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枕亚主要从事短篇创作,有《镜破珠还记》、《孟生》、《洞房血》、《湖上吟》、《娼妓与爱情》等,大多反映新旧思想冲突之悲剧,题下常标有“惨情小说”、“孽情小说”、“烈情小说”、“哀情小说”等。他曾主编刊印了常熟第一部灯谜书《琴心文虎》,还著有《秋之魂》、《双鬟记》、《蝶花梦》、《燕雁离魂记》、《让婿记》、《鸳鸯花》、《余之妻》、《燕市断云》等长篇小说,以及《无聊斋说荟》、《枕亚浪墨》、《鼓盆遗恨集》、《锦囊》、《广谐泽》、《谐文大观》、《无名女子诗》、《谈虎偶录》、《余之妻》等杂著,又与哥哥徐天啸合著过《近代小说家小史》。
1984年,远方出版社出版了周文晓编注的《徐天啸与徐枕亚研究资料》,《研究资料》全书共18万字,有徐天啸年表、事略,徐枕亚年谱、传略、著作系年以及文艺界对《玉梨魂》、鸳鸯蝴蝶派的评价等,并附有25幅图片。这无疑有利于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利于促进文史研究和形成文学上真正的“百花齐放”。
◎故事感悟
常熟徐氏兄弟在文学艺术创作上都有不凡的造诣,他们在学术上相互影响、相互扶持,尤其是徐枕亚,开创了“鸳鸯蝴蝶派”,为近现代中国的言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海撷英
无腔不学谭
谭鑫培是湖北江夏县(今湖北武昌)人,他父亲谭志道是个汉剧演员,主要唱老旦戏。因为嗓子尖细,调门很高,好像“叫天子”(又叫鹨鸟)的叫声,所以人们就管他叫“谭叫天”,他自己也就默认了,以“叫天”作为艺名。谭鑫培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学戏,人们就叫他“叫天儿”或“小叫天”。
小叫天从小聪明伶俐,“逮着谁学谁”(京剧艺术家萧长华的话),并且能吸收各家的长处,加以改造创新,融会到自己的艺术表演里。因此他的戏路极宽,文武唱做,无所不精。他起先唱老生戏,因为嗓子唱坏了,改唱武生戏,后来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同时嗓子也恢复了,又改唱老生。不论演什么角色的戏,都是演什么像什么,极受观众的喜爱。
当时演员的社会地位很低,生活也非常艰苦。谭鑫培年轻时在北京城里混不下去,就到附近的县城和农村搭班演出,人们叫他所在的戏班为“粥班”,意思就是这种戏班的收入只够喝粥。可是小叫天在喝粥的演出生活里,不断琢磨演技,苦练功夫,逐渐成了出色的演员,就由“粥班”转到了北京城里的三庆班,后来又到了四喜班。这时候,他的表演艺术已经征服了广大观众,大人小孩,人人都爱看他的戏,北京城里出现了“满城争说叫天儿”的情景。京剧老生演员,差不多都把谭鑫培当做楷模,所以有“无腔不学谭”的说法。
谭鑫培的表演,也吸引了清朝皇室、贵族和大臣们,他们经常让他到皇宫、王府或大臣的家里唱戏。有一次皇宫里唱戏,谭鑫培因事迟到了。慈禧太后板着面孔说:“我叫你来唱戏,你竟敢迟到!真像个懒惰的猪八戒。你今儿个就演猪八戒的戏吧!”谭鑫培没法儿,只好演了一出《猪八戒盗魂铃》。又有一次唱戏时,清朝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那桐要他加演一出。谭鑫培本不愿意再演,但又不敢当面拒绝,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我再演,就得大人给我请个安。”他以为那桐是朝廷的大官儿,地位很高,只能给王爷、贝勒、贝子(清朝贵族的爵号)等少数人请安,哪能给他这个“戏子”请安呢?没想到那桐是个戏迷,对谭鑫培的表演喜爱得发狂,听了这话,立刻把右腿一屈,右手往下一垂,说:“给谭老板请安!”谭鑫培下不了台,只好又唱了一出。从此以后,戏剧界的同行就给他起了个“谭贝勒”的外号,又叫他“伶界(戏剧界)大王”。
◎文苑拾萃
鲁迅与狂人日记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到日本去学医,想用医学解救同胞的痛苦,进而拯救自己的祖国。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有一天课堂上放映时事幻灯片。片子反映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给沙皇军队当侦探,被日本军队抓住杀死。杀这个中国人的时候,很多中国人无动于衷,围着观看。这件事对鲁迅刺激很大。他心想:围观的人个个体格强壮,为什么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还麻木不仁,跟着凑热闹呢?可见没有思想觉悟。光有强壮的身体,是不能拯救中国的。要拯救中国,就得先治中国人思想上的病。于是他停止了学医,决心从事文学活动。用文学这个武器来医治和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唤起人民反抗黑暗统治。不久,《狂人日记》发表了。
《狂人日记》中的“我”,是一个患了精神病的“狂人”。他“发狂”的原因是由于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暗指封建制度),被统治阶级认为是“疯子”、“狂人”,被看管了起来。他对周围的环境和人进行了仔细观察,反复琢磨,才发现不仅人们限制他的自由是为了“吃”他,而且几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都是人吃人。他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几句话,就把封建制度和伪善的礼教的本质揭穿了:虽然口头上说的是“仁义道德”,但本质上却是“人吃人”。
“人吃人”,就有吃人的人和被人吃的人。鲁迅所说的吃人的人是剥削者、统治阶级,被吃的人是被剥削者、被统治阶级。他又借“狂人”之口肯定地说:“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就是说剥削阶级一定会被消灭,同时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狂人日记》是对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的说明书和控诉书,也是宣战书和批判书。这以后,鲁迅不仅写了很多内容丰富、形象感人的小说,而且写了不少富于战斗性的杂文,矛头直指封建军阀和反动派。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以更迅猛的步伐向前发展。古老的中国终于迎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
王琦兄妹品德高尚
◎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罗贯中
王琦(生卒年不详),字文进,明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有谁能够相信,在封建社会里会有这样的官吏,为官数十年,清苦廉洁,晚年病归乡重,竟然穷困到“并日而食,缉纸为衣”的程度。可是,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明朝前期的清官王琦。
王琦永乐中以乡荐会试,中副榜(正式取录外补选入名者),授官汝州(今河南临汝)学正(州儒学教官),后升任监察御史,又以学行老成,升为山西按察佥事,提督学校。史书中说他:“以清介自持,在官门无私谒,平生不治生产,居贫晏如也。”可是为官却兢兢业业,以至当地士风为之大变。
按说按察司佥事官位也不算低了,可是因为平时清正无私,又不肯谋取,因此到王琦病归乡里后,生活就更加困难了。
地方官府见他如此贫困,经常送些东西钱物来问候,可是王琦坚辞不受。全家每天只能对付一顿饭充饥,他妻子实在受不了,忽然拿出一对金环,请去换些米来。王琦见了,很是吃惊,妻子解释道:“顷君为德于某,某以仪报。知君必却,妾念瓶久无粟,勉受此二,不令君知。”王琦见妻子受人之礼,本来非常不高兴,可是再看妻子饥饿之相,又不忍发作,只好哄骗说去易米,接过金环而去。王琦没有去买米。他将金环退还后空手而回,对妻子说道:“赝环也,肆不受,我投之湍矣。”妻子其实一看这情形,心里就都明白了,什么话也没再说,回到房中暗暗哭泣道:“悔不请人易之。”
这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天降大雪,王琦病饿交加,僵卧于床上。地方官府送来东西,他也不受,知府为此上书朝廷,皇帝特诏赐百金,以表彰王琦的廉洁,可是就连皇帝的恩赐,他也仍不肯接受。只有一些故旧送些食物,他勉强收下一点,仅供充饥而已。邻人们实在看不下去,劝他说:“当路甚重公,举一言,何所不济,何乃自苦如此?”王琦却答道;“吾求无所愧于心耳。虽饥且寒,无不乐也,何唁之有!”就在这一年冬天,王琦在家中冻饿而死,年仅50余岁。
为事只求无愧于良心,而不以饥寒为苦,这种境界,实在少有。为官30年。临终时身上衣裳破旧,以纸粘辍,这样的官员,更是世间少有了。然而更加令人钦佩不已的,不仅是王琦本人,还有他的妹妹。
王琦的妹妹嫁给了保安(今河北怀来)知州傅润。傅润也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因得罪专权太监王振的侄子,被命备边粮,折磨而死,死后无钱归葬。州内百姓深表同情,敛金相助,可是王琦的妹妹却严为却拒,没有接受。这时候,她所住的房墙突然塌了两处。里面露出好几件银器来,人们得知后都说:“天所以报廉吏。”可是没想到王琦的妹妹又将这些银器上交官府,一毫未取。人们不由为此而慨叹:“诚哉琦之妹也!”
◎故事感悟
王琦兄妹如此清廉,实在可为后世千载的楷模,然而为官者能如王琦,为官妻者能如王琦之妹,又何其难哉!王琦兄妹的品德高尚在封建社会中实在难得。
◎史海撷英
陈老莲的童年
明代出现过许多有名气的画家,像沈周、唐寅、仇英、文徵明等,而最有特色的还是陈老莲。
陈老莲名叫洪绶,字章侯,因为幼名叫莲子,中年以后号为老莲。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生在浙江诸暨县枫桥镇乡下的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里。他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不平凡的绘画才能。那时候的人定亲很早,陈老莲定亲后,在岳父家里读私塾。据说在他4岁的时候,岳父家新盖了一幢房子,刚刚粉刷完墙壁,岳父对孩子们说:“别把墙弄脏了。”一清早,孩子们都来看这幢新房子,陈老莲对着这堵刷得雪白的墙壁打量了许久,产生一个想法。他对那些小伙伴们说:“你们还不吃饭去?”把小伙伴支走了以后,他把凳子摞起来,爬上爬下,在白壁上画了一幅一丈多高的拱手而立的关羽像。小伙伴们吃过早饭,又来到新房子里,看见墙上的画,都吓哭了。岳父闻声赶来,看到墙上的关羽像,画得栩栩如生,连忙下拜,便用这间房子供奉关羽。这个传说当然不大可信。不过,陈老莲从小就喜欢画画,并显示出绘画的才能则是可信的。
◎文苑拾萃
陈老莲愤世画英雄
根据史料记载和遗留下来的作品得知,陈老莲至少画过四种水浒图像。其中的一种是《水浒图卷》,画的是从宋江到徐宁共40人。陈老莲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气的画家了,当代人说他中年时就独成一家,晚年更名盛一时,甚至认为“明三百年无此笔墨”,简直是独步明代画坛了。但是他创作水浒人物像,仍然非常严肃认真,画法严谨,人物的姿态神情雄奇刚秀,凛凛有生气。当时人在他所画的《水浒图卷》上题写“英武神威”四字,恰到好处地点出这些画像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陈老莲不仅画水浒人物画卷,还画水浒人物酒牌,又叫水浒叶子。这是一种赌酒游戏的工具,每张牌上都写明玩的方法。如张顺的画像:一边写着“浪里白条张顺,生浔阳死钱塘”,另一边写着“居临水者饮”。扈三娘画像一面写着“一丈青扈三娘,身长者饮”,一边写着“桃花马上石榴裙,锦伞英雄娘子军”。许多画像还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他画的宋江,俨然一代领袖;机警沉着的吴用,智勇双全的关胜,简直就是诸葛亮和关羽的再现。陈老莲还在画像旁边写上赞语,如刘唐:“民脂民膏,我取汝曹,太山一掷等鸿毛”,称扈三娘是“娘子军”,赞宋江“好义”,关胜“轶伦超群”。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起义英雄的敬仰,寄托了他在追求真理和光明的意愿。这在明代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多么宝贵的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