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万里无云,驼铃叮当,“花儿”嘹亮。广袤的瀚海上火烧火燎,一链链骆驼载着主人在滚烫的沙海上行进。千百年来,一支支驼队沿着一条“丝绸之路”走向西部市场,在每一条古道上都留有骆驼的足迹。在那关山阻隔,瀚海毗连,交通闭塞的岁月里,骆驼曾是茫茫戈壁、远乡僻壤的重要交通工具。290年前,宁夏知府徐学采乘驼到内蒙古吉兰泰盐湖处理纠纷(那时吉兰泰归宁夏管辖),秋风萧瑟,路途遥远,历尽艰辛,他深情地写道:“权将驼背作轻舟,瀚海扬帆九月秋,也有芦花飞两岸,却无雁影在中流。暮寻水草安行幔,晓怯风霜拥敝裘。西望盐湖何处是,白云遥锁黑山头。”
历史上商道的驼队长年奔波在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包头甚至到蒙古、苏联和阿拉伯地区。贩运的货物有布匹、药品、盐、皮毛、干果、自行车、烟酒、红糖等。骆驼在当时国内外经济交流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把它誉为“沙漠之舟”是当之无愧的。骆驼性情温顺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而富有灵性。蒙古族称它是“沙漠之舟”,维吾尔族称它是“丝路桥梁”,回族则有“最尊贵的家畜是骆驼,最美好的伴侣是书籍”的谚语。阿拉伯人对骆驼更有特殊的感情,称它是“纳西波”(瑰宝),宁夏民俗学家丁一波赞扬它是集十二生肖特点于一身的五畜之首,他形容它是:“鼠耳牛肚,虎脚兔唇;龙须蛇眼,马脑羊绒;猴鬃鸡冠,狗腿猪尾。”仔细对比,堪称妙语。
骆驼一般2米高,3米长,体重400公斤。特点是:四肢细长,步履奇特,走路摇晃却安全稳当。它行走时,同一侧的前腿和后腿同时迈步,摇而不倾,晃而不颠。由于它蹄子扁平,状似喇叭,脚掌有肉垫,恰如弹簧,因此在沙漠牛行走时,踩人沙中,不会下陷,轻快平稳。骆驼眼毛浓密,遮风挡沙。骆驼鼻孔里有一个“瓣膜”。好似“屏障”,可以启开、闭合,当风沙刮来之前,它有预感,“瓣膜”关闭挡住风沙灌入鼻孔和气管。并且自行卧倒趴下,主人会意地做好防沙准备。它嗅觉灵敏,竟能嗅出地层3米以下和5里以外的水源。沙漠中诱人的醉马草不知毒死了多少牲畜,然而,骆驼宁可渴死饿死也不去动它。
骆驼还有忍饥耐渴的惊人本领,它背上有高高的耸起的驼峰,可以说是一个“食品仓库”,能贮存身体五分之一的脂肪,4个巨大的胃囊有20个小脬,可以贮存100公斤水分。可在长途跋涉中,体力消耗最大的时候,将脂肪和水分,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不吃不喝可以连续走上10个昼夜,它是沙漠上的行路冠军,一天可走250华里,比马的速度快、耐力长。宁夏诗人秦中吟咏道:“昂首长龙气浩然,双峰岭耸托云天。横穿大漠坚如铁,力越风潮稳若船。水缺依然行万里,盐多足可过千山。铜铃摇落霜晨月,总向芳州奏凯旋。”可谓把骆驼的品德描绘得维妙维肖。
别看骆驼体态笨拙,但是它善良温顺极通人情,据宁夏平罗县渠口乡驼户丁连福(笔者姨爷,现年90岁)说,旧时,驼队要过关卡,往往要守到晚上,几里之外摘掉驼铃,此时的骆驼也紧张起来,走路时蹄子放得很轻,走得极快,连喘气都很小。驼队有时远离故土来到异乡僻地,日暮风起时,骆驼翘首悲呜,珠泪滂沱。当主人抱起马头琴或冬不拉,弹奏欢快的曲子,悲鸣即止,侧耳聆听。驼队在戈壁荒滩宿营时,骆驼一只只卧倒在地上,头朝外屁股朝里,围成一个圆圈,主人睡在中间,公驼担任警戒,来回转悠,保护驼队,防止狼害。当凶恶的豺狼侵袭的时候,公驼又蹦又喊,主人悄悄端起猎枪,藏于驼隙,击毙恶狼。
一个中型驼队一般由15至20链子骆驼组成,每链子有10头骆驼,第一头多为体魄健壮的大驼当“领驼”,供驼户乘骑,最后一头必挂驼铃,既可壮胆,又可随时了解驼队情况,如铃声嘎然而止,驼队必出事故。一般驼队要有5至10人管理,在起场(出发)前,给骆驼吃饱喝足,将炊具、行李、帐篷、粮食和水袋绑在鞍子上。旅途中宿营时,只要找到三块石头或土块,铜锅一放,即可搭灶煮饭,牛粪、干柴作燃料,苦菜、沙葱当蔬菜,煮粥、蒸饭皆可食之。到目的地,歇息几天,美美吃上一顿手抓羊肉,来弥补长途跋涉造成的体力消耗。
驼队行进的时候,驼户为了解除寂寞,总要哼唱一些民歌小调,如陕北的信天游,内蒙古的爬山歌,宁夏的山花儿,甘肃的秦腔乱弹,还有《苏武牧羊》、《小白菜叶叶黄》、《马五哥与尕豆妹》之类的民间小调,音调舒缓,悠扬嘹亮,大多数是情歌。如宁夏山花儿《尕妹是牡丹》里唱道:
大骆驼驮了个毛蓝布,驼羔羔驮了个枣儿,
妹子好像牡丹花,驼户哥是弹花的雀儿。
尕妹儿骑在驼背上,腿短者勾不到地上,
好心的骆驼你卧下,双手儿我把她抱下。
如今在祖国西部的茫茫戈壁和交通不便的地方,仍然有伟岸善良的骆驼的身影,驮粮运煤周而复始,义无反顾,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赢得了人们对它的称赞。宁夏沙坡头、沙湖旅游区也把骑驼作为游览项目。北京诗人林锴也到此一游,咏道:“天山潮海梦常经,莽莽流沙万里征,今日骑驼临塞上,驼铃犹作梦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