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孩子
7852300000037

第37章 自愿组队

自愿组队的小队改革如浪潮一样,冲击着上海的每一所中小学,常常成为颇具刺激性的话题。

一天,段镇收到了华坪小学6个女孩子的来信,介绍她们“赛男孩小队”的故事。那信的题目极富动感:“赛!赛!赛!――赛男孩!”她们写道:

我们是华坪小学“赛男孩”小队,您一听我们小队的名称就会明白我们小队是清一色的女将。

从懂事以来,就没少听大人们的唠叨,什么“女孩子就得像女孩子,乱跑乱疯像什么!”什么“女孩子就是比不上男孩子,反应慢,手脚也不快!”女孩子好像生来就矮人一等,看着男孩子无拘无束的劲儿,看着大人们对他们投去的赞许宽容的目光,我们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努力,一定要胜过男孩!”

“自愿组建小队”把我们这六个要强的女孩结合在一起。从那天起,我们是憋着一口气,拗着一劲,硬是要做出点成绩,给看不起女孩的人瞧瞧。

“赛男孩”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信、自强、自立”是我们的座右铭。由于我们目标明确,又有奋斗方向,所以我们能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

提口号不难,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首先在保证小队人人体育达标上迈出了第一步。

体弱的乔琼,跳远总过不了关。于是,我们在小队长李敏的带领下,不成功不回头。放学后,卞文惠和戴瑾当起了小老师,一遍遍地讲要领,一遍遍地做示范,直到乔琼跃出了令人满意的一跳。文静的赵弋投实心球老不及格,我们也来了个集体攻关。课余时间,大家在桶内装水,提着练臂力。几个月下来,随着桶内的水越装越多,我们的小手臂也渐渐粗壮起来。不用问,赵弋的投球成绩自然直线上升。

为了全队体育达标,大家费了不少心,也花了不少时间。这下,爸爸妈妈可就有意见了。他们有的怕面临毕业,我们耽误了功课;有的担心我们身体吃不消。戴瑾的爸爸妈妈还特意找到中队辅导员家告状呢!

其实,爸爸妈妈不用担心,我们心里自有谱。“赛男孩”的行动目标不仅仅在运动场上,也不仅仅局限在小队之中。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鼓动女同学,激励男同学,最终在全班形成团结向上,你追我赶的活跃气氛。

可不,我们的体育成绩上去后,男同学可着了慌,尤其是卞文惠、李敏在百米短跑、仰卧起坐等项目中老把男同学甩在后头,惹得他们很不服气。他们也加紧了锻炼,并有针对性地成立了“超女孩”小队。小胖墩马如一,平时最怕体育锻炼。最近,经不住我们的一再邀请,也加入了我们的晨间长跑。开始几天,他没跑几步就直喘粗气,近来可是大有长进,并开始对体育达标有了自信。

我们在班上掀起一股运动热。瞧,下课铃响了,大家都往楼下操场跑,打球、跳绳、踢毽子,非闹出一身汗不可。碰到下雨天,我们便想法在教室里发起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同样让人出汗的竞赛。

记得初建小队时,大人们听到“赛男孩”这个队名,总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笑,或惊奇、或怀疑,或干脆说我们不自量力。而如今,凡是了解“赛男孩”小队,了解六〈1〉中队的人,都会向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们和男孩儿赛,赛出志气,赛出了毅力,也赛出了中队的好风气。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在人生的跑道上和男孩儿一直赛下去――亲爱的段伯伯,您会为我们鼓掌喝采吗?

段镇一向关心女性的解放,对女孩子特别注意培养。因此,他马上丢掉手上的杂事儿,给“赛男孩”小队全体队员写信。

他写道:

你们的小队是最可爱的小队,那样的有志气,有决心;那样的团结友爱,快乐活泼,犹如裂开嘴笑的火红石榴;那样的敢于争先创优,力争第一流。我衷心祝贺你们“初战告捷”,我相信你们定能进入小队优化组建竞赛的凯旋门,在六一节再为你们庆功。

从小赛男孩,大起来要赛男子。突破“重男轻女”这一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恶习,争取妇女在未来世界中有更大的地位,争取妇女在心理上、事业上、社会上的彻底解放,冲破一切旧框框对妇女的束缚与自我束缚!

更艰巨的比赛在中学,大学或职业岗位,你们要长期赛,也许要赛一辈子,在赛中进步、成才。

你们的班主任、校长、大队辅导员都是女性,相信她们都是最热烈支持你们的。但是,主要靠你们自力更生,相互支持。要相信自己,依靠集体,必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向你们表示敬意!

致以

崇高的队礼!

段镇伯伯。

1992.3.15。

段镇不知给多少个小队写过信,他的信给队员们极大的鼓舞。尽管是面临小学毕业的紧张日子,“赛男孩”小队的活动依旧红红火火。

“赛男孩小队”提到的“自愿组建小队”,正是段镇极力推广的少先队组织改革的重大项目,而这与徐汇区少先队教研员邱从实的执着探索密切相关。

1992年秋天,为了解上海的少先队改革实验,本书作者曾在邱从实家住过大约一个星期,了解到大量激动人心的信息。

邱家的少先队味挺浓。邱从实曾是复兴中路小学的辅导员,因为理论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被选拔到徐汇区团委,担任了少先队教研员。他的女儿邱天,竞选上了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的副主席,还兼任《我们一百万》报记者。妻子冯毅相夫教女,耳濡目染,也成了少先队的热心人。同时,邱家都格外崇敬段镇。

一天晚饭之后,应作者之邀,邱从实谈起了对段镇的印象。

他说:

“讲段镇应讲他的人格。他是一个大写的人,是把生命与事业融合在一起的人,是为事业不怕牺牲一切的人。而且又充满一颗爱心。他爱才,注意发挥人才的潜能,不辞辛苦为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们区里召开小队改革研讨会,100多个队员出席,并由队员主持,回答大人的提问。段镇来了,见孩子当了主人,给予高度评价。他这人平等意识根深蒂固,甚至重视孩子的意见重于大人的意见。我早发现一个特点,开会时,底下的孩子如果没水喝,段镇虽然坐在主席台上也不喝水,否则,他认为不平等。

“1989年初,徐汇区被评为上海少先队工作第一奖。可是,说实在的,少先队处在消沉状态,自动化也体现不出来了。这时,我看到了段镇他们搞的组织心理调查,受到了巨大的震动。于是,我在徐汇区也搞了调查,决定从小队改革入手,从内部机制改革入手……”

从1989年5月到1990年6月,徐汇区在8所中小学进行了小队改革的大胆实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显著效果。

实验的项目与内容有六项:

(一)自愿组队:小队按友谊、志趣、互助互补和居住地区相近等原则,由队员自愿组建;

(二)轮流任干:让队员享有民主参与的权利,人人都有在小队长岗位上站一站、试一试、学一学的锻炼机会,同时要充分发挥常任队长(正小队长)“传、帮、带”的作用;

(三)建职立位:让每个队员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确立自己在小队集体中的服务岗位;

(四)按需活动:按队员需求开展灵活多采的小队独立活动;

(五)队务建设:建立小队的“小家务”和活动的“小阵地”;

(六)评优竞赛:每届小队长上任时有“任期目标”,任期结束,由中队组织评选优秀小队集体、小队活动、小队长和小队队员。

以上六项,自愿组队、轮流任干、评优竞赛为主要的实验内容。

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如何呢?

邱从实逐项介绍道:

(一)关于自愿组队,改变了按座位排列的行政编队,并由注重协调活动转变为关心队员情感,注重协调队员关系。在中队委员会领导下,由骨干队员“招标”组建小队。自愿组建后的小队按新的小队排座位。自愿组建尽力避免了个别后进队员“无人要”及“清一色”(即以性别、好差或同一兴趣划分小队的现象)。目前在41个自编小队中,混合型的优化组合小队有35个,占总数的85%;单一型小队有6个,占15%。

(二)关于轮流任干,一般做法是在保存原有老队长做常任队长条件下,增设经常轮选的值勤队长。轮选小队长一般以两周至一个月为一届,新队长都经自荐、推荐,最后由全小队民主选举产生,选出后举行简短(二、三分钟)的颁授队长标志的仪式。值勤队长表现好的也可连选连任二届,也有过一段时期再被轮选的。许多有“一技之长”或积极表示愿为小队效劳的“小捣蛋”、后进生都在集体的信任、支持下当上了轮流队长,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三)关于建职立位,人人定岗位,自取或由小队集体“奉送雅号”以体现他在小队的职责,如管小队音乐活动的叫“音乐细胞”,专管小队体育的叫“运动健将”,专为大家讲天下信息的叫“小灵通”,负责给大家讲笑话的叫“滑稽王小毛”,等等。因此,即使自己不在队长岗位,也有不是队长的“队长”岗位,小队每个成员人人有为小队效劳出力的机会和尽职尽责的义务。

(四)关于队务建设,一般都设立了小队日记制。每周出一期小队报,复兴中路实验小队还自建了小队活动基地,经常开展校处“小队之家”活动。

(五)关于按需活动,一般采用“公转”与“自转”结合的办法。活动内容不都按大中队布置的。队长要学会听取队员意见,按需组织。有的小队每天都有队活动,每天活动内容不同,创造了“小队10分钟”或“小队一刻”的新形式。轮选小队长都充分发挥首创精神,队员们也群策群力,寓乐于教育,搞得兴高采烈。每次小队活动,小队长都将活动方案向中队委员会备案,活动情况又记载在小队日记上,以备中队检查,并供轮选小队长评优和下届队长工作参考。

(六)关于评优竞赛,通过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每届队长任期满,中队即组织“最佳小队、活动、小队长、队员”评选。每届各评一个,小队先召开小队会,参照中队自定各项最佳标准讨论决定本小队参加本届评优项目,自荐给中队。评优会上,先介绍本小队各方面情况,然后演讲介绍所参加的评优项目,中队委员会根据多数队员意见,确定优秀小队。评优标准简单易行可及。评优中辅导员教育队员树立中队集体意识,避免不利于中队集体团结的“小团体”出现。

段镇自始至终关注着徐汇区的小队改革实验,热情帮助邱从实论证课题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三次参加队员们的座谈会。他把这项改革称之为小队优化组建,这是少先队自动化的新发展,也是少先队集体建设民主化的新发展。

当时,全国都在热烈开展“学习英雄少年赖宁”的活动。团中央和国家教委发出了文件,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号召,加上现代媒体的推动,使赖宁成为20世纪后期影响最大的少年英雄。全国少工委主任李源潮甚至提出:“要像当年学习雷锋那样学习赖宁!”

有人产生了疑问:“这时候大搞小队改革会不会冲淡学赖宁活动呢?”

为了回答少先队工作者的疑问,也为了深化学赖宁活动,段镇写了《通过组织培养新人――关于队的建设》一文。

他写道:

全国开展学赖宁,根本目的是教育儿童成长为赖宁那样的好少年,这是我们工作的着眼点,我们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则在于少先队集体的建设。只有把每个中小队组织都建设成良好的集体,才能造就出亿万个赖宁式的好少年。加强队集体的建设,就是为亿万个新赖宁、活赖宁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在与辅导员谈小队改革时,段镇说:

“赖宁是自愿组队的实践者。早在1987年,初一的少先队员赖宁就发起了三人参加的金龙探险队,还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并确立了探险队宗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推崇探险精神,向大自然索取宝藏而揭其奥秘。这表明自愿组队有利于激发少年儿童的潜能,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素质。”

一天下午,段镇与沈功玲、王建军两位少年部长,来到徐汇区小队改革实验学校――南洋模范中学,参加自愿组队座谈会。

一位名叫钱小珠的中队辅导员介绍说:

“在一个学期里,我们中队共有32名队员当过轮选小队长,占队员人数的70%。每届小队长任职期间,不仅要完成日常小队工作,而且要设计新颖、别致、有创造性的小队活动。‘新官’上任都干劲十足,‘烧上三、四把火’。所以,各小队活动都十分丰富有趣,富有生气,四、五十个小队活动越搞越红火。小队长一届比一届干得出色!”

段镇听得津津有味,问邱从实:

“高安路一小的实验结果出来了吗?”

邱从实点点头,如数家珍地说:

“他们学校写了一份总结,其中有两组数据。实验之前的1988年5月,调查显示:关于‘小队生活’,18%的队员感觉‘快乐’;15%的队员感觉‘不快乐’;67%的队员感觉‘一般’;关于‘小队工作’,24%的队员‘经常承担任务’;48%的队员‘很少承担任务’;28%的队员‘从未承担任务’。经过了一年的改革实验,1990年5月再次调查,发现大有变化。关于‘小队生活’,90%的队员感觉‘快乐’,并表示‘不愿离开自己喜爱的小队’;关于‘小队工作’,90%的队员‘承担过任务’,并表示‘还想继续承担’;94%的队员表示‘赞成小队改革’,只有6%的队员表示‘无所谓’。”

段镇兴奋地鼓起了掌,说:

“这就是改革出奇迹呀!”

这天的座谈会开得欲罢难休,直到该吃晚饭了,大家的话似乎只说了一半。他们去邱从实工作过的复兴中路小学吃过饭,并在那里又谈到深夜10点。

王建军已是第2次来徐汇区考察小队改革,她提出了自愿组队的取名设标应当儿童化的建议。

沈功玲亲手辅导过自动化小队,对“自愿组队”的实验心领神会,预感到这将是少先队自动化的新创举。她有些激昂地说: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企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生产经营机制。为建立这种机制,企业内部实行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高、最优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对原有的领导体制、分配制度、人事劳动制度等进行了系列配套改革。机制的转换,给企业带来活力。产品竞争力,技术开发力,资产增值力,对市场的应变力,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力,职工群众责任共担、权利共享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今天咱们小队搞优化组建,正是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异曲同工。小队建设改革后的操作前后共分十步操作,其实每走一步也都是在建立一种新的运作机制,新的组合机制、领导机制、用人机制,新的活动机制、激励制约机制与辅导机制。

70年代末,企业“扩权松绑”,少先队从自动起步;到80年代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少先队搞小队优化组建,两者的改革几乎同步进行,而且内涵是惊人的相似。这绝不是一种巧合,也不是少先队在简单模仿照搬。这完全是它们各自的本质和规律在新形势下的自觉反映。

队的改革与企业的改革具有同等意义,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未来生产力。少先队内所做的一切无疑是在帮助孩子们日后到生产岗位上去参与竞争作模拟性的预习。从小建好一个小队,长大搞活一个企业!

沈功玲一席话将大家引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段镇见徒弟脱颖而出,谈出非凡的见解,自是喜上眉梢。他说:

“英雄所见略同。昨天我一夜未睡,一直在思考小队的改革,写了一篇文章却忘了带。总之,小队的改革是优化组建,这是民主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自主的教育、愉快的教育。我建议,目前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向全市推广这项意义重大的改革!”

这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原来,值班人员又来催客人们离校,说:

“你们今晚不睡觉,明天怎么工作呀!”

几天后,一个大型的少先队小队优化组建研讨会在徐汇区举行。这次会议由上海少先队工作学会、团市委少年部、上海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和徐汇区团委及少工委联合召开,仅市里便来了100多人。由此开始,小队优化组建成了全上海市的少先队改革实验。

在那些日子,尽管喜讯不断,段镇还是静下心来,写了一篇论文《集体建设重在小队》。他深知,没有理论上的突破,实践中的突破难以实现更难以持久。

在这篇论文中,段镇分析到,与大、中队比较,小队有5个特点:第一,小队是少先队组织中处于最基层的集体,是少先队直接教育儿童和组织儿童的基础集体;第二,小队是少先队员最经常、最直接的接触集体;第三,小队是少先队员同少先队组织联结的中介集体;第四,小队是少先队集体中机动灵活性最大的集体;第五,小队是少先队组织中队员参与率最高的集体。他指出,小队的活力在于自动化。

关于小队集体的优化组建,他写道:

优化组建,就是采用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把小队最快地建设成为团结、快乐、向上的自动化好集体。

优化组建重在形成小队活力的内在机制,开发每一个小队成员的主动性和集体精神,同时又重视为小队集体创造外部环境与条件。

优化组建遵循下列三项原则:

1.主导性。组建过程就是教育过程。建设良好的集体是为了进行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从组建开始,贯串于组建始终。为此,必须加强组建的领导与教育,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

2.主体性。让少先队员成为少先队集体建设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和集体创造精神。

3.整体性。小队建设是少先队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大队、中队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小队建设要充分发挥对大、中队集体建设的基础作用。

优化组建要从小队的组织结构改革入手。现行小队结构存在着行政化、一律化、成人化的弊病,不能充分地体现少先队的群众性、自主性和儿童少年的特点,不利于显示发挥队员个性。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发挥队员们主体性,即如何引导少年儿童自己来积极创建自己的队集体的新方法,这就需要从组织结构改革入手,形成发挥小队活力的内在机制,使自上而下的培养和自下而上的创建结合起来。长期的小队建设实践和近期的科学实验成果表明,这是非常必要、完全可行,能取得更快更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他提出了小队建设的理想目标:

1.小队集体是队员的快乐世界。集体里经常有快乐的活动,大家在一起过快乐的集体生活,在快乐中学习、求进步。

2.小队集体是队员的友爱家庭。在集体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大家都是好朋友,亲密团结如一人,使每个人都能感到集体的温暖。

3.小队集体是队员的自治园地。队里的一切活动由队员们自己当家作主自己干,让队员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4.小队集体是队员的创造舞台。人人都有均等的自我表现,参与管理以施展创造才能的机会。

5.小队集体是队员的服务金桥。在小队里,人人有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在家里、在社会上热心为大家做好事,通过集体服务的金桥,走向金色的世界、金色的未来。

6.小队集体是队员的奋进阶梯。在小队里,个个奋发向上,人人不甘落后,各人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天天向上,不断攀登。

7.小队集体是队员的成才摇篮。队员们在队组织中发展兴趣,增长才干,萌发志向,酝酿理想,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