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练意图
1.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定义和层次,懂得感恩他人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并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二)训练目标
1.让学生体验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2.让学生通过榜样学习,建立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3.让学生学会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做法,体会老师的情感。
2.难点让学生体验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并学会如何随时、积极主动地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与老师目前的关系状况,并了解感恩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情感,激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2.操作程序
(1)“看一看”环节通过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起高中生的同感,并激发学生思考自己对老师的感情。在学生读完案例后,老师可以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是否和“小柯”一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对待老师的。若是在课堂上,老师把自己上学期间与老师发生的故事分享给学生,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活跃教学气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测一测”环节通过感恩小测试,使学生对自己与老师的关系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本环节中,老师了解一下同学与老师相处关系程度的分布比例如何,大概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以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二)观点意识
“观点意识”环节,要求同学自己阅读,该环节主要使同学们了解感恩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有哪些层次表现,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并激起学生感恩老师的意愿。其中总分在0~5分,说明师生关系相处很好,学生是一个懂得感恩并学会表达感恩之情的人;总分在6~20分,说明师生关系一般,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是一个知道尊重、感恩老师的人;总分在21~33分,说明师生关系较差,学生在行为层面上,感恩行为较少。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深入了解老师的心理感受,从而懂得感恩。
(2)让学生通过学习榜样,为自己以后的感恩行为提供参考。
(3)让学生在思考老师为我做了什么,我为老师做了什么后养成自己的感恩心理,并学会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2.操作程序
(1)根据“诊断评价”部分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1~2个策略进行重点训练。
(2)“策略训练”部分运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角色扮演和绘画等多种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让学生亲身实践,多体验、多感受、多反思。
(3)结束时,老师可请学生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体验或感受等,在学生分享过后,可对本次活动作总结。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使学生积极参与本课中的活动体验,有所思有所想,从而加深学生对老师的情感理解,懂得感恩并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2.程序
(1)“问一问”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使学生了解到老师对自己的付出,从而激发自己的感恩之情。
(2)“用一用”环节,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实际表现,从而提高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一)“体验感恩”策略的教学建议
1.通过列举伟人李宗仁尊师如父母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师生之情的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感恩表现,老师可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如何感恩老师的,从而引发学生对老师角色的思考。
2.根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建议4~6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或主持人。老师投影呈现“故事1”和“故事2”(见学生用书),每个小组任选一个故事,将故事充实、丰富并表演出来。也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充实丰富后表演出来。这部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换位思考,深入细腻地感触老师的内心。如果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充分地表达出老师的心理活动的话,这堂课就很成功了。
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故事1
(1)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样想?你会怎么做?
(2)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会怎样想?你会怎样做?
(3)如果你是其他同学,你会瞧不起这位同学吗?为什么?
故事2
(1)如果班主任那时放弃了对这位同学的教育,那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2)这位同学对班主任那么无礼,为什么班主任还是没有放弃?
(3)你怎么看待这位同学对老师的无礼顶撞?
(4)假如老师从来不布置作业,从来不管不问学生,你认为学生会是怎样的学生?
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作记录。老师可巡回指导各组的讨论。讨论结束后,请活动中扮演同学、扮演老师和其他观看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重在体验理解老师的苦心。
(二)“榜样学习”策略的教学建议
这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在教学中,若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将伟人的感恩行动细化为语言、动作、态度等几方面,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强化,那么学生的感恩行为更易养成。
1.榜样教学意在为学生树立一个行为标准,让学生拥有行动的指南。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的,再通过阅读伟人们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对自己日常行为的反思,最后让学生讨论,从语言、动作、态度等几个方面如何表达对老师感恩之情。
2.讲述“我最喜爱的一个老师”活动部分,可将学生分组(以4~6人一组为宜),每组选举一个小组长或主持人。请每一个小组成员讲述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老师。活动结束后,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1)老师做了什么?
(2)我为什么喜欢这个老师?
(3)有什么值得我感动的地方?
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再次让学生反思老师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如有的行为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有的行为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等),加强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同时,还可结合伟人尊师的表现,设计一个感恩计划:如我再次遇见这个老师,我会如何表达我的感恩之情,以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
(三)“表达感恩”策略的教学建议
1.表达感恩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感恩之情。在表达感恩之情时,要先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反思,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如小组内讨论问题:
(1)老师为我做了什么?
(2)我为老师做了什么?
(3)我在哪些方面让老师担忧了?
(4)我现在可以为老师做什么?
2.“绘画感恩”部分,可将学生分组,或按照原来的分组亦可。让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在纸上画一幅画,并用这幅画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或者让学生书写感恩卡。另外,这个环节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1)歌唱感恩让小组成员任选一首表达感恩的歌曲(也可对歌词进行改编)来歌唱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例如:生命如歌,是您种下了那些音符!爱是不能忘记的!老师,谢谢您!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对您我满怀感谢之情。您是一棵挺拔的树,曾结过成熟的果实,岁月在您的身上镌刻下苍老的年轮,您的身旁却崛起一片森林,郁郁葱葱。我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让热情重新把我的理想点燃,我多想再一次聆听您的讲课,让知识重新给我飞翔的翅膀亲爱的老师,虽然我不常去看您,可是每当想到您,我的心头都会掠过一丝温暖。祝您天天快乐!……
(2)书写感恩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让每个学生或小组合作来书写一首诗、词或散文,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例如:送您一束鲜花,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给您带来一丝甜蜜。老师——您辛苦了,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
(3)感恩宣言让学生用简短的一段话来抒发自己的感恩之情。例如: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另外,班级还可进行感恩演讲、感恩征文等一系列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或请同学分享自己这堂课的情感活动,所学所获。
最后由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感恩,也不知道什么是报答,而是认为父母、老师以及其他帮助他的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的同学还和老师之间有着很深的误会,对老师只有愤怒与抱怨。因此,在训练活动中,首先,老师本人要持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度,努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宽松和谐的、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无所顾忌、自由言论。其次,老师要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思考这些事情,从而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另外,对待那些对老师很不满的同学的意见、观点或看法,老师可以征得该同学的允许后进行全班讨论,从多个角度来思考这些事情,有利于形成该同学对此事情客观全面的评价。
2.活动操作方式和调控
(1)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讨论时把握学生的讨论方向,不要偏离主题。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之情。
歌曲《感恩老师》
你带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
你带我们攀登科学的山冈,
我们在你期望里天天向上,
像小树长成明天的栋梁。
老师啊老师,
敬爱的老师,
你为我们倾注的心血太多太多。
老师啊老师,
敬爱的老师,
感恩的歌儿唱响四方,唱响四方。
感恩的歌儿唱响四方,唱响四方。
(摘自:吴娜《感恩老师》)
感恩他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谭振亚强调: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要学生学会感恩,感谢他的父母给了他生命和无私的爱,感谢他的朋友给了他友谊和支持,感谢伤害他的人磨炼了他的心志,感谢欺骗他的人增进了他的见识,感谢他的老师给了他知识和看世界的眼睛,感谢生活给予的一切,感谢……只有有了感恩的心,才能让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珍惜自己,尊重自己。
(摘自:吴育焕《感恩教育初探》,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推荐教师阅读书目
1.屠荣生:《师生沟通的心理攻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2.袁振国:《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
3.海穆·基诺特(着),许丽玉、许丽美(译):《师生沟通技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7月
(二)问题思考
1.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苦心?
2.在生活中,如何让学生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