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055

第55章 皇帝的女婿称“禁脔”

唐朝诗人孙元晏作的《谢混》诗点出了一段有趣的历史。诗中道:“尚主当初偶未成,此时谁和更关情。可怜谢混风华在,千古翻传禁脔(luán)名。”诗中的“尚主”指娶公主,禁脔是皇帝的女婿。谢混,字叔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文学家。谢安之孙,谢琰之子,谢灵运的族叔,妻子是孝武帝的女儿晋陵公主,这时的谢氏家族在东晋是名家王族。谢混号称“风华江左第一”,少年时候,就享有大名。他的《游西池》诗歌对东晋诗风的推移有一定影响。

那么,为什么古代皇帝的女婿称为“禁脔”呢?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所撰《史通·杂说中》上载:“江左皇族,水乡庶民,若司马、刘、萧、韩、王,或出于亡命,或起自俘囚,一诣桑干,皆成禁脔。”这段记载根据《魏书》上所写,司马、刘、萧、韩、王这几个家族降魏后,家族的子弟有很多都是娶公主为妻,因此称为“禁脔”。

禁脔一词,源自于《晋书·谢安传》上载:“初,元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一豘(豚),以为珍膳。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尝敢食,于时呼为‘禁脔’。”

大意是说,西晋王朝灭亡后,晋元帝司马睿镇守建康,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当时,国家初建,百废待兴,经济困难,食物非常缺乏,每次只要得到一头小猪,晋元帝都视为珍品,尤其是猪脖子上的肉特别精美,群臣都不敢享用,总是拿来进献给皇帝,时人称之为“禁脔”肉。

此外,古人称天子居住的地方为“禁”,如紫禁、禁中;“脔”是指把肉切成小块,文中的“项上一脔”,指的是猪脖子上的肉最为珍贵,专供皇上食用。因此,“禁脔”最初是指皇帝所钟爱、专用的珍贵东西。

另据《晋书·谢安传》记载:“初,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婿,谓王珣曰:‘主婿但如刘真长、王子敬(王献之)便足。如王处仲、桓元子诚可,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珣对曰:‘谢混虽不及真长,不减子敬。’帝曰:‘如此便足。’未几,帝崩,袁山松欲以女妻之,珣曰:‘卿莫近禁脔。’”这里的“便豫人家事”指的是干预朝政。

据载,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时,想为晋陵公主选女婿,就对大臣王珣说:“选女婿像刘真长、王献之那样最好。王敦、桓温虽然也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但稍一得意,就喜欢干预别人的事。”于是,王珣便向他举荐谢混。

不久,孝武帝驾崩。有个叫袁山松的官,平时行为不羁,游山玩水的时候最爱唱挽歌。他很欣赏谢混,跟谢混也比较熟,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谢混。媒人王珣可不干了,对袁山松说:“你别打‘禁脔’的主意!”

后来,晋陵公主嫁给了谢混,“禁脔”也就成为皇帝女婿的称呼了。

禁脔是皇帝的女婿,也指皇帝最珍爱、专用的东西。还有比喻特别珍贵的物品等基本意义。如唐杜甫《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诗:“前后百卷文,枕藉皆禁脔。”其中的“少监”是官名;“枕藉”是枕头和垫席,引申为埋头;“禁脔”是皇帝专用的肉块,这里指苏源明的诗文特别珍贵。清朝赵翼《李郎曲》:“生平不吃懒残残,偏是人间禁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