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7505700000048

第48章 宋词(8)

(1)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北固山上,又名北顾亭,面临长江。(2)孙仲谋:指孙权,三国时吴国君主。(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4)元嘉草草: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年间草率北伐,结果大败,国势一蹶不振。(5)封狼居胥: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曾追击匈奴至狼居山,在山上筑坛祭神而还。狼居胥,一名狼山,在今内蒙古西北部。此处说宋文帝好大喜功,也想北封狼居胥山,结果惨败。(6)仓皇北顾:荒乱败退中回望追敌。(7)四十三年: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渡江南归,至写此词时整43年。(8)佛狸祠:北魏拓跋焘的祠庙。(9)神鸦:祭祀时飞来觅食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神的鼓声。

【赏析】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千古江山,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吞万里。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得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清平乐(村居) / 辛弃疾

茅檐低小(1),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2),白发谁家翁媪(3)。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4),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茅檐:茅屋里的茅檐。(2)吴音: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3)翁媪(ǎo):老翁、老妇。(4)无赖:指顽皮、淘气。

【赏析】

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上阕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从“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这一农户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在家里编织鸡笼。小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卧”字用得极妙,它把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这首词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 张孝祥

作者简介

张孝祥(公元1132—1169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宋词人、书法家。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全宋词》辑录其词223首。

长淮望断(1),关塞莽然平(2)。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3)。追想当年事(4),殆天数(5),非人力;洙泗上(6),弦歌地(7),亦膻腥(8)。隔水毡乡(9),落日牛羊下(10),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11),骑火一川明(12),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13),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14)。渺神京(15)。干羽(16)方怀远(17),静烽燧(18),且休兵。冠盖使(19),纷驰骛,若为情(20)!闻道中原遗老(21),常南望、翠葆霓旌(22)。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23),有泪如倾。

【注释】

(1)长淮:淮河,当时为宋金东部分界线。望断:极目远望。(2)莽然:草木丛生。(3)黯销凝:暗自销魂凝思,形容因感伤而沉思。(4)当年事:指靖康年间金兵南侵灭北宋事。(5)殆:也许、大概。(6)洙泗:古代鲁国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流经曲阜。此处代指中原地区。(7)弦歌:弹琴唱歌,此指礼乐教化。(8)膻腥:牛羊的气味,借指金兵。(9)毡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大多住毡帐,故称其居所为毡乡。(10)落日牛羊下:黄昏时牛羊下山回栏。(11)名王:古代少数民族对贵族头领的称呼。宵猎:夜间打猎。此处指夜间军事演习。(12)骑(jì)火:骑兵打着的火把。(13)空埃蠹(dù):白白积满尘埃,被虫蛀蚀。此指闲置不用。(14)岁将零:一年将尽。(15)神京:指北宋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16)干羽:盾牌和雉羽。古代的两种舞具。(17)怀远:以文德怀柔远人。此处谓朝廷对敌妥协。(18)烽燧:指战争烟火。(19)冠盖使:穿官服乘马车的使臣,此处指去金求和之使臣。(20)若为情:何以为情。(21)中原遗老:中原沦陷区的百姓。(22)翠葆霓旌:指皇帝的车驾。翠葆,用翠羽装饰的车盖。霓旌,绘有云霓的彩旗。(23)填膺:塞满胸怀。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隆兴二年。头一年,张浚率军北伐,在今安徽宿县符离集战败,投降派得势,与金通使议和。当时张孝祥任建康(今南京)留守。张浚召集抗金义士于建康,拟上书孝宗,反对议和。张孝祥即席赋此词,张浚深受感动,立即罢席而起,入宫求见孝宗。词里描写了沦陷区的荒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残暴,抒发了反对议和的激昂情绪。

上阕描写江淮区域宋金对峙的态势。“长淮”二字,指出当时的国境线,含有感慨之意。自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宋史·高宗纪》)。昔日曾是动脉的淮河,如今变成边境。这正如后来杨万里《初入淮河》诗所感叹的:“人到淮河意不佳”、“中流以北即天涯”。国境已收缩至此,只剩下半壁江山。极目千里淮河,南岸一线的防御无屏障可守,只是莽莽平野而已。江淮之间,征尘暗淡,霜风凄紧,更增战后的荒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