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晏子曰: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君若好礼,则有礼者至,无礼者去。
“古句新解”
晏子说:“君王如果不守礼仪,那么守礼仪的人就会离开君王,而不讲礼仪的人就会前来;君王如果守礼仪,那么讲究礼仪的人就会前来,而无礼仪的人就会离开。”
古时候,诸侯给了士人一定的“礼遇”,甚至比士人应受的礼遇更多,在此情况下,人依然可以自贵其德,以“非其招不往”的原则,来平衡君臣关系,他要求招必须合礼。至于“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则是因其在官之故。这种对自身价值的守护,决定了士出来为朝廷服务与否,主要取决于“治人者”对士是否“迎之致敬以有礼”,有,就可以贡献自己的才智,而“礼貌衰,则去之”。只有那些不为了一点小利就放弃自己操守的人,才有可能“进以礼,退以义”,担负起救援“天下溺”的重任。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仇。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屈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到来;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呵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当拜访谁才好呢?”郭隗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怎么用五百金买了一匹死马?’这个近侍回答说:‘买死马尚且用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知道大王您愿意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到了。’果然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心想要招纳贤士,就请从任用我郭隗为开端;我尚且被重用,更何况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认为千里的路程太遥远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不久后,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在燕国。昭王又在国中悼念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士兵们快乐安逸但不惧怕战争。于是昭王任命乐毅为大将军,和秦国、楚国以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来攻打齐国。齐国战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在君臣关系中,“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如果从“达尊”的标准看,爵固然是值得尊敬的理由,但那种尊贵,导致的必然是“侍奉”的关系,而非“友”的平等关系:如果从“德”的标准看,士人因着知识、德性等因素,可以为天子之师,“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君臣关系被颠倒过来,依然是“侍奉”的关系,只是“侍者”已变成了“被侍者”,因而依然不可能出现平等的“友”的关系。因而,无论是从德、还是从位这两个方面看,君臣关系永远不可能出现平等的关系,有的只是上下侍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不正是一种“礼”的行为吗?看来,在士人敢于叫价的时代,在君臣交往中,君欲见贤人,除了自己主动之外,除了给贤士应有的礼遇外,是不可能见到自己所想见的人的,必须“以道见”贤人。
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这一对搭档,也可以算得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最为典型的例证。
千古流传的“三顾茅庐”是刘备求才的佳话,因为它展现了刘备的求才之心切,爱才之德盛,更重要的是礼数感人。也正因为有刘备三顾茅庐,后来才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三顾茅庐”那种诚心求才、重才、礼才的态度确实令人感动。刘关张兄弟三人“一顾”时,关羽、张飞两人都有点不耐烦了。急性子的张飞说:“既然不见,自归去罢了。”刘备说:“且待片时。”又等了片刻,确实无望,关羽说:“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兄弟三人这才离去。“二顾”时,张飞开始发脾气了:“量一村夫何必哥哥亲自去,可使人唤来就是了。”刘备劝说一番,三人又一同出发,结果还是没见着。“三顾”时,关羽张飞都十分不高兴,关羽话说得很轻却落得很重:“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徒有虚名而实无学识,故避而不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张飞则更按捺不住,准备动武:“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这次不烦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将他捆来!”但是刘备却意念坚定,一面责备张飞的鲁莽,一面对关羽说:“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牙野人五反而才得一面,何况吾欲见大贤耶?”为了求得诸葛亮,别说“三顾”,就算再多一点次数他也会坚决地去请的。
因为刘备器重诸葛亮,尊敬诸葛亮,礼遇诸葛亮,所以诸葛亮不仅在刘备生前竭忠尽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以仲父之身、慈母之心辅佐后主刘禅。
诸葛亮在家喻户晓的《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一面感慨流涕,一面响亮地提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口号以示忠心。辅佐后主的时候,面对着刘备东征失败后的情形,诸葛亮稳定秩序、恢复经济、重振军威的担子特别重,他不辞劳苦,注重依法治国,严明法纪,而且大力实行“务农植谷、闭关息民”的政策,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蜀国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为成就刘备统一中原的遗愿,诸葛亮更是不顾年老体弱,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直至抱终天之恨,病逝于北伐前线。
礼义备而君子归之。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若好礼,好礼者至。诸葛亮鞠躬尽瘁追随、报答刘备,充分体现了“臣事君以忠”,当然,这是以刘备“使臣以礼”为前提的。正是因为刘备的礼贤下士,以礼待人,四方之士才前来投奔;倘若不知礼也不用礼,那么有礼有才之士定不会前往,相反在你周围的定是粗鲁无礼之辈。