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7日)
一、甘肃省艾滋病疫情概况
1993年甘肃省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截至目前,HIV感染者累计15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8例,29例已死亡)。甘肃省艾滋病流行的特点:一是HIV感染者和病人逐年增多,呈快速增长趋势,2000—2003年,全省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占累计总数的75.2%,年平均增长53.5%,2004年增长幅度更大,新发感染者达48例;二是三种传播途径都存在,其中以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既往有偿供血为主,占77.5%;性传播占13.6%,母婴垂直传播占2.7%;三是艾滋病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已有13个市、州发现HIV感染者;20~49岁青壮年占82.3%,农民、无业和工人占78%。
二、甘肃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领导机构,增加防治经费投入
为贯彻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甘肃省政府制定下发了《甘肃省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1—2010年)》。2002年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甘肃省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之后,将领导小组改为甘肃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省长任主任,24个部门的领导为成员。2004年5月,甘肃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会议精神,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04年4月,甘肃省政府分管领导深入疫情较重的清水县农村,看望了艾滋病病人,研究部署艾滋病防治工作。目前,各市、州政府均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兰州等市、州政府还召开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
1999年至2003年,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艾滋病防治经费116.9万元,其中省级83万元,市级28.3万元,县级5.6万元。今年,省财政在往年40万防治经费的基础上,追加290万元。
(二)加强部门配合,推广干预措施
1995年至2003年,省上及各地每年都召开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参加的甘肃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协调会议,明确职责,提出防治意见和建议。卫生、公安、司法、宣传、教育、计生等部门相互配合,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各部门结合日常工作,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近年来,省司法系统和兰州军区建立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兰州军区在新兵入伍体检及两年一度的战士体检中,将艾滋病抗体检测列为必查项目。2004年,甘肃省卫生厅、省交通厅、民航甘肃管理局、兰州铁路局、兰州市政府积极配合,在中川机场、兰州火车站、兰州市3个大型汽车站及5条主要街道安装或正在安装艾滋病防治宣传灯箱。省工商局将《艾滋病警示录》光盘下发给每个市、县工商局,并专门发文要求各级工商局认真组织观看,提高职工防治意识。省电视台、电台制作、播放艾滋病宣传公益广告,在“陇上人家”、“现代女性”、“新闻直播间”及“新闻聚焦”等节目中播发了有关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新闻、防治专稿及专家访谈共50余篇。省出入境检疫局印制艾滋病宣传材料分发给每一个出国人员。教育系统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在大专院校新生入学时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举办由教职工、学生骨干参加的培训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兰州铁路局利用广播、闭路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在一等客运站、候车室、售票厅及特、直快列车上每天播放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均在2次以上。
各级新闻出版、交通、人口计生、妇联、工会等结合各自特点,引导社会各阶层群众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是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措施。按照卫生部安排,省卫生厅积极部署,在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成立了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其中省级11人,市级103人,县级574人,共688人。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联合发文,先期在兰州市57家大型宾馆推广安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在客房放置安全套,并将洁士邦公司给甘肃省赠送的60台自动售套机免费分发给20多家宾馆。甘肃省防艾办正在着手采购一批安全套和自动售套机,在大专院校、娱乐场所将安置售套机,推广使用安全套。定西、敦煌等市也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在宾馆及娱乐场所安装了自动售套机。省、市卫生、公安、药监等有关部门已进行了协商,将在兰州市城关区、临夏州广河县等地开展针具交换试点和美沙酮替代疗法试点工作,并在所有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开展安全套推广工作。
三是坚持“打防结合”,积极预防控制艾滋病。今年7月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在打击吸毒贩毒和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专项活动中,共查处卖淫嫖娼案件270起,摧毁卖淫团伙37个,查处吸食注射毒品案件503起。对全省登记在册的5万名吸毒人员进行了逐个追踪摸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甘肃省在强制戒毒所等场所的吸毒人员有1万人,分布在社会上的有3.2万人,下落不明的5000多人。2003年全省38所戒毒机构的3975名戒毒人员调查显示,注射吸毒的占2.59%,其中共用注射器的占38.33%。从1992年开始,卫生、公安、司法系统紧密配合,对羁押、戒毒、劳教人员开展性病普查普治工作,在戒毒所查出了18例艾滋病感染者,司法系统查出了3例感染者。1996年开始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和知识讲座,经抽样调查,甘肃省狱内服刑人员和所内劳教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兰州市女子监狱对服刑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得很扎实,成效非常显著。
(三)认真贯彻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措施
甘肃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自愿咨询检测办法》,要求各级地方财政解决艾滋病免费治疗及免费检测所需的费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及各市、州一所综合医院作为艾滋病病人定点收治医院,省级及14个市、州疾控中心承担自愿免费咨询检测工作。11月底,省卫生厅公布了全省自愿免费检测、免费治疗单位及咨询电话,各地要求咨询及检测的人数增多。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0多人自愿进行咨询检测。兰州市民政、教育等部门制定了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家属进行救助的政策,将城市、农村的艾滋病病人纳入低保和救助范围,解决孤寡老人的赡养问题,优先为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公益性工作岗位,减免其子女入学费用。天水市清水县将全县10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列为扶贫对象,每人每年救济1200元,其所有子女免费入学。
(四)认真部署中期考评,促进工作进一步开展
根据国艾办对全国艾滋病防治进行中期评估的要求,甘肃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下发了《甘肃省防治艾滋病中期自查考评方案》,召开了全省防治艾滋病中期评估工作会议,对各市、州及省级公安、教育等17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综合评估。8月,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等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定西、白银、天水、平凉等地进行了中期评估督导检查,并进行了特殊人群和普通人群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1999年至2003年,甘肃省14个市、州中,有12市(州)成立了协调领导机构,下发了防治艾滋病工作中长期规划。通过中期评估,各部门和各地进一步提高了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认识,关心和支持防治艾滋病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五)扎实工作,推进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各项工作
2004年6月1日,甘肃省秦城、清水、岷县、广河、凉州、敦煌6市(县、区)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正式启动,省示范区管理办公室专门召开了由各市(县、区)政府领导参加的会议,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提款报账管理办法。各示范区办公室积极开展基线调查,针对各地的特点,制定了3年工作方案及2004年工作计划,开展了大范围的宣传活动,在每个村都张贴了艾滋病防治宣传画。省上对每个示范区进行了两轮督导,举办了一次提款报账培训。清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民政、教育、卫生、农业、扶贫等部门的领导,多次深入农村调研,慰问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武威市凉州区在城市及农村张贴了大量的宣传画,安装了宣传灯箱,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敦煌市在市内宾馆及娱乐场所安装了安全套售套机,对性服务人群进行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广河县针对吸毒人群较多的特点,在戒毒所进行了广泛的健康教育,使戒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目前,各示范区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