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复兴王朝:大明帝国盛衰三百年
79995000000003

第3章 大明帝国建立

第一节 朱元璋起义

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祖籍是江苏句容县通德乡的朱家巷,其祖先在元朝时世为淘金户,到他祖父朱初一时,淘金所得收入已不能养家糊口,于是朱初一举家逃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盱眙(今安徽盱眙)垦荒种地。但因为他们的户籍是淘金之户,只得把所有收入变卖了之后购买金子上缴,如此恶性循环,连温饱也解决不了。到朱初一去世时,家里已是一贫如洗。

为了使自己从淘金户的名单中去除,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只好东迁西移,到其50岁时,才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的东乡定居下来,并于1328年10月21日生下了一个男孩,按习惯取名为朱重八。

由于生活极端困苦,朱重八不得不在年龄很小时就给地主家放牛羊。在放牛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少年伙伴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而这些人也成为他日后建立明朝的开国元勋。

在朱重八17岁时,濠州发生了旱灾、蝗灾和瘟疫,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父母、长兄、侄儿先后染上了瘟疫而去世,只剩下朱重八和他的二哥。因为他们家没有地,不知埋葬亲人于何处。邻居刘继祖同情他们,给了他们一块荒地,才将其家人安葬。

为了活命,朱重八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重八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皇觉寺,于是就去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但不久,寺院因灾荒缺粮不得不遣散和尚,朱重八只好带上一个木鱼和一只瓦钵外出云游化缘。

朱重八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庐州(今合肥),然后向西进入河南的光州(今河南潢川)、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颍州(今安徽阜阳),于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三年的流浪生活,使他走遍了豫皖两省的名都大邑,开阔了眼界,同时也使他了解到民间疾苦,增长了社会见识。

朱重八在外云游的三年,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重八在流浪中也接触到了这样的宣传,他目睹了当前的社会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的风暴很快就会降临。

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从建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人是蒙古人,是最高贵的民族;二等人事色目人,即中亚细亚人,因他们归顺元朝较早,颇得信任;三等人是汉人,主要是金国时所属的汉族人;四等人是南人,主要是南宋所属的汉族人。这四等人在政治、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第三等和第四等的汉人最受歧视,因为在蒙古人的眼中,汉人除了供给他们固定的田赋外,别无他用。

元朝政府在实行民族歧视、压迫政策的同时,又对各族上层进行了拉拢和联合,给予他们许多特权,以扩大蒙古贵族的统治基础。

另外,元朝实行职业、户籍分级制,把全国广大百姓分为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十级。在他们眼中,一向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受尊敬的儒家知识分子沦落到连娼妓都不如的地步。

元朝的贵族官僚、僧侣、地主依靠政治上的强势,强行占有土地,致使许多中小地主和普通农民丧失土地沦为佃户。每一新帝即位,就对贵族大臣们肆意赏赐,金银钞币动辄数百万以上,田地也愈千顷。如元顺帝赐丞相伯颜土地,一次就达五千顷。土地高度集中,佃户只能租种土地,但要交纳六成甚至八成以上的高额地租。元朝统治者只知穷奢极欲,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因此,民间逃亡的、饿死的惨状触目惊心。此外,地主对佃户还可随意课派,若佃户生男便供奴役,生女则沦为奴婢或妻妾。

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僧侣享有无上的特权,甚至还可以干预司法。元朝的许多皇帝都尊封有帝师,帝师的弟子被封为国师、国公等,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特权阶层。元朝的寺庙是一种享有特权的经济实体,它们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其土地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皇帝“赐田”。元朝法律严格保护僧侣财产所有权,许多寺庙里有皇帝颁赐的“护持”诏书,僧尼凭此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正是享有这些特权,所以番僧们经常为所欲为。喇嘛所过之处,随从如云,强住汉人住宅,把男子逐走,留下妇女陪宿。元朝第九任皇帝海山曾于1308年下诏:“凡殴打喇嘛的人,就砍断他的手。凡咒骂喇嘛的任,就割掉他的舌头。”喇嘛、番僧们如此嚣张不法,主要是由皇帝在后面撑腰。

元朝统治者在政治、宗教和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所作所为,使得毫无生活希望的绝大多数百姓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反对暴政。在元统治的不足百年间,各种反抗斗争不断,据记载,江南地区就有200多起。仅1340年,在山东、河北等省就先后发生了300多起农民反抗事件。至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风起云涌之势,最终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场巨大的风暴。

直接敲响元帝国灭亡丧钟的是黄河水灾。

从至正五年(1345年)4月起,黄河就不断决口,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等大部分村庄、田地,农民流离失所。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发北方13路民夫15万人,在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交界地带修复黄河故道,派遣了2万军队监工。

自北宋末白莲教在民间秘密结社以来,已成气候。元政府所征发的北方13路民夫中有很多是白莲教徒。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门徒刘福通等人乘机进行宣传鼓动,宣传“弥勒佛诞生,明王出世”,进行秘密串联,队伍迅速发展到上万人。他们准备在时机成熟时举行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由于保密工作不到位,就在起义发动之际,官府派兵搜捕,韩山童被俘牺牲,其妻杨氏、子韩林儿乘机逃走。在此危急关头,刘福通、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韩山童周围的起义领袖,于1351年5月在颖州(今安徽阜阳)起义,正式点燃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烈火。各地白莲会众及其他农民军相继起兵响应,其中,徐寿辉、彭莹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响应起义。

因信奉白莲教的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以刘福通为首的一支称为北方红巾军,主要活动在江淮一带;以徐寿辉、彭莹玉为首的一支称南方红巾军,主要活动在江汉一带。

1351年10月,南方红巾军推徐寿辉称帝,邹普胜为太师。建立国号天完,年号治平,并建莲台省,以蕲水为都城。徐寿辉建国称帝,以实际行动表明起义者推翻元朝重建新朝的决心,影响巨大。

另有全国各地涌现出的不计其数的不信奉白莲教的起义军,主要有起兵于庆元(今浙江宁波)的方国珍起义军和起兵于高邮(今属江苏)的张士诚起义军。

1352年2月,郭子兴、孙德崖、俞姓、鲁姓和潘姓五人响应刘福通的号令,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发动起义。他们五人都被刘福通封为元帅,濠州农民踊跃相从者达数万人。

在所有起义军中,红巾军声势最为浩大,迅速演变成为抗元的有生力量。

这些起义军各自为战而又相互呼应,共同对元朝的腐朽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1352年,朱重八收到了儿时伙伴汤和的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汤和的信炫耀说自己已经做了郭子兴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共享荣华。朱重八看过后,不动声色,将信烧了,那时他还不打算去参加起义。但不久,朱重八一个师兄私下提醒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这样一来,朱元璋就走投无路了。恰逢皇觉寺又被元军焚掠,于是朱重八放下钵盂,在这年的闰三月到濠州投奔了汤和,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那一年,朱重八25岁。

第二节 统一江南

朱重八刚到郭子兴的军队时,被汤和推荐到郭子兴身边当亲兵。由于朱重八天资聪颖,勇武过人,有些文化,立即就显示出了很高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成为郭子兴的亲信,郭子兴如果有重要事情总是和他商量。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马氏,就把养女马氏许配给朱重八为妻。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重八有了身份后,他就另起了正式名字朱元璋,字国瑞。

当时,刘福通为了便于号召天下红巾军,就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权,年号龙凤。郭子兴的濠州红巾军归其指挥。朱元璋因为是郭子兴的女婿,又英勇善战,没多长时间就升任为镇抚,后升任军队的总管之职,成为“大宋”政权赫赫有名的青年将领。

当时濠州红巾军一共立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为一派,孙德崖与俞姓、鲁姓、潘姓三个元帅为另一派,彼此争权夺利,矛盾极深。

1354年9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便率兵投到了郭子兴门下。郭子兴一派实力大增,孙德崖心里不痛快,于是在孙德崖的挑拨离间之下,赵均用将郭子兴绑架到孙府暴打一顿,并准备杀掉郭子兴。朱元璋闻讯后,伙同彭大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但从此两派便水火不容了。

朱元璋看到濠州城诸将之间内讧不断,不足以谋大事,于是决心独立发展自己的武装。于是,朱元璋向郭子兴请命回家乡招募兵勇,南略定远。朱元璋在他的家乡遇到了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24人,他们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便纷纷来投效。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当时人杰。很快地,朱元璋在南略定远途中用计降服了3800人。朱元璋统率着这支队伍攻破定远,又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此后,连克怀远、安奉、含山、虹县。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出壮汉2万多人,编入部队,并南下进攻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之战,是朱元璋人生的转折点。一是他开始自成一军,二是他得到了自己的重要谋士李善长。李善长劝他学习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在乱世要收买人心,要慎刑戒杀。朱元璋深以为然,从此调整策略。

1355年3月,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郭天叙和张天佑都在战斗中阵亡,朱元璋便成为濠州这支起义军的最高统帅。不久,朱元璋又攻下了和州。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出现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恰在此时,隶属于红巾军的两支巢湖水军首领廖永安、俞通海,由于内部矛盾,率所部战船千艘前来归附,朱元璋遂建立起水师。

1355年7月,朱元璋率巢湖水师南下,乘长江水势攻取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获得了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而朱元璋却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以示破釜沉舟的决心。将士们见无路可退,鼓噪而前,攻克太平,生擒了元万户纳哈出。

至正十六年(1356年)3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进攻江南元军。朱元璋乘虚而入,统率水陆大军攻破集庆(今南京),改集庆为应天府。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发展成为一支强劲的军事力量,但在名义上仍尊韩林儿旗帜,奉宋龙凤年号,以令军中。

此后,朱元璋命令常遇春等将士相继攻取了常州、江阴、常熟、徽州、扬州等地;逼迫元朝水军元帅康茂才等人投降,招降康茂才等军民50余万。7月,宋政权下令在应天设置江南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以朱元璋为行省平章兼枢密同佥。朱元璋自置官属,逐渐淡出韩林儿的红巾军系列,开始独立发展自己的势力。

此时,徽州老儒朱升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于是,朱元璋就在应天屯田,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逐步壮大实力,并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和丝绸的浙江一带。

此时的朱元璋虽然拥有10万人马,但所占州郡极为有限,且在强敌环伺之中。其东面和南面是元军,在长江上游有徐寿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其东南方有方国珍,西南有陈友定。虽然反元的大目标一致,但是张、徐不属于红巾军系列,同小明王互为仇雠。此时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对朱元璋构成太大的威胁。而在北方,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正与元军作殊死拼杀。朱元璋就在这种形势下,立足应天,开始有选择地对外用兵,他先后攻占了镇江、广德、长兴、江阴等地,消灭了周边的元朝小股兵力,使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展和巩固。然后,他就将矛头指向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两大劲敌:陈友谅和张士诚。

朱元璋与张士诚双方从至正十六年(1356年)开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交手上百次,双方互有胜负。先是朱元璋力量不支,提出和谈,张士诚不答应。后来朱元璋因善用人才,于1357年一举攻克常州,之后又攻下了宁国,张士诚势去,投靠了元朝江浙行省平章事达识帖睦尔,张士诚被授予太尉官职。

朱元璋击败了张士诚后,便开始对付徐寿辉和陈友谅。当时陈友谅还在徐寿辉手下当差。1360年,陈友谅取得了太平、采石之战的胜利,便以为得天下易如反掌,就杀死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陈友谅知道张士诚对朱元璋有不共戴天之仇,便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企图平分朱元璋的领地。

陈友谅的舰队先后攻下了太平、采石两地,应天的大门向陈友谅敞开了。朱元璋十分紧张,虽有水师,但与陈友谅的艨艟斗舰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应天眼看不保,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朱元璋的部将胡大海招纳了一位能扭转乾坤的人物——刘基(字伯温)。

刘基向朱元璋建策,目前最危险的敌人就是陈友谅,因此必须集中力量消灭他。而后攻张士诚,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江南,然后实现北上灭元、成就大业的宏图。

刘基分析说,陈友谅表面上看势力大,但是他是一个背信弃义、心狠手辣、唯我独尊,甚至自私至极点的人。陈友谅不顾后果地把自己置于被人唾骂的地步,众将早就对他心怀不满了,故而不难战胜,只要诱敌深入,击之以伏兵,胜算必在握。

朱元璋深以为然,于是就设下了诱敌深入、伏兵围歼之策。降将康茂才与陈友谅是至交,于是修书一封,表示形势危殆,愿弃暗投明,约为内应,言辞至为恳切。派人送到陈友谅营中,并约定在江东木桥一带投降。陈友谅果然中计。

6月23日早晨,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发现都是石桥,遍寻不见木桥,方知上当,于是急令撤退。但为时已晚,被朱元璋伏兵夹击,陈友谅败走。此役俘敌7000余人,获百余艘巨舰,朱元璋乘胜收复了太平。此后,朱元璋一鼓作气连克安庆、信州(今江西上饶)。陈友谅败逃九江。次年,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陈友谅远遁武昌。接着,朱元璋又分兵克南康(今星子)、蕲州、黄州,陈友谅所辖之龙兴(今南昌)、吉安等地守将投降,朱元璋遂控制了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正在此时,中原红巾军发生了分裂,力量大为削弱。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2月,张士诚认为是个机会,就派部将吕珍围攻安丰(今安徽寿县)。朱元璋闻讯后赶忙率军到滁州解救小明王和刘福通,但为时已晚,刘福通已被吕珍杀死,朱元璋只救出了小明王韩林儿,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

这年4月,陈友谅认为报仇的时机已到,于是乘虚进围朱元璋的辖地洪都(今江西南昌),守将朱文正(朱元璋的侄子)以拖待变,率部苦守85日。到了7月,朱元璋亲率舟师20万前往救援,陈友谅得知后,撤出了围军,双方在鄱阳湖展开激战。

陈友谅联结大船为阵,士兵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朱元璋则分军11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双方激战三日,战况惨烈。陈友谅降将丁普郎驾轻船御战,左冲右杀,始终无法接近陈友谅,结果被陈军团团围住,死得相当悲壮。后来有人献计,朱元璋遂用火攻陈军。陈军用铁链将大船相连,风助火势,重蹈三国时曹军覆辙。陈友谅弟友仁败死,陈友谅突围出湖口,朱元璋又以步军扼湖口,水陆伏击,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陈友谅也被乱箭射死。只有张定边带着他的儿子陈理逃回武昌。鄱阳湖水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

至元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韩林儿封为吴王(西吴),在应天即吴王位,置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不久,朱元璋率军西征武昌,陈理出降。至此,朱元璋占领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了。

1363年,张士诚在帮助元朝消灭了刘福通后,自认为有功,就要挟元朝赐封王爵,未能如愿。9月,他再次叛元自立,在平江自称吴王(东吴)。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10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将分别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了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等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了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11月,东吴杭州、湖州守将先后投降,平江成为孤城。张士诚困守平江,孤立无援,只能作困兽斗。

1366年12月,刘基密禀朱元璋令,派大将廖永忠去滁州迎接小明王韩林儿南来应天,途经瓜步镇时,廖永忠暗中把船底凿穿,小明王沉江而死,朱元璋顺理成章地成为最高首领。于是,他不再以龙凤纪年,改1367年为吴元年。

朱元璋大军把平江团团围住,逼迫张士诚投降,因为平江城坚固,张士诚拒绝投降。徐达则在平江四周高筑炮楼,用弓弩、铳向城内射击,并用襄阳炮日夜攻城。城内一片恐慌,外无援兵,突围不成,弹尽粮绝,只能坐以待毙。

1367年9月8日,徐达的军队发动猛攻,进入平江城,张士诚及副枢密刘毅收余部3万与徐达军队展开巷战。张士诚的军队被打败,刘毅投降。张士诚退入室中自缢未果,被押往应天。张士诚见到朱元璋及李善长等人好破口谩骂,朱元璋命令卫士用乱棍打死了他。张士诚临时年47岁,东吴政权灭亡。

朱元璋随即分军南下,指向割据浙东沿海的方国珍和割据福建的陈友定。方、陈二部都降附元朝而又自行割据,势力孤弱。朱元璋指挥各部连续作战,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削平了浙东和福建。

至此,江南统一了,朱元璋拥有了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便开始显示出他的帝王野心了。他把“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作为他北伐的口号,这对深受压迫的北方人民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和煽动性。

第三节 恢复中华

就在元朝即将覆亡的时候,元朝的军事天才察罕贴木尔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他在短短十年时间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如果察罕帖木尔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与之相遇,无疑以卵击石。

就在这形势对元极为有利之际,元军内部却发生了严重内讧。

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出身于贵族,对察罕帖木尔的布衣之身既藐视又嫉妒,担心他的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利令智昏,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就连元顺帝也调停不了。而在朝廷内部,绰斯戬贵为丞相,竟然趁此天下大乱之际私自大量印制假钞,大发国难财。不仅如此,他还趁皇帝让他出面调解博罗帖木尔和察罕帖木尔矛盾之机,视南北两家赂遗厚薄而传密旨。如果博罗帖木尔送的钱多,就对他说:皇帝有密旨叫你去打察罕帖木尔;如果察罕帖木尔送的钱多,就对他说:皇帝有密旨叫你去打博罗帖木尔。结果使元朝陷于一片混乱,形势愈益纷乱险恶。

1362年6月,察罕帖木尔被部将杀死。元军经过几年内战,主力遭受重创,其军事优势逐步丧失。而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再无后顾之忧了,于是倾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此后,元朝虽有脱脱这样的军事天才出现,但不被元顺帝信任,最终被谗言所毁,元军军心更加溃散。

因此,当1367年10月朱元璋回过头来专注于北方时,却发现北方的统治者已剩下一副空架子了,早已不堪一击了。朱元璋采纳诸将建策,制定“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的方略,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渡淮北上。元军望风而逃,明军一路几乎兵不血刃,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占领了从陕西、河南到山东的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在南京告祀天地,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时年朱元璋40岁。

经过16年的征战,朱元璋终于圆了帝王梦,从一个横笛牛背的小牧童、遭人白眼的小行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谱写了历史上第二位平民皇帝的人生传奇。

第四节 朱元璋军队常胜秘笈

朱元璋军队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常常获得胜利,最终取得天下,这其中就有火器的功劳。

朱元璋最早与火器打交道是在南渡长江前夕,当时他还驻军于江北的和州,多方招揽人才,等待时机。在此期间,有一个名叫焦玉的匠人前来求见,并献上几十条“火龙枪”。朱元璋命得力助手徐达在军中试射,证实这种武器能够洞穿一层皮革。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拥有此枪取天下就更加容易了。

从元末明初保存至今的大批火器实物表明,朱元璋及他的对手装备得更多的枪铳类火器是“手铳”。

手铳的型号不一,一般长约42—45厘米、口径2厘米左右、重约5—9斤。手铳共分为三部分,即由发射弹丸的前膛、填充火药的药室以及尾銎这三部分组成。尾銎是供将士们在作战时插入长木柄的,这样,两手抓紧木柄就可以将手铳举起来射击了。如果在铳身加固四至五道横箍,还可以起到防止爆膛的作用。作战时只要点燃手铳药室外面的引信,弹丸就会迅速射出来。朱元璋军队南征北战,处处可以看到手铳的身影。

朱元璋首次使用火器作战是在与张士诚争战的时候,当时朱元璋已经攻下集庆,接下来便与盘踞在浙西的张士诚发生了摩擦。

至正十九年(1359年)2月,朱元璋的骁将胡大海向绍兴发动进攻。防守绍兴的是张士诚的手下吕珍,他率领守军冒着枪林弹雨,以火铳、火箭、炮石从城上往下射击。接着,他又出奇兵冲出城反击,下令手下将士以数十条火铳对着目标同时开火。胡大海的部将蔡元帅就在攻城时被守军用火铳击中而倒地不起。不久,胡大海也使用了火铳、铁弹丸、石炮等火器,在弓箭的配合下进攻。

胡大海屡攻不下绍兴,在反复较量的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只好撤走。在此战中,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在战争中动用了火器。但是火器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参战将士也不懂连续射击的战术。

朱元璋的军队用火器攻城,也必定会用火器守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3月,张士诚令其弟张士信、吕珍率军万余反击朱元璋,包围了诸暨,守将谢再兴抵抗了29天之后,援军胡德济终于赶到了,并参与守城。当时到处传闻朱元璋又派出了新的援军,正在日夜兼程赶来。张士信、吕珍所部害怕遭到守军与援军的内外夹击,从而军心不稳。胡德济、谢再兴两人决定乘隙出击,他们在深夜令将士们一齐出城高声呐喊,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射击铳炮,装作又有大批援军已经来到的样子。张士信、吕珍果然大惊失色,争路而逃,部属自相蹂躏,惨败而归。

历史记载,朱元璋的水师也装备了大量的火器,主要有火铳、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大小火枪、火箭、神机箭、火蒺藜以及燃烧性火器“没奈何”等。

大小将军筒,就是大小将军炮,因威力比较大,因此冠以“将军”之名。根据保存至今的一种大将军炮,炮身长约80厘米、口径22厘米、重34.8千克;另一种小将军炮长约55厘米、口径7.3厘米、重约20千克。

大小铁炮的形状类似于将军炮,元代的炮多用铜来造,后来进一步发展为铁制。古代最先使用铁炮的是朱元璋军队,根据保存至今的文物,大铁炮的炮身长约100厘米、口径21厘米、尾长10厘米。这类炮为长条形的直筒状,比盏口炮及碗口炮的膛压要大,射程更远。为了防止爆膛,炮管外面有四五道箍,两侧还各有一根炮轴,方便运输。

火枪,是在长枪的枪头一侧绑上一两个火药喷筒,筒子外面有引信,点燃引信之后,筒子喷出火焰,可达几十米远。

火箭,是在箭镞的侧边绑上火药筒,筒后有引信,点燃引信,筒里的火药燃烧喷射,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射向目标。

神机箭,是多发性齐射型火箭,在一个大竹筒内装入两至三支箭,每支箭的箭杆上都绑着火药筒,筒外面有引信,点燃引信,射程可达几十米。

火蒺藜,一般为圆形,还有数个凸起的角形器,体内装有火药,体表开有一个小口子放置引信,点燃后即可爆炸。

燃烧性火器“没奈何”的制法是先把火药及各种武器放在芦席里面,将芦席卷成长约2米的圆状,再糊上一层纸或布,外面有引信。将它用绳子绑在竹竿中,悬挂于船的头桅之上,当碰到敌船时,便点燃引信,斩断悬索,让“没奈何”落入敌船中爆炸,引发熊熊烈火。

朱元璋的军队为了让各种火器长时间快速地连续射击,想尽了办法。他将各种枪炮与弓弩等远程冷兵器组成几层叠阵,轮番射击;又将舟师分为11队,每队均配备了枪炮与弓弩,排列为几层,作战时,先发射枪炮,再发射弓弩,以此达到快速连续射击的效果。当靠近敌舟时,则用冷兵器展开白刃战。一支军队拥有这么多的火器及新颖的战术,肯定会在水战时占上风。

洪武四年(1371年)的四川之战,明军也使用了大量的火器。

明初的明军究竟装备了多少火器呢?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政府规定,每一个100多人的“百户”,要有10人使用火铳、20人使用刀牌、30人使用弓箭、40人使用长枪。火铳占了其武器装备总数的1/10。到1392年时,“百户”装备的火器比例可能早已经超过了1/10。因为明军在其间的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终于有能力用枪炮进行连续射击了。这件事将直接导致在军队中增加枪炮的装备数量。

元末明初,拥有大量火器的朱元璋军队,其先进的装备、编制、战术,已经将亚欧各国的军队远远抛在了后面。那时的中国,是世界军事变革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