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时不解,母亲心平气和地说:“多碗粥,无非就是多借些米,多采些野菜,无碍事,有我们的热粥,不就暖了人的心?”母亲十分关爱那些孤寡老人,总要我们送粥什么的。母亲乐于助人,好善乐施,让村子人肃然起敬。懂事的我们在母亲的教育下,送粥手脚也就更勤快,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年幼的我们隐隐约约感到母亲无私奉献,却把我们享受的份额节制了,眼见为实,拗九粥我们不就吃得少了?对此我们有些不解,母亲看出我们的心思,把我们叫到一旁,和风细雨地说“请客不差一双筷子”,在她教诲下,我只好默认。母亲的想法似乎简单了些,我们受了委屈。长大了,母亲雪中送炭的美德,我心领神会,记牢它,使我受用一辈子。
当他们得到我送去的粥时,先是称赞母亲“好母会藏粮”,神通广大,钦佩母亲在那么个粒米如珠的饥荒年景,竟然有“雪中送炭”的仁爱之心。紧接着就勉励我学好学乖有出息的期许。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付出,什么叫温暖,什么叫美德;我真正领略到淳朴的内在,孝顺的真心,情感的意味。这不是一碗普普通通的拗九粥,这里头有岁月的沧桑,有人间的温馨。
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善,山乡拗九节过得十分热闹。每逢那一天,村道上人来人往,有穿红着绿的姑娘,有英俊潇洒的小伙子,有送给外祖母的,送义父和义母的,有送亲朋好友的。我乡下的姐姐也给父母送来了拗九粥。它辅之红枣、花生、肉丁、莲子、香菇、番薯等“杂锦”,还弥漫着乡土的芬芳。这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拗九粥,还携带着送粥往来人们的祝福,那是一种亲情的互动,亲情的沟通,亲情的融洽,堪称“感恩节”也不为过呀!
忆往昔,峥嵘岁月凋,母亲虽然仙逝30多年了,但每每拗九节来临之际,我就会想起她老人家!难忘母亲反复讲述拗九粥的故事,难忘母亲呕心沥血操劳过度的情景,难忘母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谆谆教导,想到这些,我热泪盈眶,平淡中见风范,母亲可亲可敬,可歌可泣。
2012年2月16日
大年三十拉板车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最难忘的是年三十还在炉峰山拉板车。那是生计所逼的奔波,那是汗水洗面的累活,那是斗智斗勇的硬功。
20世纪60年代初,家乡办了个长龙华侨农场,安置东南亚被排华的侨胞。要安置那么多的侨胞,就需要盖房子,于是我和农友们扛下了用人力板车运输基建石料的任务。花岗岩石料,离安置区工地足足有8公里远,且在炉峰山上,一边是山道弯弯,一边是峡谷深深,险象环生,车行十分艰难。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滚落谷地。车毁人亡不是危言耸听的事。
记得18岁那年的年三十,我加入拉板车队伍,一是出自对难侨的同情,二是凭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再则因三年自然灾害,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赚点工钱,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父母听说年三十我要去拉板车,就百般规劝,但我主意已定,只好千叮嘱万叮嘱,路上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大清早,身着寒衣,脚履草鞋,肩披毛巾,我拉板车出发了。到了山头采石场,把一块块大约重百来斤的石料搬上车,用绳子绑紧。因为用力,全身很快就暖和起来,弄得我满头大汗。接着,就是拉车上路。出了采石场没多远,就是连续下坡。这当然是最令人担忧又后怕的。因为载重的板车有惯性,车子又无自动刹车,只靠车尾“木拖”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阻力减缓车速,把握不好,车子会越滚越快,如同脱缰野马,事故就此而生。此时此刻,我牢记一个大叔经验良言:“你跟车在后,保持一定距离,随机应变,镇定掌控车把,顺应车子轨迹,保险平安无事。”于是,我专心致志,左右车把。一路上,只听风声从耳边忽悠而过,两旁草木急速后闪,车轮与路面摩擦发出“吱吱喳喳”的刺耳声……一个急弯又一个急弯,一道沟坎又一道沟坎,一条陡坡又一条陡坡,都顺利通过了,终于抵达了建筑工地,我身上已是一身冷汗。过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想,拉这么一趟板车,简直就是能力、智力、自然力的有机结合。
然而,道路并不平坦,突发情况会令人猝不及防的。当天下坡路上突然有一块隆起的石头,车轮碾过,车子跳起,车速加快,把头快要失去控制,板车滑向路沿,下面就是深谷大沟,心想这下可完了。这时,我急中生智,千钧一发之际,将把头劲力挺起,板车重心立即后移,车尾着地产生的阻力,很快缓冲了滑速,化险为夷,车子与性命才保住了。“吃一堑,长一智。”我牢牢记住了这次事故的教训。
人生总有第一次,而且有无数的第一次。这些无数的第一次串接起来,才组成人生的坎坷历程。我有了这一次拉板车有惊无险的经历,心里好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对后来的出车就不再提心吊胆了。
经过多次磨炼,我才懂得:拉板车不光凭力气,其中还有许多科学省力的窍门。比如,因地制宜地加大“木拖”触地面积,增加阻力,以缓解自上而下的惯性冲力,达到适当的前行速度与平衡的效果。又如,在平缓路段,借助车子惯性,用“单脚跳”方法,驱动车子前行可以节省力气。再如,遇到陡坡时,老远就得蓄势快速冲刺,必要路段为轻松起见,还可以约定车友左膀右臂后推助力辅之,表达一种团队合力等事半功倍效果。掌握了这些窍门,运用自如,就能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之,从容应变,匠心独运,才能“过五关斩六将”。
劳动是辛苦的,但苦中有乐。特别在山区拉板车,满目高远的蓝天,变幻的云朵,流翠的茶林,涌动的群山,常常伴随来去匆匆。每当拉累时,人歇在山道上高唱一首山歌,或对着青山大吼一声,引起群山回响,那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虽然场景苍凉、悲壮、凄美,但每每热血沸腾。当把石材从山头顺利地运到工地,看着一幢幢楼房平地崛起时,心中漾起的是一种不可言状的豪情。当接过归侨侨眷双手递来的香烟和茶水时,心里总有一阵温热与感动。这就是收获,这就是快意。从这个意义上说,炉峰上拉板车给我一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退休后,我几乎一到年关,总要随家人到炉峰走走看看。没有听到炉峰山上开山炸石的声响,也看不到拉板车的人了。宽广的水泥路,盘山绕岭。青山绿水,游人络绎不绝,可谓今非昔比了。然而,面对已被萋萋荒草所淹没的昔日板车道,心里一阵感伤。我驻足默视,久久不忍离去,因为这里有挥之不去的念想,有付出辛劳的往事,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有催生奋斗的激情。
2009年7月19日
捉毛蟹趣事
母校连江四中校门前,有一条从鲤溪东湾直通向大海的野蟹繁生的河塘。“秋风起,蟹儿黄”,小时候,我这个学弟常常跟学兄下水塘捉蟹。蓝天白云,河塘里水低草长;秋田里一片成熟的稻子,在阳光照耀下,金灿灿,黄澄澄。但我最喜欢的,是和同学们一起捉毛蟹,又刺激又有收获。
金秋时节,河塘里的水缓缓流淌,很浅很浊,最深不及脚踝,甚而只有脚跟深。浅水下,河塘的世界很迷人,小虾不知是欢乐还是烦躁,不时蹦出水面。鱼儿敏捷地游弋穿梭,漾起波波涟漪,只有懒散的毛蟹,安分守己,喜欢蛰伏在泥岸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缝和水草丛中休养生息。我和同学总是期待周末或假期早早来到,避开父母、老师的督查视线,想方设法邀约好友、同学上河塘,打泥水仗,捉毛蟹。
毛蟹又称河蟹、螃蟹、清水大闸蟹。毛蟹有春蟹、夏蟹、秋蟹等,马鼻一带大多吃的是秋蟹,个大、健硕、丰腴、膏黄、肉肥、味美。“形模虽入妇人笑,风味可解壮士颜”,宋人黄庭坚的诗句,道破了女人见笑的毛蟹粗蠢模样,可独特的蟹味却“已觉酒兴生江山”,令壮士品尝蟹味,笑逐颜开。《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三咏螃蟹,“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也表明其谗蟹如命的程度。
毛蟹,在我们眼里,不过是个青壳黄毛、没头没脑、额头长眼、张扬怒目、横行斜爬、大螯钳剪、霸道成性的样子。这家伙常年栖息在泥水里,8只步足只能左右伸张,不能前后迈进。憨态可掬,俗称“土八路”。因为马鼻平原与罗源湾接壤,河塘里的水咸淡相宜。毛蟹尤其喜欢这儿的优美环境。
毛蟹长相丑陋,但生性温顺。每年的枯水期,也正是河塘毛蟹的旺盛期。我们干脆徒手空拳捕捉。脱裤下塘,弯腰曲背,伸手入穴,一触蟹身,快速反应,拇指使劲,食指勾勒,迅速钳住蟹的两侧,排除大螯攻击的顾及,毛蟹只好束手就擒,乖乖地甘当俘虏。话说回头,假如你前怕狼后怕虎,束手束脚,捉拿方法不当,蟹也会乘虚而入,或伤及你的手脚,或溜之大吉。
20世纪50年代末,毛蟹特别多。我们晚自习在河塘边的路上踩到毛蟹,屡见不鲜。到河塘里捉蟹,往往满载而归。看到被捕的毛蟹在蟹桶里喷着泡泡,听着蟹们在蟹桶内窸窸窣窣、钩心斗角的挣扎声响,我由衷地感到捉蟹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经常捉蟹,我终于有了一大发现。有一回,我捉到一只大毛蟹,放在蟹桶里,一转眼工夫,它差点儿就逃之夭夭。所以,桶内仅一只蟹,一定要加盖提防;如果放两只以上毛蟹,蟹们就会妒忌本性毕露,互相用蟹足扯后腿,兴内斗,结果“要死一起死”,一只同类也跑不了,充分暴露毛蟹个性的劣根性。
“月下一壶酒,最美是蟹香”。我想,我们能不能像吃蟹一样,吃掉无知,吃掉顽固,吃掉妒忌?天道酬良,家国为重,品行为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让那么个“贫血文化”者被现实毛蟹钳几回,又何妨呢?
2011年12月6日
巧捉黄鳝
你一定品尝过许多山珍海味。你喜欢黄鳝吗?
每年春水溶田,秧苗青葱,孩提时的我,看见黄鳝在水田里游弋的时候,特别好动,心手痒痒,结果一无所得,倒沾了一身泥巴。
黄鳝,鱼纲,含鳃科。体圆筒状呈鳗形,长达50余厘米。黄褐色,有暗色斑点。头尖、口大、唇厚、眼小、无鳞,是农村常见的淡水食用鱼之一。黄鳝皮肤常年有胶状黏液分泌,是自我防卫的唯一武器。
有一天,母亲炖了一罐淡黄色的家酿,浓得像糖汁一样黏稠,内中的黄鳝滋味香醇,馋嘴的我有点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就吃。我还是第一次尝到味道酥浓甜润的黄鳝酒,感觉好极了。
难道眼前好吃的东西,就是黄鳝吗?我将信将疑,细嚼慢咽。黄鳝果然骨刺少,肉多,味道可口。如与鸡肉、鸭肉、猪肉加上家酿酒炒、爆、煮、炖、烧,其味更加鲜美,营养价值也更高。黄鳝不仅有经济价值,常吃还能滋养身体,益寿延年呢!山水本相依,悠然如情侣。农耕的日子,捉黄鳝一直是我的乐趣。
抬头不见低头见。黄鳝就生长在我们住家房前屋后的水田间,生长在终年清水流淌的水渠溪涧中,生长在碧水盈盈的池塘里。在稻丛中和水草下,黄鳝常常打洞通埂,栖息在曲径通幽的地下“别墅”地洞中,生生不息。“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是黄鳝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也是捕食的最佳时令。
手工捉黄鳝,零距离接触它,我有自己一道套路。不使铁锹,不带竹篓,不用手套,先准确探明目标,目光锁住黄鳝窝藏的泥土呈乳白色的洞口,然后蹑手蹑脚下水田,曲背弯腰,一只手机警地顺着鳝洞口,循序渐进。说不定黄鳝就会从另一端洞口逃遁,当然一个善于捕捉黄鳝的高手,不会让黄鳝逃生的。黄鳝刚露头,我快捷地用另一只手严阵以待——中食指一勾,扣紧黄鳝“前三寸”,等到黄鳝醒悟为时已晚,只好乖乖束手就擒。此时此刻,囊中之物的黄鳝,任你触摸摆弄,让你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黄鳝很圆滑,不显山、不露水,这是它的生活方式和性格。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为农人忽视。捉黄鳝过程中还有另一种情形出现。黄鳝自有“金蝉脱壳”之术,当它捕捉到危险的信息时,就全身深潜。人们只知道它待在洞内安生,却不知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有化险为夷的本领。也许是钻劲帮了黄鳝大忙,也许是韧性修成了它的魅力,你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智慧。
黄鳝是淡水珍品。故乡为什么盛产那么多黄鳝成了我小时候心中的谜团。我猜想,黄鳝喜欢故乡的水土,定然和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松软、环境优美等诸多要素有关,或许就是它本身的适应性,让它们从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闲来依着田埂常打洞透水,已成为黄鳝生活的一部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耕田耙地、中耕锄草时,特别留意黄鳝活动的痕迹,一旦发现,就跟踪追击,尽管捉黄鳝技术较老练,有时也斗不过黄鳝的隐身术。有一回,我看见一条黄鳝,正想捉。两丘梯田相差米把高,情急之中,黄鳝竟往下丘滚去,当着我的面逃逸。面对此情景,我震撼了,不由感触起来:看似渺小的黄鳝,它生命不息,钻研不止,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
斗转星移,我看到黄鳝,看到它总是矢志不渝地在田边地角“深挖洞、广积粮”,难道它真的只是混日子吗?不!它需要安宁的生活,它需要防患于未然,它是在磨砺一种钻劲,一种叫作滴水穿石的韧劲!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钻劲和韧劲,黄鳝原本渺小的生命才能生存到现在!倘若我们也像黄鳝那样有一股钻研精神,那不就丰富了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012年11月30日
拄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