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127

第127章 请人给予方便称“借光”

在日常生活中,“借光”已经是很普遍的礼貌用语了。“借光”,含有打扰别人,请别人给予自己方便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借光”来比喻呢?这里牵扯到历史两个人物,一个是甘茂,一个是苏代。

甘茂,战国时秦国大臣,楚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曾从史举先生学习百家之术。秦惠王时,由张仪推荐率兵攻占汉中地。武王时任右丞相,曾经发兵攻打韩国,攻占宜阳(河南宜阳西)。秦昭襄王时,为了逃避谗言,出奔到齐国。“借光”的故事就发生在他逃亡的路上。

苏代,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苏秦族弟,苏秦死后他求见燕王,提出以楚国、魏国为援国,共同制约齐国、秦国的主张。燕王就派他游说,以实现他的主张。

“借光”一词典出《战国策·秦策》。战国时代,秦国大臣甘茂因遭奸臣谗言构陷,逃出秦国,准备到齐国避难。甘茂一出函谷关,就遇到苏代。见到苏代,甘茂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困境,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来说明自己的现状。他问苏代:“您听过江边年轻姑娘的故事吗?”苏代回答说:“没有听说过。”甘茂接着说:“在江边有许多年轻姑娘,其中有一个姑娘家境清贫,买不起灯烛。其他姑娘们因而嫌弃她,就聚在一起商量,想把她赶走。当这位家贫无烛的姑娘要离开时,她对姑娘们说:‘我因为买不起灯烛,所以常常先到,我打扫屋子,铺设坐席,妳们何必吝惜照在四壁上的那点余光呢?如果给予我一点余光,又能对妳们有什么妨碍呢?我自以为对妳们是有帮助的,为什么非要赶我走呢?’姑娘们商量后,认为她说的有道理,就让她留下来了。”

苏代听了甘茂讲的故事,便明白了他的用意。就是:我现在遇到了困难,请您借给我一点光,帮助我脱逃困境。后来苏代就引荐甘茂到齐国,不久齐王就赐他为上卿。后来甘茂乘着出使楚国的机会,又想回到秦国而没有成功,死在了魏国。

“借光”除有请他人给予方便外,也用来比喻凭借他人地位、名声或荣耀而获得利益。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记载:“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及清朝郑燮《十六通家书小引》:“板桥诗文,最不喜求人作叙。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可耻。”

另外,请求别人指引路的方向时,也可以使用“借光”。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公子这番不是前番了,下了驴,上前把那人的袖子扯住,道:‘借光!东庄儿在那边儿?’”

中国的礼貌用语很多,最常用的“谢谢”就是一种。而有些人却常常忽略这些礼貌用语,这样就显得没有礼貌了。如有的老年人上公共汽车后,有人给她(他)让座,他一屁股就坐下,连一句“谢谢”也不说,未免寒了别人的心了。礼貌用语是在心里,体现在行为上是一个人的素质,千万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