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航空情缘
7600000000008

第8章 关于航空工业非航空产品(民品)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7)

中国航空工业已经为食品与包装行业提供了:饮料罐装生产线、果汁生产线、豆奶生产线、肉食加工生产线、饼干生产线、面包生产线、大罐(小罐)方筒全自动缝焊机生产线、复合包装材料、粉状颗粒包装机、啤酒生产设备、液体流量计、奶冷却槽、离心机等食品与包装行业急需的生产线及设备,产品品种已达200多种。

中国航空工业开发生产的无菌大袋包装设备、无菌保鲜塑杯式包装设备、无菌利乐罐装设备、无菌保鲜塑料共挤洁材等技术装备已成为我国无菌包装设备和无菌保鲜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目前,全系统提供的食品与包装机械占全国食品与包装机械替代进口产品的60%以上,先后有:牛奶包装机、粮食加工机械、香肠生产线、火腿生产线、袋泡茶包装机、雪糕冰激凌机等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古巴、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基础件

基础件及其技术,尤其是液压技术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专长之一。目前已有近30个单位将航空液压技术转向民用工业部门,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相继为建筑、轻工、纺织、交通、冶金、化工、汽车等行业提供了:液压泵系列、液压阀系列、液压滤清器系列、液压千斤顶系列以及光纤高档电连接器系列、滑差离合器、各种锻件、各类工量刃类具、电子点火装置系列等一大批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的基础件,有些产品,随着国家的援外工程走向国际市场,有些产品,如工量具、液压千斤顶等产品已成为中国航空工业机电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之一。

——环保节能装置

环保设备与再生节能设备是中国航空工业开发生产的重要民品。10多年来,全系统相继为有关行业开发生产了:用于海水淡化、医院污水和工业废水及循环水等各种水质的净化处理设备或生产线、垃圾处理装置、用于废旧橡胶回收的深冷制冷技术及其成套设备,并已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医疗单位及其他有关民用部门。为白洋淀提供的水质处理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航空工业正在抓紧开发研制太阳能制冰机、太阳能空调器、风力发电设备等新型的环保节能装置。

——建筑材料与建筑机械

建筑材料与建筑机械是中国航空工业开发生产的另一重要民品。10多年来,全系统利用航空技术及工艺,率先向有关部门提供了铝型材、使用面占国内建材行业同类设备60%以上的铝、塑门窗加工装备,随后又向社会推出了:彩色钢板门窗生产线、泰柏板、抗静电地板、制砖机、复合建筑材料、大理石加工成套装备等深受用户欢迎的产品。其中金属幕墙的开发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增强了中国航空工业为建筑行业服务的技术实力。

——电子高新技术产品

电子高新技术产品是中国航空工业高技术转民颇具发展前途的重要民品。目前已经提供给市场的神经仿真计算机、三坐标测量机、五坐标加工中心和铣床,钛合金精密铸造生产线、微型计算机冷冲模CAD/CAM系统、MSD曲面设计系统、鞋帮和鞋楦CAD/CAM系统、CAD/CAM集成系统-CAX、激光照排系统、子午线轮胎生产线、超大型复印机、冷等静压机、内燃机诊断系统、液晶显示生产线、3C电脑系统、动静压轴承、大罐罐身电阻焊生产线等主要产品,不但深受使用单位的欢迎,而且为解决中国航空民用工业后继产品不足的问题找到了一条发展途径。

在“军转民”过程中,中国航空工业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强化质量管理。全系统把军工产品的质量控制手段从民用产品生产过程扩张到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全系统的民用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大大提高、民用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系统已有41项产品获得国家优质产品称号,其中金质奖4项、银质奖37项,有近40个企业获得国家、省部级质量管理奖。

——机电产品出口

在“军转民”的同时,中国航空工业加快“内转外”走向世界的步伐,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把加大机电产品出口力度作为长期战略方针。10多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已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和科技合作关系。从1986—1993年的8年间,中国航空工业机电产品出口创汇,每年平均增长45%以上。全系统已经形成了以中航技公司为龙头,以7个出口基地和20个扩权企业为后盾,以民用飞机、飞机零部件、工业燃气轮机、汽车及其零部件、摩托车、自行车、体育康复器材、精密机床及工量刃具、纺织机械、食品与包装机械、电子家电等为主导产品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保证了机电产品出口的稳步增长。同时,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出口、“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企业、劳务输出、海外直接投资等也方兴未艾。

自1988年起,中国航空工业“军转民”以合资合作方式,利用外资,特别是1992—1994年间,中国航空工业通过香港航空基金、与外商直接合资等方式吸引外资,是1992年前5年利用外资总和的15倍。“金城、南方、沈飞、宝花、青云、哈飞、东安”等一批中国航空民用工业支柱和重点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外资,进一步提高了中国航空民用工业的技术实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为中国航空民用工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迎接复关与国际市场并轨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航空民用工业还利用在深圳、珠海、海南、厦门、浦东等一批沿海企业和一些内地企业开办“前店后厂”,承揽海外来图、来料、来样(“三来”)加工业务,收集和开发民用产品,每年仅“三来加”的产品出口额就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二、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第三产业势在必得

“军转民”、“内转外”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学校,以及在市场上享有声誉的经营性公司、中介机构,服务性机构等不同层次的第三产业机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航空产品、民用产品的健康发展。

中国航空工业第三产业现有从业人员15万人,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人民币,涉及商业、科技、教育、卫生、信息、咨询、广告、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服务等10多个行业,为中国航空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富余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国航空工业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产品优势、沿海企业的优势、中心城市和地处旅游地区的环境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中国航空工业第三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与航空产品、民用产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按照“突出主体、加强两翼,发展经济、振兴航空”的战略方针,中国航空工业正在抓紧调整产品结构,转换机制,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上5个新台阶的步伐,促进航空工业继续腾飞,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世界和平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文写于1991年11月,是作者为《腾飞从这里起步》

电视录像片撰写的解说词)

关于重建“中国航空工业民品与第三产业信息中心”的思考

关于重建“中国航空工业民品与第三产业信息中心”的思考

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经贸局1994年5月中旬在京召开部分企事业单位信息工作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上获悉:一个重视和加强航空工业民品与第三产业信息工作,努力开发信息资源、尽快形成信息产业,重组“中国航空工业民品信息中心”、创建“中国航空第三产业信息中心”,推动航空工业“两翼”发展的问题得到大家的关注。对此,笔者拟就有关问题与大家研讨。

一、重建“两个信息中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航空、航天两个总公司的成立,于1989年成立的航空航天部民品信息情报网的活动也已停止,亦存在一个对其进行调整、完善,重建“中国航空工业民品信息中心”的突出问题。

信息工作是航空工业“军转民”、“内转外”,发展第三产业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面对我国“复关”与国际经济接轨、企业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航空工业民品与第三产业信息工作受到更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得到了更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希望尽快建立健全航空工业民品与第三产业信息网络,为“两翼”的发展服务。

目前,全国有天津、吉林、航空工业这三大微型汽车信息网(简称微车网),由于航空工业微车网已处于停滞状态,航空工业生产微车的“三车一发”单位只好依附其他两个微车网。这种寄人篱下的信息活动不应再继续下去了,企业强烈感到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

航空第三产业正处在发展的起始阶段,各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三产方面就如同我们15年前刚开始“军转民”那样,没有实践经验,大多数企业面对三产的18个行业(领域)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迫切需要通过信息的传递、交流、启发、带动本单位第三产业的发展。因而,创建“中国航空第三产业信息中心”便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尽快重组“中国航空工业民品信息中心”,有利于航空工业民品“信息网、销售网、售后服务网”这三网的形成和发展,使航空工业民品信息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起到喉舌、媒介和催化的作用;有利于沟通航空工业系统内外、国内外信息,开展航空工业民品与境内外市场的交流,增强航空工业民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利于航空工业民品(或企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和技术;有利于航空工业民品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走出国门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开拓发展空间。

尽快创建“中国航空第三产业信息中心”有利于实现航空工业形成“大三产、大市场、大发展”的格局,达到本世纪末“航空产品、航空工业民品、第三产业”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航空工业民品与第三产业信息工作现状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1.自1989年组建航空航天部民品信息情报网以来,航空工业系统相继完成了:沈阳、南京、南昌、成都、襄樊、安顺、长沙、新乡、西安、汉中、兰州等11个信息网地区站的供销、纺机、微车、食品与包装机械、建材等5个信息专业分网的组建工作。

2.有些信息网地区站和专业分网结合本地区、本行业(专业)特点,与地方、行业建立起广泛的信息渠道,扩大了信息来源(如:纺织机械信息分网已与全国纺机科技情报站等11个纺机信息机构建立了关系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声誉,并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发展,如:安顺、南京、西安、供销、仪器与包装机械等信息网地区站的专业分网。

3.组织各种方式的信息发布会、技术座谈会、信息工作会,编辑出版并形成了航空工业民品信息刊物(如《航空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汽车信息选编》、《信息专报》、《民品与三产工作简报》),建立了初级的民品信息数据库(如纺织机械信息分网建成了5个数据子库并已投入使用)。

4.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从事航空工业民品信息工作队伍,全系统涌现出一批有责任感、事业心强的信息骨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总网与各信息分网(地区站)没有联网,出现断层,信息没有很好地流动起来;航空工业民品信息网注重了对国内、本系统内的信息收集,忽视了对国外信息网络和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

2.已经存在的专业网、站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站、分网组织、人员不落实,存在“成立时声势大,成立之后无所事事”这种虎头蛇尾、名存实亡的状况。

3.信息活动经费捉襟见肘。一方面,信息工作仍没有摆脱原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航空工业民品信息缺乏活力、自我生存能力弱;一方面,有些单位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因而是说起来重要,在行动上,尤其在经费支持上、信息机构设置上、人员保证上都出现梗阻,给具体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平添很多难度;另外就是在信息交流上强调对方给予,忽视相互间信息交流,这就形成了航空工业民品信息单向流动形式,阻碍了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

4.第三产业虽已起步,但由于相互间的认识程度、做法等方面的不同,发展极不平衡,航空第三产业至今缺乏相互沟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组织形式,不利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对组建“两个中心”的基本思路

(一)重建信息中心的指导思想

航空工业民品信息中心拟循着“形成大思路、建立大网络、干番大事业”的思路进行重新组建。对此,应树立三种观念:

1.按市场完善和建立工业民品和第三产业信息中心的观念:信息来源于市场、企业需要信息、信息要进入市场。

2.开展信息有偿服务的观念:信息是商品,商品进入市场是有价值的。

3.信息共享的观念:着重搞好信息中心与专业信息中心(地区站)之间、各专业信息中心(地区站)之间、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信息渠道,避免只向对方索取信息而不提供、交流信息的状况,努力使航空工业民品与第三产业信息真正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