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024

第24章 从“男不拜月”说中秋

清朝福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有“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说‘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中秋”的名称最早来源于《周礼》。为什么叫中秋呢?我国农历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八月十五又是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节。中秋节称呼很多,如:八月节、八月半、月节、端正节、月夕节、秋节、中秋节、团圆节、拜月节、追月节、女儿节、八月会、玩月节等等。

到魏晋时,有“谢尚时镇牛渚(zhǔ),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而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从宋朝开始,每逢中秋节前几天,在街市上就充满了过节的气氛,商家忙着装饰门面,布置彩楼,进新货。市民们采购月光纸和新鲜的水果,预备好酒菜。官府同僚们忙着争相送礼,联络感情;亲朋好友之间送上月饼以祝福。到了八月十五晚上,月光明亮皎洁时,家家户户摆上供桌,供桌上有泥捏的兔爷、月饼、茶水、酒、瓜果和切成莲花瓣状的西瓜。还少不了摆一些时令的新鲜蔬菜,特别是青豆——这是专门给玉兔预备的。兔儿爷是身穿甲胄,兔面人身的泥塑,大小不等,有的骑虎,有的站立。同时备有用纸做的金银元宝,宫廷祭月还要用九节藕。

月光纸,在《燕京岁时记》又称“月光马儿”、“神马儿”,在纸上绘有太阴星君,样子像菩萨,下面绘有月宫,有一兔人手里拿着杵在捣药。这种纸画金碧辉煌,长的有七八尺,短的有二三尺,顶上有二旗,或红色,或绿色,或黄色,祭月时把月光纸挂起来。

月饼,又叫团圆饼,必是圆的,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明朝人沈榜编著的《宛署杂记》说:“八月馈月饼。士庶家具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在《燕京岁时记》中说: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祭月后,把月光纸等烧掉。其他的供品分给家中的每一个人吃,如果有人出远门赶不回来,一定会给留一份。

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太多了,从官修的正史,到动听的民间传说,还有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婉转曲折的戏剧,形成了灿烂的中秋文化。而在这灿烂文化中的一场蹩脚戏就是“男不拜月,女不拜灶”。

在祭月时,妇女们争先恐后地烧香、磕头,祈祷。农家妇祈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年轻的女人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婆婆叨念全家福。男人虽不跪拜,心里也想着希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男人不拜月,是因为在历史上认为月亮属阴,象征着女性,所以男人不拜月。

但是,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只有男的能给灶王爷烧香磕头,女的不能拜。灶王爷神像边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灶王爷是一家之主,所以只有“一家之主”的男人才有资格拜。

各地风俗习惯不完全相同,但不管以什么形式,祭月、赏月、吃月饼等民俗都是有的,祈求吉祥、美好、团圆的愿望是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