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银杏王
7818600000010

第10章 家园印记(10)

长龙镇,有着畲汉族居和睦相处的悠久历史,全镇7个行政村,就有洪塘、丘祠、真茹3个民族村,散居着畲族村民2000多人。在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年代,畲汉乡亲团结一心,为铲除腐败政府,抗击日本侵略者,不惜牺牲,英勇奋斗。当年叶飞、陶铸领导红军游击队在畲乡开展武装革命斗争,畲乡人民在食不果腹极其困难情况下,省吃俭用,为战士们送去粮食、衣物等。每逢年节,还送去用煮熟的地瓜和着红糖制作的“番薯包”,谱写出军民鱼水深情的动人篇章。

走进畲族造福新村,一幢幢的新楼,从大樟畲族自然村沿着长马公路西侧延伸到镇区。那镶贴外墙上的灰白瓷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式的“三层一阳台”楼房错落有致,鳞次栉比,与蓝天白云一起倒映在一溪碧水中,既宁静祥和又动感生姿。

在畲乡新村里行走,觉得地变大了,天变大了,人的眼光也大了。宽广通畅的街道两旁,时而见到畲乡父老在厅堂观看电视节目,时而看到敞开门扉的商店,时而看到不少坐在门口悠闲的老人和在街上嬉戏的孩童。一幅长卷般殷实而富足的生活图画令人过眼不忘。

畲族乡亲能从穷乡僻壤搬迁到热闹的镇政府所在地聚居,他们不会忘记汉族同胞的无私帮助。建庄村的一户汉族兄弟,为了支持搬迁,把门前的一块宅基地腾出来让给畲族兄弟建新楼。这种血浓于水的胞波情谊,是今天民族大团结的见证。

长龙畲族新村的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十多年来,省、市、县领导及民宗局等有关部门同志,多少回下乡进村入户,听呼声、察民情、定决策、选新址、筹巨资,落实造福工程。县委主要领导新上任没几天,心里牵挂着畲族造福新村的续建,他带领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来到长龙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具体事项。县领导的亲民行动,真诚的笑容,务实的作风,给畲村乡亲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切,都饱蘸着党和政府对畲乡同胞的浓浓情意呀!

“住得下,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这是造福工程的宗旨。长龙是鹿池茶的产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10年,鹿池茶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银奖。为了鼓励畲族同胞在新村发展茶叶生产,使之成为茶叶生产的又一个新基地,当地汉族兄弟主动向畲族兄弟传授种茶采茶和制茶技术。如今,新村周遭的山头层层茶园一片葱绿,在采茶、制茶的季节,几里之外能闻到清醇的茶香。在新村,国家一级茶师蓝金泉引进省茶叶研究所金观音良种,按有机茶的规范要求进行种植与精制。这种新茶具有外形紧结,花果香显,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叶底完整,红边显现等特点,2007年获第七届“中茶杯”全国乌龙茶类一等奖,2010年又获第八届世界名茶评比金奖。洪峰新村村主任蓝香财高兴地说:“1994年,村里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现在达到4000多元。”在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畲族新村的村民们还利用街面将制茶工艺进行展示,让游客驻足观赏,亲口品茗。俗语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如今是“好茶不怕路途远”,来此购茶品茗的顾客越来越多了。而每一位客人到来,畲族新村的村民都会热情泡上一壶好茶加以招待。当我在新村村民家里浅斟慢饮时,心仿佛陶醉了,不知是因了名茶的浓香,还是因了村民热情好客的缘故。

以“生态”为核心理念的发展定位,提升畲乡新村品味,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打造休闲宜居新集镇,任重道远。长龙镇先行启动,一些如长龙文化中心已经封顶,年底可竣工交付使用,龙山公园、商贸市场搬迁建设项目,最大的畲乡造福工程——团结公园正在动工。一个世外桃源的畲乡造福新村,将要锦上添花。

造福新村,一切在新,新房新车新人新风尚新面貌。据说,现在,畲村里拥有票子、车子、房子的先富户已不稀罕了。共同富裕,使他们已成为长龙镇腾起的一颗颗新星。

离开畲乡新村已是黄昏,青山含黛,长空映霞,万家灯火。新村连着乡道、县道、省道、国道,广阔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我似乎看到这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金光大道,畲族新村的村民正沿着这条社会主义大道阔步向前。

2010年12月15日

鹿池村的传说

长龙镇的鹿池畲族自然村,“鹿池”村名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直至今日,还在这一带流传……

传说,鹿池畲族自然村的肇基始祖雷山哈,对爱情真诚执着。当年雷山哈年方二八,身强力壮,淳朴善良,住在长龙的东部一个山头。他孑然一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次,雷山哈下山卖茶米,邂逅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年轻闺秀,两人一见钟情。由于封建礼教约束,姑娘的父母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真挚的爱情,姑娘不顾家人反对和亲朋劝阻,毅然离开丰衣足食的家门,跟着山哈在深山僻坳搭寮同居,过上了虽然艰苦,但却甜蜜恩爱的生活。

一天,山哈到自家山谷中的“池丘”烂泥田耕作。所谓“池丘”,原是一个大水池,面积约2.3亩,里头生长着鱼虾,有一年大旱,池水干涸,人们挖土填池,就把水池改种水稻,由于终年积水,就成了烂泥田。突然,山哈发现一头慌张的母鹿不慎陷入烂泥田的“千深窟”,而且越陷越深,只露出一个头,岌岌可危。“千深窟”是长龙山区农田灿泥现象,泉水不断从“池窟”中冒出,表面上看是一丘水田,实际上这类“池窟”宛如一口深井,就是水牛陷进去,也难找踪影。那母鹿本能地“吆吆”发出求救的呼唤,悲切、凄厉,令雷山哈心生怜悯。

过了一阵子,母鹿渐渐静了下来,它张大眼睛向穿着麻布衣的山哈巡视一圈,艰难地仰望雨后的苍弯,似乎在等候山哈抬高贵手搭救。

终于,山哈动了恻隐之心。他用草刀砍下了几根木棒,将木棒伸向“千深窟”,并用山藤结牢,然后人沿着木排走向母鹿,好不容易才把母鹿救助了出来。随后,山哈提了几桶水把鹿身上的烂泥清洗干净。母鹿似乎通人性,它没有跑掉,仍然依在山哈小伙子身边。它高度紧张的神经放松了,眼里还含着热泪。

就在这时,山哈看清楚了,那是一头临分娩的年轻母鹿啊!一会儿,山风掠过,从那密密的山林中,现出一公鹿来。公鹿朝那山哈示意性“吆吆”两声,母鹿反应快速,应声传情,公鹿心领神会,就衔来几株茶苗,迅速放在山哈身边。瞬间,公鹿带着母鹿轻巧地蹿到对面的山冈上,再“吆吆”两声,悄然消失在山峰后不见了。

此后,母鹿带小鹿常常出没这一片山林。不久,山哈就把公鹿赠予的茶苗种在茶园上,茶树一年年长大,茶树开了花,结了果,茶籽再培育茶苗,附近的山头很快变成了一片绿色的山头。为了纪念山哈临危救母鹿,公鹿报恩送茶苗的不寻常的意义,当地畲族乡亲就把原先的畲寨叫“鹿池”,把这茶山种出来的茶叶,叫作“鹿池茶”。

后来,山哈生了个男孩子,长得天真又活泼,夫妻俩十分高兴。然而到了5周岁的时候,孩子突然间晕了过去,一病不起。正当山哈夫妇急得“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一天夜里,母鹿披星戴月衔来一束青草,放在山哈的门口。急切的“吆吆”声,把山哈唤醒。他走出门,往地上一看,竟是山茶等生草。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就把这些草药炖汤给孩子服用,不几天,孩子就渐渐康复了。山哈喜出望外,他认为,这是畲家人仁义善良得到的回报。

2011年9月11日

岱江浦东大桥

前些日子,岱江边的一位拆迁户——余大伯,送来一张红帖,说是他的孙子喜结良缘,要我无论如何前去聚一聚,顺便看一看新大桥,我欣然应允。

那天,我很早乘车到浦口镇,和朋友先是流连于大桥的接线公路——镇区路面宽24米大道,看到两旁高楼林立,白砖绿璃,民房建筑群初现规模,令人欣喜赞叹;人行道边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诱惑着我们争相拍照。可朋友们一直催促我快到大桥看看,那里有更好的风光,于是我们疾步向大桥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