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是我国奴隶制的繁荣阶段,随着甲骨文的确认,引发了对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从而找到了盘庚迁殷的都城所在地,一座座商代城址陆续被揭露出来,其中偃师、郑州商城的年代最早。
偃师商城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城关镇西部的塔庄附近,地处洛阳盆地东缘,北依邙山,南临洛河,东阻成皋,西挡崤函,依山带水,地势平坦,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理想之地,素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美誉。
经过15年的勘探和发掘,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早商城址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
大城城垣西、南两面较直,北垣东段向东南斜收,而东垣中段偏南部位的墙体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中部往北宽敞,南部犹如一把刀柄。南北最长1700余米,东西最宽1200余米,南端仅宽740米,周长近5500米,城址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城墙都是先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成,墙底一般宽17~19米,有的超过20米,距原地面残存高度1-3米不等。可确认的城门有5座:北垣近中部有1座,东、西垣对应部位各2座,南垣尚未发现城门。护城壕宽18~20米,环绕于城垣外侧四周。
小城位于大城西北部,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面积约80万平方米。已知北墙中段和东墙局部有曲折,墙宽6~7米,建筑方法与大城城墙基本一致。而其南墙、西墙和东墙南段同大城城墙重合。城墙两侧有坡度较缓的护坡。在城墙北侧发现一条与城墙平行的东西向壕沟,沟宽2~2.5米,深0.9米。沟内填满褐色淤土,出土少量商代碎小陶片,该沟极有可能是排水设施。城墙外有路土,当是道路之所在。通过小城城墙的发掘证明,小城的修建要早于大城。
宫城在小城纵向轴线偏南部位。初建时的宫城大体呈正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四周有宽约2米的宫墙。宫城内的宫殿建筑群密集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在宫殿的附近引渠修池,形成“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御用池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池苑也是中国古代帝都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目前发现最早的帝王池苑遗址就是在偃师商城1号宫殿北部发现的长方形水池。而在小城西南隅的2号宫殿,则应是戒备森严的皇家仓储之所。
宫城内还有多座水井和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在宫城的北部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大灰沟。
在大城的中部和北部,曾发现多处中小型建筑、窖穴、水井和灰坑,可能是中下层居住区,并有制陶作坊。在大城东北隅的护城坡内发现有铜渣,在护城坡所叠压的灰坑里和城墙的夯土里都发现有铜渣、木炭和陶范,这些发现都证明这里在之前曾是一处铸铜遗址。铸铜遗址是商周时期考古的重要遗存,偃师商城城内筑铜遗址的发现,丰富了偃师商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研究偃师商城的性质和商代早期青铜冶铸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与偃师商城年代相近的郑州商城发现于五十年代初。
郑州商城,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东起凤凰台,西至西沙口,北抵花园路,南到二里岗,面积25平方公里。1955年开始发掘。据碳-14测定,年代距今3570 ± 135年,其上限约当公元前1620年前后。
城址位于遗址中部。城墙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的平面近似长方形,四垣周长6960米,其中南墙与东墙各长约1700米,西墙长约1870米,北墙长约1690米,墙基最宽处达32米,局部地上残留最高约5米。城周有缺口11个,其中有的可能是城门。城墙系用土分层、分段版筑法夯成,其横剖面呈梯形,每段长3.8米左右,夯层较薄,夯窝密集,相当坚固。在城内外两侧筑有护城坡,护城坡夯层则是斜坡筑成,内侧较缓外坡较陡峭。平均底宽约20米,顶宽约5米,高约10米。
外城墙位于内城南墙和西墙之外约600—1100米。早在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们在内城外东南二里岗一带,即已发现外城墙2100米。至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内城外南、西南侧又发现两段外城墙,分别长980米和435米。三段外城墙相连长度500多米,形成一个朝向东北的大敞口,圈筑在内城东南角、南墙、西南角及西城墙南段之外,对内城形成一个环抱之势。在内、外城墙之间,多分布有商代文化遗存,而在外城墙之外则基本没有商文化依存分布。
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还有小型房基和水井等遗迹。城内东、北部近40万平方米的较高地带,现已发现有3座大型宫殿的夯土台基建筑遗存,应是商代大贵族居住的宫殿区。宫殿区东部还有蓄水池和输水管道等贮水设施。
在偃师和郑州发现的这两座商代早期城址,不仅在古代城址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商代早期历史的研究也有巨大的学术价值。我们相信,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继续和研究的深入,它们将进一步发挥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