一场会盟,号召众诸侯来一起帮忙修城墙。接下来便是各种协商、各种工程的安排,足足让魏舒等人忙碌了好几个月。
本来,魏舒这人就讨厌文职一类的工作,修建城墙这种当工程师、研究图纸的事更是让这位大老粗连打呵欠。魏舒怎么也坐不住了,他心里一痒痒,便把所有的事情扔给了韩不信,他自己则在第二年的开春的时候带了一帮猎手去附近打猎了。张弓射箭、看猎狗奔跑、听马匹喘气,那才是他喜欢的。
然而,不知是心情不好还是因为年老体弱,魏舒没有打到多少猎物。他一气之下纵火烧林,把树木全部烧光,打算逼动物们跑出来。没想到的是,魏舒还没有结束这次狩猎,就忽然生病去世了。
魏舒的去世,使六卿的顺序再一次进行了调整。原来的中军佐士鞅顺势成为了中军将,而魏舒的孙子魏曼多继任魏氏宗主之后,成为了六卿最末尾的下军佐。新一任的六卿序列具体如下:
中军将:士鞅
中军佐:智跞
上军将:赵鞅
上军佐:中行寅
下军将:韩不信
下军佐:魏曼多
如果说魏舒担任正卿期间,没有对赵鞅十分亲近,但他至少也没有对士鞅非常友好。士鞅因为魏舒正卿的身份,还不敢把事情做得太过分。但是现在魏舒死了,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止这条老狐狸了。晋国的大权落入他的手中,他开始肆无忌惮的迫害政敌,贪污受贿,把自己的丑态发挥得淋漓精致。
士鞅非常讨厌魏舒,就算魏舒死了也还不能让他心里舒坦。所以他便以魏舒临死前跑去打猎,擅离职守为理由,下令处罚魏舒,将他棺椁的外棺去掉再行下葬。(古代贵族的棺材不是只有一个,往往是两个,内棺外面再套一个大一点的外棺。)士鞅去掉了魏舒的外棺,差不多等于降低了魏舒下葬的礼仪,责备他不配当一个贵族。仅仅是因为擅离职守(何况没有影响到工程质量问题),士鞅就把人家葬礼规格降低了,这样做不可谓不过分。
也就在这一年,南方的楚国与蔡国之间发生了一件相当不愉快的事情。那就是蔡昭侯申在访问楚国的时候,因为不肯让出自己随身的宝物而被令尹囊瓦扣押了。蔡申被关了两年多,最后在手下人的帮助下才被释放。在回国的路上,愤怒的蔡申发誓要与囊瓦不共戴天,一定要向楚国报仇。于是他派人先到周天子那里告状,希望天子能为蔡国主持公道。
楚国欺凌弱小,还包庇收留周敬王姬匄的仇人姬朝,所以姬匄决定帮蔡申这个忙。但王室这丁点儿实力,给楚国挠一下痒痒还差不多,所以姬匄又去找了晋国,希望晋国人能负责一下这件事。
攻打楚国?这年头晋国还有谁吃饱了撑的会干这种事?士鞅当然也不会无聊到这种程度。但是天子已经把皮球踢到自己这里了,身为晋国正卿怎么也得给个交代啊。老狐狸士鞅便又把这个皮球踢给了诸侯们。决定开一场诸侯会盟,号召中原的诸侯出兵出粮。如果诸侯们不愿意,那晋国也好有理由答复天子了。诸侯们都不肯去,我晋国有什么办法呢?
公元前506年,在王室的帮助之下,士鞅带领着晋国六卿在召陵(就是当初齐桓公与楚国会盟的老地方)召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诸侯会盟。参与大会的诸侯有十八国之多,连平时都不甩晋国的齐国都派了人,几乎中原所有的诸侯都来参加了。
然而,这场看起来甚是宏大的会盟从头到尾都是一场闹剧,与会的诸侯代表个个三心二意,完全不把正事当做一回事。而这场闹剧最重要的角色,当然莫过于士鞅和中行寅这对狐朋狗友了。
会盟刚开始的时候,士鞅远道而来,总觉得自己的依仗里的旌旗不好看。这时他看见了郑国人的队伍中有一面绑着好看羽毛的旌旗非常气派,便派人向郑国人去借。郑国人也很慷慨,把这面有羽毛的旌旗借给了士鞅。而士鞅呢?居然不顾三七二十一,把旗子上的羽毛统统拔下来,结在了自己的旌旗上。第二天,士鞅就在自己的仪仗队安排人举着这面旌旗,招摇地参加大会。郑国人看见士鞅的如此作为,气得半死。
至于中行寅,他做的事情更加过分,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位老兄做了什么呢?向蔡国人索贿。
索贿这种事情本来在世风日下的大环境下,对于中行寅这样的腐败分子是相当平常不过的了。但是你也不能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情况就冲人家伸手。某种情况下的某种对象,你就不能干这样的缺德事。蔡申是什么人,人家前段时间就因为在楚国被人索贿而当了两年多的囚犯,索贿这种事在他的心里有很深的阴影,他怎么可能接受再次被晋国人索贿呢?
果然不出所料,当中行寅私下里向蔡申要求拿点钱出来,用以保证这次会盟顺利成功时,蔡申愤然拒绝了,一个子儿都不肯给。中行寅大怒,当即跑到士鞅面前说:
“我们晋国尚且自顾不暇,诸侯们更是三心二意,这个时候出兵楚国哪里有什么胜算?一直以来,晋国出兵楚国,得到的都是辛劳,从来没有太大的利益。”
听老朋友这么一说,士鞅更是对讨伐楚国事情没了兴趣,于是他在接下来的盟会之上想了个理由,说晋国北方边境吃紧啊之类的,否定了帮助蔡国讨伐楚国的提议。这样一来,召陵之盟就彻底黄了,堂堂十八国诸侯会盟居然没有达成任何实质的协议。
闹剧到这里还没完,歃血的时候,卫国因为仪式上被排在了蔡国的后面,而和周朝的使臣大吵大闹了一番,最后调整了顺序才罢休,召陵之盟在一片闹哄哄中不欢而散。
召陵之盟失败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蔡国转而与吴国结盟。当年的冬季,吴军在蔡国和唐国的帮助下,翻越桐柏山,从楚国的东北部侵入江汉平原,与楚军爆发了轰动天下的柏举之战。吴军攻下郢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中行寅帮的忙。
这场失败的盟会造成的另一个后果,便是晋国在中原的威信开始彻底崩塌。你晋国人在会上又是抢郑国人的旗子,又是向蔡国人索贿的,最后还在歃血仪式上和卫国人闹得不愉快,换谁谁都要感到厌恶。再想想以前,打仗、修城墙、送粮食……一遇到什么大事,晋国就是开盟会让诸侯们出钱出力,大家伙儿早就烦透了。召陵之盟不欢而散后,中原诸侯们蠢蠢欲动,开始拒绝承认晋国的诸侯之长地位,不听从指挥了。
晋国的霸主地位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