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3岁前,“穷养”男孩的100个关键
7396000000036

第36章 鼓励男孩的“小发明、小创造”行为

男孩总喜欢自己“鼓捣”一些东西,在我们看来他的做法有时候和“搞破坏”是一个意思。我们会因此而训斥他,甚至还会扔掉他的小发明、小创造。殊不知,我们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扼杀男孩创造思维的发展。

先来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让我们明白,男孩的“小发明、小创造”有时也能起到大作用。

2005年8月19日,鞍山市山南小学4年级3班10岁的小学生董浩森发明的“吸灰黑板擦”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受理书”。

董浩森从小就喜欢摆弄家里的各种东西,闹钟、玩具等等已经被他拆了个遍。后来学校里开设了科技课,老师在课上号召大家开动脑筋做小制作。这正好对了董浩森的胃口,他非常喜欢上这门课。

董浩森发明“吸灰黑板擦”就是因为看到老师上课时擦黑板总是不可避免地“吃”进许多粉笔灰,影响身体健康,于是,他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发明一种黑板擦,让老师在擦黑板时不再有灰,将老师“解放”出来。

经过不断思考和研究,董浩森终于将吸灰黑板擦发明了出来,这个板擦要比正常的板擦大一倍,里面装有一个小小的电力吸尘装置。黑板擦工作时,粉笔灰就会被里面的“小吸尘器”吸走,老师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

董浩森的这项发明在2004年沈阳、大连、鞍山三市联合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发明活动中获奖,并且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在专家们的鼓励下,董浩森还为这项发明申请了发明专利。不仅如此,这项发明还给他带来了其他的好处,他更加有自信了,学习也更加刻苦了,各科学习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看到董浩森的故事,我们还能说男孩的小发明、小创造是在无故捣乱吗?难道我们不觉得他的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值得鼓励的吗?拥有创造思维的男孩,头脑将会更加灵活,接受知识将会更快,不断探索的精神又能激励他永不止步,我们不正是希望男孩在这样的劲头下迈向成功吗?

所以,我们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待男孩的这种“小破坏”,他的每一个作为也许就是发明创造的源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鼓励男孩的这种“小发明、小创造”行为呢?

首先,包容男孩拆卸物品的行为。

好好的闹钟,男孩非要大卸八块,看看里面的3根针是如何转圈的;多功能的玩具,男孩绝不会只满足于享受它的功能,他非要知道这些功能都是怎样运转的;他好奇所有带螺丝的东西,总想拿改锥将螺丝拧下来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他更好奇所有可拆卸的物品,探究它们的内部构造是他最大的乐趣。

对于男孩的这种拆卸行为,我们不能直接指责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他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我们应该给予肯定。但同时,我们也要教育他学会爱惜物品,更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有的男孩拆卸物品是由于好奇,想要知道里面的构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帮他准备一些相关书籍或光盘,让他不必要非得拆卸才能了解;有的男孩是想自我改装一些物品,我们可以给他买一些可供拆卸的玩具或物品,让他自己去创造。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不能横加指责,只要适当的引导,就能让男孩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

不过,也有男孩是纯粹在搞破坏,是故意将东西弄坏,这时我们就要严肃起来,制止他的这种行为。

其次,培养男孩的观察能力。

可以说,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起源于观察,要想让男孩有良好的创造能力,就必须培养他的观察力。

我们要鼓励男孩多注意观察生活,看看生活中各个物品的作用,这些作用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然后鼓励他多想象。比如,日常生活中他会用到带橡皮的铅笔,我们就要让他想想这种设计的原因,人们用这样的铅笔既能写字,写错了还可以擦掉,这就是一个巧妙而方便的设计。当男孩观察到这一点之后,他就会对其他物品也做一些相关联想,就会去寻找物品之间的关联性。

最后,帮助男孩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头脑中会被一些固定模式占据,我们的思维会慢慢产生一种惯性,其后果就是创造性思维逐渐被束缚住了。当一个人没有了创造性思维,他又怎么可能去进行发明创造呢?因此,我们应该多做些努力,帮助男孩摆脱这种束缚。

平时我们可以多和他一起玩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的游戏,鼓励他的发散思维。或者也可以根据他喜欢的东西,比如汽车,让他玩“手口不一”的游戏,就是我们说一款汽车的名字,却不让他指出这款汽车,而是去指别的汽车。另外,我们也要多带他去参观科技馆,观摩科技大赛,让别人的灵感带给他启发;多给他买一些科幻小说,让他感受创新科技的魅力,激发他的探索心。

当他在创造思维的引领下,动手做出一些小东西时,我们不要用我们的惯性思维来评判他做得好还是不好,而是应该鼓励他继续发扬这种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