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人醉
7922600000018

第18章 踏青——万紫千红同争春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宋·王令《春游》

王令是北宋诗人,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宋朝踏青、春游的盛况。满城的青年男女,盛装出行,呼朋引伴。春风醉人酒亦醉,一路都是红男翠女,欢声笑语,一层又一层的人,醉依楼台,观赏春景。满满的热闹,满满的春光,心忽然就在这喧闹中冷静下来,花开花落,春去春去,时光匆匆,没有办法留春驻,也没有办法求得一份美好的情感。

诗人有些多愁善感,试想,这样明媚的春光中,这么美好的大自然,怎么会突然感觉到落寞呢?

春草依依,流水潺潺。桃花杏花梨花,争相绽开笑脸,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草是绿的,人影瞳瞳,有多少烦恼,也忘了。

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一方面,春天开始,万物复苏,一方面,农事也还没有开始,所以,无论是贵族富户还是小家儿女,都结伴而行,在这一天,到郊外充分体味大自然的喧腾热闹,释放青春的风采。尤其是女孩子们,平日里闷在深闺,好容易有这一个假日可以出门游玩,哪个不是打扮得精致靓丽养眼养心?

杜甫《丽人行》,写的便是清明踏青,长安郊外的丽人出行景象: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筯厌饫久末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三月三日,正是清前后,长安城里,暖风醉人,美人们都走出深闺,聚集在风景最优美的郊外,最清灵的水边。美人们穿着华贵,姿态优雅,都是深宅大院里走出来的千金小姐,她们身材丰腴,很符合时代审美标准,她们身上的绫罗纱羽衣裙映衬春光,她们头戴翡翠,画鬓娇颜,她们后背也有内容,宝珠压腰安稳华贵。这些美女们,笑声朗朗,容颜似玉,她们非富即贵,不是后宫佳丽,便是大名鼎鼎的皇室亲戚。她们饮食精妙,紫骆驼,犀牛筋,水晶白盘子白玉碗,富贵交映春光。

她们是富贵到顶尊荣无限的杨家姐妹。

《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于路。

想必,这景象,和清明踏青一样,隆重,辉煌,富贵无限,华丽无边。

如果说杨家姐妹实在是贵妇奢华,不能代表广大民间踏青活动的盛况,那么苏轼笔下的《踏青游》则完全描绘市井之春,大众踏青之乐:

攺火初晴,绿遍禁池芳草。斗锦绣、火城驰道。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

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今困天涯,何限旧情相恼。念摇落、玉京寒早。任刘郎、目断蓬山难到。仙梦杳。良宵又过了。楼台万家清晓。

绿衣清新,锦绣满城,女子们,翠锦如霞,迈着小脚儿,莲步轻移,腰上佩戴着象征高洁和吉祥的兰草,走在春光里,一副闲适宁静,悠然信步的样子。

踏青习俗来源无考。但是历久弥新。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

《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

可见,踏青不仅仅是清明这一日,根据南北气候不同,北方春天来的略微晚些,南方却早,二月就鲜花开遍了。于是,踏青活动安排到二月。

踏青最盛行的,应该是唐宋,政局稳定时,踏青活动更热闹,唐玄宗太平盛世几十年,杨家姐妹权倾一时,车马喧哗,春游自然隆重。

白居易笔下的《钱塘湖春行》也生动经典,给后世留下了对当时踏青盛况的参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阴白沙堤。

乱花渐欲迷人眼,千古名句,是后世眼中最真实最美丽的大唐春光。

大宋作为历史上政局最长的一个朝代,有相当一段时间,太平盛世,重武轻文。宋代著名的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的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踏青游人,熙攘街市,无比繁华。一卷画,人物多到五百五十,牲畜也有五十多头,船、车、轿,各种交通工具齐全,一个大宋的缩影,凝聚在小小一卷画作中。

宋代王诜所作《踏青游》亦是反映此情景: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晓。

路渐入、垂杨芳草。

过平堤,穿绿迳,几声啼鸟。

是处里,谁家杏花临水,依约靓妆窥照。

极目高原,东风露桃烟岛。

望十里、红围绿绕。

更相将、乘酒兴,幽情多少。

待向晚、从头记将归去,说与凤楼人道。

明朝王象也有《踏青》诗:

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

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

玩得太疯太热闹了,很晚了还没有回家。

清代满人天下,依然保留着踏青的习俗,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我尝清明上冢,见游女蹋青。

清代孔尚任在《红桥修禊序》中,有一段文字专门描写了扬州人三月三日在瘦西湖畔的红桥水边踏青祓禊的场景:康熙戊辰春,扬州多雪雨,游人罕出。至三月三日,天始明媚,士女祓禊者,咸泛舟红桥,桥下之水若不胜载焉。予时赴诸君之招,往来逐队,看两陌之芳草桃柳,新鲜弄色,禽鱼蜂蝶……

踏青者,多为青年男女,以热烈多情之青春,融入无限多情之大自然,阳气上升,浊气下降,在深宅里躲藏了一冬天的心和渴望,得到了完全的释放。心情爽朗,身体舒展,摘一朵山花插鬓,鞠一捧山泉解渴,大自然的轻灵隽秀,心中情事,犹如花开,刹那间,娇蕊迎风,嫩瓣微微。

春天来了,郊外湿漉漉,水溶溶的。水汽从地面升起,草叶上挂着露珠。桃花、李花争红斗艳,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花朵红的黄的紫的,一团团一簇簇,开会似的,这儿冒出来一丛,那儿冒出来一朵儿,空气都是润的,流动着芳香。走在这样的时刻,身体是轻的,心也是轻的,桃花瓣、杏花蕊,掐了柳叶尖,娇嫩的,像婴儿的脸,也像婴儿的笑,发自内心,纯美清澈。

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放风筝是踏青活动之一,一来为了玩乐,还有个说法是放晦气。

《红楼梦》中,大观园姐妹不出去春游,但是她们保留了跟踏青有关的习俗——放风筝。

春天,桃花开了,春风暖了,姐妹们开诗社,放风筝,她们家没有女孩出游的习惯,所以,大观园的春光鸟语,属于是小范围的踏青活动。

《红楼梦》第七十回,黛玉春天起桃花社,大家又做了一回柳絮词,最后被一只风筝吸引出门,大家兴起,又命丫鬟取了各自的风筝来放。

宝玉拿的是个林大娘送来的美人风筝,探春拿来的是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宝琴是一个大蝙蝠。

探春的大凤凰偏偏在空中遇到了另一个不知谁的大凤凰,被一个喜字带响鞭的风筝缠绕在一起,预示了她马上远嫁做王妃的事实。

让人心疼的是预示宝黛情事的两个风筝,宝玉的美人风筝怎么也放不起来,黛玉在最后撒手的那一刻,突然说: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舍。读懂这短短文字,忽然心内一疼,宝玉的风筝,是林大娘送来的美人,这美人,他是不舍的,所以,放不起来。最后,被黛玉指点,才放飞了。黛玉的风筝很快放起来,却突然不舍。

要知道,这一去,宝玉另娶,黛玉别嫁,和探春的风筝一样,携裹着命运飞去。

最凄然、心酸的,是宝玉对黛玉风筝飞走的感叹:可惜不知道落在哪里去了。若落在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教他们俩做个伴儿罢。

种种迹象,宝黛很可能因抄家分手,黛玉为挽回贾府另嫁和探春一样成为某王妃,宝玉为家族利益娶宝钗。

就算日后,一个抑郁而终,一个归彼大荒,在生命最后的荒寒中,两个人回忆起曾经,在各自风筝飞去的刹那,心头短暂却深切的不舍和疼痛,有过为彼此倾心相付,亦会无怨悔。

对于爱情来说,从来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有多少心甘情愿的美好和不舍,最后,这些都变成回忆,在漫长的岁月中,影像不断,丰腴着余下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