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053

第53章 天子的女儿称“公主”

“公主”一词就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公主”这个名词是怎么来的呢?

战国时诸侯之女称为公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这里的“尚”就是攀亲的意思。《史记·李斯列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据《春秋公羊传》上载:“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主,就是“主婚”之意。原来,在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诸侯称为“公”,而周天子将女儿嫁给诸侯时,天子自己是不主婚的,而是命同姓的诸侯作为长辈来主持婚事。这样把“公”与“主”连在一起,也就称天子的女儿为“公主”了。

所以,“公主”这名称最早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公主”这个称号一直由汉朝沿用至清朝。汉制,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则称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长”字都有尊崇之意。东汉时皇帝的女儿皆封为县公主,即“公主”前的名称都是县名;到了晋朝,皇帝的女儿都封为郡公主,就是“公主”前的名称都是郡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时诸外家为列传,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汉书·文三王传》:“梁王恐,乃是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到了唐朝,“公主”名称依旧,但有品级规定,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皆能享受正一品待遇。在唐朝时出了一名有名的公主,那就是文成公主。我们不管她是“真公主”,还是“义女”,总之她是以公主身份去和亲的。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清朝时,皇帝的女儿开始称为“格格”,太宗皇太极在崇德元年承袭明制,皇帝女儿始称为“公主”。而公主也有等级之分,皇后所生的公主,就封为“固伦公主”,享有亲王同等待遇;皇后的养女或皇妃所生的公主,便封为“和硕公主”,享有郡王的同等待遇。

公主和公子一样(除去“公子”一词还有对别人儿子的敬称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权利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流毒深远,我们应该警惕。如老子从市长位置退下来,儿子就在这个市当副市长,这种情况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