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怀浙大(百年求是)
7746200000025

第25章 “黑白”,我们的摇篮——回忆浙大黑白文艺社

周微林

1936年秋,我考进了国立浙江大学。这是一所校风淳朴的学校,同学们大多在埋头读书。那时,竺可桢校长刚刚到任。

当时我所读的外国语文学系有一位教授陈逵老师,常拿美国的进步刊物《新群众》、英文版《中国呼声》和史沫特莱等作家的作品给我们看。后来又介绍我熟悉同系高年级同学陈怀白。

在女同学眼里,陈怀白是个怪人,时常板起一副脸,走路仿佛总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但同她熟悉以后,感到她其实是个很有正义感、很热情的人。同年十月,得知鲁迅先生逝世的沉痛消息后,同学们举行追悼会,灵堂上有她写的一副黑底白字大联:“先生不能死了拉倒,我们还要继续战斗”,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这一年的年底,陈怀白介绍我去参加一个文艺团体的成立大会。

会场上大约有三四十人。发起人说明了宗旨以后,土木系的周存国提议这个团体取名黑白文艺社,并解释说,一是为了长念不忘我国被日帝侵占的领土黑水白山(即黑龙江和长白山),要为收复失地而奋斗;二是表明我们必须是非分明,就如黑白分明一般。当场一致通过,并推选教育系的张启权(现名张毕来)为社长。黑白文艺社就这样诞生了。

半年多以后,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暑假,我因事去了上海一趟,回来时学校里的气氛已经大变。黑白文艺社常组织我们去街头宣传:三四个人一组,带一条长板凳,在过往行人多的地方,轮流站在板凳上向民众宣传。演讲的内容很简单:日本强盗打来了,我们不能做亡国奴,大家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致抗日。大概因为这事与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听的人还不少。我们也就感到非常兴奋。同时陈怀白和贵畹兰又介绍我给校内的《抗敌三日刊》写一些宣传抗日的诗歌,有时还去帮着刻蜡板。这时候,黑白文艺社的活动大多是与黎明歌咏队一同进行的,如教群众唱救亡歌曲和慰劳伤兵等。记得有一次我们由周存国带队,去一个伤兵医院慰劳,我们排着队在病床前刚满腔热情地唱了一句:“你们正为着我们老百姓,为着……”,有一个伤兵就破口大骂起来:“我们在这里等死,你们还唱……”,我们只好垂头丧气地退了出来。后来我们了解到,当时伤兵医院的条件太差,伤兵们正憋着一肚子气。为了支援前方,学生自治会还发起献金运动,“黑白”的社员们大都踊跃捐献。那时候我们都很天真,以为一抗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至于捐献的金器到底进了谁的腰包,是想都没有去想的。

后来,国统区前方节节败退,我们开始失望了。十一月五日,日军在江浙交界沿海的漕泾、金丝娘桥登陆,离杭州已经不远了,学校不得不迁往建德。

建德旧称严州,是个古城,县城很小。我们虽然仍在教民众唱救亡歌曲,但情绪已很低落。黑白文艺社的骨干分子陆续离校,有的到浙南去参加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工作,有的去延安,有的到其他地区去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因为敌军逼近,浙大又向西迁移了。1938年一月中旬,在江西吉安白鹭洲上一所中学举行学期考试,考完就搬到泰和县的上田村上课。一年级新生则在几里路外的大原书院。黑白文艺社自从周存国、陈怀白、张启权等骨干分子离校后,群龙无首,似乎已停止了活动。上田村是一个很荒凉的村子。在反围剿中,国民党反动军队曾在这里大肆杀戮,以致人迹稀少。此时环境虽很幽静,同学们的心情却平静不下来,国难家仇,有的家乡已沦陷,亲人们也不知流落到了何方。我那时苦闷极了,想找些哲学书来解决思想问题,当时在学校图书馆里能找到的只是康德,尼采、叔本华等的着作,这些书越读越糊涂,使人甚至对生存的价值都产生了怀疑。

半年多以后,浙大又迁广西宜山。初到宜山,感到这里的气氛与上田村不同,但我的心里仍然是一片迷惘。人为什么要活着?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

这些问题时常苦恼着我。正在这时候,一些离校参加救亡工作的同学回校复学了。一天晚上,回校复学的周存国和钱克仁一同来找我了解浙大的情况。

他们谈了许多外面的见闻,说要把“黑白”和“黎明”(歌咏队)恢复起来,在浙大开展救亡工作。临走时,周存国给我两本书,要我仔细读读。他们走后,我就认真地读了起来。记得那两本书,一本是《新哲学体系讲话》,一本是《新哲学大纲》。上面所讲的哲学与我以前所看到的完全不同。我的迷惘,仿佛被拨开了云雾,使我看到了人生的新的意义。

几天以后,周存国邀集了七八个同学,大多是以前黑白文艺社的社员,在龙江边的一个岩洞里开会,讨论恢复黑白文艺社的问题。我们都同意让农经系的滕维藻来当黑白文艺社的社长,因为在泰和时,一次作文比赛中,滕维藻荣获第一,我们称他为状元,由他来担任社长,是名正言顺的。他曾写大字报反对过国民党不让学生搞抗日救亡运动,而且为人正直、诚恳,一定不负众望。

接着就召开黑白文艺社的社员大会,使这个进步团体,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与此同时,黎明歌咏队也恢复了,校园里响起了振奋人心的救亡歌声,重新有了生气。随着形势的发展,周存国对我们说,推动全校抗日救亡运动,需要一个核心。我们七八个人常在一起学习马列主义和研究如何开展救亡运动,逐渐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取名“拓荒社”(1940年以后,改称马列主义小组),是个不公开的组织。当时我们的做法是,先在同学中物色爱国而有正义感的人,与之交朋友,并经常在一起谈心,谈人生观、世界观,谈对现实的看法,也谈生活中的种种感受,介绍他们阅读进步书刊和参加各项抗日救亡活动;然后介绍他们参加黑白文艺社,在“黑白”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再吸收到“核心”中来。这样,黑白文艺社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最多时达到五六十人。

这时候,黑白文艺社分成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三个小组进行活动。社员自由参加,我几乎每个组的活动都参加了。哲学和社会科学组经常举办专题讨论会。记得社会科学组第一次聚会是讨论“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当时我们的水平都不高,有人说是次殖民地,有人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争得面红耳赤,但大家的态度很认真,情绪是热烈的。哲学组讨论世界观问题,当时叫做宇宙观,讨论存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很明白了,当时却也是争论不休的。后来又讨论人生观的问题,当时大家都是敞开思想谈,会上谈不清,会后又继续个别谈,这对于提高思想认识是很有好处的。参加文艺组的同学都是文艺爱好者。有爱写诗和散文的,也有的爱写剧本。组里经常组织阅读和讨论中外进步作家的作品,如鲁迅,瞿秋白、高尔基等,还有美国那个写了《石炭王》的辛克莱。记得还曾经讨论过夏衍的《包身工》,大家由此而学着写起报告文学来。

在泰和时,一年级新生有个“呐喊团”,是一群热情的青年所组成。他们教民众唱救亡歌曲,向民众演出宣传抗战的戏。到宜山后,他们其中有一些便转到黑白文艺社来。这样,“黑白”的队伍就更壮大了。

“黑白”,说是文艺社,其实早就超出了文艺的范围。哪有文艺团体老是在讨论什么社会性质呀,宇宙观、人生观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呀等问题的?大多数同学认为它是一个“左”倾的团体,但有的说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有的干脆说就是共产党。我们那时虽然都还不是共产党员,也没有党的直接领导,但我们有党的思想、方针、路线引路,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召唤,我们感到自豪。

1938和1939年,还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初期,广西又是在李宗仁、白崇禧的统治下,他们与国民党有矛盾,国民党反动派在浙大的势力还较弱,所以我们能够放手地干。在学生自治会改选时,我们“核心”中,也是“黑白”社员的钱克仁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学生自治会办民众夜校,“黑白”社员成了骨干力量;举行支援前方的义卖,“黑白”社员积极参加,为布置会场和制作义卖物品,通宵达旦地忙着。凡是由“核心”建议,以学生自治会名义发动的抗日宣传工作,“黑白”社员都踊跃参加。比如暑假下乡宣传和慰劳伤兵。要演戏,“黑白”有自己的剧作家潘传烈,他常常一夜就能赶出一个短剧,排起来还很有戏剧性。

在宜山的一次民众集会上,演出了他写的《破坏大队》,教育民众,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黑白”有的社员参加演出,有的就在台下了解群众的反映。当南宁失守,敌军逼近宜山时,学生自治会先后组织了步行宣传队和战地服务团,“黑白”绝大部分社员都参加了,而且成为这两次较大的救亡运动中坚力量。后来,浙大迁到遵义,“黑白”又发动社员深入底层做社会调查。当时遵义的贫民受鸦片的毒害很深,有的社员就去大烟店了解情况,还调查了该市的贫民习艺所等,使我们这些“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疾苦和盘剥者狠毒的心肠,为我们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黑白”有自己的小图书馆,藏书大都是社员捐赠,也有校外地下党员和进步友人支援的;其中有进步的文艺作品,但更多的是马列主义着作和延安来的小册子。别看这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起的作用还很不小。知识分子嘛,往往是先从书本知识打开眼界,得到启发而逐渐提高觉悟的。为了保管好这批图书,土木系的周邦立(已故)和其他一些社员冒了很大的风险。当白色恐怖笼罩遵义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搜查、逮捕进步学生时,他们曾将这批书收藏在古庙神龛下面。抗战胜利后,浙大迁回杭州时,保管这批图书的同学,用伪装的办法运回杭州。虽然这时候,“黑白”早已被迫停止活动,当年“黑白”的社员也大多毕业离校,这批图书仍在暗中发挥着作用。

虽然,由于特定的时代,以及特定时代赋予我们的特定使命,黑白文艺社的工作偏重于思想启蒙,偏重于抗日救亡运动,讨论的也大多是文艺以外的哲学、社会科学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我们中间也确实有不少业余的文艺爱好者。我们举行的文艺晚会,往往吸引了不少社外的同学来参加。那时的文艺晚会,主要是诗歌朗诵,朗诵的又都是能激发爱国和革命热情的诗文,如艾青的《吹号者》等。有时也朗诵社员们自己的作品,如潘传烈的得奖作品《自由兄弟》(以中朝携手抗日为题材)中的一段对话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何琏玉朗诵高尔基小说《母亲》中的一段。她的嗓音并不高,而且还带点浙江义乌口音,但却充满了感情,把一个革命母亲的形象深深印刻在我们心中。值得一提的是,黑白文艺社的社员中,确实有不少很有才华的人,如已故的周存国,吴恕三、庄自强(现名庄柄群)等,他们虽然都是学理工科的,但文艺才能出众,能唱、能画、能写,还能作曲,可说是文艺方面的多面手。他们不仅善于领导学生运动,而且常常写出第一流的好诗,是真正的诗人。周存国在1937年离开浙大时写过一首诗:

我们从前

被山山水水

隔得多开

我们却望着同一颗星

做着同一个梦

走到一个地方来

我们现在踏上了一只船

去漂海

我们将分享同一股风

分受同一份灾

有谁还能遮掩着

半面胸怀

这首诗后来由去浙南工作的“黑白”老社员贵畹兰谱了曲子,一直从浙南传唱到在宜山的浙大,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当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当作家,我们只是有满腔的热情要写出来,唱出来。我们的作品只是互相传阅,或发表在墙报上。“黑白”的墙报叫《卫星》,后来改为油印的不定期刊物分发给社员们,再由社员们在同学中间广为传阅。我们有时候互相赠诗,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感情,以互相勉励。如有一首赠给周存国的诗,题名《画桥》。因周存国是学土木工程的,常作桥梁设计,故以此为题材。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这里那里

你应该多打下一根桩

让过河者

稳一稳脚步走过去

……

或许人们将挖空一生的心思

去描绘那座引渡全人类的巨桥

甚至亲自拿起沉重的锤子

打下一两根大铁钉

桥面的钢板要铺得更稳固

更平坦些

让奴隶们拖着拖不动的锁链

当啷当啷地走过去

又在对岸解下了一切束缚

进入一个合理的世界

从1940年夏秋开始,“黑白”的社员们陆续毕业离校。1942年“倒孔运动”后,黑白文艺社被迫停止活动。社员们离校后,有的与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参加了党领导的各项工作,大多数在解放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贡献了力量,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社员虎罴,后来参加了新四军,1941年在苏北牺牲。我们的第二任社长何友谅在1942年被捕后,牺牲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

1940年8月,我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告别了我的母校;告别了我思想的摇篮——黑白文艺社;怀着对广阔世界的无限向往,走进社会这个复杂的大课堂。但无论到哪里,都有“黑白”战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使我永生难忘。

在这里,我写下这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也是为了纪念黑白文艺社几位已故的战友周存国、陈怀白、贵畹兰、何友谅、吴恕三,周邦立、虎罴、潘家苏(“黑白”第三任社长)、庄柄群、胡玉堂。愿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