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的爆肚平罗的羔,
沙湖的鱼头撑断腰。
这是近年来流传在银北民间的俗语。这话的意思是说,同心县城南关马家饭馆的爆肚丝以味道鲜美而招徕往返旅客,平罗县黄渠桥镇地处109国道,那里的青草羊羔肉以香辣无膻而吸引过客;沙湖的鲢鱼头以清香美味赢得游客的称赞,被誉为“宁夏水中三鲜”或“宁夏河味佳肴”(指黄河鲤鱼、鲶鱼、鲢鱼头)。
宁夏素来以滩羊肉闻名西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繁荣,交通四通八达,无论是汽车驾驶员还是过往旅客,都不忘记尝一尝宁夏滩羊肉的独特风味。“南有爆肚丝,北有羊羔肉”,尽情地尝,细细地品,总能品出个道道来。
我且不数珍道玉,也不说黄渠桥羊羔肉和沙湖鱼头的美与香,单说那次去同心品尝爆肚丝的情景。那一次,县文化馆一行五人,赴南部山区学习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经验。一到同心县城,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你说吃羊杂碎,他说吃手抓羊肉,有的还说吃卤鸡,真是众口难调,各有嗜好。老馆长向司机一挤眼睛,司机马上会意,一气拉到县城南关靠公路边的马记饭馆,只见门前挂一块蓝布帐子,布帐上写着“清真饭馆”四个大字,上面用阿拉伯文书以“艾托尔麦土里伊斯俩明耶士”,汉译“这里是******教的食品”。别看设备简陋,卫生却不错,到处拾掇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顾客不少,可见这里的生意不错。“多斯提,想吃点什么?”一位笑容可掬的老人问我们,司机小李抢先答道:“来两盘爆肚丝,每人一碗米饭,一个盖碗茶。”我们一听心凉了半截,心想:跑到这个地方吃羊下水?说话间一位秀气的小姑娘将热腾腾的盖碗茶端上来了,接着两大盘爆肚丝上桌,每人一碗米饭。我一看只见盘中除了肚丝外,还有辣油、葱花、韭黄、香菜,红绿相间,一股清香味向鼻尖飘来。馆长说:“吃呀,愣着干什么?”这时我连忙抓箸。山区的回回就是实惠,这么两大盘足足四五斤,谁能吃得下。大家吃着笑着。我默默地品尝着,这爆肚丝味道就是独特,完全是用羊肚板烹制出来的,软而不绵,吃到嘴里“咯铮,咯铮!”不细细地咀嚼是吃不出味道来的。不像有的餐厅的爆肚丝,把肚领、肚葫芦、羊胃散淡一齐炒来。当“肚丝菜”,固然可以,但味道不是上乘。眼下这爆肚丝,细如粉条,自如酿皮,红、黄、绿、白一掺和,颇巍巍,油津津,品尝后只觉得口感甚美,清爽脆嫩,酸咸适度,筋道耐嚼,它既有海参的鲜嫩,又有羊羔肉的辣香,别说吃一口,叫人一睹,就垂涎欲滴。这时不由得使我想起台湾文学家梁实秋先生所写的一本食品专著《雅舍谈吃》,其中就记载了北京月盛斋的爆肚丝,在清代就誉满京城。清代诗人杨米人赞道:“夜宵佳肴首选货,脆嫩鲜香佐料多。犹忆三更深巷里,一声爆肚唤开锅。”遐想间,不知不觉盘子里的肚丝吃完了,大米饭倒剩下半碗。老馆长打趣地说:“丁先生不是不爱吃肚丝吗?”我如梦初醒,一看盘中肚丝精光,乐得开怀大笑。老馆长笑着说:“我们一看你吃得津津有味没有打搅,你大概又要思考写什么美食之作,其实我们出差多次总觉得这里的爆肚丝就是好吃,现在服了吧!”我说:“怪不得下车时你和司机师傅挤眉弄眼,原来是在日弄我,你们吃得贼着呢!”众笑不止。
佳肴下肚,浑身渐暖,告别饭店父女,我们便驱车赶往固原了。真乃是: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寺,落日向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