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河南先锋诗歌论
7805100000021

第21章 经验之上的真实语境(3)

其三,源于生命的真实。毕竟,生活给了我们历练,我们必然说出生活中的镜像。高春林有一组诗叫《时间的外遇》,是借助24节气的写作,那组诗创作于2000年到2001年,诗人以我们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为托词,展开想象与阐述,而可贵的是在这组诗里,诗人并没有仅仅贴近节气做简单的处理,而把世道、人生尤其是自己的生存感受融进了诗里。有意味的是,春林只在每一个节气到来的那一天写下一首诗,而这首诗又与当时的生活有关,从中能看到自身、家族,更有情感的裂变与痛楚。在《雨水》中,诗人写道:城市的陌路,窄;雨水无数次下。许多词暧昧,因雨水打湿,我迷惘,我是我灵魂的蜘蛛。

诗人就是在构建着属于他的世界,这些句子都是那个世界的门窗,是灵魂在那里发出的声音。在春林的叙述方式中,这组诗不拘泥于形式,有时甚至是散文版式的,他着重于说出生活中的经验部分,让那些具有诗性的词语来说话,来跳荡,来完成它自身的韵律。全诗二十四首,几乎每首各异,看似繁华却又平静,给内心以交代。

在另一些篇章,比如他的《向日葵》,是郏县那个地方知青馆的一个描述,“这些知青/在这里扎根的,就像我家菜地的/老葵花秆,没有方向地念叨着:/头颅!头颅!”一种心酸飘然而来,在那里演绎了可歌可泣而又可憎可笑的故事,现在看来,多么无奈。去年,在那个知青纪念馆,大家去参观的时刻,我和孙文波、罗羽就不忍心去看,唯有望着院内的几棵枯朽的老树发呆……

春林有一首诗叫《清明,在焦山》,那是创作于2011年的清明节。

那次我们同行,但一个突然的事件确乎带来了生命的危险,整整一个晚上,春林可能都是揪心的。当第二天阳光重新来临的时候,他疲惫地登上焦山,写下了这首对生命有着强烈赞美意味的诗歌:一团雪从荒草和秃树间冒出来,

惊乱了枯叶的碎花舞步。

———这是梨花的绝活。我在《唐》第405页印证过,但未印证它飘零。说飘零,易于想起我昨夜的巴洛克———死神的蕾丝,撕裂的痛。我暂且不说话。我坐在焦山上看一幅向着不安的春草图———生命一秒一秒地醒来,温润的人从悬崖边上缓缓回来。别管山下的人行道弯曲如蛇,活着,你就是梨花之雪。我因此,收集鸟儿的颂词,我因此,表达对生命的敬意。

现在读来还能引起我诸多的回忆。这首诗清澈而具体,以梨花展现生命之美,带有一定意味的回忆,而视觉上又转换为站在山上俯瞰远方。人间是弯曲小道,但那又怎样,只要生命存在,“活着,你就是梨花之雪”,因此我赞美。在诗中,生活的真实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诗意。

四语言事件中的艺术之境

高春林多次说过:诗歌,就是一次语言事件。这既是诗人的经验之谈,也是其诗歌历程中内心真实的感应;一如阿兰?巴丢所说的:“诗歌把自身表现为语言之物,毫无例外的,作为一个事件被经历。”

像是摆脱了人间在一条蚰蜒小路上找寻丢弃的灵魂。我不敢断定走丢的灵魂是否还在这干净的地方等我召唤,不知道它还能否认出我。因为生活,我们有了另外的标签……

———《在凤凰岛上》

这是春林近期诗歌中的语言。到凤凰岛,似乎就是找寻丢弃的灵魂。对现代人来说,我们的灵魂在哪里?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似乎是早已被思想者追问过的问题。但诗人在某一个时刻登上这干净的岛屿,一种突然的诘问从内心油然而起。为什么?“因为生活,我们有了另外的标签”。这让一个小小的游历事件变成了语言事件———诗歌对着一个人的灵魂在审视,在拷问。

诗歌的艺术说到底就是语言的艺术。但在春林看来,“语言,不是迷津,它永远都是生命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总是透出诗人独到的气质,内心与事物之间相契合的感受。而在他的语言背后又蕴含一些令人思考与回味的某种东西,比如看山陕会馆,他说:“一个当下不读书的时代/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向这些正确的绘画抱歉。”在白河之夜,他说:“我们站着,/似乎哪里也不再去了,在岸与岸之间/让世界遥远。”在游荡的路上,他说:“上元节的锣鼓,和夜空的礼花比个性。/更鲜明的是另一撮,据说是上访者,/像雪地里的虫子,失却明喻。”这些语言其实是与现实相关的一种述说,一种“明喻”。春林有一首诗的题目很有意味:“你只是这迷途上的微词。”诗歌的语言其实就是这些微词,它在每一个时间点去探寻事物,去创造一个象征的世界。他语言的表现力始终是通过事物或事件的原动力实现叙述的转义。

在我看来,春林极有赋形的天赋。对于诗人来说,并不是谁都能让词语随物赋形地表现内心的感受,只有清醒的作者才能找到自己的语言通道,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语言结构,这几乎是语言上点石成金的能力,由此即便那些虚无的东西也有了质感。这个能力其实也是诗人赖以立足的根本。读春林的诗,你能看到一些人或事构成的主体在说话,他的《小酒馆》《和放羊老人交谈》《在大刘山,听老人谈天》《树移》《老房子》,完全把自己放在了倾听者的位置,让语言自在而融洽地从对面低声飘来,进入内心。有时我们说诗的语言就是对着自己的内心诉说,因而诗才有自己的魅力。春林的这个表述方式,是一种语言的换位,带来巧妙的鲜活感。但诗人对于这样的语言表述方式,并不是刻意的,在他的诗中也不是太多。他清楚,多了就成了制造,偶尔为之才能带来异样的艺术感受。

春林有一个宏大的架构和沛然的意韵,比如《雨中的旅行》《高楼村》《南阳行》,这些诗彰显了诗人强大的叙事能力。语言在其事件或事物上是一种带有音韵的符号,随着情节的推进在跳荡,节奏强烈,感情灼热。“人民路在延伸,作为它的路人,/也是它的观察者,我跟定了/一个叫雨的情感,但谁/来跟定我?随着会面、场面,/一些人来了去,云烟/薄得不够吹一口气。”这种叙述既是在事件之中,又超脱事件之外,仅就语言本身就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感受力,让人咀嚼、回味,他说“每一首诗的形成可能都是一个瞬间的感受”“诗歌是赋有创造性的艺术,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也是深度的体验、是思想。”是的,春林一直在体验着、感受着,生活在词语的秩序里。

诗人深信,“一首诗的产生是从它进入词语开始的”。他的诗里多有轻微、柔软的词,甚至更期待着“梦一样的词语”;而那些粗陋、低俗的词却很少见,他有自己的考量,在一个叫桃花峪的地方,他写道:“这是秋天的上午试着说出泥土/水妖站在悬崖边传递语言。”这是他诗歌语言的魅味。在一种从容、宁静,甚至散淡的语言中述说事物与内心,他的语调舒缓而又极具节奏感:我走在土坝上。坝

被冲塌了一半,像根独木桥。通往世界。也蓄满水。世界在浑浊,水就起波浪。

———《立夏》

在这首诗中,语言的散淡里却有着重量感,或许透露着诗人的心性:诗人接下来果然给我们展示了几段往事:梳着粗黑的长辫,挎着解放牌黄挎包,身为赤脚医生的“小姑”的私奔;“我也在20岁/越过土坝”的出走,体验了“自由,也在受难”的处境;无不显现出时势的阴郁之下,个体命运的不由自主的轨迹。他的很多诗都拥有此类特质,比如《芒种》:“其实,说不说没什么两样。/在时间上,每一个人/有一丝微弱的光也就足够了。”在看似宁静的述说中,显露出人生的无奈与卑微,这几乎成为春林语言的特征。是的,春林拥有自己独有的句式,这个语言方式成为他的诗歌标签。你看:“让寂静更加寂静”“你说,没有另外的林子,/我选择走向另一个我”“左手放在脸上,凉贴着凉”“镜碎了,你不认识你”“把生活的颜色还给生活”……在语词的重复里,意味着寓意的深化或复合。我发现,春林一直在探索语言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艺术追索,他试图在个人经验之上,建立起属于他的时代的隐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