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7752600000010

第10章 梦的起点 (3)

文章结尾部分设计唐僧师徒相约2008年北京的情节,意味深长,可谓锦上添花。师徒四人这次观光游览,本来个个兴志高昂、欢天喜地,但现实是残酷的,看到人类对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导致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这些大慈大悲的菩萨们痛心疾首,心情沉重。但就在对人类的现状悲伤失望之极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的理念,重新点燃了师徒四人心中的希望之灯。这就意味深长地反映出人类对种种不当行为的深刻反省,并把文章的主题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人类有了希望,就会为希望而奋斗;为希望而奋斗,人类也就有了真正的希望。

位置的旋律

李超群

走过了春秋夏冬,经过了风雨雷电,来不及思索,来不及辩论,甚至还来不及演绎,便已匆匆地划下了一段惘然的青春轨迹---失去了半片童真,换来了些许成熟。回首一看,来时的脚印已被岁月的尘土所掩封,找不到一丝的痕迹;展望前路,烟雾绕山,迷茫一片,见不到半缕的灯光。虽说脚下的寸土仍清晰可见,但谁能知道它所在的天经地纬呢?似乎迷失在悠悠岁月中,仿佛困惑于滚滚红尘里。我不禁仰天叹问:我究竟身处何地?

或者我正处身于黄河堤岸上,因为我的耳边激荡着那澎湃的涛声,那么亲切;或者我正处于祁连山的雪峰上,因为我的肌肤透着一丝丝的冰凉,那么惬意;又或者我正立足于长城那伟岸的脊梁上,因为我心里正充满着自豪,溢着无畏。但这一切都仅仅只是或者,因为,我还有可能在别的位置上。风,在我的耳际响起了久违的声音,猛然醒悟。人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上某一颗星的化身,于是,我静望星空,但遥遥夜空,又有多少星辰呢?谁能、谁敢确定哪一颗才是自己的?

究竟我是站在什么位置上呢?

我要进人高等学府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摆脱昨天蓓蕾的与世隔绝,拒绝今天绽放的如火如茶,告别那困囿的幽梦。因此,我的位置应是在成长的路上,在奋进的路上。

我要化为逆风飞升的风筝拥抱蓝天,要抚摸那击石而起的浪花,要走进那出现在风雨之后的彩虹。因此,我的位置应是在百折不挠上,应是在屡败屡战上。

既然现实总不能叫我明了,那么就让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告诉我吧!

无数的精魂化成了卢沟桥上那怒吼的石狮,无数的鲜血染红了初升的五星红旗,无数的双手放弃了自己的安逸,翻开了新世纪中国文明的另一扉页。因此,我的位置应该是在如此多前辈的脚印后,在民族之舟的潮头。

一位残疾军人曾这样写下他对自己人生的独特体验:“我的存在似乎是在为健全的人作陪衬,只要我在他们面前一站,他们便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了,便会更加珍惜自己如今的所有,开拓再生的未来。那么我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多么叫人感动,多么让人肃然。从他的字里行间,我清楚了自己的位置应是横卧在急流两岸的桥上,应是在别人的满面笑靥上。

说到这里,我又模糊了,这么多的位置我应站哪一个呢?其实我都应该站。正如小草的位置是大地,她的一簇新绿带来了春季;云絮的位置是天空,她的朴美飘浮,点缀了蓝天;水滴的位置是大海,她的一点力量壮大了海的声势。在人们眼中,她们所处的位置都对;在哲人眼中,她们都应该存在。

生活不如意,不妨一笑付之,因为我们一定要越过尘世的藩篱---自私、贪婪、诡谲,否则,我们头顶上的一方蓝天将变得阴翳,变得黯淡无光。

是的,只要自己活得潇洒,活得充实,活得无愧,活得有意义,又何须在乎自己所处的位置呢?又何须执意弄懂它呢?

假如可以让你乘劲风破万里浪,挂云帆济沧海,假如可以让别人跨过你的身躯顺利到达彼岸,那么,不论花开花落,潮涨潮落,你脚下的这块土地,都会是你永恒的位置,永恒的追求。

解读

本文透视了充满困惑的青春期中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思索和热烈追求,抒发了他们勇于面对人生,甘献青春,为社会尽忠竭力的抱负和热情。

青春期是人进入成人行列、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到了这一时期,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在社会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把自己打造成高品位、高素质的人,如此等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进入“惘然的青春”落笔,述说了青春期对人生定位的迷惘:“展望前路,烟雾绕山,茫然一片,见不到半缕的灯光。”这种迷惘正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路程作了认真严肃的思索。而这种思索又是那么理智、从容:“似乎迷失在悠悠岁月中,仿佛困惑于滚滚红尘里。”“似乎”、“仿佛”表明了作者对这种迷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作苦苦的探索。不是吗?“我不禁仰天叹问:我究竟身处何地?”这一叹问是作者拨开迷惘的呐喊,是作者理智地寻求人生定向的宣言!

对于人生定位来说,“地方”、职业、职位并不重要,或“黄河堤岸上”,或“祁连山的雪峰上”,或“长城那伟岸的脊梁上”……关键在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作者行文的重点在谈论自身的修养上:“我的位置应该是在成长的路上,在奋进的路上”,“我的位置应是在如此多前辈的脚印后,在民族之舟的潮头”,“我清楚了自己的位置应是横卧在急流两岸的桥上,应是在别人的满面笑靥上。”这就告诉人们:青年们应该奋力学习,发展自身;应该继承先烈的夙愿,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尽力;多考虑他人,做一个无私高尚的人。最后,作者概括了青春期应有的人生 定位,“我们一定要越过尘世的藩篱---自私、贪婪、诡谲”,“不论花开花落,潮涨潮落,你脚下的这块土地,都会是你永恒的位置,永恒的追求。”也就是说,人应该摆脱世俗的影响,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善自己;应该直面人生,立足现实,不断地提高自己人生的价值。

行文错落有致,有条不紊,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作者意在叙说人生位置的选择,但文章一开头,便叙写青春期的迷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接着一声叹问:“我究竟身处何地?”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当叙说了我可能在的位置后,又予以否定:“但这一切都仅仅是或者……”在夜空的繁星中,“谁能、谁敢确定哪一颗才是自己的?”似乎人生的位置仍难以确定;然后又一声叹问:“究竟我是站在什么位置上呢?”于是,又找到了“在成长的路上,在奋进的路上”等位置;最后,再一个反复:“我又模糊了,这么多的位置我应站哪一个呢?”到这里,水到渠成,自然收缩,点明全文意旨:这么多的位置“其实我都应该站”,“你脚下的这块土地,都会是你永恒的位置,永恒的追求。”行文如此的错落有致,不仅避免了文章结构单调呆板,增强了阅读吸引力,而且把青春期学生对人生位置的选择的心理活动尽兴地抒写了出来。行文虽然错落,但都紧紧扣住“位置的选择”展开,较好地达到了层层推进,最后深化中心的目的。

追逐梦想

王蕾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在海上孤独地同鳖鱼搏斗最终却只拖回了鱼骨。也许有人会说老人的行为很傻,得不偿失,但我却认为老人是最聪明的,他懂得去追逐梦想。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梦想。小时候是想有一个洋娃娃,再大一点是想考试得高分,再大一些想有一份好工作··…人的一生就是在逐梦中度过的。梦想既是人生的目标,又是人实现这个目标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梦想无好坏大小高低贵贱之分,它只是人们心中的一颗星,在天上闪闪发光,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梦想,实现所有人种之间的平等相处。正因为他有了这个梦想并且去追逐它,实现它,他的功绩因此而伟大,他的人生因此而辉煌,他的名字因此而不朽。

屈原有一个梦想,希望祖国能够强大起来,抵抗秦国的进攻。“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仅是他心路历程的写照,更是他追逐梦想为了实现梦想的决心。焦裕禄也有一个梦想:“不治理好兰考的绿化,我死也不眼目。”他为追逐这个梦想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们的伟大不在于自己本身,而在于他们有梦想,并能为了这个梦想而去拼搏、奋斗。他们的精神同老人一样坚忍与顽强。这就是他们的人生美。美就美在有意义,有价值。

人的一生短暂而平凡,能成为伟人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在人类进程中只不过是一颗流星,转瞬即逝。因此,有人感叹“人生苦短”。但我要说人生短暂是对的,人活在世上很辛苦也是对的,但是感叹“人生苦短”我就有不同看法了。正因为时光飞逝,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同老人一样,与盆鱼搏斗看似辛苦,可是在这段日子里,与成群的鲨鱼斗智斗勇,其中的欢乐与思索,沉静与兴奋,是任何事物都无可比拟的。所以有人说:“做一件事,结果带来的喜悦,与过程中带来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吧!

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过程,而不是结果。

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追逐梦想而不仅是实现梦想。

解读

这是一篇对人生哲理富有思考性的文章,它表达了作者在追逐梦想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观,赞扬了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坚忍、顽强和拼搏、奋斗的精神。

文章从人的梦想谈开,指出“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梦想”,“梦想既是人生的目标,又是人实现这个目标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梦想实则是人生不断地执著追求的理想,有了它,人才能去发挥出自己的能动性,把梦想变为现实,从而体现出人生的价值。这里,作者为我们指出了梦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接着,作者指出梦想无“大小高低贵贱之分,它只是人们心中的一颗星,在天上闪闪发光,指引你前进的方向”,并列举马丁?路德?金、屈原、焦裕禄的“梦想”,赞扬他们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坚忍、顽强和拼搏、奋斗的精神,实现了“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美”。这就是说,只要我们有梦想,并执著地去追逐它,每个人都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后,作者针对“感叹‘人生苦短”’的消极思想,指出我们应该“珍惜”时光,注重人生“拼搏”的过程,“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追逐梦想而不仅是实现梦想”。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在人生中有了梦想,并执著地去追逐它,为它而顽强地奋斗拼搏,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就是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