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什么甜食——坚果、甜煮水菜,我有时这样写道:
“请分成三份。”以后我也许把自己那一份甜食分给他们吃,但是我认为:为了让他们养成关心别人的习惯,为了让他们有时会想到给我留一份而不感到母亲应该完全留给他们,就必须这样做才行。
我认为,母亲可以把东西全部给孩子,但不应当把这一点暗示给他们。我们不应当随随便便地给他们,不应当特别表现出—切行动都以迎合孩子的利盆为目标,否则,我们一定会不知不觉地养成孩子们的利己主义和冷酷无情,事后孩子也不会体谅我们在这方面的苦心。
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总是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和我在其他儿童的行为中所看到的东西,我尽量运用好的办法,避免采取坏的手段。在我还未做母亲以前,我就不喜欢许多孩子碰到自己的父母就问:
“您给我带了什么?”
我想,为什么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带些什么东西呢?这样一来,就好像他们在用东西买孩子的爱。有些孩子们说:“我爱您,就是因为您经常给我带来些东西!”——这种话足可以促使母亲有所警惕。有些母亲还亲自教导孩子,让他们掏衣服口袋或者手提包,寻找给他们带来的东西。假若父母没有带来任何的东西,孩子便噘起小嘴说:
“唔……为什么一点东西都不带来!我再也不迎接您,再也不听话了。”
我的孩子是决不讲这一类话的。如果在我回家时,顺路买了些什么东西,我到家以后,从来不马上讲出我买了什么。我要在吃茶的时间才把甜食拿出来。我也不无缘无故地给他们带回玩具来。
有一次,当我回到家里的时候,儿子的同学尤拉正和他在一起。儿子安得烈当时5岁,他跑到我的身边问好,吻了一下,然后又玩耍去了。我听到尤拉低声说:
“妈妈给你带了什么来?为什么不给你拿出来?”
儿子莫名其妙地望着他,高声回答说:
“妈妈回来就是回来了,她把自己带回来啦!”
我的孩子没有养成由于我带回来东西而等待我的习惯。
依照我的意见,应当使孩子们了解到父母是想出去看戏、访问亲友或者散步的,他们不应当阻挠这种事情。例如有时候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母亲打算去看戏,可是女儿或儿子却大声哭闹起来,要求母亲留在家里。一般的结果是:母亲心烦意乱地出去了,她的耳朵始终响着哭叫不已的孩子的声音。或者是,母亲为了避免这种叫喊,就骗着孩子出去。
我在女友家里就看见过她孩子的这种行为,当我和她一同去看戏的时候,我就会看到做母亲的人对孩子的这种“送行”是多么苦恼,看到她常常看完第一幕就赶回家去。如果碰到孩子还没有睡下,便安慰孩子一下,告诉他母亲是在家的,哪里也没有去。但是,过一些时侯,当她又必须出去的时候,孩子就要用更激烈的方式重弹老调了,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就会责罚孩子,而实际上这是母亲本人给孩子养成的恶习。我由于自己考虑到自己的所见所闻,每当我离家出去时,永远要通知孩子。他们帮助我收拾打扮,生怕我走晚了。
如果我回来得太晚,预先要告诉他们。我要他们自己准备明天所需要的一切,按时睡觉,一切都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