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航空情缘
7600000000072

第72章 关于航空工业管理工作的研究(3)

二、企业精神的作用

企业在组织产品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自身产品的科研、生产、经营,还是企业在深化改革中探索多种联合形式,都有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一个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有无活力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得以最大的充分发挥。这是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具体讲,企业精神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企业精神一旦通过精炼并富有哲理意义的文字高度概括与总结,在企业内外广为传播,就成为企业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它代表了全体员工的愿望和意志,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企业全体员工就会在这面旗帜下集合成一个高度统一协调的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整体,员工与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就会在思想上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融合、在行动上步调一致。企业与员工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荣辱与共的密切关系,促使全体员工自觉地把单位的“我”与“企业”这个集体连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共同体。这样便形成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二,具有“组合剂”的作用。企业精神能使企业的人力、科研、生产、经营中的诸要素为完成企业的奋斗目标,从质量、数量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使劳动力这一基本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佳化,进而起到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作用。

第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感召力,是维系企业全体员工的感情纽带。企业精神一旦深入人心,全体员工就会对企业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依存感、自豪感和归宿感,就会视企业为家,做到企业奋斗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高度统一而自觉地忘我工作。

第四,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企业通过全体员工的个人行为、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给社会留下的一种特殊印象。它是社会公众对企业所做工作的总体评价。企业精神要求全体员工要爱岗敬业,讲究职业道德,把维护企业利益与维护社会环境利益结合在一起,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宁可牺牲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而服从国家的全局。企业精神一旦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就会通过每位员工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在社会上塑造起企业的形象。

三、培育企业精神的途径初探

企业精神是每位员工个体言行举止表现的集合,每个人的精神状态便构成了企业这个集合体的群体精神。因此,个体精神是企业精神的基本单元,要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就必须从构成企业精神的基本单元入手,抓住“人”这个关键环节,在“人”这个核心问题上做好文章。

1.把尊重、理解、关心、爱护人的思想贯彻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理解、关心员工的疾苦,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多为员工办实事。同时,要尊重人们的不同个性,注意把员工在工作中的缺点和特点区别开来,切不可把特点误认为缺点而加以抹杀,注意对他们的特点多加理解和爱惜,支持他们发挥特点,克服缺点。即便是在指出个别员工错误缺点时,也应避免简单粗暴地“一批了事”和“以罚代教”,而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力求“苦口婆心”。只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并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工作方法,讲究工作艺术,就能把员工的思想工作做活、做好,就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进而发挥员工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使广大员工自觉树立企业意识。爱岗敬业就是要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意识,强化职业感情,培养职业意志,坚定职业信念,增强职业自豪感,以对国家对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献身于所从事的事业,使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进而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企业精神才会成为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培养和锻炼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搞好企业工作的基础。企业精神与员工素质息息相关。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的素质、员工队伍的素质。因此,企业精神是衡量企业素质、员工队伍水平的综合指标,企业及员工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精神水准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要培育高质量的企业精神就要下功夫提高企业素质,努力培育和锻炼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其中提高员工个人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有责任在工作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为提高员工的个体素质,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奋发向上的氛围,进而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培育高质量的企业精神奠定基础。

3.重视对人才的行为动力的激发。人们在社会、在企业奋斗所争取的不仅仅是物质需求,重要的还有人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人的行为动力的激发,既有赖于按劳分配,通过公平竞争尽可能满足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需求,也要借助于必要的精神文明建设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倘若我们仅重视对人的物质方面的投入,一味用金钱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而忽视对人的精神方面的投入,即不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崇高的思想情操去教育人、引导人、熏陶人、影响人、激发人,那么这种仅靠物质刺激产生的积极性不仅有限,而且难以持久。因为人的需求不只是体现在对物质利益的要求上,还有一个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譬如大多数员工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荣誉,得到奖励、升迁,受到尊重,提高自身社会价值和在单位的声誉。这就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在给予员工合理的物质报酬的同时,还要善解人意,对贡献大的员工不但给予精神方面的鼓励和支持,而且对员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心理要求要善于引导,促使他们将这种精神需求与实现远大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以便在大目标的激励下激发出更大的行为动力。

4.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培育高质量企业精神的关键。企业各级领导应是企业精神的培育者和带头人。企业精神首先体现在企业领导的言行和精神风貌上,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精神,其中起核心和关键作用的是企业领导班子中的“一把手”。因此,企业各级领导的思想文化和道德品质及个人素质,领导艺术水平,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在工作中的言谈举止等都会对企业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的作风、品德、行为都对全体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员工是一种无声的感召。因而,企业各级领导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为广大员工树立榜样,以强烈的示范效应去影响、教育、引导、熏陶员工,使员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示,获得榜样的力量,从而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焕发成员工自觉奉献的工作精神。这样,企业精神的培育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成效。

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精神贵在具有自身特色,但有一些企业套用公式化、口号化的模式来表述企业精神。这种没有特色的企业精神不仅使企业精神流于形式,而且不利于增强企业素质,起不到激励人、凝聚人的作用,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那些不经过长期的倡导和建设、不充分反映个性特点的企业精神,不能成为真正具有高质量的企业精神。

企业要培育具有特色的高质量企业精神,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传统、目标等情况,有的放矢地倡导和培育企业精神。在此过程中,企业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企业精神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一开始就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业务能力、领导艺术、思想品质等方面为员工做出榜样,并要有鲜明的特点。这样,企业全体员工才能被凝聚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核心周围,同心协力为企业的发展乃至企业经济竞争实力的提高而努力工作。

(此文写于1998年6月)

创新——企业走向市场的通衢

处在世纪门槛的航空工业民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即将到来的一个以信息、生物、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竞相发展,以知识经济为重要标志的新时代,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为能在下个世纪中抢占优势地位而从多方面厉兵秣马的情况,如何去迎接这种新的挑战,是一味抱怨当初支持不够导致如今自身的科研实力和资本实力绵薄而望洋兴叹呢,还是积极创造条件,选准道路,顽强拼搏地追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很显然,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会选择后者。诚然,企业要想顺应时代潮流,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参与角逐,增强竞争力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从发展的现实和可能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找准自身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其中,不断实施创新工程,不断提高企业知识含量和人员素质及整体综合实力,则是企业获得必要的定力且能在未来时代有立足之本,进而赢得市场的通衢。

创新的涵盖面很广,其内容和特点也很丰富,它包括了科学的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及管理创新等;从实施的角度看,关键是需要创造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结合航空工业民品的一些情况,依笔者谬见,可从以下几个创新点做文章。

一、注重产业创新,为企业创造一个走向市场的良好运行机制

1.技术创新,为产业创新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是指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等)从设想到生产出产品进而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得到应用的完整过程,也就是把一种或若干种新思路、新概念发展到实际应用的阶段,其中包括技术发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它既有发明的生成过程,又有走向市场得到应用的全部。因而技术创新一般具有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强调了市场的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它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二是强调了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三是强调了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科技成果与生产过程转化并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主要力量;四是强调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创新的主动力;五是强调了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未来知识经济接轨的必由之路。

从目前航空工业已有的六大类民品来看,当务之急,一是下决心组织实施好已经列入国家技术改造计划的“双加”项目和“军转民”项目,使之尽快达标达产形成经济规模;二是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形成产品梯次发展格局;三是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使更多的民品生产线应用CAD/CAM技术,让更多的企业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并上英特网信息高速公路;四是建立重点民品信息快速反应系统,以更快速度应变市场;五是整合民品涉及的产业链,使重点民品中相关行业能增加互动性和协同性,共同攻关、协作开发新产品。

2.结构创新,为产业创新打开通道

发达国家的实践以及世界经济发展都表明,产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创新。首先是产品结构要分流。航空工业的民品要从以提供技术装备为主向既提供装备又涉足产品的方向发展,并力求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新、功能新,要始终坚持突出一个“新”字。同时,产品的应用领域也要分流并不断拓展;比如讲,航空工业的建筑材料,目前是以铝型材料为主且主要服务于宾馆、写字楼等工程项目,而对于正在各地迅速发展的私家房屋的装饰装修却几乎没有顾及。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大市场,航空工业的建筑材料的应用领域是否应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向这个方兴未艾的装饰装修市场尽可能多地提供如环保建材、智能建材等新型适用性强的产品。再比如,长江水灾之后水利设施的重建就需要大量的土工布,航空工业有关厂所能否抓住良机,在及时提供土工布生产设备的同时,批量供应优质的土工布呢。其次是民品生产的组织结构要优化。对优势足、实力强的小型巨人企业的民品应重点扶持,重点培植。是否在六大类民品的每一类民品中,选择一些民品开发、市场开拓有成效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点支持、重点跟踪、重点管理(可否借鉴军品的项目主管责任制),为每一类民品的升级换代起示范作用。第三是民品涉足的行业结构要调整,使之合理。应根据现有的六大类民品结构,在重视支柱民品发展的同时,注重扶持环保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已有一定基础的产品,尽快形成一业为主、多业相辅的多角化经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