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6日)
1995年8月,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率先提出了建设甘肃省农村小康文化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小康文化建设规划》。八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小康文化建设中,坚持“巩固、提高、充实、完善”的基本方针,按照建设发展规划,健全基层文化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或改建了一批文化设施,使文化建设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文化创建局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了社会正气,净化了基层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九五”以来甘肃省基层文化建设情况和目前面临的形势
(一)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了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领导
“九五”以来,各地对基层文化建设都很重视,全省近60个县(市、区)根据全省小康文化建设规划,制定了当地小康文化建设的具体发展目标,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为政府要办的实事之一。有的地方还把基层文化建设任务列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确定了文化建设项目,定期检查,定期考核,促进了基层文化建设任务的完成。有的地方把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程,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经常研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的地方党政负责同志经常深入基层文化单位,调查了解基层文化建设情况,指导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些市、州的县人大、政协也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基层文化建设情况,提出了许多积极有益的议案和建议,促进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成了一批基层文化设施
为了保证全省农村小康文化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1996—2000年,省上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农村乡镇文化站建设。全省各地也加大了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共筹措资金2.3亿元,新建、扩建和改建了一大批基层文化设施。现在14个市、州、地现都建有群众艺术馆,8个市(州、地)建有图书馆,83个县(市、区)建有文化馆,82个县(市、区)建有图书馆,8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村建立了文化站、文化室,其中有50%的乡镇文化站实现省级达标。有的地方还建设了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环境优美的文化广场,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文化品位,而且还为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三)开展创建活动,培育了一批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典型
自1996年甘肃省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以来,全省各地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为龙头,积极实施文化长廊建设工程、“蒲公英”工程和知识工程,不断改善基层文化发展条件,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内容,努力营造基层文化发展的社会氛围,建成了7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和29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个国家级农村儿童文化园,2个省级农村儿童文化园,500户优秀读书家庭。这些先进典型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了甘肃省基层文化工作的水平。1997年,文化部在甘肃酒泉召开了全国第五次文化先进县建设现场会,对甘肃省创建文化先进县的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巩固文化阵地,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队伍
1995年省编委、省文化厅联合下发《关于颁发〈甘肃省乡镇、街道文化站机构编制标准〉的通知》。各地按照省上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农村文化阵地常建常失、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的要求,充分利用文化馆主阵地的作用,坚持抓培训不动摇,提高了基层文化专业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同时,积极培养基层业余文化工作队伍,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五)丰富城乡文化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紧紧抓住繁荣基层文化这一主题,以节庆、调演、会演、比赛、展览、艺术节为活动形式,以传统和现代节目为主要内容,以业余文艺骨干和民间文艺队伍为活动主体,在继承中创新,在繁荣中发展,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基层文化活动,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繁荣基层文艺创作,文艺表演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九五”以来,甘肃省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关注社会,普及基层文化,实施精品工程,创作出了一大批贴近生活、贴近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涌现出了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有的美术、书法、摄影和戏剧作品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会演中取得了好成绩,特别是自1996年以来,在国家举办的每届“群星”、“蒲公英”大奖评选中,甘肃省选送的文艺作品都能获得金、银、铜奖,产生了一批深受全国文艺界好评的艺术精品,极大地推动了甘肃省基层文化事业的普及与提高。
总结回顾甘肃省“九五”以来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既要看到甘肃省基层文化工作蓬勃发展的好形势,同时也要清醒地分析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基层文化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有的地方还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落实基层文化建设“五纳入”,或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五纳入”,领导不重视,政策不得力,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二是文化发展思路滞后,文化活动缺乏新意。一些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观念陈旧,缺乏改革和创新意识,不能适应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的要求。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工作形式陈旧、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三是基层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欠账较多。与“九五”前相比,我们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是增加了,但是横向比较总量偏少,比例偏低,难以满足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的县级图书馆没有购书经费,多少年来没有订购过新书;有的县文化馆只有人员经费,缺少事业经费和活动经费;乡镇文化站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许多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保障,无法保证必要的群众文化活动。从总体上说,基层文化建设多元化投入方式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一些地方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倾向尚未改变,另一方面对于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事业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四是基层文化设施简陋,数量少,整体落后。目前全省还有3个县(区)没有建立图书馆,4个县(区)没有文化馆,近300个乡镇没有文化站,村一级的文化设施数量更少。一些地方虽然新建扩建了乡镇文化站,站舍房屋新,面积大,但大部分内部设施及活动器材少而旧,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一些文化设施建成后疏于管理,不能正常运转,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五是基层文化队伍配备不齐,专业队伍相对不稳。有的地方在机构改革中,撤销了乡镇文化站,有的地方缩编减员,人员严重短缺,在现有人员中也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影响了当地文化工作的开展。有的乡镇文化站专干工资拖欠严重,生活得不到保障,造成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不稳定。这些问题,已严重阻碍着甘肃省基层文化建设的步伐,不仅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对甘肃省基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建设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国家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做好基层文化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以落实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为内容,加快甘肃省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步伐,使甘肃省基层文化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工作思路是: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为重点,抓好文化基本阵地和基本队伍建设,创新文化基本活动内容,改进文化基本活动方式。继续推进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建设文化长廊,实施知识工程,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保护和挖掘民间民族民俗文化艺术遗产,整体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加快甘肃特色文化大省的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快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基层文化市场,提高城乡人民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甘肃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经过5年的建设,基本达到县县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建有多功能文化站,每个社区建有文化服务中心,每个基层文化工作机构拥有一批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文化设施,一支比较稳定的、年轻化、知识化、能适应现代文化发展需要的新型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培育起繁荣有序的基层文化市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开发一批自然人文景观,评选和树立一批基层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拥有一批优秀的社会文艺创作、艺术表演和演出团队,创作出一批有特色、代表甘肃省群众文艺最高水平的拳头作品,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一定的知名度,使甘肃省基层文化建设城乡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特色浓郁,内容丰富,效益显著,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围绕目标,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
搞好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实施各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正确方向,保障基层文化健康发展
基层文化工作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发挥着宣传教育、审美娱乐、启迪心智、凝聚人心的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各种文化互相冲撞,互相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丰富和繁荣基层文化生活的同时坚持正确的方向,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和广大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搞好基层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基层文化建设的全局,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用先进文化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坚决抵制腐朽、反动、庸俗文化的侵蚀,彻底铲除其赖以滋生的土壤,净化基层文化环境,保障基层文化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起到教育育人、娱乐育人的目的。
(二)坚持既定目标,落实基层文化建设任务
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各地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把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及城市社区文化中心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建设。各地新建的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公益文化设施,在建设标准上一定要按照国家和省上规定的要求,适度超前,外观设计新颖,内部功能设计齐全,符合现代文化发展的需求。村级文化室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文化需求,要体现农民群众自由组合、自娱自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要和民政部门实施的“星光”计划、体育部门实施的全民健身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走联合共建的路子。同时,要鼓励动员社区内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现有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为社区群众提供活动场所和其他文化服务。要不断完善文化先进县创建评选标准,推动全省基层文化事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要继续搞好文化长廊建设工作,把各条文化长廊建成融群众文化、专业艺术、文物保护、科普教育于一体,设施齐备,各具特色的文化长廊,打造甘肃省文化区位优势。要大力改变图书馆服务手段落后的现状,积极推进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全面提高图书馆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