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童谣与儿童发展
6862000000013

第13章 童谣与儿童语言发展

首先需要说明,如追根溯源,童谣实际上与儿童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既不为儿童的发展而生成,也不为儿童的发展而传播,童谣没有如此显在的功利诉求……童谣是成人和孩子或孩子自己玩的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喜欢它只因为喜欢,游戏是他们的直接需要,并没有游戏之外的缘由”【1】……成人给孩子或教孩子念玩童谣,也不是为了发展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孩子自己念玩童谣更不会有促进自身发展的诉求……念玩本身就是目的,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切切实实的快乐……

但是,童谣天然地与儿童相依相伴,鱼水相融,客观上确实促进了儿童的发展,正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但这种促进作用是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的……以下几章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探讨童谣与儿童发展关系的……

先讲童谣与儿童语言发展……

人类一切活动都是语言的活动,人在语言中倾听、感受,沟通、交流,实践、创造,“并非语言寓于人,而是人寓于语言,人站在语言中向外言说”……【2】人在语言中理解世界,理解自我;人永远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而世界必须进入语言,才能表现为人可以理解和把握的世界,语言以外的世界对人来说既是不可理解的,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被定义为“语言的动物”(卢梭)……

人的这种本质上的“语言性”意味着儿童一踏入人间,就宿命般地被抛入“语言之网”中,正是在与语言的纠结、亲近与耦合中,儿童才慢慢成为作为语言的存在……而童谣对于儿童语言提升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为儿童准备了一个蕴藏着丰富特质的语言宝库,为儿童的语音发展、词汇发展以及语感的建构与提升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第一节 童谣与儿童的语音发展

语音与儿童的生命息息相关……儿童初不识字,语言世界与儿童的第一触媒不是别的,正是语音……在文字成为儿童可驾驭的资源之前,只有语音,才是儿童可以获得感知的语言存在物,于是对语音的亲和自然成了儿童对于语言世界作出的最直接、最天然的生命感应……

朱光潜说:“小儿初学语言,到喉舌能转动自如时,就常一个人鼓舌转喉做戏……他并没有和人谈话的必要,只是自觉这种玩意所产生的声音有趣……”【3】加登纳也指出“幼儿最迷人、也最显露的行为,是他们戏耍语言的倾向”【4】,我们说,此谓“戏耍语言”中的“语言”,不是别的,正是语音……因为加登纳发现,儿童到两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了他语言中所允许的声音组合,所偏爱的辅音与元音安排”,并且“他发明恰当的和不恰当的声音组合,用他所想到的各种方式去并置它们”【5】……其实,这种“声音组合的并置”,正是儿童戏耍语音的游戏……

那么,儿童为什么对语音会特别钟情?换句话说,语音中有什么奇妙的东西如此迷人,能吸引儿童玩此不疲呢?

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朱可夫斯基曾有意识地注意了儿童的语音游戏,他记录并评价了这一游戏活动:“儿童们进行声音的实验,他们有规则地作成了像下面这种奇妙的语音式样:

科希米尼,科希科埃

丽巴库希,丽巴科埃

洛卡库库,苏卡科埃

丽巴库西亚,苏卡科埃

“这段东西对成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这个儿童,就像诗人一样,专注于规则的、撞击的节奏,专注于重音与轻音的交错……”【6】由朱可夫斯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对于语音中有规律地出现的节奏,由语音的轻重交错所形成的起伏变化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朱可夫斯基将儿童的这种对语音的特殊的兴会与感应能力称为儿童与生俱来的“诗感”【7】……前苏联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的观点也与此形成呼应:“儿童对声音的感受性在感觉的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在这里具有最大意义的,与其说是对声音强度的辨别,即听觉的绝对敏锐度,不如说是对声音的质量,对它的高度、节奏、音色以及对它的配合(这是人类言语发声所特有的)等等的差别感受性的发展……”【8】

童谣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体裁,它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非诗歌体裁最大的差异就是在于它的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语言艺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它是音响艺术,正所谓“诗者,声音之道也”【9】……童谣作为“诗者”,对于儿童,比之成人更能显示出它作为“声音之道”的作用力……

从第一首母歌起,童谣可谓是最早为儿童所接受并喜爱的“诗者”……童谣之所以为儿童所接受与喜爱,是因为它句式简短、节奏明快、韵律和谐,与儿童“与生俱来的诗感”(朱可夫斯基)形成了天然的契合……周作人说儿童到了半岁,就能辨别声音,一旦听到有韵或有律之音,甚感愉悦……而“儿歌之用,亦无非应儿童身心发展之度,以满足其喜音多语之性而已……”【10】儿童天性“喜音”,伴随着童谣的有韵有律之音,儿童更是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做起有趣的语音游戏……有人曾为16个月大的儿童诵读童谣:板凳板凳矮矮,菊花菊花开开……听着听着,孩子就举起小手,仿佛打着拍子,恰如为念诵作起了指挥,与听到他喜欢的音乐时所表现出来的神态和动作一样……摇篮曲与此相仿佛,那些幼小的婴童合着摇篮曲的节奏进入甜美的梦乡,不正是对徐缓轻柔的语音旋律的生命感应么?

让我们试看海宁童谣《新娘子》的节奏与韵律:

新娘子,

摆架子,

蚂蚁抬轿子,

苍蝇分帖子,

蜜蜂吹笛子,

蝴蝶照镜子,

一抬抬到新房子,

咪哩呜哩吹一吹,

停轿子,

出娘子,

原来是只金铃子……

该童谣从3字结构过渡到5字结构,再扩展至7字结构,然后急转直下,回落到3字,最后以7字煞尾……就在这起起落落的回环中,无论是念是唱,韵律何其整齐协调,节奏何其欢快明朗,一进入这一童谣的语音世界里,儿童自然就随兴而唱,合拍而舞了……

我们再来看浙江各地非常多见的童谣《一颗星》(各地歌词大同小异):

一颗星,孤伶仃;

二颗星,挂油瓶;

油瓶漏,炒赤豆;

赤豆生,加生姜;

生姜辣,加水獭;

水獭乌,加鹁鸪;

鹁鸪雄,抲金虫;

金虫矮,抲只蟹;

蟹脚长,抲只羊;

羊绳短,抲只碗;

碗底薄,抲只镬;

镬底小,抲只鸟;

鸟生蛋,今末夜到给囡囡过夜饭……

——宁波海曙区

对于这首童谣,“如专论意义,这种叠床架屋的堆砌似太冗沓,……正因为其冗沓,他们(指听者,这里指儿童——笔者注)仿佛觉得这样圆转自如的声音凑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巧妙……”【11】那么,这首童谣圆转自如的声音凑合制造出这种说不出来的巧妙,巧在何处,又妙在何处呢?我们发现,首先,这首童谣,每两句成为一个单位,两两成对:“一颗星”与“孤伶仃”成对;“两颗星”与“挂油瓶”成对;……一直到“镬底小”与“抲只鸟”依然成对……“鸟生蛋”虽与“今末夜到给囡囡过夜饭”相连,但字数严重不相称了,而童谣往往以这种突然改变字数的方式煞尾……如此大致三字对三字的结构形态,造成了整首童谣的特有的节奏,使得原本互不联系的“一盘散沙”依赖这样的一个共同的模型构成了一个玲珑可玩的“音韵沙雕”……其次,每两句末字押韵:“星”与“仃”押韵,一直到最后两句末字“蛋”与“饭”,依然押韵……两句一韵,一韵一换,韵韵相连,一串音韵就像滚珠一般倾注而下,大珠小珠落玉盘,真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巧妙”啊!再次,除头两句外,这首童谣一直使用“顶针”格,下句起词完全与上句末词相同,下句行进的方向完全由上句末词决定……顶针格作为一种“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陈望道),其独特的链式结构在“上递下接”中造成了气韵流注、连贯而下的情势……上述“押韵”与“顶针”统一在一首童谣里,音韵谐和,且句式整齐,儿童念唱这样的童谣,对韵律感、节奏感的形成和提升必能起到一定的功用……

由上可见,童谣声音形态中的节奏和韵律是童谣世界的精髓……尽管童谣中的节奏和韵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还需通过儿童的耳朵听出来,“节奏感的主观因素是内在的、本质的”,如果一个人在这方面是迟钝的,“即使客观因素再好,对他来说,也无甚意义甚至全无意义”【12】,它由儿童与童谣的音韵相碰撞而形成,是一场童谣的语音系统与儿童的生命系统相互对流、相互合奏的运动……

童谣基本押韵,正合了儿童的语音接受图式;童谣往往节奏和美,否则难以恒久传唱……在儿童的语音发展过程中,童谣的价值正是为儿童提供了“有韵或有律之音”……儿童(尤其是幼儿)正走在身体与心理协调发展之路上,其感官刚刚进入社会化(或曰人化)的起跑线,因而就钟情于童谣这种与生命节奏特别和谐的语音形式……其实这也正是儿童对于语音美感最基本的感受点,儿童从语音到心灵的丰富性都由这个基点出发而渐次发展……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里深刻指出:“儿初学语,不成字句,而自有节调,及能言时,恒复述歌词,自能成诵,易于常言……盖儿歌学语,先音节而后词意,此儿歌之所由发生,其在幼稚教育上所以重要,亦正在此……”【13】

如第四章所述,童谣可以粗略地分为语音类童谣和语义类童谣等……相比于语义类童谣,语音类童谣“重语音,轻语义”,童谣的意义被悬置一旁,而语音获得了绝对的主宰地位,整首童谣似乎只是随心所欲地把合韵的音节联缀在一起,诉求的均是语音的和谐……可以说,语音类童谣更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天然好料……

除了摇篮曲、顶针歌对儿童的节奏韵律感具有更为显在的养成功能外,在语音类童谣里,绕口令对儿童语音发展也有着特殊的功能……我们知道,绕口令是一项传统的语音游戏,它的趣味全在于对发音困难的克服:即如何在快速的语音流转中将绕口令内含的极易混淆的声、韵、调清楚地区分并念唱出来,这无疑是对儿童发音能力的一种考验,与之相应,在经常念唱绕口令的对抗******中则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的发音能力……

比如诸暨的一首绕口令《六十六》:

六十六岁个楼老头,

修了六十六座走马楼,

楼顶摆了六十六瓶苏合油,

门前种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垂杨柳上吊了六十六只大白猴……

刹忽之头【14】狂风起,

吹倒了六十六座走马楼,

打翻了六十六瓶苏合油,

压倒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逃掉了六十六只大白猴,

气煞了六十六岁的楼老头……

绕口令之谓,全在一个“绕”字……这首绕口令之“绕”主要在于韵母相同(ou)或相近(ou和iu)而声母各异的几个音节之间:六、楼、头、油、柳、猴……欲将这些音节的声韵调念得“清”(口齿清晰)、“准”(发音准确)、“快”(快速流畅)、“连”(一气呵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全篇以中间一句“刹忽之头狂风起”作为分界,前五句和后五句基本重复,相对降低了难度……

再如浙江各地有一首流传较广的《* *山上一根藤》(举嵊州为例):

桐亭山上一根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停藤停铜铃停……

——嵊州《桐亭山上一根藤》

这首绕口令“绕”的程度就比上一首提高了一层,需要在声母与韵母相同或相近的五个音节之间自如地游走:tong,ting,teng,ling、dong……我们不难发现,这四个音中,两组韵母(ing、ong)相同,与别的一个韵母(eng)相近;三个声母相同(t),与别的一个声母相近(t和d)……要将这五个音念得“清”“准”难,“快”“连”更难——只要一快,又要连成一气,就难免被绕翻在地了……但就在这绕来绕去之间,儿童的口舌就变得灵便了,顺溜了,发音能力自然大进……

有些难度系数更高的绕口令比这还要“绕”得多:

八奶奶门前八枝半竹,

八只拌嘴鹁鸪蹲勒八奶奶拉门前八枝半竹浪(上)宿……

八奶奶拉儿子走出来,

拾了八块半砖头笃(扔),

笃格八只拌嘴鹁鸪勿许蹲勒八奶奶拉门前八枝半竹浪宿……

——桐乡《八奶奶门前八枝半竹》

何等有趣啊,这首绕口令!但要把它念顺溜,又是何等之难啊!因为它既“绕”又“长”,最长的句子有24个字,非得长呼慢吸、合理停顿不可……起念之前长长地吸上一口气,念的时候缓慢而均匀地呼气,努力把一长串音节一口气念完,此谓长呼慢吸;念之前先把长句根据发音需要作出切分,念完一层,稍事停顿,再念下一层,先做到“清”“准”,再力求“快”“连”……

我们说,要提高儿童的语音品质,就必须认真练习口、嘴、舌,使舌头更加转动灵活,部位准确;使嘴唇张翕有度,恰到好处;使口腔更有弹力,开合自如……而要达到上述目标,绕口令无疑为儿童语音的“腾挪翻滚”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训练场”……

第二节 童谣与儿童的词汇发展

据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平均在12个月左右说出最初的词汇,到6岁的时候,他们就拥有大约10000个词的词汇量……为了达到这个显著的成绩,儿童每天都要学会大约5个生词……【15】而在完成这项庞大工程的进程中,词汇的习得来源和习得方式是两个最为关键的要素……儿童词汇习得的语料来源非常广泛,包括日常生活、儿童读物、影像媒介等,甚至包括不被人关注的某种来源;习得方式也是多元并存的,包括自言自语、日常会话、游戏、视听等……童谣在儿童词汇发展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游戏方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契合大多数儿童词汇发展规律的词汇库……童谣对于儿童词汇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童谣可以扩充儿童的词汇量……以乐清一地为例,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歌谣谚语卷》所辑录的童谣共计47首,各类词汇总量达到1284个,而且这些词汇大部分是常见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契合儿童的语言经验,走进这个词汇的仓库,儿童可以拥有更多词汇习得的语料……

二、童谣可以扩大儿童的词汇种类……我们在第五章已经通过大量的例证对童谣的词汇系统做出了梳理和剖析……打开童谣的词汇系统,我们发现,实词无可争议地占据了统治地位,实词又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形容词次之,其他如数量词、代词、副词较为少见……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更为少见……我们将象声词单独列为一类,这类词在童谣的词汇系统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如此词类的大小比例有着显著区分的词汇系统,基本吻合了大多数儿童习得词类的规律……

劳拉·E·贝克的《儿童发展》认为,儿童早期的语言是建立在皮亚杰描述的感觉运动的基础上以及婴儿在两岁以前所构思的种类基础之上的……最初出现的词汇是生命中重要的人物(“妈妈”、“爸爸”等),能移动或者有用的物体(“球”、“汽车”、“猫”、“鞋”等),熟悉的行为(“再见”、“起立”等),或者是熟悉行为的结果(“脏”、“热”、“湿”等)……该书还列表标明了出现在儿童50个词的词汇量中词语的种类……

作为权威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文献,上表大致描绘了儿童习得词类的基本规律……其中,前三类分别是物体语词(主要是指名词,占66%)、行为语词(主要指动词,占13%)、状态语词(主要指形容词,占9%)……

我们在第五章以东阳的《数特产》、海盐的《天上一颗星》、诸暨的《懒惰嫂》、嵊州的《阿毛拉个娘》、镇海的《摇啊摇》、慈溪的《喔喔嗡》等14首童谣为例,分析了童谣词类的基本分布情况……下面我们再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歌谣谚语卷》所辑录的47首童谣文本为语料库,将前三类词汇进行统计……

试看上述两张表格,我们不难发现,童谣的词类分布与儿童习得词汇的基本规律相当一致,这充分证明童谣能为儿童的词汇发展提供一个“合榫”、“对位”的系统……在这里,我们清晰地看到,名词是儿童词汇系统中数量最多、比重最大的词类,而动词居于其次……这可能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关,名词系统提供了儿童知觉所及范围内的概念,儿童很容易将词与词所指称的物体加以匹配,可见儿童具有较强的物体—符号匹配能力;而感知动作虽然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但动词表达的是物体与行为的关系,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将会更大,所以本着语言—认知的“省力原则”,儿童对动词的认知与掌握在时间上晚于、数量上少于名词……

三、童谣的游戏性能极大地增添儿童习得词汇的乐趣,从而提高儿童习得词汇的效率……无论是母歌还是儿戏,童谣总是“腾挪”在游戏中,在游戏中生根、发芽,长在儿童的心上……游戏之有趣,能使儿童大大扩展无意记忆,比之有意记忆,能更快地习得词汇;同时,游戏所制造的语言与非语言的情境,能使得儿童在游戏的同时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这种情境化能帮助儿童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加速词义心理内化的进程……

第三节 童谣与儿童的语感建构

一、语感与语感图式

儿童任何阶段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均具有整体性和全息性,都是该阶段儿童的语感水平的直接映现……儿童语感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儿童主体和语言对象相互作用的产物……

那么,儿童的语感是如何建构的?童谣在儿童语感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先从语感与语感图式讲起……

什么是语感?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认为,语感是人类把握语言的主要方式,是一种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语言活动的能力……【16】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语言的内在反应能力,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听的能力,对于有阅读能力的儿童来说就是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生成语言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

什么是语感图式?对于儿童来说,语感图式就是儿童对于语言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语感活动的框架和组织结构……

儿童的语感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儿童初始的语感图式部分地来自先天遗传,以此为起点,儿童不断和语言世界发生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非遗传的后天图式逐渐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逐步完成语感图式的建构过程……

语感图式是语感产生的基础,是储存于儿童无意识格局中的一个庞大的组织结构,由三个互相联系的子结构组成……【17】

1.形式结构

语感的对象是语言,所以语感图式中的形式结构与语言结构形式相对应……语言结构形式可以细分为语音结构形式和语义结构形式……关于童谣的语言结构形式,我们在第五章已经就语音类童谣和语义类童谣作了详尽的分析讨论,童谣的语音结构形式和语义结构形式共同参与着儿童语感图式中的形式结构的构建……

2.情境结构

儿童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和情味,就要联系一定的语境……如果说语感图式的形式结构的任务是把握语言的结构形式,完成句内的语义解读,那么情境结构的任务就是调动各种观念、经验和体验,运用一定的情境来把握语言对象的真正意义和情味……我们在第五章探讨了童谣语言的意义与知趣、理趣、情趣的分别,这正是儿童语感图式中的情境结构所要捕捉的目标……

3.意向结构

语感图式的最后一个层次就是意向结构……意向就是意念、意志……每个儿童都有自己诸多的生命意向,与之相应,每个儿童的语感图式中都有这种意向结构……启动意向结构能使儿童对语言做出不由自主的情感反应……

二、童谣与儿童语感图式的建构

1.幼年倾听经验与儿童语感养成

胎儿在出生前3个月就开始建立听觉,所以自从父母同胎儿的对话起,胎儿就开始经受“语言之体验”……心理学上把从婴儿出生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词产生之前的这一阶段称为“前语言阶段”,一般是从出生起到12个月……处于这个阶段的婴儿,虽然不能说话,但是有一定的语言知觉和语言理解能力,即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听觉语感图式……

童谣主要是以听觉为感知通道的语言艺术,也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接触最多的文学形式……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祖父母等长辈就会饱含深情地对着孩子吟唱节奏舒缓、语音甜美的摇篮曲或一边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边念唱抚儿歌;稍稍长大些,与孩子一起吟唱体物歌和人事歌……而孩子自己,在同伴之间一起唱、一起玩诸如游戏歌、谜语歌、叙事歌等童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需要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童谣,但无论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童谣对孩子似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童谣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很多人到了成年,甚至两鬓斑白,都能回忆起儿时的歌谣,带给他们美好的回忆……郭沫若曾经回忆他儿时念唱童谣的情境,他说儿时和姐妹兄弟们在峨眉山下望月,有时会顺口唱出儿歌来,那时的快乐,真如天国一般……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说过:“幼年背诵的东西,好像用火印烙在大脑上似的,就是完全记不起来,它的痕迹也永远不会消灭……因为构造上的改变一经固定在生长的脑里后,这个改变就成了常态组织的一部分,营养的代谢作用还照例维持它,因此它像伤后的瘢痕一样,会毕生存在着……”【18】可见幼年的语言生活对于一个人语感的形成发挥着何等显著的影响力……

2.童谣对儿童语感图式建构的作用

(1)童谣与形式结构的建构

儿童语感图式的形式结构虽然部分地来自先天遗传,但后天的语言刺激更为重要……童谣作为儿童早期接触的重要的语言刺激物,以其短小的句式,浅显的内容,协和的音韵,高度的口语化,极其适合儿童理解、吟唱和游戏,从而为儿童语感图式的形式结构的建构提供了充分而有效的给养……如建德的《摇篮曲》:

娃娃眠了,

眼睛小,

要困觉,

我的小宝宝,

今晚睡得早,

花园里面采仙草……

咪咪笑,

眼睛小,

姆妈坐在摇篮边,

噢……

噢……

安安稳稳睡一觉……

明天起得早……

儿童在倾听过程中,始终感应并享受着这首摇篮曲的音韵节奏,徐缓而温和的节奏与协调和美的韵律可以帮助儿童建构最初的语音图式……而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念唱的童谣越来越广泛,儿童的语音图式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比如,冰心有一次给孩子诵读儿歌,当读到“金咕噜棒,银咕噜棒,爷爷打板——”时,就立刻停住了,但是孩子们却马上准确地接上“奶奶唱”三个字来……当冰心问他们如果改成“奶奶念”可不可以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顺口”……冰心为此感到惊诧,为什么根本不懂音韵的孩子却能够如此准确地选用“唱”字呢?原来,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音图式,对于音韵与节奏有一种直觉……正是在这种语音图式的作用下,他们不假思索就会脱口而出“奶奶唱”,“唱”字读起来既顺口,又响亮……当然,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唱”与上文之“棒”押韵,不过孩子想不了那么多,只是受到直觉的驱使……【19】

儿童到了学话萌芽期,就会在倾听他人的语言中进行选择性模仿……童谣的词汇特点决定了高度的可模仿性……儿童在学唱童谣的时候,对词汇的理解也同步展开……上文已经阐述,童谣中使用的词类频率比较符合儿童词汇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对于建立儿童语感的语义结构形式助莫大焉……如笔者小时候玩唱过的童谣《点点虫》:

点点虫,

虫会爬……

点点鸡,

鸡会啼……

点点鸟,

鸟会飞……

呼啦!

——富阳

在玩唱这首童谣的时候,当唱到“点点”的时候,笔者的同伴会用手指对着笔者的手心作“点”的动作……念到“爬”的时候,同伴则会作出毛毛虫爬的姿势……念到“啼”、“飞”的时候同样也会做相应的动作……在游戏过程中,我们都特别喜欢“点点”、“爬”、“啼”、“飞”这些动作,不久,就习得了这些词汇,并且一经习得,终身拥有……其实,正是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儿童念念玩玩,玩玩念念,词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递进,其词汇图式也逐步得到建构和发展……

儿童在倾听、念玩童谣过程中建构了词汇图式,但词汇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儿童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进入了习得句法图式的过程……儿童掌握一种句法结构后,还会用这种结构来表达自我的创造……比如说儿童在听完一首童谣后会禁不住进行续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摇到外婆桥》:

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吃年糕,

糖蘸蘸,多吃块,

盐蘸蘸,少吃块,

外婆叫我好宝宝……

——杭州江干区

有些儿童唱着唱着就开始发挥他们的语言创造力了——把“摇到外婆桥”改成“摇到外公桥”,“摇到舅舅桥”等;把“糖蘸蘸”、“盐蘸蘸”改成“醋蘸蘸”、“酱蘸蘸”……而正是在这样的创编过程中,儿童的句法图式得到了扩充与完善……

(2)童谣与意向结构的建构

童谣是真善美的花朵,说的是童谣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是真的、善的、美的……清代郑旭旦就把他的儿歌集取名为《天籁集》,谓之“天籁”——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花散月前,无心起舞……就是因为儿歌有如天籁般纯真而美好……很多童谣都可启发幼儿辨别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培养他们坚强、乐观的性格以及友爱、善良、诚实等许多优秀的品德……例如《排排坐》:

排排坐,

吃果果,

你一个,

我一个,

妹妹睡了留一个……

——萧山

这首童谣在各地都有流传,极为常见,简直成了儿童的“必修课”,因为其中蕴含的分享、友爱的意向作为人类普适价值具有永恒的意义……另如德清童谣《小小蚯蚓》:

小小蚯蚓,

像条钢针,

日里在土中耕耘,

星夜在洞府弹琴……

该童谣把蚯蚓化身为勤劳的代表,白天劳动,晚上弹琴,多么踏实而温馨的生活!儿童在念玩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一个想象中的“地下王国”,萌生对蚯蚓的亲近与喜爱之情,同时在无形中也认同了劳动的价值,蚯蚓的劳作不正是它的生命活动和存在状态吗?这种教育相对于父母每天对着孩子说“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不知要有效多少!童谣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儿童,在儿童心中播下至真、至善、至美的种子,无声而润人……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的人生底色也如童谣一样是真善美开出的花朵,所以,儿童在念唱童谣的过程中,不断响应童谣的召唤,与其产生共鸣,并建立起积极正确的意向结构……对人的语感而言,意向结构的建构,最好的时期就是在童年……《颜氏家训》云:“人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说的就是儿童小的时候,心灵纯净,精神专一,具有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儿童建构了正向的意向结构,不仅仅有利于语感图式的建构,而且为精神成长和终生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恰如明代吕坤所说:“童时习之,可以终身体认……”【20】

(3)童谣与情境结构的建构

情境是意向和形式的中介……语感图式的形式结构图式和意向结构图式建立之后,潜藏于无意识中的意向在现实情境中得到具体化,同时潜藏于无意识中的与意向相联系的形式结构也在现实情境中得到具体化……情境恰是联系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桥梁……人在现实情境中收到语言信息或受到情境刺激,随着意向结构对这一信息或刺激作出判断,形式结构就会把自己的意向表达出来,或为厌恶,或为欢喜等等……童谣的内容均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理,但是涉及的维度也是多向的,有关于认识大自然和周围事物的,有帮助儿童认识社会现象的,也有关于品格情感的……这许许多多的“知识与情感模块”通过童谣的形式进入儿童的意识和无意识中,大大丰富了儿童的知识系统和情感系统……儿童自身的知识系统和情感系统逐渐丰富,理解外在的事理与社会性情感的敏感性就大大提高了……这两者相互促进,儿童理解的对象越多,经过同化转换为自身的知识系统和情感系统,自身知识系统和情感系统的丰富又为理解新的对象打下基础……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建构语感图式的情境结构……

我们说,“一个人掌握语言的情况,可以分为‘所知’与‘所有’两个部分……‘所知’即所理解的部分,来自对于语言的认知;‘所有’即所占有的部分,来自对语言的运用,即所谓‘自己的语言’……”【21】童谣作为儿童文学中的瑰宝,是最适合儿童的语言与文学资源……在与童谣的亲近、耦合的过程中,儿童不断汲取养分,使自己的“所知”越来越丰富,“所知”越丰富就为“所有”的丰富打下了现实性基础,这正好比一棵树,肥料养分吸收得越多,长出的树枝树叶就更茂盛——童谣就好比肥料养分,而语感就是树枝、树叶……童谣为语感图式建构所需的要素进行全面的存储,并将为儿童的语感丰富与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毋庸讳言,养成了良好的语感,对儿童来说,无论是语言发展,还是精神发展,都将受益无穷……

注释:

【1】黄进:《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2】马丁·布伯著,陈维刚译:《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第57页……

【3】《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5页……

【4】页……[美]H·加登纳著,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81

【5】同上……

【6】转引自[美]H·加登纳著,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259页……

【7】转引自[美]H·加登纳著,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259页……

【8】[苏]柳布林斯卡娅著,李子卓等译:《儿童心理发展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282页……

【9】刘濂:《律吕精义·内篇》……

【10】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页……

【11】《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6页……

【12】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71页……

【13】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14】刹忽之头:诸暨方言,意为突然之间……

【15】参见[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第五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14页……

【16】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17】参见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2—142页……

【18】[美]詹姆士著,唐钺译:《心理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页……

【19】参见韦宏:《儿歌的音乐性与学前儿童的发展》,载《艺术教育》2008年第3期……

【20】吕坤:《演小儿语》……

【2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