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银杏王
7818600000025

第25章 游踪漫记(2)

山水小沧

秋风送爽,喜讯频传。近年,总投资240多亿元的福州可门火电厂已于2006年投产。2008年,可门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主要是可门火电厂及储运公司后方堆场试营业)约达30亿元(1#、2#机组累计发电量约65亿度,产值近26亿元;10#、11#泊位后方煤堆场营业额达3亿元)。落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36.8亿多元;税性收入约为2.3445亿元,其中国税1.85亿元,地税4945万元。南方石化(福建)有限公司投资7.5亿元的油品化工码头泊位已建成营运;投资3亿元的可门疏港公路预计年底全线贯通;投资近11亿元的疏港铁路已与温福铁路成功对接,并将于2012年建成通车;疏港高速公路(连江浦口—连江可门)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可门港航务基地以及可门港物流、恒联、恒发、兴博等12码头项目先后落户,标志着海西最大的散货物流中心已初具规模。”年吞吐能力2800万吨……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正朝着海西最大散货物流中心的目标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现代、科学、先进的基础交通设施,把可门与福州,以及祖国内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如今,它距福州市50多公里,距县城26公里,距温福铁路只有17公里。同时,供水、排水、输电、通信、环保、安全、通港口岸等设施日臻完善配套,它具备了与外部项目协作的良好基础。

我想,希望变为现实,可门将拥有一个足以负载“工业立县”的航母,一个“水光千里抱城来”的温馨家园,一个通向五大洲四大洋的辉煌,前景令人神往。千里月同圆,长歌万里行。融合古今,居必择乡,魅力可门。正是习习秋风拂槛的时光,本该是丰收和希望拥入家门的季节。

2010年9月15日

观音山行旅

从丹阳镇出发,15分钟车程,就进入文朱山峡口。在这白云、蓝天、神话般的观音山中,山风拂面,暑气顿消,让人倍感清爽。

实行“村村通”工程后,通往文朱山的道路变成了一条峰回岭转的水泥路。昔日闭塞、贫穷的小山村,如今瓜果飘香、环境幽静。近年来,许多游客慕名前往文朱山,感受新农村的崛起并接受红色旅游的陶冶。

20世纪30年代,文朱山一带连绵数十里的周围山乡,成了红色根据地。以陶铸为首的福州中心市委,在这里广泛组织贫苦民众,开展游击战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1932年12月,游击队驻扎在连罗交界处的文朱村观音山。观音山因一座状如观音的山而得名。相传,陶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立于山巅,豪情满怀地吟了一首诗,诗曰:“夜冷风寒热血浮,未除蒋贼恨难酬。随游山顶观飞雪,待看赤旗遍九州。”抒发出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精神。那时,虽然时局残酷,斗争艰苦,但驻扎在观音山一带的游击队员,心中充满必胜信念。他们决心用手中的枪打出人民的江山。于是,这里的每一条山路,每一座山头,每一曲溪涧,都叠印了革命者的足迹,都流传着游击队员可歌可泣的故事。当我们来到昔日陶铸、叶飞等革命先驱住过的红军洞、故居、会议旧址,立时被革命文物所吸引,从中解读出红色革命时期的人文气息,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1949年8月15日,观音山下曾经发生过一场鏖战。人民解放军跟国民党第75军展开激烈的战斗,人民解放军以压倒的优势全歼顽敌,解放了丹阳镇,进而解放了连江城。文朱山见证了那场战斗,见证了那段历史。高山仰止,文朱山,有勇者的故事,更有红色的经典。

文朱山,方圆20平方公里的土地,分散着庄里、南洋、后勒、观音山等7个自然村,聚居汉、畲两个民族的山民,主要从事粮食、林木、茶叶等生产。我与这座山有缘,我与这里的村民有缘。那是在20世纪60年代,“十年动乱”时期,我曾到观音山砍过柴、烧过炭、挖过山药。这里的山民曾给我水喝,帮我驱赶过野兽。这些经久难忘的事,使我的心更加贴近文朱山。可是,当时为维持生计,总是来去匆匆,无心欣赏文朱山的风景。

如今,得以闲暇,才领略到文朱山风景的秀美。山上森林、翠竹、茶园、果园成片,春天满山遍野杜鹃花盛开,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生态自然风景图。这一帧山水画卷中最为出彩的要数观音山。有人说“观音山的云,是观音的魂”。是的,每年7月,欲雨还晴,山中变化无常的云,时而如百花绽放,时而如骏马奔驰,时而如蛟龙腾跃,时而如游丝飘逸,令人惊叹,赏心悦目。云开雾散时,潺潺的清泉,青青的树木,苍苍的峭壁,有声有色。那情调,那色彩,我想,恐怕陶渊明见了也不能不羡慕三分。我站在一棵“迎客松”下,任凭山风拂面,眺望着周遭一大片茶叶生态农业创业园。和风送来阵阵芳香,伴随着茶农们的欢声笑语,我不禁脱口感叹:“我飘飘欲仙了!”

人事有代谢,往来有古今。历史,因久远而厚重;大山,因人文才动容。观音山的传奇,山里人的精神追求,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得到持续的丰富和发展。

2009年6月27日

福成桥的前世今生

孩提时,母亲常跟我讲蒲边福成桥的故事,她娓娓道来,我兴趣盎然,尤其是谈到先辈阮世隆重修福成桥时,我油然生起一种好奇心和尊重感,但毕竟年少无知,那种感知只是朦朦胧胧。长大后,我虽然多次途经福成桥,享受它承载的恩惠,但因生计使然,一直没有用心地品读它,认识它。

今年4月7日,一场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纪念采风座谈会,在福建医科大学举办,又把我的思绪牵引到似曾相识的福成桥。当日,在林兆枢同志的带动下,当年福州青年志愿队的队员,与连江县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的同志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曾经的蒲边岁月、青春生活等话题。

1962年,队长倪希锴带领队员到蒲边后,就住在桥东的旧厝,福成桥使他们与那些祖祖辈辈都和土地相依为命的人们,有着不离不弃的情缘,依托桥梁,来去匆匆,在那儿与社员过着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共同”的日子,扎下了深深的根。

果戈理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还依旧诉说。”桥梁是物化的记忆,是连接人类沧桑历史和多样文化的载体。都说吃苦耐劳是志愿队员的脚步,坚韧不拔是志愿队员的性格,乐于奉献是志愿队员的表现。无怨无悔的金色年华,有声有色的探索磨砺,福成桥见证着那年那代的峥嵘岁月。

福成桥东部,拥有大片待开发的山地。桥头约百米处,是蒲边唯一的通天宫文化娱乐场所,周边澳里、旧厝、桥星三个自然村的通道至今还是土路,雨天泥泞难行。由于年久失修,桥梁又没有护栏,时常发生行人、牛羊等过桥因行走不慎而掉到桥下溪水里的事件,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了发展经济,关爱民生,消除安全隐患,2012年春天,林兆枢同志指派志愿队员黄亮生、陈栋华两次专程陪同省交通设计院专家前往蒲边实地考察;回到福州后,林兆枢和倪希锴等亲自参加修桥铺路方案的研究,确定筹资70万元修缮福成桥。热心公益的侨资企业家陈奋钗先生也捐资修建。福成桥即将动工修建,现有桥梁将加宽1.5米,两旁增设栏杆,延伸千米通村水泥硬化的“侨心路”;桥头新建“侨心亭”,同时立石碑,中间题镌“蒲边是我们第二故乡”,右侧上款载明“1962.6.16建队”,左侧下方落款:“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2012.6立”。彰显“朴素、自觉、永续”之真情无限的内涵。

福成桥就是这样适合怀旧的地方,来到那里,就莫名地喜欢上它,心里有一种眷恋的感觉,这个地方在志愿队员生命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间四月芳菲尽”,在座谈会结束后,为了更进一步认识福成桥的前世今生,我旧地重游,再度拜访了福成桥。

福成桥,位于蒲边报恩山下,跨越蒲边兰水溪地段。东面的溪岸住着澳里、旧厝、桥星村民,西面的溪岸就是昔日铁厂(首批志愿队员曾居住的地方),直通蒲边主村。桥如飞虹卧波,上头是蓝蓝的天空,桥下是汪汪的溪流,桥畔绿树修竹倚溪吻水,春日洒落斑斑驳驳的璀璨。一棵侧卧溪边的老香樟,在桥边坚守了几百年,依然生机勃勃,绿叶点缀在枝头,枝丫上洒下的“碎金块银”,如彩虹一般,在清风中物化成氤氲。清风徐过,自由舞动,承托着明媚风光。福成桥是那样神圣,而那些深扎入土的根,显示出历经岁月的沧桑。桥头供有护桥的一尊八面佛石像,面相威严又不失睿智慈祥,有吉祥平安之寓意。桥头进深80米,就是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的蒲边通天宫,是村民文化娱乐休闲好场所。

桥东的青石碑建于元代,碑高2.2米,宽0.66米,厚0.12米,中阴刻直下三大字“福成桥”。内题:“主缘奉直大夫江浙等处行省枢密院判官阮世隆重造”。福成桥又名登仙桥,始建年代久远。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登仙桥,达古(古田)、屏(屏南)、罗(罗源)诸邑,后祀于水,权以石碷代之,易名《福成》,清乾隆六年(1741),里人黄士尊等募造,光绪间,里人重募造。”

福成桥因枢密使阮世隆而成名。1981年,该桥在长条花岗岩巨石铺展的基础上,桥面又加宽到2.5米,全长40.3米,2米高桥墩四孔通水,钢筋水泥结构。回首福成桥已经走过的风雨岁月,品读、鉴赏桥头的古石碑,领略古桥的厚重、淳朴和扎实的内涵,一种令人引以为豪、奋发向上的动力油然而生。站在福成桥前,不仅得到美的享受,还能穿透时空迷雾看见历史上那些意气风发的仁人志士。

我曾十分不解,何以世隆公要捐修福成桥?后来,我看了《邹陵志》才明白。“阮世隆使闽邑偏安,生于古田县大甲,元至正间以书经中,任罗源县尹,时酋夷攻闽城,军民绝储,总管陈友定密书求救。阮世隆公乃奋前截竹埋沙填塞战道,振金鸣角以破之,不日余纷净荡,百姓安妥,寻拜福州路都元帅。筑城垣,修省台,尽力于所当为。后授奉直大夫江浙等处行枢密院判官,捐建蒲边福成大桥(石碑尚在)。开洪沟而注东海,决夹湖而澄九曲。大明一统,公乃献地而归,官枢密使加参知政事,及至隐居连江。”字里行间略见一斑。

世间万物都有其“根”,如树,如花,如草,人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家,都有根,蒲边志愿队员永远忘不了峥嵘岁月的根。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回归本源的意念与想望。蒲边是志愿队员第二故乡,桥东桥西的土楼木屋是他们的家,福成桥成为队员早出晚归生产、劳动、学习、生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必经的“根”。福成桥,是当年有志青年的温暖行途,因此他们在有生之年,矢志不渝,“归根”修桥。

蒲边岁月,首在情字,人文关怀,唯业是举。翻开50年蒲边重要历史,回眸50年志愿队员永续真情中心议题,一个个关键词、一项项实事好事、一组组亮眼数据……交织在一起,清晰勾画出50周年纪念修建福成桥最有意义的蓝图。重修福成桥,是高度关注民生需求的举措,是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也是蒲边志愿队回报社会与时俱进的写照。

蒲边父老乡亲都知道,林兆枢、倪希锴、钱小球等蒲边志愿队员真情永续的传统,他们对蒲边的感情太深了。按照一般人理解,人去茶凉,自然会淡看风云际会,花开花落,诸多蒲边的事和物似乎不必挂念于心。然而志愿队员则不然,蒲边是第二故乡,蒲边是游子的根,哪一项事业不牵挂着跳动的心?我曾思考,志愿队员们的灵魂深处到底回旋着激荡着怎样的人生观?后来因为近距离接触和交往,方才渐渐寻觅到些许端倪。

我发现,修建福成桥,是长期以来志愿队员对蒲边未来发展的思路沉淀,激荡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人文情怀,至纯、至真、至爱,展露知恩图报的淡定情感,朴素的境界,自觉的宁静,永续的情感,底气十足。

2012年7月20日

绿色小沧

福州晋安区、连江县、罗源县的交界处,山脉逶迤,重峦叠嶂,飞瀑流泉,滋润着一方热土。

这就是小沧。这就是小沧给我的印象。

历史小沧

群山环抱中的小沧,唐宋属太平乡安仁里。新中国成立后,它是福建省最早成立也是连江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省定贫困老区乡。4000多人口,却拥有土地面积67平方公里。可见“小沧”不小。

上溯千年,畲族先人在小沧这块山地上,开基立业,繁衍生息,同时创造了精彩又简约的畲家文化:七里探花府,朱熹讲学注经处,龙宫庙传奇,贞节坊,畲族连罗调山歌等等。尤其是,畲族人民翻身得解放后,把畲族人家欢乐的《婚礼舞》搬上了舞台,这一独创的文化大餐轰动一时,如同山坳里飞出的金凤凰,1957年赴京会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拍成彩色电影。

小沧是一块红色土地,曾是闽东支前委员会第一分会会址,刘捷生等老一辈革命者在这里战斗过、生活过。他们广泛发动畲汉群众,支援解放军解放连江、罗源、马尾,最后为解放福州战役立下战功。

然而,小沧也有过辛酸的日子。由于地处穷乡僻壤,20世纪50年代曾一度作为劳动教养人员流放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