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思维灵活的表现之一就是他能从各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不只有一面,多角度去看问题会将问题的利弊各方面都考虑齐全,从而使人能更轻松地解决它。
1937年,美国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金门大桥。可是这座大桥却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堵车,而且堵得非常厉害。管理部门花了数千万美元向社会广泛征集解决的方案,最终中标的方案却非常简单:就是将大桥中间的隔离栏做成活动的,根据上下班的车流去向,上午时向左移动一条车道,下午时则向右移动一条车道。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动,堵塞的问题竟然迎刃而解。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多角度思考的成功例子。大桥已经修好了,再加宽不可能,再修一座大桥也需要时间。桥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所以,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想到了用隔离栏变换车道的数量,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想法!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应该能看出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有多么重要了吧?如果我们的男孩也具有这种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那么问题在他眼里将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他就可以将其轻松解决。
首先,肯定男孩的正面思考。
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都会习惯性地去采取一种单一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正面思考。当然我们不是说这样的思考不对,相反的,我们需要肯定男孩的这种思考。对于13岁前的男孩来说,正面思考会使得他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也能反映出他解决问题的决心,反映出他想要找出办法正面迎接挑战的信心,有利于培养男孩积极乐观的态度。
其次,提醒男孩从反面去想想。
有些事情从正面看是一件好事,可从反面想一想也许就变成了坏事。比如上网,正面去看的话,它可以帮助男孩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可从反面看我们就会发现,上网会让男孩接触到不良信息,而且长时间上网还会损害他的身体。所以综合考虑后,我们就能得出结论:男孩上网要适度。这就是从反面思考的好处,它能避免我们盲目下决定。
13岁前的男孩毕竟还是孩子,如果他只看到事情好的一方面,却没有学会反面思考的话,他也许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路上遇到陌生人给糖吃,如果他只看到事情的正面——糖好吃,却没有看到反面——陌生人的企图,他也许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13岁前的男孩喜欢做英雄,如果他只看到这件事的表面现象,却没有反过来想一想的话,可能他的英雄行为就会变成破坏行为。比如路上两个孩子推推搡搡,他马上上前去“见义勇为”,最后却发现人家不过是在玩游戏。
所以,我们鼓励男孩从反面去思考,只是给他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模式。也就是说,他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学会将思想转个弯,看一看反面,并且他还要将正反两面综合起来去看,这将提高他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再次,教男孩学会从一旁看待问题。
有句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见,跳出一件事,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看待,对于我们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早上,妈妈带着11岁的儿子坐公交车,刚上车,就有两个人为争座位吵了起来。儿子看了一会儿扭头对妈妈说:“明明是那位叔叔不对,他为什么非要跟那个阿姨吵呢?”妈妈笑了笑说:“我们不去讨论他们谁对谁错,你想想看,原本大家出门都是开开心心的,可这样一吵,你觉得他们一整天会开心吗?”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妈妈继续说:“我们看问题有时候要从旁边去看,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
这位妈妈就很聪明,她利用一件小事,让儿子学会了从侧面去看问题,这让她的儿子不再局限于对错上,他的视角就会更为宽广。我们要向这位妈妈学习,在适当时候,鼓励男孩跳出事件本身去看问题,这样他就能将事情理解得更为深刻。
最后,鼓励男孩适当选择一些独特的角度。
也许我们还记得上一节中董浩森的那个故事,有人看到老师“吃”粉笔灰,可能会想让老师不用粉笔,或者使用无尘粉笔,这样的想法也不无道理,可以说这是很大一部分人的正常思维。而董浩森却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他想到了去改进黑板擦。正是这种独特的视角才使得他的小发明成为了国家专利。
我们也要鼓励男孩在看问题时经常变换角度,多考虑细节,这样能使他找到一些独特的视角。也许原来看似很难的问题,在这种全新视角的引领下就会变得容易起来。独特的视野角度,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体现。不过我们也要提醒男孩,不要一味地追求独特,有些问题原本很简单,如果非要从独特的角度去考虑,反而会变得复杂。所以男孩对问题要区别对待,不要总想着去寻找独特视角,他必须要学会灵活变换视角,以应对各种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