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春风拂过,蓦然间,我看见新建休闲公园花红柳绿,那新修的江滨路连结大街小巷,那“洁化、亮化、绿化、硬化”的村道,是那样的厚实与坦荡;村文化活动中心、老人活动场所流溢出的笑声、歌声,是那样的轻盈;激情广场健身操,画出的舞蹈孤线,是那样的优美。曾经繁忙的渡船头,冷落于新修的天妃宫和思乡亭前,发思古之幽思。
蝉步村人杰地灵。在5000多人口中,博士、研究生不乏其人,能工巧匠、富商大贾人才辈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外浦自然村人陈枝城,是中共连江县驻沪流动党委书记、上海聚枝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拼搏创业,回报桑梓,身先垂范,慷慨捐款,带头筹资新建村委会办公楼等。上海市连江商会副会长张春灿“爱心惠学子,携手育英才”,连续多年热心为连江黄如论中学、连江五中、连江华侨中学等资助贫困生30多人。还有旅外乡亲郑建华、民营企业家庄峰等,都是公益事业热心人。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村庄能够产生这么多才俊呢?村总支书记林兴金告诉我,这是天时、地利、人和,重教兴学的结果,村中营造了读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尽管村里大部分人携家小外出谋生,但蝉步人持之以恒,加大教育投入,重视教育的传统始终没有改变。
蝉步人有容则大,只要有财富有能力,便会义无反顾地热心善事,捧出爱的惊喜,形成了扶贫帮困、乐施善举的氛围。这种活力融入精神文明的气度,对社会的感恩与执着,不禁令人钦佩。前几年“龙王”台风突袭蝉步村,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把风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村里还腾出土地建三峡定居点,三峡移民融入大社会,与当地村民和睦相处,有的男婚女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位移民告诉我:“这儿人平和,真好。”
“立志四方兼树德,离乡万里不离根。”在村里,我们还发现这里处处呈现一派团结、和谐、温馨的景象。“文明蝉步,志在必得。”村委主任吴炳松如是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如同四月蕙风薰过柳枝,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追逐内心向善的信念,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危济困、见贤思齐、小善聚成大爱。整个村民的道德环境与个人的道德行为得到了有效提升。的确,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形成了今天蝉步村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文明村”的鲜明特色。
2012年南山自然村要修建环山休闲公园,全南山人团结起来,每家每户自觉捐资,多则几十万,少则数千,几天之内凑齐了200多万元,花团锦簇的公园很快建起来了。曾经空置的祠堂,重被修葺一新,力求全景式地展现蝉步的悠久历史文化,表达对美好未来的祈盼。与祠堂文化相随、相生、相融,每当逢年过节,总有戏剧演出,引来十里八乡的邻里乡亲,济济一堂,共享文化美餐,陶冶性情,和谐一派。有文化娱乐相伴的生活,情趣丛生,多姿多彩。正是这样的一种氛围,构成了今天和谐文明的景象。
被誉为“敖江口一颗璀璨明珠”的蝉步村,和谐、文明始终是这个村庄的主旋律。在蝉步,我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外塘兰桂吐芳誉满工商界,浦畔梅竹亮簏名播梓里间”等楹联,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象。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村委会大厅两边的墙壁上,“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红榜题字已是蝉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共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文明村镇”、“卫生单位”等等诸多荣誉和称号也在记录着今天的辉煌。蝉步村,沐着党的十八大春风、春雨、春阳,静静演绎美丽的传奇。我想,这些荣誉不正是蝉步人民生为先、艰苦奋斗的缩影吗?
从蝉步村回程的路上,我心里激动不已。悉心体悟,恍然品出“无边光景一时新”景象。是的,这个朴素的村庄,大音至静,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更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让我们衷心祝愿蝉步这颗明珠更加璀璨!
2013年4月15日
城郊崛起新畲村
镇安畲族新村位于距连江县城东面不到10公里的郊区。它是搬迁造福工程的典范,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缩影。这里背靠青山,面对平原,环境清幽,绿树成荫,修篁吐翠,青草含珠,春暖花开时节,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走进镇安新村,一块广东红石碑屹立在村前,上面赫然刻着“福建省造福工程综合示范村”几个大字。这个看似平常的石碑,沐浴着阳光,蕴含一种内在的美,尽可以称之为庄严、光彩。石碑作为新村的另一道风景,演绎着党恩厚泽的神奇故事。
镇安旧畲村,原来位于黄岐半岛西北面的一个山旮旯里,全村124户,492人,辖镇安和后洋两个自然村,是安凯乡的一个行政村。境内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植被稀薄,缺水缺电,几乎与世隔绝,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是沿海山区省级少数民族贫困村。
村支书雷存光告诉我们,2006年初,连江县实施跨乡整村搬迁造福工程建设,镇安被列其中,决定迁往县郊东湖种畜场罗山猪场旁坡地。新村选址确定后,水电路等先行工程的三通,一揽子计划的实施,花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2006年6月,鞭炮声声,机声隆隆,镇安新村建设正式动工。一方需求,百方支援。县农办、财政、公安、土地、民宗局和老建办等单位部门联手帮扶,东湖镇东墉、西庄村大力支援,且有求必应。经过3年时间共同打造,一个省级造福工程综合示范村跃然而出,谱写出了民族团结共同建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新篇。
一座镇安畲族新村出现了。新建成的宽5米、长1000米的水泥路,从东湖口104国道经西庄,横贯镇安新村村口,直达毗邻东塘村。一排排整齐划一、镶嵌五光十色瓷砖的楼房屹立起来了。那四扇三间双户合璧三层楼房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十分气派,也显示畲家民居特有的风格与情调。
新村建成了,畲家人入住了。这是他们梦寐以求、长久渴望的大事。它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改革开放给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来到村民新家,看到雷积斌一家人正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雷积斌说,感谢连江广电局投入15万元,为了保证村民们过年都能收看到春晚节目,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加班,不辞辛苦,终于使新村的住户都赶在春节前通上了有线电视。
事实告诉人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镇安新村”。用村支书雷存光的朴素语言说:“要说新村好,全靠党的好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眼前的镇安畲族新村。”
“搬迁造福春风暖,发展安居淑景兴。”这是畲族跨乡整村搬迁村民新的愿景。镇安新村将搬迁民众集中安置在东湖镇、敖江工业集中区周边,大大增加了搬迁民众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搬迁民众的收入水平,他们不满足于为搬迁而搬迁的单一地域转换,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谋发展,去构筑心中的憧憬,使生活更上一层楼。
于是,他们一方面利用离县城近的地理优势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特点,有的人上山植树造林,有的人融入县城新区开发大军去,有的人就近到工厂企业务工,有的人经商做生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谋取生计。
就拿村民雷积斌一家为例来说吧。他一家四口,除了自己开农用车一年可挣几万元外;妻子就近务工月薪2000多元。只供两个孩子上学,一家生活大大改善。像老雷这样的人家在新村相当普遍。另一方面,新村处于城郊,有着“绿、静、美”的环境优势,交通又很便捷,随着公共设施的完善,城区的经济辐射与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一家精品店纸箱厂就捷足先登,正在新村预留的8亩地上,租赁建设厂房安家落户,就地利用村里的妇女劳力100多人,发展生产。这样,村民可以足不出村就当上了“上班族”,实现了由农民到工人的华丽变身。这样的良性效应,正在显现。可以预测,不用多久,镇安新村将很快脱贫致富,一个清幽、安详、平和的畲村将阔步走来。
更令人高兴的是,畲族子女上学难的状况迅速改观。由于上学近,学校多,新村人子女上学就不用愁了。随着教育的普及,文化水平在畲族新村也得到了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正不断地涌现。每每谈到这些话题,村委主任雷积勇就抑制不住激动心情,说:镇安造福工程努力实现整村搬迁安居城郊,搬迁后远离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彻底解决了旧村行路难、谋生难、上学难、看病难、娶妻难等实际困难。这些,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预示着镇安新村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日子就要梦想成真了!
目前,镇安新村第4期在建工程正在热火朝天进行中。将把最后十来户畲族乡亲搬进来。拓宽出村公路,安装排污设施,建设新村部,改建灌溉水渠,创立文化中心,修建购物商场,安装数字电视……这些设施,都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使村民向现代生活更高起点进行新一轮冲刺。
矗立在蓝天白云下的镇安新村,一座座新楼朴素大方,一家家人丁笑容满面,回眸过往落后的镇安到今天发展的风风雨雨历程,一本厚厚的年鉴,便从历史珍藏的记忆里徐徐翻开,再现出“造福”的抉择,“跨乡搬迁”的挚爱和英明。
镇安村在努力,镇安村在忙碌,镇安村在变化,人们也在期待,更在祝福。
2011年8月29日
沙洲情韵
沙洲,顾名思义,是江河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土地。连江县的沙洲畲族自然村,地处潘渡乡西北部高山下、敖江中游主航道、塘坂村的西岸边,原是一块荒芜的沙滩。
1998年,因辟福州第二水源的需要,国家决定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装点敖江,在塘坂的地方建起拦河坝,拦储起一座占地1821亩、容纳953万立方米的水库。要建水库,就要迁移库区里的村落。其中,沙洲畲族村有20多户100多人的“小浪底”,就属于搬迁之列。2000年,他们搬迁沙洲上的民宅,选择将军山的半山腰,建起了新畲村。
小畲村,大境界。沙洲村人从一开始搬迁建新村,就以大局为重,不等国家给现成房屋,而是靠畲家人传统的“你帮我,我帮你”互助友爱精神,硬是把全村所需的各家各户新房建起来。而且把建房水准和布局自觉地纳入生态、环保、宜居、和谐的畲族新农村规划格局。他们说:“搬迁,是将原村原耕地让出来建水库;建新村,就要抓住机遇,奔小康。”有了这样理念,沙洲村人,其实就是畲家人,开始了新的起跑。
选择沙洲后山这块土地,一是荒地,不占耕地,象征畲家人挺起了民族脊梁;二是,沿袭了畲家人世代依山沿江而居的习俗。因为,村子的面前就是流淌着的连江母亲河敖江。那是一条古老而又年轻的河。说它古老,人们不知道它在这块土地上流淌了多少年;说它年轻,就是它的中上游建起了山仔水库和塘坂水电站,旧貌换新颜。沙洲人难以割舍的是清清的江水。他们知道,依水而居,以水谋生,用水灌溉。一句话:水是沙洲人的生命与骄傲。如今,城市里的人不是也看中了这方没有污染的江水了吗?水与沙洲人有世代的缘分,怎能远离江水呢?滨江建房吧,听到江水奔流的声音,心里踏实,做起梦来也甜蜜。
在沙洲,周遭虽然有蛇山、龟山、鳄鱼山、出米石、狗头石、水牛石、古山道、龙凤瀑、月月红等多彩多姿的自然景观,但这都不是令沙洲人倾心之处,而是远近山峦坡地四季常青,才是他们关注的视点。青山绿水,山清水秀,是历史的高度概括,是现实不可失真的景致。沙洲梦,梦之蓝。为此,因地制宜,退耕还林,不再乱开荒,不再使水土流失,不再使植被受到破坏,一个目的就是保护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生态,这是沙洲人心目中的理想。这个理想你说大,确实是大,大到关系千家万户;你说小,的确很小,小到从身边小事做起,小到一草一木见真功,一言一行总关情。可是就这样,沙洲人,一开始就脚踏实地,让理想变成现实。到沙洲,人们看到了“小畲村,大世界”,“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真正魅力,听到了沙洲前进的脚步声和青春不老的故事。
沙洲人心中有了一盘棋的筹划,也就有了艰苦创业的深谋远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老人守土固本,动员青少年走出大山,走向校园,走向商海,走进文明,当学生哥的当学生哥,干农民工的干农民工,做生意的做生意,以工补农,以商养农。留守家园的老人看好小孩,后顾无忧,办好教育,让代代有贤人出。于是,在这远离喧嚣,远离灰尘,远离污浊,一方净土的沙洲,人们看到的是一副别样的风景。这风景畲家人用心来描绘。它是那么纯朴,那么真挚,那么感人。一到春节,到外面闯荡世界、闯荡江湖的沙洲人满载而归了,家家团圆了,聚家宴,叙亲情,其乐融融,整个山村喜气洋洋。有人触景生情地说:“山青水美,沙洲人的心灵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