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乐乐对批评变得特别敏感。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别人一批评他,他就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是个没用的人。
那天早上,妈妈给他买了一杯豆浆。他没拿好,豆浆掉在地上,溅了一身,刚穿的衣服立刻变成了“大花脸”。
乐乐妈见状,便随口说道:“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你看好好的豆浆就这样被你浪费了,还得让妈妈洗衣服。”
这本是很简单的一句批评,乐乐却非常不开心,竟然哭了起来。
妈妈好不容易把他哄好,让他自己再去买一杯,乐乐却死活不愿意去。妈妈问他:“为什么,你不想喝豆浆了?”
让妈妈没想到的是,乐乐却这样回答:“我这么不小心,怕又把豆浆给掉地上了。我想喝,可是我怕又浪费豆浆。”说完,乐乐眼圈又红了。
妈妈听了,心里一阵难过,觉得自己可能批评过头了,让乐乐产生了自卑心理。
可乐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敏感了?
案例深度解析
因为妈妈的一句批评,乐乐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并不是因为他变得敏感了,而是因为他容易在别人的批评中失去自信,说到底,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是一种不良心理,是对自我的否认,是对自我个性的排斥,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造成自卑的直接原因就是别人的批评。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因为受到批评而失去自信的孩子并不少见。只不过他们的表现不一样,有的哭闹、有的否定自己、有的再遇到相同事情会退缩等。这些都说明一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已经受到了这种不良心理的影响。如果父母不帮孩子纠正,非常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要想引导孩子远离自卑心理,父母就需了解哪些批评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
(1)批评太多。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并没有针对某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错误进行批评,而是泛泛而批。比如“你就是一个笨蛋”“你太调皮了”“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等。很显然,这些又泛又滥的批评不仅不能达到改正孩子错误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2)批评情绪化。
在批评孩子时,有些父母很难做到“冷静”“客观”,而是把自己的情绪加入其中。比如抱怨、嫌弃等。这在孩子听来,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否定。
(3)不听解释的批评。
孩子犯错,父母如果没有听孩子的解释而盲目批评,同样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一旦这种情绪蔓延,孩子就很难从中走出来,自卑心理也就接踵而至。
心理学家支招
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卑心理吗?
答案是肯定的。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给人格发展划分了八个阶段,他认为,第二个阶段——儿童早期(1.5~3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并克服羞怯感和疑虑感。如果幼儿对自己的疑虑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就会自我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幼儿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重要的、失败的和没有价值的。而父母的批评就是孩子疑虑的最大来源。
通常,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本来就低。如果父母再因孩子犯的一些小错而过分批评,就会让孩子在不良批评效应的影响下更自卑、更不自信。如,父母常说“你真蠢”“到底你会不会”,就会令孩子产生挫折感、自卑感、不安感。在不知不觉之中失去了随机应变的能力,更加无法解决面对的问题。
那么,父母该如何带孩子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呢?
(1)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一些孩子之所以在受到批评之后变得自卑,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自我价值感,甚至他们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周围人的认同上。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父母对孩子的兴趣和努力不能仅是表扬,还要有发自内心的欣赏,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2)批评之后给予爱和支持。
面对孩子的错误,批评是应该的,但聪明的父母不会就此停住,而会在批评之后把爱和支持给予孩子。比如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有起有落,正确应对失败能帮助孩子提高健康的自信心。在孩子失败或失望时,如果他们知道父母的爱和支持永远不变,他们的自信心就能增强。
(3)用“实际意义”提高自信心。
给他布置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比如,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帮自己做些家务,即便是简单的扫地、择菜、摆放碗筷,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从而具备更强的自信心。
他山之石
父亲姓名:严铭
职业:媒体工作者
儿子姓名:小明,6岁半
我的儿子小明是个嘴甜、活泼的孩子。每次有人到我们家做客,小明都会非常热情地接待,请他们坐下,倒茶、拿糖果、陪聊天,像个“小主人”。
有一天,我的同事带着他儿子到我家玩,奇怪的是,这次小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端茶倒水,而是躲在房间不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后来我才明白,可能是上次这个同事带着他儿子来我们家玩的时候,说起孩子的考试成绩,我就提到了小明的测试成绩下降,大家都当面批评了他。特别是小明的妈妈,还说他“懒惰骄傲”“没有理想追求”。
他妈妈以为这样就能促使小明努力学习,没想到却严重损伤了儿子的自尊心,让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觉得无颜见人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和小明的妈妈商量,一定要帮小明找回自信。他妈妈先向他道了歉,然后一起探讨成绩下降的原因。我也和那个同事商量好,下次见面要多表扬小明。同事点头同意。
几天后,我就带上小明去那个同事家玩,又“顺便”提及了小明的成绩。我说道:“小明上次测试成绩下降,不是因为懒惰,也不是因为骄傲没理想,而是偶尔失误。他妈妈上次那么批评他,就是冤枉他了。”看得出来,在听到我的话之后,小明脸上又露出微笑。此后,当亲戚朋友再来我家做客的时候,小明又是一个热情的“小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